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第4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悄然离宫,这一走又是一天一夜,好在先前已经有过交代,宫里面又有皇后娘娘坐镇,因此并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就是积压些奏章需要批阅罢了。

李瑶回西山大营了,因此并没有随同朱影龙一行回京。

无为教几乎全军覆没,除了周淮安还在海上追捕缉拿那艘出海的海船外,剩下的就只是些小鱼、小虾米不足为惧,因此这件事算是有了一个了结。

孙承宗送来了裁军以及七大军区兵力部署的预案,这是经过军机阁集体讨论过的,这是件大事,朱影龙需要仔细斟酌考虑一下,因此并没有急着批复,而且这些都预定在明年初才开始进行,时间上很充裕,并不着急进行,更何况考虑的越详细,准备越充足,到时候应付起突发事件来也不会措手不及。

到了年末。也到了朝廷各部衙门最繁忙的时候,各部都要对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账目也要汇总,还要讨论并研究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朝廷不能向以前那样不进反退了,还要拆东墙补西墙的过日子,诺大地一个泱泱中华大帝国最后还让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的民族骑上头,这是耻辱!

各部忙的鸡飞狗跳,皇帝就略显清闲多了,除了每天见一见各部大臣。了解一些工作进度,督促一下进展什么的。

回到宫中休息了一夜的林蓉精神好多了,朱影龙还不放心,还让李过来给她做了一个全面检查,得出‘无大碍’的结果才松了一口气。

林蓉也正是摒弃了“蓝”姓,恢复了自己本来的姓氏,朱影龙也答应了她,等她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下,准许她会南京祭祖,也许还有亲人在也说不定。蓝霖也不可能把林家的亲戚都杀了吧!当然,他已经暗中吩咐周文元去秘密调查去了,总不能等林蓉回到南京的时候再去寻找亲戚吧!

中华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同时也多灾多难,而此时更是处于小冰河期,因此天灾更加频繁,这也严格考验着朱影龙这位从后世过来皇帝。不敢有任何地懈怠。

好在中华民族的韧性也是诸多超越世界其他许多民族的,因此朱影龙很有信心在接下来的十年内,不但会战胜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国力也会有显着的提高。民心士气也会极大的凝聚。开创盛唐万国来朝并非只是一句空话。

综合各部汇报的数据,提出了“狠抓基础建设。加大工业投入,发展科学技术,大力扶持教育,走精兵简政的强国之路”的总体发展思路,为此,朱影龙下令内阁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全国粮食产量在现有地基础上提高三成,亩产提高两成以上,其他开矿、炼钢、炼铜等等起码增产一倍以上,税收翻倍等等一系列数字要求。

这些数字看起来非常吓人,而且几乎没有人敢说这些数字目标能在五年之内完成,但这并非没有可能,以前朝廷被阉党把持,苛政暴敛,百姓生活艰苦,但是现在不同,朝廷施行新政,而且接连减免田赋,流民得到安置,重新获得土地,国内政局稳定,如果以现在的数字为基准,那五年之后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来的这些数字目标并非没有可能,甚至还可能超过许多。

为了防止出现地方官府为了显示政绩或者盲目攀比,甚至出现浮夸之风,朱影龙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监察部门,由于吏部并没有裁撤,因此新成立的监察司便挂靠在吏部之下,这样一来都察院那些御史们自然不高兴了,显然这个监察司抢了他们地饭碗,于是他一道旨意下,都察院分拆,一部分划入监察司,黄道周任监察司的司长,剩下一部分还为都察院归陈杨美辖制,同时失去了监察百官的职能,但同时增大了对全国各类案件的监管和审查职能,也就是说,以后各级官府判案和审案必须进过都察院审查然后才可交给刑部定案,这一道圣旨大大地弱化了刑部的职权,一下子让刑部变成了十部垫底的衙门。

鉴于此状况,朱影龙再一次调整内阁十部,巡检部并入刑部,十部变成九部,同时下旨,命令全国各城防、团练、乡兵等等地方合法武装通通整编成为武团,按照大队、中队、小队地编制进行整编,交由刑部和军机阁双重领导。

于是新地三法司在分分合合中被正是确立起来,刑部相当于警察部门,抓捕并审讯犯人,都察院给出审查并对犯罪嫌疑人提出公诉,大理寺量刑并且审判,这样一来大理寺便升为大理院,何腾蛟水涨船高,便成了大理院第一任三品署院,同时全国各级县丞、府丞经过一些列地只能转变正是成为大理院属下官员,接管属下治地的刑堪审讯工作。

而地方巡检部门则脱离地方县府衙门,自成一系,变成刑部逐级直辖,各省道御史和监察御史则分别自动成为都察院和吏部监察司各直属负责官员。

这样一来官员出口加大,更加有利于朱影龙打量任用年轻朝气地官员,还有地方上也能出现县令一人独大,成为土皇帝的现象,从一侧面看,分权和增加官员会加大朝廷的负担,但另外一方面看,贪污和恶官减少了,这对朝廷来说却是好事,因为负担是可以弥补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十一卷:龙腾华夏之第十二章:精兵简政(二)

下来就是三天后的大朝,朱影龙没有朝臣反对的机会了将李瑶调入禁军的命令,因为跟军机阁有了默契,内阁的官员纵有反对也只能是软弱无力的,但是军机阁也对这次调令做出了一些限制,这也让内阁的官员们松了一口气,而在内阁会议上叫的最凶的教育部侍郎孔以贞则在朝议上偃旗息鼓,似乎有些蔫了,时候他解释他那天牙疼,发炎,大夫嘱咐他不能多说话,遵医嘱,所以他那天在朝议上一句都没有说。

事情的真假已经没有人愿意去追究了,反正木已成舟,就连杨鹤也因为刑部的大变动牵去了他大半的精力,当初巡检部分出去他就不高兴,现在虽然两部又合并了,但职权上却稍有分化,尤其是大理寺升为大理院,几乎将刑部最重要的审勘定案的权力那过去大半,还有都察院,从以前的风闻奏事也慢慢走向做实事,对刑部抓人搜查更加有实际的审查权力,三个部门现在互相牵制,有互相监督,大有三法司从此一家的意思。

这一次朝廷大部的变动中,最得利的要数大理院和吏部,大理院是从大理寺升上来,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捎带这大理寺的官员多少都升了一级,权力也比以往大了许多,当然有得就有失,大理寺原来对军队军官、士兵违法乱纪的案件是可以审理的,但现在这一部分被划归军机阁下军法司了;吏部呢,新增了一个权力部门,本来吏部也有对官员的考核以及查查的权力,但这部分权力虽在,但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执行部门,现在不同了。吏部有了专门对官员的监察司,等于说拿到一把尚方宝剑,吏部本来就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现在愈发变得更加重要起来,地位在九部中一下子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财政部。

有好事地官员,还给朝廷这九个大部两个院搞了一个排名。

财政部名列第一,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谁都知道朝廷最需要的就是钱,没有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因此身为财政部长、内阁副总理大臣的孙慎行是最繁忙的一个人,尤其是到了年终,更是忙的家都顾不上了。

第二是吏部,每年吏部的考评可都是关系着官员的前途命运,还有三年一次大考,京官谓之京察,外官谓之大计,都深切关系道官员们的前程,吏部的考功司地官员们就成了香饽饽了,还有新加入进来的监察司。权力更大,监察司的官员虽然大部分是御史出身,但个个都精通查案和刑狱审勘,这是监察司司长(侍郎)亲自挑选出来的。这些人好些个都是官场之中的另类,一旦被监察司盯上了,就等于半截身子进了监狱,因此监察司在吏部编制中也是一个比较神秘特殊的部门。正因为他有着特殊的使命和巨大的权力,顺带这吏部的排名直线上升。

第三是农业部,这虽然是个新兴的衙门。但大明本是个农业大国。农业自然是重中之重。尤其现在全国老百姓温饱都没有达到,粮食缺口很大。因此朝廷上下对农业地重视和投入是非常大的,而起农业不的尚书宋应星虽然非进士出身,但他主持研究发明出来的一系列地农业种植新方法新技术,还有推广不少新型的农作物,如番茄、土豆、番薯等等,不仅丰富了百姓的餐桌,更救活无数百姓,尤其在安置流民的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当仁不二地排在了第三。

第四是刑部,这点不用叙说了。

接下来是教育部、水利部以及建设部,这三个衙门互有侧重,都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部门,教育部为国家培养和储备大才,水利部兴修水利工程,一方面可灌溉农田,粮食增产,另一方面可减少灾害的发生,如洪水、旱灾等等,建设部则包含了全国道路、桥梁交通等一系列地设计、施工以及建造,未来十年到十五年之内,朝廷对官道整修地投入也是一个巨大地数字,只有路通了,商品才能流动,拉动消费,刺激内需,这些都需要交通的畅通。

工商部排名虽然仅次于教育、水利和建设三部之下,但重要性也非常之大,因为它可是对以上各部门提供着不菲地资金供给,管理着大明朝所有的国有资产,可以说是富得流油,官场之中,不知道多少人向往这个衙门,而这个部门的尚书也让朱影龙伤透了脑筋,要是史可法在的,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可现在史可法让杨鹤等人逼着他贬到了琼州去了,人选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最后让原右都御使陈于庭暂任尚书大臣。

排名第九的是外交部,虽然朱影龙非常重视外交,但现在重心放在了国内,因此外交上就显得靠后了。

第十就是科技部,这也是个新兴的部门,翟式任尚书大臣。

这十部隶属政务院,也就是先前的内阁,一般上称还是内阁,政务院的称呼还有些不习

没有内阁来的简洁明了。

军机阁也下设了三大部门,总参谋部,总装备部以及总后勤部,三部尚书大臣分别是熊廷弼、英国公张国维和原兵部侍郎梁廷栋,其中陈新甲、傅宗龙、孙元化等人在新成了的三部中分别都有任职。

暗影也面临重大的改组,周文元进入军机阁,任第一任帝国中央总情报司的司长(相当于侍郎衔!),李永贞的鹰组也改变职能,只要是对外派遣间谍和特工,获取包括敌国在内的一切情报,隶属总情报司,但独立在外!

这一些列的变动让许多人措手不及,几乎将朝廷原来的旧有体制完全打破,这是一场由上而下的制度变革,而且还是由皇帝主导的制度变革,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被誉为大明开国以来最划时代的变革,让中华民族再一次站在世界巅峰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大明朝再一次焕发了无与伦比的活力!

后世史学家们声称,这一次对旧有制度地打破,他救了整个中华民族!

所有改革都在既定计划内有序的进行,改革是从朝堂之上开始的,由于朱影龙的绝对威信,阻力并不是很大,百姓对改革也大多持支持的态度,毕竟这一次改革更多的会个普通百姓带来更多的好处。

根据朱影龙自己的理解,封建社会,家国天下。朝廷也就是政府的职能是剥削者和拥有者,政府其实是决定者,他们可以决定百姓的生死、富贵贫穷等等,而资本主义社会,政府是一群利益需求者组成,他们是剥削者和管理者,百姓听话就能生存,社会主义社会,政府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百姓既能参与管理又能参与服务。共产主义社会也许会存在,社会在进步地过程中,政府的职能也在相应的转变,这种转变也是社会进步到了一个临界点而产生的巨大动荡或者革命。爆发战争,其结果是更进一步还是倒退这都是很难说的,机遇好的就会进步,机遇差的。不但不会进步,甚至会倒退,而在将来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创伤!

中华民族就很不幸。本来已经快到了一个制度变革的临界点。由于统治者昏聩加上自然界的天灾。身边又崛起一个强大地敌人,最后历史在这里来了一个大倒退。这还是底子后才撑了几百年,不然早就被西方殖民者殖民了。

当然这么大的一次变革不可能一两天就能完成,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上,朱影龙身为这座城池的主宰,自然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凡是抗议的或者是反对阻挠改革地人通通一强硬手段处理,只要安抚好老百姓,这些人是闹不出什么花样来的,他还可以出动军队镇压!

杨鹤等不少顽固坚持守旧已拍也是十分的苦恼,不是他们行动太慢,而是皇帝动手的速度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