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类 别:经管教育 |
是否完成:全本 |
更新时间:2020-12-16 |
报告错误 |
小说大小:522K |
作 者:未知 |
收 藏 数:0 |
上传者:冷如冰 |
总点击数:48 |
本月点击:47 |
本周点击:48 |
首发状态:他站首发 |
总推荐数:0 |
本月推荐:0 |
本周推荐:0 |
|
人的一生,知遇最可贵,也最不易得。所以《文心雕龙》有“知音篇”,劈头就发为感慨:“知音其难哉?”学问文章亦复如是,见知于当代,总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陈寅恪宁愿相信:“后世相知或有缘。”文化史上一些典范性著作,常常藏有特定文化系统的密码,由谁来完成这样的作品,接受群体中谁能成为当时或后世的真正“知音”,参与其中的个体生命角色固茫然若无所知,历史也无法预设。不只是知识和学养的问题,对他人和前人的著作能否具有“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尤其重要,甚至还需要“有缘”。《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可谓深明此中三昧,他先就对阅读他的作品的人表示了相当怀疑的态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的二百多年间,有多少读者、研究者,曾殚精竭智地想解开《红楼梦》的谜底,颇不乏痴心不改或谬托知己的“解味人”。研红解红的一大特色,在一个“痴”字,不痴不呆,不足以言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第三回嘲讽贾宝玉的这首《西江月》,用来形容一些红迷和红学家,再合适不过。上句称“寻愁觅恨”,当指女性读者;下句以“似傻如狂”相形容,自然是读者中的男性。“痴人说梦”这句成语,本来寓负面意涵,但如果以之概括历来红学研究者的痴情状态,反而有若合符契之感。...。...
PS:再请大家收藏与推荐本书,谢谢。
**** **** **** **** **** **** **** **** **** **** ****
赶快推广加积分吧!(↓ 下方为推广链接,开始轻松赚积分吧!)
[置顶] 管理员 对所有小伙伴说:
说说你对《红楼梦与百年中国》的意见和看法吧!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1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