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在我们抵达目标之前,许多的不可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像当中,我们应该告诉自己:没有绝对的不可能,只有相对的可能不——不付出勇气,不坚持目标,不发掘自身的智慧——与成功握手!
道德的觉醒
有个青年家里一贫如洗,遂到南方一发达城市打工。求职时许多用人单位拒绝了一没技术二没文化三没文凭的他,最后他只能从事简单机械的体力活儿。他用身上仅有的借来的几百元钱买了一辆三轮车,每天给一家饭店送菜送货。
有一天晚上送货途中,由于车速过快,逆向行驶的他将一位拾荒的老人撞倒,老人倒在地上血流如注,不省人事,车翻在地上,他自己也摔成重伤,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和老人被送往医院急救室。住院需要押金,他将几千元货款交了押金。晚上医生告诉他,老人的伤势很严重,需要几万元手术费,请他想办法通知家人筹款。几万元对一个月只有300元工资勉强度日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到哪里筹集这巨额的医药费呢?躺在床上输液的他心急如焚。
最后他乘医务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拔掉针头悄悄跑了。他潜回饭店匆匆换掉衣服,谎称家里有急事需要钱,向老板预支了三个月的工资,然后连夜在那个城市销声匿迹。
他在另一个城市过起了流浪的生活,每天早出晚归求职,但结果很不理想。眼看预支的工资快要花完了,他将希望寄托在街头的彩票点上,每天他只花两元钱买一注彩票,这样雷打不动地坚持了一个月,幸运的是有一天他竟然中了几千元。兴奋不已的他在城郊租了一间小小的店面,办起了两元超市,利润很低。时间长了他发现住在城郊的大多数是外来的打工者,他们十分垂青他的“两元”超市里的小商品。于是他扩大规模,又租了一间店面,打出零利润的旗号,又用不多的钱雇了一个打工者。很快他的零利润超市因为物美价廉赢得了大批外来打工者的青睐。他以规模制胜,许多供货商以低于他人的批发价给他的零利润超市供货,两者互惠互利,赚的钱越来越多。他独特的经营理念使得零利润超市逐渐成为那个小区独树一帜的超市,一个月下来他竟然能赚到几千元钱。他走遍了那个城市的城郊地带,发现许多超市因为价格贵,外来的打工者舍近求远到大型批发超市购买所需的商品,他从中发现了商机。
他冒着风险从劳动力市场雇了几个工人,拿出全部的资金在打工者云集的城郊结合部开了几家连锁零利润超市。一个月下来利润竟然比原先翻了一番,一年后他已拥有了近10万元的积蓄。
有了钱他的心里很是不安,不知为什么,每天晚上盘点收支时,心里有刀割的感觉,脑中总是不由得浮现当初自己撞人后从医院逃逸的情景。他赚的钱越多,这种负罪感就越强烈,让他寝食不安。他决定到那个城市去赎罪,还清拖欠的医疗费、老板的货款和预支的工资。
在医院里他长跪不起,深深地忏悔,向医生讲述了当初为何悄悄逃逸的原因。医院原谅了他的过错。他缴纳了所欠的医疗费,并向医院捐了几万元钱,以解救那些无钱治病的人。
老院长拉起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生理麻木不重要,重要的是良知麻木;一个人有了过错不重要,重要的是道德的沦落不觉醒。我建议给你的捐款起个名字吧,你认为起什么名字好呢?”他如获重释地说:“就叫复活责任救助金吧。”医院一致通过了这个命名。
回去后他将超市的名字改成“复活零利润超市”,生意越做越大,效益越来越好。
看多了、听惯了种种逃避责任的故事,我心里涌起一种强烈的声音:最好,人人都懂得忏悔,让濒临麻木的心灵萌生出爱的芽;最好,处处都有良知的觉醒,让弯曲的道路直抵爱的角落。
下跪的市长
有个在小学当老师的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们学校有个女英语老师身高不足1?郾4米,但口语教得非常好,多次在省市县各类比赛中获奖,多次被上级评为“教学能手”。有一年她被县里作为唯一的代表派到省里参加一个教育团出访新西兰。在众多作为业务精英的老师当中她是外表最不起眼的一个。
在新西兰访问期间,出乎预料的,访问团受到了当地市政府的隆重欢迎,更没想到的是新西兰市的市长亲自出面接见。政府先安排他们参观了当地的学校并和老师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然后安排他们到当地旅游胜地旅游。
在短短的几天访问时间里,日理万机的新西兰市市长数次接见了访问团,这让访问团成员们非常感动。临走的那天,宴会结束后他们想和市长合影留念,但谁也不敢提出合影的要求,因为市长确实太忙了。出乎意料的是吃过饭后,市长主动提出合影的建议。当摄影师调焦距选角度的时候难题出现了。
身高超过2米的市长与身高只有1?郾4米的老师的个子悬殊,相比而言,市长像一棵挺拔的大树,而矮小的老师就像一丛灌木,整个画面十分不和谐,无论怎样摆角度调焦距都无法将集体合影完美地表现出来。这让摄影师十分为难,更让矮个子的老师尴尬至极,她红着脸提出自己不想合影的要求,不料被市长微笑着否定了。在场的所有人将目光投向充满阳光气息的市长。让大家始料不及的是,市长当众微笑着跪了下来!此时的画面布局十分和谐。
一个帅气十足风度翩翩的市长竟然为了一个矮个子的中国女教师完美地进入画面而跪了下来,这在我们所处的环境里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老师们的眼里有了泪。
市长下跪并不仅仅是为了一张照片,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教育的尊重,对中国老师人格和尊严的尊重与温情呵护。
据说那位市长在新西兰是万人迷,不光全市的女性他,男女老少也都十分喜欢他。
难怪我们的老师流泪,市长降低身高温情的一跪既提升了中国老师的自信和尊严,又提升了一个城市的品味和魅力。他是在用润物细无声的温情感动着每一个需要关照呵护的脆弱心灵啊,这不光是市长的自豪,也是一个城市的自豪。
市长下跪这不是一种屈尊,而是一种风度。
以色列感恩的庄稼
女友的叔叔三年前到以色列从事建筑瓦工工作,当时该国经常发生爆炸伤人事件。那段时间,家里人着实为远在异国他乡的他捏了把汗。打电话让他回来,每次通电话,他总是说挺好的,不用担心,听得出他的口气很幸福,家人这才稍稍安心。
但随即,亲人也很纳闷,明明身在战乱频繁的国度,他怎么能这么知足安稳呢?
三年后那位叔叔回来了,家人以为繁重的建筑工作、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会让他瘦很多,可是他的气色比以前好多了,体重也有增加。
有一次午后和那位叔叔闲聊,出于好奇我问他那边的工作、生活和当地人的习俗。他说:“家里人因为不了解为我们担心,其实我们在那里衣食无忧,工作报酬都挺好的,只不过有个现象让人感动。
在以色列,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予收割。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向当地人请教其中的原因。当地人解释说,是上帝给了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幸福的生活,他们为了感恩就用留出四角的庄稼这种方式报答今天的拥有,这样既报答了上帝,又为那些路过此地而没有饭吃的贫苦路人给予了方便。四角的庄稼,只要有需要,任何人都可以来收割,拿回家里,没有人会追究。他们认为,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就应该留些庄稼给那些处在困苦中的人,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有质量的幸福。
那位叔叔还说,以色列大街上的垃圾不像在国内,用过的没有价值的东西扔进垃圾箱就完事了。在那里即便已经旧了或者破了的衣服,也要洗干净叠整齐恭敬地放到垃圾箱里,为的是生活贫困的人们能够拿去再穿。
不知为什么,听了那位叔叔的叙述,我的心里暖暖的。在中国,按照惯例,我们收割麦子,总要把地里的庄稼割得干干净净,还要一遍又一遍地捡拾洒落在地里的庄稼,让自己付出的汗水颗粒归仓,可以色列人的做法让人很感动,很值得敬佩。
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习俗,但有一种感情却不分国度、种族、肤色,那就是爱,纯洁的人间大爱。爱是这个世界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守望、共同的期盼、共同的血液。
试想,当一种爱的血液穿透世俗条框的约束,像那些留在地里的庄稼一样,等待需要它的人来收割,让他们以感恩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那么世界怎能不闪耀灿烂的光芒?
如果说生命是一块土地,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留出那么一些庄稼。当你自信的时候留些自信给身边的人;当你幸福的时候留些幸福给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当你快乐的时候分些快乐给默默关注你的人;当你成功的时候让些激励给正在苦苦跋涉的人;当你得意的时候匀些得意给人生失意的人。这些人生中积极的精神元素,并不因给予而减少,反而因为给予而增值。
即便在万木萧条的季节,这样宽广的庄稼地也并不因留出的庄稼而荒芜;即便在灾害的侵袭下,曾经肥沃的土地并不因给予而贫瘠。只要懂得留一些感恩的“庄稼”在心田,在每一个平淡如水的日子,我们身边流动的总是融融春意和香醇如美酒的芬芳。
岁月峥嵘,花开花落,感恩的庄稼教会我们的是一种幸福的加法,只要你心中有爱的种子。
1℃的温暖
大学毕业后他到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参加工作的前三年,公司的效益非常好,每个月他总会有一笔不菲的工资。在外人眼里他能拥有这一切已经很不错了,他也很知足。和他一起共事的大都是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使他们变得懒散,总觉得缺少激情。他们厌倦了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想跳槽换个环境。
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风云变幻难以预料。就在他们决定跳槽的时候,公司由于在一个重大项目上决策失误,损失惨重,多年来公司创造的辉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濒临破产。
平时公司的经理带领他们创业,对这些年轻人也格外照顾。在公司处于困境的时候选择跳槽,他们很是过意不去,但是继续在公司呆下去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前途。权衡再三,他们仍决定离开,另谋高就。就这样几个年轻人联合起来一起写好了辞职报告。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为了节约用电公司经理把办公室空调温度从23℃提高到24℃。为此,经理特意在门口贴了一张小纸条:“关键时刻,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尽管公司处于困境,但困难只是暂时的,如同乌云遮不住太阳。为了节省1℃的电量,你们进入我的办公室时,可以随意减去一件衣服。”
公司对着装有严格要求,没有人可以随便增减衣服。尽管经理贴出了小纸条,可是仍然没有人在进入他的办公室之前减去衣服。时间长了,经理发现了这一点,立即从自己做起,减去一件衣服,穿着随便些,让来汇报工作的员工心情自然放松一些。
那天几个准备辞职的年轻人走到经理办公室,看到了小纸条,但谁都没敢脱衣服,不过所有人的心都被微微地震动了一下。走进办公室,他们发现经理穿着很随便,经理让他们脱去一件衣服,有什么想法慢慢汇报。面对经理亲切的微笑,先前想好的理由顷刻间化为乌有,最后他们红着脸退了出去。
此后,他们的心长久地被那1℃温暖着,尽管那1℃对一个员工上千的企业算不了什么。但是他们从那微不足道的1℃中看出了一种温暖,一种精神。几个月过去了,始终没有人提辞职的事情。
后来那家公司走出了困境,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有人说企业的成功与1℃有关,也有人说与1℃无关。
很难相信,一个企业的兴衰与小小的1℃息息相关,因为那是最温情的1℃,最富有人性的1℃。正是这微小的1℃,孕育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唤醒了埋在人性深处的一种温情,将个体的命运与集体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形成一种温情的团队精神,战胜了看似很大的困难。
为人处世,一个人需要这样的1℃;营生立业,一个企业更需要这样的1℃。如果世界处处有这样的1℃,那么人人、事事就都会进步很大。
把握前三分钟
有个刚从三流大学播音专业毕业的朋友到一家他心仪已久的著名电视台去面试,出发前他担心自己没有英俊的外貌,没有坚实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