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雄师-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大事,自然是董卓进京,刘泰知道,何进为了除掉十常侍,做了一个超级白痴的决定,召外兵入京,对象是谁?董卓和丁原丁原还好说,对大汉忠心耿耿,可董卓不一样了,这几年的磨练,使得董卓成为了彻头彻尾的魔王,对汉朝厚此薄彼的行为,已经怒到了极点,如果董卓入主洛阳,不但百官要遭殃,汉室血脉也要遭殃。

“对了,让人把先帝的几个女儿也带出皇宫来,本王不希望她们被某人糟蹋了。”刘泰突然想起董卓夜宿龙塌,将皇宫中美貌的宫女们糟蹋的不成样子,其中一些年幼的公主,也惨遭董卓毒手,若算辈分,这些公主大部分都是刘泰名义上的表妹,若有能力照顾,自然不能让他们遭毒手。

原本刘辩出生之前,汉灵帝几乎没有一个子嗣,可是在刘辩出生之后,何皇后的地位保住了,只要不是皇子,公主都能平安的存活下来,所以汉灵帝此时不但有两个儿子,还有好几个女儿呢,只是这些公主们遭了董卓的糟蹋,种种原因导致并未在历史上留下笔墨。

“诺”郭嘉无奈的与戏志才对视一眼,发现戏志才也是苦笑不已的表情,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二人看来,这些公主死不死,与刘泰的大业根本没有丝毫影响,可刘泰偏偏要保下这些公主,实在是有点同情心泛滥了,不过他们也没有胆子劝说,毕竟这些女子都是刘泰的表妹,大汉的宗亲,如果出言劝阻,那就有点大逆不道了。

“下去吧,有事随时来禀奏寡人。”刘泰挥了挥手,转过身去面向山顶,看上去有点疲惫,也有点萧瑟,或许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大战而心痛吧,这一次大战可不是对外,而是对内,甚至比黄巾之乱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刘泰能做的,只是加快统一天下的节奏,而首当其冲的乱国之贼董卓,必须要死

===============

一晃间,又是数月过来,这段时间以来,北疆大规模调动工匠进入弹汉山周边的草原,划分各个面积的土地,并且为每一个地方定下名字,原本计划在镇远郡再建五城的计划也停止了,北疆此举到底是为了什么?

原来刘泰回到华城后,有感大草原若一直保存现状,永远也不可能真正融入华夏的怀抱,所致,刘泰决定花费数十年的时间,以两个中心点,一为弹汉山,一为原东部鲜卑驻地,大肆建造小规模城池和堡垒,将游牧民族那游离不定的生活彻底安定下来,并且为每个堡垒和城池命名,划定郡县治所。

这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工程,起码要有数十年才能完工,刘泰非常清楚这个情况,不过还好的是,目前的劳动力用不到汉人,因为还有三十万的匈奴俘虏和十数万的乌恒、高句丽俘虏呢,这些个俘虏本就要服劳役,如今草原全面改革,当然要他们出力,反正他们不是汉人,累死一些也没关系,只要在粮食供应上不要克扣就成。

经过一段时间的磋商后,刘泰正式对天下宣布,北疆将要组建大汉的第十四个州和第十五个州,分别命名为蒙州和龙州,两州的面积不比大汉任何一个州小,而且还大出很多。

二州之一的蒙州以弹汉山为中心,西边临近羌胡,征原郡和镇远郡全部归到蒙州治下,北边大漠全部归为蒙州辖地,直至原漠北匈奴地盘为止,东边至原乌恒王庭乌丸山为止,等于说蒙州横跨了并州和幽州西部的北方,幅员非常辽阔,初步商讨,刘泰决定在蒙州建立七个郡,治所定在弹汉山,改弹汉山为定原山,毕竟弹汉之名实在是有点不妥。

至于龙州则是东部鲜卑至彰武草原的地段,面积比蒙州略微小了一点,但在刘泰的想法中,龙州的面积不小,因为将来扶余、娄邑平定后,都会融入龙州,等于说龙州的面积相当于现代的黑龙江山、吉林山,以及内蒙古的东部地区,非常广阔。

龙州暂时建设六个郡,治所定在原东部鲜卑驻地,也就是现代的科尔沁草原西部,此地物草丰美,南连幽州卢龙塞,东接扶余,若是城池建设完毕,将百姓迁入其中,绝对会成为大草原上最繁华的都市。

说到百姓迁徙,眼前又出现一个大问题了,如今北疆的百姓大部分都安居乐业,谁愿意千里迢迢的赶往北方,甚至赶往大草原去生活?毕竟关内关外的生活截然不同,就算有人因为刘泰的政策,愿意出关生活,但素以农耕为主的关内百姓,如何能在草原上游牧生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在城市开工建设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别认为一座城市要在完全建设完毕后,百姓才能入住,在这个时代,大部分的房屋设备什么的都非常简陋,大部分百姓只要城体的占地位置规划好了,就可以拖家带口的动工建设自己的家园,毕竟普通老百姓的房舍非常简便,如果是草原部民的话,那就更方便不过了,随地搭个帐篷就是自己的家。

当然,刘泰也有自己解决的办法,既然在北疆内部没有多少百姓愿意远迁新兴的二州,并不代表外部没有吗,恩,这个时代有人口贩子吗?如果没有的话,那刘泰就来做第一个。

第一步,刘泰吩咐九州商行名下的各大酒楼客栈大肆宣布迁徙北疆的好处,甚至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话语,让一些容易冲动的青壮前往蒙州或者龙州定居。

第二步,为所有愿意迁徙蒙州或者龙州的百姓无偿供应一年粮食,每户送一头牛,一头羊,如果家庭人口较多的,可以酌情考虑增加,当然,迁徙人中有能力、有文化的,待遇会更好,幸运的还能受到神王刘泰的亲自接见。第三百五十六章安息帝国(第二更)

第三百五十六章安息帝国(第二更)

如今除河北以外,大汉各大州郡的百姓都可谓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吃了下顿直接等死,尤其是天子驾崩的消息传达到天下各大州郡后,各地的情况就更加糟糕了,头上的皇帝老子都死了,还不趁机大肆剥削,等到什么时候去?

官员的剥削,门阀的压榨,使得百姓走投无路,一些个家中有青壮的,看到天子驾崩了,顿时带着一家老小躲入深山老林中,自古以来,天子驾崩对百姓来说就是天塌了,除非下一任天子英明,否则会混乱上很长一段时间,此时不多更待何时?

第三步,大肆宣扬北疆德政,将愿意前往蒙州和龙州的百姓,生活的状况在中原各州宣扬,让百姓们知道,在北疆才能得到真正的人权,在北疆才能活下去,自发的阻止起来前往北疆生活。

不过这一步实行的有点艰难,因为大乱之后,两淮和扬州都深切的明白了人口的重要性,在曹操和刘备的有意操控下,中原很大一部分人口南迁,导致北疆真正能吸收的人口不是很多。

当然,蚊子再小也是肉,如今董卓乱权在即,让百姓留在中原,只不过是让山东军阀们大肆剥削罢了,还不如花力气把百姓拐带到北方,起码在北方,他们不会在街头、在家中活生生饿死。

北疆并不是很富裕,尤其是在重建冀州的计划展开后,财政的窘迫使得王府内都缩衣减食,但在刘泰看来,只要能多救一个百姓,那就是为华夏救下了一份希望,所以刘泰亲自前往华夏银行,以神王的名义,从各大商户手中贷出了一大笔钱粮,购买各种物资和衣物,随时调拨黄河北岸,接应百姓过河。

北疆的种种善举,确实感动了不少人,百姓们也明白,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当今天下只有神王刘泰一人,当然,扬州牧刘备或许也算一个,但是百姓到扬州后,仍然要受门阀的剥削,实际上并没有改变多少,如今扬州政权的成立,完全是寄托在门阀士族身上的,如果离开了门阀的支持,扬州政权顿时便会土崩瓦解。

当然,这种弊端很多人都能看的出,刘泰相信,即使刘备本人也明白扬州此时的情况,但问题是,刘备没有能力处理这种局面,门阀是一把双面刃不假,但也能帮助刘备成就大业。

在两淮地区,因为张宝六十万大军长期驻扎,导致门阀士族凋零,所以对曹操来说,根本没有门阀士族的钳制,但曹操没有发现,新一代的门阀士族,已经缓缓在两淮地区扎根发芽,不用数百年,只要几十年或者十年时间,门阀士族将再次占据两淮地区的主导位置。

当然,如果到时候两淮地区纳入刘泰的治下,又会成为另一种局面,其实门阀士族最大的本钱就是长期霸占的土地,这些土地上的粮食、人口、兵丁,都不会载入户口,等于说完全属于门阀的力量,若是土地被官府收了,那门阀士族只能解放人口、兵丁,没有了私兵的门阀士族,根本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刘泰是后来人,知道割据土地的弊端,所以在北疆,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刘泰也要收回土地,就算封赏有功将士和官员,也只是用金银钱粮分赏,并且规定私人不能拥有超过数量的土地,即使北疆的高级将领也不可以。

当然,刘泰过于着急的措施,也给刘泰带来了巨大的烦恼,那就是百官与刘泰唱反调,民间那些个门阀士子对北疆充满厌恶感,如果不是汉灵帝力挺刘泰,换个皇帝,刘泰非得背上反贼的名头不可,恩,也有例外,寒门士子是非常喜欢北疆的,因为在北疆,阶级的分化并不重,大部分都做到了人人平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程度。

最近一段时间,趁着洛阳混乱,无力钳制北疆的情况下,刘泰开始着手准备科举事项,科举乃是真正撼动门阀士族特权的一项杀手锏,刘泰一直都在准备着,就等着汉灵帝驾崩,北疆再也无人能干涉的情况下颁布。

门阀士族之所以成为大汉数百年来的心病,最大的原因就是官员都要门阀来举荐,底下就算有能力的人员,也根本出不了头,如此一来,绝大部分官员都出身门阀士族,或者官员亲属,自然要为自己的家族,自己的集团谋利,到最后损失的只能是大汉王朝、华夏民族。

科举制的推出,乃是对门阀最沉重的一击,不过此时刘泰还未彻底颁布科举制度,因为时间还没到,刘泰准备在董卓兵败,西迁长安,大汉王朝的声望彻底落入低谷时再行推出,到时候科举制度的出世,就再也没有人阻挡了。

其实董卓的命运真的很悲剧,在刘泰心中,所有人都有可能会有一条生路,但惟独董卓,早就上了刘泰的必死名单,也上了真正对汉朝忠心的官员必死名单,待得董卓西迁长安后,或许就是董卓彻底灭亡之时吧。

这一段时间来,刘泰非常看重西域的动向,如今西域实际上已经算是刘泰的地盘,毕竟大匈奴都已经俯首了,西域还能逃出刘泰的手掌吗?可是据最新消息显示,西域的情况开始变得糟糕了,为了将匈奴人驱逐出境,西域各国**回到西域后,开始联手对付匈奴人,并且联系西边的强国安息,以割让土地为条件,请安息出兵驱逐匈奴人。

此时安息的帝王乃是沃洛吉斯四世,一位年轻时非常英明的君主,但在中东贸易之都斯罗城在公元164年被罗马人毁掉,都城斯宾三次被洗劫后,就彻底昏庸了,因为沃洛吉斯四世在百姓的指责下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多年与罗马帝国的争端,使得安息被拖入了战争的泥潭,沃洛吉斯四世也是疲惫不堪,为了能平息战事,安息只能割让土地与罗马人求和,承认罗马人占据的土地。

不过在西域诸国发出求援信后,沃洛吉斯四世的雄心再次被点燃了,多年的修养,安息依然强盛,虽然败给了罗马帝国,但并不代表安息就没有能力出兵了,安息历来的国王,固执的将目光一直放在西部罗马帝国和南部的贵霜帝国身上,却忘记了嘴角最美味的西域,西域诸国面积虽然不大,但其内却因东西贸易繁华无比,否则狼群性格的北匈奴,怎会花大力去称霸西域?

西域的求救,给了沃洛吉斯四世出兵西域的借口,也给了沃洛吉斯四世重振雄威的希望,沃洛吉斯四世在接到了西域诸国的使节后,当场决定出兵西域,沃洛吉斯四世不知道,此时天赐军已踏上了西来的道路,不久的将来,沃洛吉斯四世将要面对的不是落日的匈奴帝国而是东方新兴的一个超级势力。

其实就算是大匈奴,安息也并不一定就能战胜,甚至还不敢与匈奴人接战,为什么?因为此时强盛无比的贵霜王朝前身就是大月氏,大月氏在汉武时期被匈奴人打的如丧家之犬一般,最后若不是汉朝相救,或许大月氏直接就被匈奴人灭族了。

其实当听到要对付的是匈奴人时,沃洛吉斯四世还真有点犹豫,毕竟安息此时的西部和南部都是敌人,若再把强悍匈奴人也惹上,或许安息真会在沃洛吉斯四世手上彻底灭亡,可问题是,西域诸国的使者给沃洛吉斯四世下了一颗定心丸,那就是大匈奴的三四十万主力部队,此时都在东方与大汉对峙,短时间内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