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也行,等搬家了,娘就可以在我这住一阵子,这些年总想接娘来住,都没有条件,这回可是如愿了。”沈氏说。
“好,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你也算熬出了头,看到你过得这么好了,娘也放心了,我女儿真本事,分家不到一年就能盖起这大的房子和院子,娘今天真的高兴。”何氏说完还抓着沈氏的手不放。沈氏给打点了些剩下的肉,还有几个猪蹄,把他们送走了。
晴儿的田园生活44_第四十四章、上梁更新完毕!
由于本书百度关键字排名不稳定,为方便下次阅读,请Ctrl+D添加书签喔,谢谢!!
第四十五章、帐房
晴儿的田园生活45_第四十五章、小帐房回到木房里,一家人坐在一起,沈氏细细盘算盖房的花费,说:“还没算工钱,光青砖、青瓦、石头、木头等,还有今日酒席的花费,差不多八十两了,我预备了一百两出来,还剩二十两,应该够付工钱吧。今年西瓜的收入是二百二十两,中秋前卖的黄瓜豆角毛豆差不多七八吊钱,对了,还有那十几只阉鸡和鸡蛋也差不多一吊钱,我记住的就这些,我要是识字就好了,会记个账,这时间一长就忘了也乱了。”
“没关系,都是你当家,多了少了也没人来质问你,怕什么。”曾瑞祥说。
“话不是那么说,为的是心里有个数,才能有个盘算。”
“娘,我会识字,我还会写不少字呢,我帮你记账,不会的让哥哥帮我。”子晴毛遂自荐了,事实上这半年也基本是子晴打理家务,这下接过了账本,今后家里的经济状况自己一清二楚的,正好规划自己的挣钱方案。
曾瑞祥和沈氏“扑哧“乐了,沈氏说:“我说你是个小管家婆你还不愿意听,从小就是个爱操心的命。行,你就管吧,早晚也要学的,早学会了好。”
“这不胡闹吗?这么点大的孩子会记什么账?”曾瑞祥制止了。
“爹,娘,你们放心,我跟哥哥学了不少字,也学了算学,正好可以练习,你们也可以省不少事。我要做不好,横竖还有哥哥呢。”子晴央求道。
“就让妹妹试试吧,咱家的账本,自己明白就行,又不需要拿到外头去给别人评判。”子福说道。
“妹妹可厉害了,学什么都比我快。而且妹妹说了一定会挣钱送我去念书,妹妹也做到了。我相信妹妹。”子禄说道。
“说起来咱家能有今天还真是亏了晴儿。就让她试试呗。今天还是我们晴儿六岁的生日呢,娘最近忙的都没有时间给我的乖女儿做一身新衣服,娘一会就给你们做点好吃的。”沈氏这是同意了子晴管账。
子晴兴冲冲地拉了子福去裁纸,没有厚的牛皮纸,只好找了一张以前用剩的红纸做封皮,用沈氏纳鞋底的钻子扎了三个眼缝起来,央子福在封面写下账簿、年头。
子晴自己在第一页提笔写下九月二十八日,又问沈氏盖房前有多少银子,沈氏说她只会数,只是数目一大要加加减减就会混乱,说完沈氏打开大箱子上的锁,拿出里面几个大银锭,子晴一看还剩一百五十两,沈氏搬出床底的木匣子,里面有几个碎银和些零碎的铜板,又从墙角柴火堆里拖出来两个箩筐的铜板,说是中秋以来卖菜攒的,为了给工钱方便就没有换成银子,正好让大家数数分成一百一串。
于是,沈氏、瑞祥、子福、三个人数起铜板,子禄、子晴在一旁用细麻绳串起来,最后连带匣子里的一块算清了是九两八串,零头子晴就不计了,子晴写下总银二百三十九两八钱,房子花银子八十两,子福凑过来一看,疑惑地问道:“妹妹你怎么横着写的,不是从右到左吗?你怎么从左到右,再说了,你的字实在是难看,哥哥撕了重新帮你写吧。”
“不要,我要练习写字,我不喜欢看竖写的,眼晕,哎呀,反正娘交给我了,我自己看的明白,以后能给你们说明白就可以了。哥你就不要挑剔了,我第一次做,很不错了,也不看看我才几岁?”子晴撒赖道。
“这倒也是。哥夸夸你,我小妹真聪明能干。”子福笑道。
子晴依照现代的记账格式做好了账本,每笔钱都注明用途,可惜不能用阿拉伯的数字,加加减减的很是有些不适应。
算完帐,一家人商量家具的事,曾瑞祥的意思还是去城里直接看看有没有现成的,早些买了早些搬进去,沈氏的意思还是找人来家做,再说木头家里还有不少,不够的话可以再去伐些跟别人换,可着家里房子尺寸大小做出来的东西也比较顺眼。
“再说了,可以让木匠打好一张床先漆了,咱们选好日子就先搬,剩下的慢慢打,年前能做好就行。咱就一庄户人家,也不用什么花哨的家什,结实耐用就行。”沈氏这么一说,曾瑞祥也就同意了。
其实子晴倒是很想出去看看外面这时代的家具,家里就母亲的床和衣柜勉强算的上是一件家具,床头雕刻的是缠枝莲花,粉绿相间,连连生子。以前从电视里看古代的大户人家都雕梁画栋的,什么红木、楠木家具都精美异常,还有电视里古董鉴宝的花梨木家具,很是羡慕,这次家里有银子了,房子也不错,子晴想有机会还是鼓动沈氏做几件好东西,就不知乡下的木匠水平怎么样?
正想着只听曾瑞祥说是镇里木匠铺子的老板手艺还行,带了好几个徒弟,自己一般就专做大件家具,镇里的大户人家也是找他做。
曾瑞祥次日一早出去联系木匠师傅,跟他说好五天后等他手头的活完结了再过来。
回来曾瑞祥就急忙牵了牛去翻地,大豆收了还没有翻地,沈氏则带着子福子禄去割晚稻,沈氏说先割着,等初二沈万福来了再和曾瑞祥一起打谷。
有了沈万福的帮忙,第二天天擦黑总算忙完了。曾瑞祥又急忙把地翻了,晒晒,过几天就该撒油菜籽了。那边的旱地该种小麦了。子晴觉得家里的地说多不多,要佃给别人还嫌少,说不多也够累人的,主要是家里缺男劳动力。
干完这些,沈氏说正好现在这季节没什么菜,原来的花生地早撒了萝卜种子,现在都长出来了,需要间苗。沈氏把萝卜苗拔了当菜炒,味道也不错。
新屋的工作罗师傅他们花了两天做完了扫尾,连净房外的大坑都给挖好了,小院里铺了一条十字的鹅卵石甬路,曾瑞祥给他们算清工钱,一共花了十五两六钱,十个人接了钱欢天喜地地走了。
沈氏带着其他人收拾家里的垃圾,子晴看着崭新的大院和青砖瓦房,感觉似在梦里一般,这可是自己挣来的,要是有一套完美的家具就好了,自己也能布置一个古代小姐的闺房了。
晴儿的田园生活45_第四十五章、小帐房更新完毕!
由于本书百度关键字排名不稳定,为方便下次阅读,请Ctrl+D添加书签喔,谢谢!!
第四十六章、制作家具(一)
晴儿的田园生活46_第四十六章、制作家具木匠徐师傅来的时候带了一个徒弟,看了家里需要做的木窗、木门、四张床,衣柜、碗柜、书架、博古架、八仙桌、厅堂的长桌、方桌,还有餐桌、各色椅子、矮几、屏风等等,子晴也没记住,总之,曾瑞祥交代他看房子的需要配上全套的家具,做精致点,其实子晴很想问问有没有花梨木,想想又算了,左右自己也是不认识。
谁知徐师傅看完房子又看木头,说这些木头做门窗做碗柜什么的还行,做别的就略嫌粗糙些,他那还有几根好木头,做书架、衣柜可以用榉木再添点樟木,榉木里掺杂有樟木的香味,不会生虫子,不过,也不能放多了,总共有一根就足够了。至于博古架、床等其它大家具就用榉木吧,结实耐用还美观,几架屏风就用楠木,反正用料不多。
楠木啊楠木,子晴激动了,真想说,都用楠木吧,看来自己的运气简直太好了。这在上世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
曾瑞祥一听有些迟疑,这要全下来家里的银子还不知够不够呢,于是问道:“这些全下来大概要多少银子。”
“原料大概要五十两吧,剩下的是工钱。老爷,我也是看你家的房子盖的好,我才打算好好给你做全套的,好马也得配好鞍那,您说是不是?您就放心吧,你的屋子里摆上我做好的家具,整个村子也找不出第二家。说实话,这些好木头是我和徒弟们这几年从深山里寻来的,这价给你绝对便宜,看着这些好木头我也手痒,可一般的人家哪里用得起,我把这些年寻摸的家底子都拿出来,再把我看家的本领也使出来。这样吧,明天先让我徒弟再带个人过来,把窗户框什么的先做着,我呢,也去一趟安州,看看如今城里最时新的家具样式,您呢,有什么要求也再琢磨琢磨,我后天再来。”
徐师傅这么一说,曾瑞祥有些动心了,家里其他人都有些动心了。子晴想搞了半天这还是楠木的产地啊,樟树她倒是见过不少,老房那边姑婆家的铺子开门就对着一棵大樟树,要两三个人才能围上。
等徐师傅他们一走,曾瑞祥问还有多少银子,子晴说了一百四十四两二钱。一家子坐在一起商量,基本全票通过,尤其是那个樟木,连虫子也没有,最好在床头床尾也配一点樟木就更保险了,不过曾瑞祥说那会睡不好觉的,味道太大。“看来这家一搬,咱家又穷了,原本还想买几亩水田的,看来还得等到明年了。”沈氏说。
“娘,咱家这些地都做不了,我看田地里的重活咱家还是雇一个短工吧,爹爹每次回家都很累,爹爹原本也不常做这些体力活的,咱家目前也不差这几个钱。你看村里有谁家困难些又老实本分的,就找他吧。”子晴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说实在的,要不是怕阿公骂,她都想劝爹娘佃出去算了。
沈氏一听这话,说:“其实我也想过这个,原先是家里困难,你爹又不愿意,我也就没再提。现在村里人都知道咱家盖新房了,也不用藏着掖着了。”又问曾瑞祥可有熟识的人选。
“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三娘家的老三还行,两口子都老实本分,家里也有三个孩子了。三娘生了五个儿子,分到每个儿子手里也没多少东西。”瑞祥说。
“何止三个,第四个也有了。那我先跟三娘商量商量。”沈氏说。
徐师傅再来的时候,他的两个徒弟已经把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做工场所就在东厢房南边的通间里,白天基本在院子里忙活,两个徒弟负责门窗,徐师傅先做床,因为曾瑞祥说想早点搬进去,工钱是师傅一天六十文,徒弟三十文,一日二餐,做完门窗就留一个徒弟打杂。
子晴说了害怕蚊虫,让徐师傅每张床都配点樟木,谁知徐师傅说:“到时我刨樟木的时候,你把所有的碎屑和刨花都收起来,用处大着呢。不光床头,你在灶房的碗柜里放上一点,连屎壳郎都不来。”
子晴一听可真是意外的惊喜,又央徐师傅在床头和床尾做一个活动的暗格,好放樟木屑进去。徐师傅倒也没为难,痛快地答应了。曾瑞祥和徐师傅商量好之后,下午就回县城了。
曾瑞祥一走,沈氏还是把曾老爷子请来了,老爷子帮着跑点琐事还是方便一些。沈氏也没时间去地里了,当墟的日子都要去买菜,每天还要多准备四个大男人的饭菜,晚饭还要准备些薄酒好菜。
沈氏抽空去了一趟三婆婆家,原本三婆婆是不想要钱的,只说让自己儿子帮忙。
沈氏忙说:“又不是一天两天,时间长着呢,三娘要是不收钱,我只能去找别人。只是没得看见自家兄弟不帮衬倒便宜了外人的理。”这才说服了三婆婆和曾瑞玉。
沈氏请曾瑞玉把水田和旱地都重新深耕平整,曾瑞玉用了两天就干完了,沈氏给他八十文钱,曾瑞玉非要退回二十文,说在外做工工钱都是三十文一天。
沈氏也只好作罢,吩咐子晴记账,子晴嫌每日记账太罗嗦,还是在小木匣子里放好五串铜板,然后五天检查一下剩多少,就知道沈氏买菜花了多少,有别的花销就单记,这样一来就不用每天都去记账了。子晴还让子福找了点红墨汁来,以后有收益了就用红笔,一看就了然。其实要不是怕别人翻看的话,子晴都想用阿拉伯数字了,多简单。
自从地里的活有曾瑞玉之后,沈氏每天有时间就去翻翻菜地,子晴让沈氏只种上自家够吃的各种青菜就行,每样一畦,剩下的地全种上大蒜和香芹,子晴记得前世过年前家家都要准备一大堆做菜的香料,因为家家都要来客人,初八之前基本没有卖菜的,所以这大蒜和香芹还卖的很贵。子晴觉得这里应该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