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569-图解-西藏生死书-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恶审判开始以后,会有司善判官和司恶判官来为亡灵计算生前的善恶业行。司善判官用白石子来表示亡灵一生的善行,而司恶判官则用黑石子来表示他一生的恶行,最后将两种石子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比较善恶。亡灵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通常会感到非常的惊慌、畏惧和恐怖;以至于浑身战栗,于是就会试图说谎,否认自己曾经做过那样的恶事。然而说谎掩饰是没有用的,这时候阎罗法王会说:“让我们来用业镜查看吧!”    
    2、业镜中生前言行一览无余    
    当亡灵向业镜中看去时;其生前的每一个善行和恶行;都清清楚楚地映现在其中;丝毫不爽。这时,亡灵将无法辩驳,只好乖乖地等待阎罗法王的惩罚。对于说谎的人,阎罗法王会命令凶狠的狱卒用绳索将亡灵的脖子套住,将他拖开,并砍下他的脑袋,将他的心脏和胃肠统统掏出,吸吮他的脑髓,喝尽他的血液,咀嚼他的肌肉,啃噬他的骨头。亡灵这时求生不得,求死也不能,因为他的身体即使是被剁碎了,不久以后也会活转过来。亡灵就这样反反复复、不断地体验这种被砍杀和撕咬的痛苦与折磨。


选择,轮回与解脱:投胎中阴大审判开始了:善恶的冥界审

    如果亡灵在前面的险境幻相中无法获得领悟,那么接下来等待他的,将是阎罗法王主持的善恶冥界大审判。    
    审判亡灵的情境1    
    在投胎中阴里亡灵要面对判官的审判,看其生前行善多还是行恶多。    
    司善判官用白石子来计算亡灵一生的善行。    
    司恶判官用黑石子来计算亡灵一生的恶行。    
    名词解释    
    业镜    
    又称净颇梨镜、业镜轮。即指幽冥界中,照视众生,以显现其所造恶业之镜。《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云“业镜,一切众生共业增上镜。时阎魔王同生神簿、与人头见,亡人策发右绕令见,即于镜中现前生所作善福恶业,一切诸业各现形像,犹如对人见面眼耳。尔时同生神从座而起,合掌向佛,说是偈言我阎浮如见,今现与业镜,毫末无差别,质影同一相。”    
    大审判开始了    
    审判亡灵的情境2    
    照业镜显现    
    生前的一切恶行和善行都会在照业镜上清楚显现    
    灵魂的拷问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进入投胎中阴的亡灵,就要开始接受善恶的大审判了。    
    善恶的审判以什么为标准呢?民间流传着一个宋朝卫仲达的故事。卫仲达三十几岁就被阎罗王抓去,在清查他一生中的善业与恶业的时候,表示罪业的黑石子摆了一堆,而记录善事的白石子却只有一个。卫仲达看到这种情形,心里很不服气,就问阎罗王:“我这么年轻,就算造了罪业,又哪里会有这么多?”    
    阎罗王告诉他:“罪业不必做出来,只要一起心一动念,鬼神就有记载,起个恶念就给你记一笔,所以造恶的石子才会摆了一大堆。”    
    他又问:“那么我那颗白石子记录的是哪一桩善事呢?”    
    阎罗王告诉他:“皇帝要兴建一个工程,这个工程劳民伤财,你出于真心,劝告皇帝不要建这个工程,这里记录的就是这件事。”    
    卫仲达质疑道:“我虽然劝了皇帝,可是并没有奏效,工程还是照样建了。”阎罗王说:“如果皇帝采纳了你的建议,你的功德就更大了。虽然他没有听,但是你诚心诚意为民众,这一念真诚的善心是非常可贵的。”    
    于是阎罗王吩咐判官把他的善恶石子秤一秤,结果还是善重恶轻。    
    由此可见,起心动念出于真诚,利益众生,不为自己,绝对没有私心,这才是真善。相反,虽然表面上为别人,然而内心真正的目的还是为自己,这是恶,不是善。譬如当下有些人为了炒作自己的名声而搞慈善捐款,他们做善事最终的目的还是为自己,本质总没有离开自私自利,所以这些行为是不能用来积善的。而作恶却是在不知不觉之间的事情。人们生活在世间,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意知的诱惑无处不在,从中生出各种执著,便会使得世间贪、嗔、痴等各种不善法漏入心中。世人无明,往往对此毫无察觉,因此,恶业就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起来了。    
    可见,人生在世,成一善念太难,而成一恶念则极为容易。我们应该在活着的时候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警醒自己,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胸怀坦荡,这样死后面对善恶审判的时候,才能坦然而无愧于心。在阎罗王的面前,任何亡灵都要接受灵魂的拷问,彼时人一生的善恶功过,将自有人来为我们评说。    
    大审判开始了    
    救“命”锦囊1:了知一切皆属空性    
    亡灵应该了知自己此时的身躯乃是一种意识体,没有具体的实在,所以即使是被砍下了头颅,掏光了胃肠,也不会死掉。这个身躯的本质是一种空性,它是依靠习气累聚所成的,所以亡灵完全不必担心和恐惧。    
    另一方面,眼前的阎罗法王以及判官狱卒也不过是亡灵自己的幻觉所形成的影像。除了亡灵自己的幻觉以外;实际并没有阎罗判官这类的东西存在,这些东西的本质也是空性。两种空性的东西之间绝不可能构成伤害,这是亡灵首先要明确的。    
    救“命”锦囊2:努力进入三昧定境    
    首先,亡灵应该了知自己是在中阴的世界中,此时必须专心观修大手印三昧定境(the Samadhi of the Great Symbol)。如果亡灵不知道应该如何观修,那么就要认真地审视和分析使自己感到恐惧的那个东西的真性是什么。亡灵将会渐渐领悟出,事实上那并不能称为什么东西,只是一种空性;而这种空性就是法身(dharmakaya)。    
    其次,亡灵还需体悟这种空性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只剩下赤裸真性的空性,只要用智光一照,这种真性就可以显现得更加澄明。这种明性就是报身(sambhogakaya)。    
    再次,亡灵还应进一步证悟明性与空性之不可分离。空性的本质是明性,而明性的本质是空性,二者不分,就是一种本然的智性,而这种智性便是“阿底之身”。    
    第四,“阿底之身”的力量可以毫无阻碍地将光芒照射在每一个地方,这就是化身(nirmanakaya)。    
    救“命”锦囊3:专心一意体悟四身    
    亡灵只要能够领悟上述的四身,就可以从其中的任何一身中获得圆满的解脱。所以亡灵需切记此时一定不要心识散乱。


选择,轮回与解脱:投胎中阴如何面对审判:一切都是空性

    亡灵如果在阎罗法王的面前说谎,就会受到严酷的惩罚,所以掩饰是没有用的。亡灵在接受审判之时不必惊慌惧怕,只要按照下面提供的救“命”锦囊去做,就可以平安度过险境。    
    刹那之间。如果亡灵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分心;那么就不知要再经历几世的磨难和考验才能够脱离这个无底的深渊。读诵者这时应该叮嘱亡灵加倍小心:    
    尊贵的某某,如果不知道如何依法观修,请忆念佛、法、僧三宝与观世音菩萨,并做祈祷。观想所有的恐怖幻相都是观世音菩萨或自己的本尊守护神。请记住自己生前灌顶时的法名以及上师的尊号,并将它告诉掌管死亡的阎罗法王。这样,就算是坠入深渊也不会受到伤害,所以无须害怕恐惧。    
    审判亡灵的情境3    
    在投胎中阴阶段,亡灵心神是迷离的,无法秉静识认各种环境,就好像随时要跌入深潭一般,其实这一切都是由亡灵心识所发出的幻相而已。若亡灵能集中心神,专注领悟,便能获得圆满解脱。    
    如何面对审判    
    领悟空性    
    因为没有实体的东西是不能被伤害的观想大手印三昧定境    
    认真观想大手印,便会找出恐惧的根源    
    领悟四身    
    法身、报身、自性身(本初佛之心)、化身亡灵面对审判的三个对策    
    所见的都是幻相    
    专注于一    
    能领悟四身中的一个,便能获得解脱。    
    对策2    
    对策3    
    对策1    
    四身与空性的关系    
    法身    
    空性没有本质。    
    报身    
    空性是清明的心    
    本初佛之心    
    空性的本质是明光,空性与明光不可分割。    
    化身    
    空性的本质是慈悲。    
    名词解释    
    三昧定境    
    它是极深的禅定境界,简单地说当心中所有妄想与执著彻底停止时,心灵就会极度充沛。在此刻,可使物为心转,一切超乎常人的领悟,都会在三昧定境中引发。随自己的意愿利益众生,度脱无数,这样的境界就是三昧定境。    
    眼前所见皆是梦    
    审判的景象实在恐怖,但如果有人告诉我们,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只是噩梦一场而已,我们还会如此慌乱和迷离吗?    
    事实上,我们在中阴阶段所遇到的种种遭遇,都是由业感缘起所引发的,它们都出自于我们的内心,与梦境的确毫无两样。就拿我们所处的房子举例,对一般人而言,房子就是房子,是我们所居住的地方;但如果是一位天人在这里,他就会感到这里是天宫;反之,如果是饿鬼道的众生在这间房子里,他会感觉这里是一个没有水,也没有食物的沙漠;如果换成是一个地狱道的众生的话,那他看这房子,简直就是一口灼热而又恐怖的煎锅,他在里面饱受被烧、被煮的煎熬,身后还有无数的敌人追杀。同样的一间房子,业力不同的人却会生出不同的感受。可见,我们所感觉到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没有一点真实性。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幻觉,全是业力作用的结果。就像我们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会做不同的梦一样,一切皆是因缘的作用。    
    回忆一下我们在噩梦中的遭遇吧!我们可能梦到过恶鬼相逼,也可能梦到过身坠山崖,一切都像真实发生的一样,令我们胆战心惊,恐惧不已。只有醒来之后我们才会发现,原来一切都并不存在,这就是心识的迷惑。同样的,我们就是因为类似这样的迷惑,而误将中阴阶段的种种遭遇都当作是真实的存在,因而才会在审判的过程中饱受煎熬。    
    只要能够领悟出一切景象皆是空性,把眼前的幻景都当作是一场噩梦来看待,我们就不会再在大审判的面前如此苦恼。所谓“空”,就是放下对于一切真实存在的执著,是我们舍去了一切所得的真实,也是我们得到了一切之后的舍弃。因为我们对于空性的迷惑,已经使我们饱尝了轮回的苦痛,所以我们不能再让这种迷误继续下去。只要我们此时能够证悟一切诸法如梦如幻的本性,解脱之路就会立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选择,轮回与解脱:投胎中阴心念所感,嗔恨即生

    (1)发现亲属祭祀行为不规范    
    亡灵的亲属为了祭祀亡灵;也许会宰杀许多动物来致祭。亡灵在看到此种情景之后便会感到极为愤怒;产生嗔恨之心。当这种念头生起之时,亡灵便会一下子堕落到地狱道之中,几生几世都难以获得投生美好世界的机会。    
    正确态度:不论看到在世的亲属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亡灵都应该怀着敬爱之心来对待;不要让嗔恨心生起。    
    (2)看见生前财产被人占有    
    如果亡灵死后仍对自己的财产恋恋不舍;那么当他看到别人占有自己的财产时,就会感到非常痛苦,进而产生妒忌和恼恨财产继承人的情绪。这种嗔恨之心乃是亡灵的贪欲所造成的,将会使亡灵堕落到地狱道或饿鬼道等恶趣之中,所以是非常有害的。    
    正确态度:亡灵应该明白自己已无法享用世间的财产,所以不应再对它们怀有贪恋之情。不管自己的遗产由谁来继承,亡灵都应该观想是将它们用于供奉三宝和自己的上师;然后便可以安住在这种放下执著的境界之中。    
    (3)察觉丧礼仪式不如法    
    如果亲友在为亡灵举行丧礼或者消除恶业的仪式时;有一些不太如法的地方;比如主持的人神志昏沉散乱;戒行不净,或者有违三昧耶誓愿等等;亡灵因为具有了一定的神通能力,此时都能够敏锐地感知出来。这也使得他顿时感到非常不愉快,进而对教法产生疑惑,丧失了信心。这种情绪将会使亡灵坠入某种悲惨的境地之中。    
    正确态度:亡灵应该对于一切怀有慈悲包容之心。无论丧礼仪式做得多么不合法度;都应该在心中默想:“佛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