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求月票,求支持!。
(未完待续……)
第359章 遗落战境
******
秦牧刚得传国玉玺不久,又拿下金陵,两者都有强大的政治意义,还有几人敢怀疑他真龙天子的身份呢?
这不但得到了金陵百姓支持,就是江北各城的绿营兵也不例外。
金陵一下,蒙轲率两万大军北征,江北的和州、含山、巢县、庐江、桐城、舒城、六安,乃至庐州也是兵至即降。
扬州府与淮安府辖下的泰州、兴化、通州、高邮、盐城、泗州等城也纷纷起事,迎接秦军,淮安府城也是不攻自破。
这等速度,便是秦牧也始料不及,不得匆匆招集大臣合议,委任官吏去治理,加派兵将去驻防。
江北绿营尚且如此,江南就更不用说了;
江阴的李成栋被全歼,太平府尼堪的大军被全歼,金陵守军都全歼,连洪承畴都成了俘虏,清军在江南就象是雪崩一般。一个个坏消息传来,博洛和杜尔德手下的绿营兵一夜之间几乎逃了个精光。
费扬古驻守的杭州,也发生绿营兵叛乱事件,在内外夹击之下,费扬古再难守住杭州,最后只带着一千多满蒙旗兵逃出杭州城,杭州被路振飞占领。
金坛县位于茅山东侧,南濒洮湖,辖于镇江府治下,博洛逃到这里后,成功与杜尔德、伊尔都齐会师了。
变化来得太快,曾经不可一世的满清大军,现在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博洛、杜尔德、伊尔都齐三个人好不容易抱成团,两支人马合计起来,只剩下不到两千人马,一眼望都是一副刚死了爹娘的丧气样,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差没有抱头痛哭了。
“贝勒爷,下一步怎么办?”杜尔德和伊尔都齐掩不住脸上的灰败之色,眼巴巴地望着博洛。
博洛今年三十四岁。三人中不但他的官爵最高,而且他还是努尔哈赤的孙子,杜尔德和伊尔都齐自然以他马首是瞻。
“秦军严守江防,而且沿岸舟楫都被征走了,敌将霍胜、宁远紧追不舍,咱们现在只有一条生路。”
“什么生路?”伊尔都齐失声追问道。
“向东,杀往嘉定,现在郑芝龙的水师还在崇明岛,他与秦军已经撕破脸,现在只有他能帮咱们过江。我已经派人去和他联系了。”
杜尔德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沉重地说道:“此一时,彼一时,贝勒爷,秦牧攻下金陵后,形势不同往日了,郑芝龙虽然曾和秦军交战过,但谁知道他现在会换什么心思呢?万一他把咱们卖了,以此向秦牧邀功。咱们这一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伊尔都齐也点头道:“贝勒爷,此事确实得小心才行,我也觉得郑芝龙靠不住。”
博洛摇头说道:“你们错了。实际上咱们现在已经在罗网之中了,找郑芝龙咱们还有一线希望,不找他,秦军的大网越收越紧。咱们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伊尔都齐和杜尔德对望一眼,心有戚戚焉!
博洛杀气腾腾地接着说道:“再说了,郑芝龙能算计咱们。咱们就不能算计他吗”
博洛刚说到这,外头就有亲兵慌慌张张地冲进来并报:“贝勒爷,不好了,霍胜的人马杀来了,离金坛已不到二十里。”
“快走,快走!”杀气腾腾的贝勒爷象变脸一样,挟起马刀就往外冲,生怕慢了一步。
杜尔德和伊尔都齐来不及多想,跟着就往外冲,三人呼喝着,迅速惊人的快,两千残兵一阵风地驰出金坛,向东狂奔而去,活脱脱一群丧家之犬。
不跑不行啊,霍胜虽然也只在几千骑兵,但若是被他缠上,宁远也立即会杀至,还有其他秦军,肯定也会蜂拥而来。
对于博洛等人来说,想要生存下去,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逃,逃得越快越好,千万不能被霍胜和宁远缠上,否则就完了。
博洛一口气奔逃出二三十里,来到洮湖东北角的湖头村附近,但见道路两边的沼泽芦花一片片,直接湖天,一心顾着逃命清军冲进芦苇区一两里地,才心生警兆。
不对啊,怎么这么静呢?大军奔驰而过,芦苇丛里怎么连只鸟也不见飞起呢?
“不好,有埋伏!”博洛失声大喊。
仿佛是为了证明贝勒爷没有说谎,道路两头的的芦苇丛被人点着了,如今已是九月深秋,芦叶枯了,火势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浓烟随风卷送,灰烬漫天纷飞,四周还同时传来阵阵锣鼓声和喊杀声,听得人心惊胆战。
“快走!”不光是博洛,人人都在这样大喊,人吼马嘶,乱糟糟一片。
但问题是道路两边都是长满芦苇的湖边沼泽,现在道路两头都起火了,火势薰天,浓烟弥漫,往哪里逃?
“快!快!快!往前冲,不然大家都得死在这里”博洛悔恨交加,这次逃得太匆忙,连探马都没来得派出,以至于所有人一下子陷入这样的险地。
两千残兵硬着头皮打马向前狂奔,道路本不宽,忙乱之下不少人被挤进旁边的沼泽里,惊叫阵阵,乱成一团。
大火带来的浓烟不但让难以呼吸,还让视线变得模糊起来,在阵阵的锣鼓声中,虽没挨着一刀一箭,但两千残兵就象一群惊弓之鸟,争先恐后的奔逃之下,冲入芦苇荡的人越发多了。
冲出半里,前方道路上不但堆着大堆燃烧的芦苇,路上还挖了两道壕沟,陷在死地的清军在此时对一切挡路的东西都已无视,一队队的冲过去,两道壕沟大概是匆匆挖下,不深,很快就被撞进去的战马尸体填满,堆在路上的芦苇也被冒死冲上去的清军挑开。
清军咳嗽不停,满眼是泪,人可以撕下衣襟染湿后蒙住口鼻,战马却不行,很多战马在烟火薰逼之下,发疯地乱冲,相互践踏而死者数不胜数。
等博洛带着残兵侥幸冲过芦苇荡,前方一个斜坡上,上千民壮树起旗子,敲锣打鼓,杀声阵阵,一块块石头被推下来,隆隆作响,刚刚被薰掉半条命的清军还没回过魂来,又被滚落的石头砸死数十人马。
“快逃!”
“快逃啊!”
又是这一句,没有新鲜的了,当然了,换了谁也只有这一句。
清军又狼狈逃出十里,锣鼓声远了,这才敢停下来,一清点人马,天啊,竟然只损失了四百多人马,逃出来的一千多人,也是满脸炭黑,双眼红肿,四肢无力地喘着大气儿。
这哪里是战无不胜的大清铁骑,这分明是一群丧家之犬,惊弓之鸟,博洛看了这凄惨样,不禁悲愤欲绝,仰天大吼:“虎落平阳被犬欺!虎落平阳被犬欺啊!老天爷啊!”
“贝勒爷,快走吧,霍胜那厮怕是又要追来了!”
不提霍胜还好,一这提,博洛就恨不得把天捅下来,把霍胜砸个稀巴烂,若不是那厮在后边死追不放,我两千大清铁骑至于被一群民壮弄得这么狡猾吗?
他很想回头和霍胜拼了,但看看一群失魂落魄的手下,好吧,明智点,继续逃吧!
吃一堑长一智,这回博洛再匆忙,也要先派出侦骑探路;
可不探还好,这一探,四边探马回报都说有民壮,或是隔河设防,或是依山阻拦,让博洛有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感觉。
若是在平时,那点民壮,他根本不会放在眼里,但现在霍胜和宁远两支秦军紧追在身后,有时双方距离不过二三十里,一但被民壮拖住,想再摆脱霍胜和宁远,无异于痴人说梦。
江南河流湖泊众多,到处是水田,可不是东北平原随处可行,清军对地形又不熟,一千多人马落到这样的境地,一路草木皆兵,狼狈之极。
*****************(未完待续……)
第360章 面对现实
******
“快点,快点过河!”
新野的白河上,都佥事姜玉站在浮桥的桥头上,不停是大喊着,十万百姓,已经有半数过河,但剩下的几万人簇拥在东面桥头,到处是孩子的哭声,到处是慌乱的叫喊声、谩骂声,锅碗瓢盆乱糟糟一片。
由于缺粮,每天只能给百姓提供两碗稀粥,许多人饿得走不动了,虽然有大军看着,互抢食物引发的打斗还是时有发生。
浮桥两头数里之内,放眼望去尽是攒动的人头,秦军士兵在桥头拿着刀维持秩序,但仍不时有人被挤入河中,场面十分混乱。
姜玉看了心急如焚,这十万百姓不是军队,个个想抢着过河,根本不听你命令,眼看再这么下去,不但会影响过河速度,还会害死更多的人。姜玉不得不狠下心肠下令:“但凡不听命令乱挤的,一律拉出去打二十军棍。”
士兵们照此大喊着,有些胆小的人听了不敢再挤,但总有些不当回事的,负责维持秩序的秦军得了命令,再不犹豫,冲进去就把乱挤的人拉出来按倒就行刑,军棍啪啪直下,看得人心惊肉跳。
如此一来,人群惊惧,秩序总算好不了少,过河的速度也快些了。
但尽管如此,要让剩下的几万人全部过河仍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些百姓不知道危机即将到来,只是下意识地想逃得越远越好,姜玉却非常清楚伊阙关失守了,李过的大军损失惨重,正在向南改退。马永贞正率军在南阳北面的百重山重新布置防线阻敌,高一功守东面的裕州(方城)。这是秦军最后一道防线了,过了裕州,再往南的南阳、新野到襄阳一带,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根本没法阻挡清军的骑兵。
洛阳大撤退后,李过原带一万大军守伊阙关,败退到裕州时,只剩下不到三千人,伤亡非常惨重,能侥幸逃回裕州的士兵也是精疲力竭,根本没能力再战了。
勒克德浑的大军是紧追着李过到达裕城的。裕城只是一座小县城,城不高墙不厚,勒克德浑三万大军到达裕城第二天就开始发起猛攻,城下如同无数的蝼蚁。沿着云梯冲上城头。
高一功率领一万守军,猛烈地还击着,滚石擂木滚滚而下,把沿着云梯爬上来的敌人一串串地砸下去,而敌人从城下射上来的箭雨,就象黑云一样遮住了城头,站在垛口士兵一个个被利镞射中面门,直穿骨头,惨叫声此起彼伏。血花一蓬蓬的溅湿了城头。
“快,再派人去催姜玉,让他快点!”高一功大声下令着,城上伤亡惨重。但是他必须撑住,新野离襄阳还有一百多里,至少也要等姜玉带着百姓离襄阳再近些,他才能撤走。
正在带伤休息的李过。心里说不出的沮丧,这次出兵洛阳,名义上是为了配东线。攻敌之必救把清军吸引到洛阳来,好让东线顺利攻取江南。
但实际上,秦牧何尝不是利用这次机会削弱他呢?
出兵洛阳时的六万大军,现剩下的只有三万,加上高一功铁了心要跟着秦牧走,李过知道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了,今后也只能跟着秦牧走。
对此,李过虽然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定下心来之后,他的思想清明了许多,以前跟着李自成反明时,曾在南阳一带与明军多次作战,对这一带的地形他非常熟悉。
再三思索过后,他觉得马永贞这次制定的撤退方案存在不小的问题。从裕州到襄阳一马平川,除了几条河流可以依恃外,再无险可守,这几百里地对秦军来说,就象是一片死亡地带;
按照马永贞层层阻击步步南撤的方案,就算大军能顺利撤回到襄阳,也必定伤亡过半,甚至可能被机动力比较强的清军围住,致使全军覆没。
他匆匆找到高一功说道:“一功,这样撤不行,必须通知马都督改变撤军方案。”
高一功刚刚从城头下来,拿着一个水瓢猛灌清水,“补之有什么想法?”
李过说道:“一功请看,这西面是伏牛山脉,东面是桐柏山脉,裕州就处于两道山脉交界处,咱们如果是按计划向南撤,从这里到襄阳几百里地,再也无险可守,敌军骑兵多,在平原上咱们跑不过人家。所以,绝不能往南撤。”
高一功一想,确实有理,不禁问道:“补之以为当向何处撤,咱们可没多少粮草了。”
“正是因为咱们粮草不多,才更不能往南撤,否则一但被清军拖住,粮草不继,几万大军将不战自溃,往东,只能往东撤。”
“往东?”高一功蹙起眉头来,往东是桐柏山脉,退入山区后需要可以抵消清军骑兵的优势,但在路程既远,又难以得到补给,同样可能会有很多士兵饿死。
李过知道高一功在想什么,他接着说道:“只能如此,到时候断后的军队尽可能多带战马,让士兵轮流骑乘,一来可加快行军速度,二来进入桐柏山脉之后,可用战马充军粮,唯有如此,阻敌大军才可能沿着山区撤回到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