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4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宋室南迁之后的大力开发,几百年来,两广早已不再是以前那让人谈之色变的烟瘴之地了;

    即便是孤悬海外的海南岛,也早已出现海瑞那样的名臣,与内陆的沟通已经十分密切。

    云南更不用说了,明初就大举迁民,同时派黔国公世代坐镇,云南半数以上已经是汉民。而且云南有丰富的银矿、铜矿,是明代主要的银、铜产地之一。

    这个时候,就算没有葡萄牙卖武器给广东的朱聿鐭一事,满殿文武的目光也一定会聚焦到两广和云南上面。

    崔锋抢先出班奏道:“启奏陛下,从年初开始,我大秦全力北伐,西南以维稳为主,一时未能犁庭扫穴,以至于让西北几个跳梁小丑苟且至今。

    如今中原已定。我大秦兵强马壮,臣请陛下再调两万兵马给臣,臣若不能扫平整个西南,愿自去爵位。削职为民。”

    崔锋当初挂着征南将军印,光彩先是被马六两抢去了大半,接着大秦集中全力北伐,他在云南的攻势。不得不以转攻为守,心里早就憋屈死了。

    如今眼看天下基本已经平定,只剩下两广和半个云南。于是抢先出班,大包大揽,打算把剩下的几块肉全捞进自己碗里。

    他如此大包大揽,别人哪里肯啊。

    除了五位大都督还沉得住气外,刘体纯、韩刚、惠登相、金声桓、郝摇旗、郭守亮等等,纷纷站出来请战。

    就连海军的郑四海、顾容等人也不甘示弱,也要出来插上一脚,要包下广州城以及整个珠三角,还立誓若拿不下来,直接提头来见,这可比崔锋的削职为民坚决多了。

    金銮殿上你争我抢,一时间“群魔乱舞”,这象话吗?

    掌纠弹百官朝会失仪事的殿中侍御史立即站出来,大声喝斥,这才让金銮大殿重新安静下来。

    这个嘛,恶人让殿中侍御史来做,大秦皇帝陛下则演起了红脸,一副老怀大慰地说道:“各位将军英勇善战,忠心可嘉,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呐!”

    内阁首辅司马安表面上如老僧入定,听了这话,眉梢忍不住微颤了两下。

    兵部左侍郎顾君恩执笏出班奏道:“陛下,正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如今陛下授命于天,主天下社稷,若再容两广之朱聿鐭、朱由榔之流僭越称帝,确实不妥。今观大秦,战将如云,军心可用,正宜乘北伐大捷之威,一举扫平西南,以正视听,以安天下。”

    秦牧微微颔了颔首,望向户部尚书刘伯全道:“刘卿。”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仗怎么打,何时打,首先还得看国库能否支撑得起。

    刘伯全连忙执笏出班,抱圆一揖奏道:“陛下,臣主理户部已有数年,不敢言有寸功于社稷,然陛下提拔臣于贫贱,臣唯有肝脑涂地以报陛下之于万一。自臣主户部以来,但凡陛下有命,臣无不尽力腾挪,千方百计凑足大军所需之粮草,然这次

    还望陛下明鉴,中原刚刚收复,数以百万计的百姓嗷嗷待哺。不瞒陛下与诸位将军,国库之中,银钱尚有些许,只是太仓之中,粮草实难以再供应大军南征所需,臣,万死。”

    刘伯全深知,现在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希望尽快统一两广、拿下云南全境,尽快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业。

    他说这些,无疑是在给大家沷冷水,甚至会把一群跃跃欲试的将军全给得罪了。

    但自家事自家知,他也是没办法,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说实话;

    银子方面,其实就算国库没有钱,紧急之下,从汇通银行巨大的存款量中,暂时挪用一两百万两作为军费也不成问题。

    问题出在粮草上面,中原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稳定下来,可不光是秦军多么善战就能办到的。

    如果没有户部大力赈济,为生活所迫,继续铤而走险的人不知会有多少。

    今年江南与湖广都算是丰年;就连四川也也支援了关中很多粮草;

    但北七省经年灾荒战乱,太过糜烂,为了能让北七省早些安定下来,户部拨发的赈济粮已经过到了惊人的3260万石,加上北伐大军的粮草消耗了差不多800万石,这两个数字加起来,已经是户部承受的极限了。

    要知道,明初洪武年间,明朝夏秋二税米2473万石,麦471万石。

    现在户部以江南和湖广四川这几省之地,支撑了4000万石的粮草开支,若不是前两年大力推广玉米、药薯这些外来作物,根本不可能做到。

    将军们在前面高歌猛进,打得痛快淋漓,全靠户部在后面支撑,真正的苦活累活,全落到了户部头上;

    钱粮一时调拨不及时,将军们还会弹劾户部官员贻误军机,战时不比平时,接到弹劾时,秦牧为了稳住军心,往往只能先责备户部官员,让他们受了不少委屈。

    这次六部尚书中有三个封国公,其中吏部尚书杨廷麟封国公,秦牧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他这个皇帝没什么叔伯兄弟帮趁,忠州秦氏也是隔了十几代的本家,认起来还有些牵强。他才不得不把杨廷麟这个老丈人抬出来压阵。

    何亮主兵部,精明强干,功不可没。但真说三个尚书之中,秦牧觉最应该得到国公封赏的,非刘伯全莫属。

    这些年来战争一场接着一场,虽然从大顺军和云南得到了大量财富,但如果不是刘伯全以及户部官员精于打理,仍是难支撑一场接一场的战争的。

    这几年来,秦牧几乎不用为钱粮发愁,皆要归功于当初破格提拔的一个小吏和一个商贾。

    许英杰能力虽不弱于刘伯全,但论忠心,或许说论能让秦牧放心的程度,许英杰远远不及刘伯全。

    刘伯全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忠心耿耿,兢兢业业,才四十岁的人,打理户部几年下来,两鬓竟然泛起了霜花。

    此刻望着他为难的样子,秦牧心头泛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对他颔首安慰道:“卿之忠心,朕心里有数,刘卿先退下去吧。”

    “谢陛下。”刘伯全施礼退下。

    秦牧暗暗吁了一口气,目光扫过顾容、郑四海等人身上。

    北伐的时候,秦牧就曾想过让海军去南洋抢粮;

    只是考虑到当时刚刚收编很多郑家军,需要时间消化和洗脑。

    而且一但陆军进展不利,随时需要海军杀入渤海湾开辟第二战场,是以才没有让海军远征南洋。

    秦牧发展海军的理念与发展陆军完全不同,海军属于技术型兵种,不但训练困难,而且战舰、火炮制造、维护、训练都花费巨大。

    这样一支烧钱的军队,秦牧绝不会让他们窝在家里做看门狗。

    这样的话,大秦养不起如此庞大的海军,养得起秦牧也不乐意出这条钱。

    在这个时代,海军不但要能自给自足,还要能国家创造大量财富,当初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不就为西班牙弄回了数以亿万两计的白银吗,这才叫海军。

    几个海军将领一见秦牧望来,顿时挺起胸膛,象打了鸡血一般,顾容抢先出班奏道:“陛下”

    ****************************

    PS:真心求月票!双倍过后,一直冷清到现在,真心难殛熬,各位兄弟姐妹,求月票啊!(未完待续……)

第665章 刘猛献策(求推荐票)

    ***

    顾容在金銮殿上请战,秦牧不置可否。并转开题,与大臣们商议起内政民生问题来;

    荆部尚书白铁提议,尽快修《大秦律》,得到了秦牧的肯定。

    之前大秦基本是在沿用明朝的律法,有关于明朝的律法,秦牧做会昌知县时看过一些,基中的律令条款,多数是明初洪武朝修订的,后来嘉靖等朝又作过几次补充。

    但总的来说,大明律充斥着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有些条文已经很不合时宜,比如商人不得着锦,甚至明文规定‘可以直接逮捕那些不事生产;专门从事末业’的商人等等。

    这些律令对商人带有严重的歧视,或者说分明就是把商人当成了可以任意宰割的羔羊,逼得商人纷纷采取了‘附籍’的方法。

    小商人或者“变易姓名”或者“冒合匠户”,或其他职业户,如投充军户中的校尉、力士等,以此来逃避商人身份。

    而更多的富商则是买田置地,在登记户口的时候,一口咬定自己的主营业务收入是收地租,不承认自己是商人:我家有田有地,我是地主,不是商人啊。再拿些银两打点,如此一来,大商人摇身变为在户部黄册上的良民。

    尽管上在政策,下在对策,但“商人”的身份随时可能被逮捕,经商实际上成了一个见不得光的职业。

    这对工商业的发展极为不利,要想推动工业革命,首先就要消除这些歧视性法律条文。

    大明律中还将全国户口分为民、军、匠、灶等籍。要说明的是,明朝的军籍,并不单指现役军人,而是包括他的家人以及子孙后代,一但你成了军籍,那么你家世世代代都是军籍。不得变更。并规定‘娼、优、隶、卒’这些贱籍之人及其子孙,概不准入考、捐监。

    这些条文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秦牧知道,要想一下子抹平所有的等级,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个时代的秩序,很大程度上是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这一套伦理来维持。

    如果一下子取消所有的尊卑等级,一定会遭到社会上强烈的反对,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

    但秦牧又深知,人为的划分这些等级,是一种极为不公平的现象。同样会导致很多隐患,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所以,有必要慢慢减少这些人为的划分,秦牧决定取消明代的民、军、匠、灶等户籍划分。

    不过他不会立即在金銮殿上,宣布取消这些户籍划分,有些事情你去做就是了,没必要在做之前就弄得天下皆知。

    这些枯燥的法律条文,既便在后世,也没有多少人精通。在这个时代就精通律法的人就更少了,甚至官员判案时,还得请专业的师爷查看法律条文的也不鲜见。

    正所谓温水煮青蛙,当以后人们慢慢发现。大秦律中对民、军、匠、灶等户籍没有详细划分时,官员也没有此类的法律条款来限制各个行业的人员自由流动、变更职业时,或是将就下去,可是慢慢适应这个转变。毕竟到那时要重修《大秦律》,谈何容易。

    编修《大秦律》的事情,秦牧便交给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三法司来共同完成。等初稿出来之后,秦牧是一定要亲自审校一番的。

    接着又商议了一些民政,以及来年春耕的工作安排,早朝结束。

    秦牧回廷与杨芷用过午膳后,立即把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五军大都督,以及一些重要的大臣一起召到华盖殿。

    众人施礼落坐,宫女照例沏上茶来。

    秦牧才说道:“诸位大臣,户部无粮,而两广以及云南再拖下去又甚为不妥。今日把诸位大臣召来,主要便是要商议此事,诸位有何建议,便请畅所欲言吧。”

    大坐的大臣中,武将没有一个超过四十岁的,包括五军大都督在内,全都是二十多到三十多岁。文官方面,则多为四到五十岁。

    总体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年轻,富有活力而又不失稳重的中枢决策层,进取心很强。

    后军大都督李定国首先说道:“陛下,虽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然孙子兵法亦有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军食可足也!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今大秦仓储缺粮,臣以为要取两广,可采取速战速决,因粮于敌的战略。且在臣看来,两广因地势所限,大军往往难以展开,是以讨伐两广,兵贵精而不贵多,如此就粮于敌之策也易于施行。若能如此,便是太仓无粮,亦大有可为。”

    李定国虽是“民军”出身,但治军有方,熟知兵法,颇在儒将之风。

    以前的民军四处流动作战,没有后勤补给基地。“就粮于敌”这一招,是他们惯常使用的办法,早已运用得娴熟无比,在他们看来,没有后勤补给,不代表这仗就没法打。

    内阁大学士路振飞说道:“陛下,自古以来,因粮于敌,往往伴随着暴力掠夺和血腥屠杀。在占领敌方府库、粮仓之后,可以给军队保障一段时间;

    然两广之地,山多路险,非平原地区可比,想秋风扫落叶般迅速结束战争,非常困难。时间一长,就必须向百姓征粮,百姓如果不愿意,往往便会出现掠夺和屠杀。

    是以因粮于敌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保证军食足用,减轻朝廷负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