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谓由见道能见未见。能断未断也。四镇已伏故。谓已见断者。无迷退故。见
道无退也。五上下转故。谓观上苦等已。观下苦等故。或具辐等故者。或言显尊
者妙音师说也。彼说见道。有辐毂辋似世间轮。谓八圣道。唯在见道。正见。正
思惟。正勤。正念。似世间辐。正见等四。依戒而转。故名为辐。正语。正业。
正命。似世间毂。正语等三。以戒为体。戒是正见等。众行所依故。名为毂也。
正定似辋。摄正见等。令不散故。故名为辋。问宁知法轮唯是见道。答憍陈那
等。见道生时。地神天神。即传唱言世尊已转正法轮故。问云何三转。十二行
相。答此苦圣谛(显见道也)。此应遍知(显修道也)此已遍知(显无学道)是
名三转。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解云。于见道中。法忍名眼。法智名
智。类忍名明。类智名觉。又解。观见名眼。决断名智。照了名明。警察名觉。
此解通三道也。言十二行相者。如苦谛下。有三转十二行相。集灭道谛。各有三
转十二行相。理实总有十二转。四十八行相。然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毗
婆沙师。所说如是。若依经部。法轮非唯见道。即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法门
(教法)名为法轮。言三转者。三周转故。言十二行相者。三周循历四圣谛故。
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一周转四谛。此名示相转也)此应遍
知。此应永断。此应作证。此应修习(是第二周。转四谛也。此名劝相转也)此
已遍知。此已永断。此已作证。此已修习(是第三周。转四谛也。此名引证转。
无学道法也)由此法门。于他相续。令解义故。此约教名法轮。于他相续。见道
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理实三道。皆是法轮也。
从此第五。明沙门果依身。论云。何沙门果。依何界得。颂曰
三依欲后三 由上无见道
无闻无缘下 无厌及经故
释曰。三依欲后三者。初三果人。依欲界得。名三依欲。后阿罗汉。通三界
得。名为后三。问前之二果。未离欲故。非依上得。理亦可然。如超越第三先离
欲染。云何不许依上得耶。答颂言由上无见道。谓超越证第三果人。必入见道。
色无色身。无见道故。故无上界超越。证不还果也。无闻无缘下者。此明无色无
见道也。谓无色中。无正闻故。又无色界。不缘下欲界故。夫入见道。要须闻教
及缘欲苦。无色不然。故无见道。无厌及经故者。无厌者明色界无见道也。夫入
见道。要须厌苦。色界无厌苦。着定乐故。及经者。此是教证上界无见道也。经
云。有五补特伽罗(五那含也)此处通达。彼处究竟。解云。此处者。此欲界
也。通达者。见道名通达。通达谛故。彼处者。彼上界也。究竟者。于彼处得涅
槃也。此经不言彼处通达。明知上界。无见道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四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五
从此第五。明六种性。就中八。一明六阿罗汉。二明六性先后。三明从性果
退。四明学凡种性。五明三退不同。六明退果时相。七明练根不同。八明无学九
人。此下第一。明六阿罗汉者。论云。如前所说。不动应果。初尽智。后起无生
智。诸阿罗汉。如预流等。有差别不(问也)亦有(答也)云何(徵也)颂曰。
阿罗汉有六 谓退至不动
前五信解生 总名时解脱
后不时解脱 从前见至生
释曰。契经说有六阿罗汉。一者退法。谓遇少缘便退所得。二者思法。谓惧
退失恒思自害。三者护法。谓于前所得法自防护。四者安住法。无胜退缘。虽不
自防。亦能不退。无胜加行。亦不增进。五堪达法。谓性堪能好修练根。速达不
动。六不动法。不为烦恼所退动故。前五种性。从先学位信解性生。此五总名时
解脱也。以要待时。方能入定。及心解脱。言待时者。时有六种。一得好衣。二
得好食。三得好卧具。四得好处。五得好说法。六得好同学也。后不动种性。为
不时解脱。谓是利根。以不待时便能入定。及心解脱故。从先学位见至性生。
从此第二。明六性先后。论云。六阿罗汉。所有种性。为是先有。为是后得
(问也)不定(答也)云何(徵也)颂曰。
有是先种性 有后练根得
释曰。退法种姓。必是先有。思法等五。亦有后得。谓有先来。是思法姓。
或有从退练根成思乃至不动法。如思法说。此中退法。非必定退。乃至堪达。非
必能达。但约容有。建立此名。故六阿罗汉。通三界皆有。若退定退。堪达定
达。是则上界。唯有安住不动二种。阙余四也。谓彼上界。无有退失自害自防及
练根故。故无余四。
从此第三。明从姓果退。论云。如是六种。谁从何退为姓为果。颂曰。
四从种姓退 五从果非先
释曰。不动种姓。必无退理。就前五种。唯退法一。姓必不退。谓居下故。
唯思法等四。有种姓退。谓从思法。退入退位。或从护法。退入思法。或从安
住。退入护法。或从堪达。退入安住。是名姓退。五从果非先者。退法等五。皆
有退果。谓退无学也。思法等四。或有姓退。或有果退。虽俱有退。然并非先。
言先者。谓先学位。住思等四。令至无学。此思等四。姓之与果。必无退理。谓
学无学。道所成坚故。若于无学。退法等姓。修成思等。四种种姓。此名非先。
是容有退。以唯无学道所成故。唯先退法。有退果义。以姓是退故。故颂言非先
不摄退法也。依萨婆多宗。唯预流果。必定无退。以断迷理见道惑故。谛理真
实。楷定可依。圣慧已证。必无退理。后之三果。许有退果。以修道惑。是迷事
故。事相浮伪。无定可依。断迷彼惑。有失念退。若大众部。预流果有退。阿罗
汉无退。依经部宗。预流罗汉必无退果。圣道证故。中间二果。许有漏道证故。
容有退也。若超越三二果。亦无有退。依经部宗。阿罗汉果。有六种者。约现法
乐住。有退不退。非约退果。若得果姓。皆名不动。无六种也。现法乐住者。有
漏四静虑也。退此静虑。名为退法。思此静虑。名为思法。护此静虑。名为护
法。安住静虑。名为安住法。堪达静虑。名堪达法。不退静虑。名不退法。约现
法乐住。分六种姓也。
从此第四。明学凡种姓。论云。唯阿罗汉种姓有六。为余亦有六种姓耶。设
有皆能修练根不。颂曰。
学异生亦六 练根非见道
释曰。有学与异生。种姓皆有六。以应果六种。因有学异生。种姓有六。故
无学中。有六种也。然于见道。必无练根。以见道速疾。无容起彼练根加行故。
从此第五。明三退。论云。如契经说。我说由此所证四种。增上心所。现法
乐住随一有退。所得不动。心解脱身作证。我决定说无因缘从此退。如何不动
法。退现法乐住。颂曰。
应知退有三 已未得受用
佛唯有最后 利中后钝三
释曰。退有三者。一已得退。谓退已得殊胜功德法故。二未得退。谓约未得
殊胜功德。即名为退故。三受用退。谓已得功德。于受用时。不现在前。名为退
也。佛唯有最后者。佛唯有后一受用退。以具众德。无容一时顿现前故。利中后
者。利谓不动罗汉。有中后二退。中谓未得退。后谓受用退。以利根故。无已得
退。钝三者。钝谓退法等五。此具有三退也。经言不动法。退现法乐住者。约受
用退。非余二退。故无有退。
从此第六。明退果相。论云。诸阿罗汉。既许退果。为更生不。诸住果时。
所不作事。退时作不(问也)不尔(答也)何缘(徵也)颂曰。
一切从果退 必得不命终
住果所不为 惭增故不作
释曰。一切果退。须臾必得。无有命终而不得者。若命终者。修梵行果。应
非安隐。可委信处。又住果位。所不作业。于果退时。惭愧增故。亦必不造。譬
如壮士。虽蹶不仆。
从此第七。明练根不同。论云。如上所说。有练根得无学有学。正练根时。
各几无间。几解脱道(第一问也)何性摄(第二问也)何所依(第三问也)颂
曰。
练根无学位 九无间解脱
久习故学一 无漏依人三
无学依九地 有学但依六
舍果胜果道 唯得果道故
释曰。初三句答初问。第四句无漏两字答第二问。依人三已下答第三问。练
根无学位九无间解脱久习故者。此明练根。于无学位。退法等五。转一一性。各
九无间。九解脱道。犹如初得阿罗汉果。以九无间九解脱道也。彼钝根性。由久
串习故。须九无间九解脱。学无学道。所成坚故。名为久习。学一者。有学位
中。转一性。各一无间。一解脱道。非久习故。犹如初得预流果。以一无间(道
类忍也)一解脱道(道类智也)无漏者。明练根道唯无漏性。以增上故。依人三
者。依身门也。唯人三洲。能修练根。天趣中无。谓无退故。无学依九地者。依
地门也。谓无学练根。依未至中间四禅三无色也。有学但依六者。有学练根。但
依六地。于前九地。除后三也。舍果胜果道唯得果道故者。明有学依六地所以
也。夫转根者。容舍果道及胜果道(向道是也)所得唯果。非是向道。必无学果
无色地摄。故学练根。但依六地。
从此第八。明九无学。论云。诸无学位。总有几种。由何差别。颂曰。
七声闻二佛 差别由九根
释曰。无学有九。谓七声闻。退法等五。不动分二。一名不退先利根故。二
名不动。后修得故。言二佛者。谓独觉大觉也。此圣差别。由下下等九品根异。
故成九圣也。
从此大文第二。明七圣人。就中二。一建立七圣。二明慧俱解脱。且初七圣
者。论云。学无学位。有七圣者。一切圣者。皆此中摄。一随信行。二随法行。
三信解。四见至。五身证。六慧解脱。七俱解脱。依何立七(一问)事别有几
(第二问也)颂曰。
加行根灭定 解脱故成七
此事别唯六 三道各二故
释曰。初两句答初问。下两句答第二问。依加行异。立初二圣。谓先加行。
随信他语。及自随法行也。依根不同。立次二种。钝根名信解。利根名见至也。
依得灭定立身证名。依解脱异。立后二圣。谓由慧力。离烦恼障。名慧解脱。兼
得灭定。离解脱障(即灭定障。名解脱障。不染无知为体)名俱解脱。离定慧
障。名之为俱。此名虽七。事体唯六。谓三道各二故。且见道立二。谓信法二
行。修道立二。谓信解见至。无学道立二。谓时解脱。不时解脱。故约三道。事
唯有六。
从此第二。立俱慧解脱者。论云。何等名俱及慧解脱。颂曰。
俱由得灭定 余名慧解脱
释曰。六种罗汉。得灭定者。名俱解脱。先由慧力。解脱惑障。又得灭定
。解脱定障。故名为俱。余名慧解脱者。余谓未得灭尽定。阿罗汉也。此名慧解
脱。唯由慧力。于烦恼障。得解脱故。未离定障。不得名俱。
从此大文第三。明学无学满。论云。如世尊说。五烦恼断(五下分结那含断
也)不可牵引(不为欲惑牵引)未名满为(已上经文。下依经问也)学无学位。
各由几因。于等位中。独称为满。颂曰。
有学名为满 由根果定三
无学得满名 但由根定二
释曰。有学名满。具由三因。一由根满。谓是利根。二由果满。谓得不还。
三由定满。谓得灭定。有有学者唯由根满。谓诸见至。未离欲染。由见至故。名
为根满。未离欲故。无余二满。有有学者。唯由果满。谓信解不还未得灭尽定。
是不还故。名为果满。谓是信解。不名根满。未得灭尽定。非定满也。有有学
者。由根果故。亦得满名。谓见至不还。未得灭尽定。由见至不还。故名根果
满。未得灭定。不名定满。有有学者。由果定故。亦得满名。谓诸信解。得灭尽
定。非见至故。不名根满。有有学者。具由三满。谓诸见至。得灭尽定。夫得灭
定。必是不还。故具三满。无学名满。但由二因。一谓根满。二谓定满。无学位
中。皆是无学。无非果满。故无由果。名为满也。有诸无学。唯由根满。谓不时
解脱。未得灭尽定。有唯定满。谓时解脱。得灭尽定。有具二满。谓不时解脱。
得灭尽定。思而可知。
从此大文第三。明诸道差别。就中分六。一明四道。二明四通行。三明菩提
分法。四明证净。五明正智解脱。六明厌离通局。且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