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7。4如何提升自爱?
自爱就是自己爱护自己。只有自己爱护自己,才能有效地爱护别人,别人也才会爱护自己。
自爱的基础是自信。在自己拥有的东西之中,凡是有能力给我们乐趣、提升或其它价值的,我们都会爱护它。给我们价值越大的,我们越加爱护它;没有价值的,我们就会把它丢在一旁,破烂了或者失去了也不在乎。
既然给我们价值越大的我们越加爱护,在每一个人的人生中,没有比他本人更值得他爱护的了。为什么在今天的社会中,这么多人,尤其是年轻的一辈,不好好地爱护自己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下数点中找到:
(1)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很注重个人修养,其中“谦虚”是很重要的一点。“谦虚”本身没有问题,但错误地以为必须降低自己才能显出对别人的尊崇,却渐渐地成为一般人对‘’谦虚”的定义。其实,妄自菲薄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连自己都否定自己的价值,又怎样祈望别人肯定自己呢?
(2)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往往习惯用恐惧、羞愧感和犯罪感去推动孩子做或不做某些事。这样容易使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能力不足、不能控制情况、没有做正常人的资格等,因而没有自信。
(3)我们亦常常教人不要自私,要多为他人设想,为别人做点事。这是很好的教诲。可是,加上前面两点所产生的效果,一个人的潜意识往往认为必须牺牲自己才能成全别人。我们的社会更爱表扬这类人,认为这才是良好的模范。
其实,一个必须牺牲自己才能帮助别人的人,力量极为有限,往往帮了别人自己也跟着要别人帮了。反之,一个懂得爱护的人,会在自己不伤元气的情况下帮人,为的是使自己有能力再帮更多的人,同时自己还可继续成长、壮大。
老是盲目歌颂烈士,以他为模范,到头来,所有有心有力的人都死了,革命怎会成功?懂得保护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才能保证有成功的一天,否则,极其量只会成为“有风度的失败者”a已。
(4)传统上,家长很想小孩“听话”。多听话便会少用脑,更会养成依赖的心态,亦会造成孩子缺乏自信。
我们可以用以下的练习去提升自爱。
第一步:
选出一件自己十分心爱的东西,然后写下自己如何对待它(怎样做,希望它会怎样),至少5点。
第二步:
写出如何可以把上面所写的行为和动机实施在本人身上。
7。5 如何提升自尊?
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只有当一个人尊重自己时,才能真诚地尊重别人,而别人也才会称重自己。自信和自爱是自尊的基础:我有这么大和多的能力,能够为自己和别人做很多事,因而得到很多的价值(乐趣、肯定、接受、支持),我当然爱护拥有这份能力的我。有能力同时又受爱护的人,我们当然尊重。
尊重是接受和承认他的地位,并且在思想、言语和行为上表现出这份接受和承认。见到国旗,或者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我们那刻的心态和言行,便是证明。假如有两位学者站在一起,其中一位雍容有礼、轻松大方,而另一位举止粗野、出言不逊。虽然两人都有很高的地位,明显地,人们对他俩是会有不同的尊重态度的。由此可见,自己必须先尊重自己,才能引起别人对你的尊重。
最近,我在一家企业里讲学,课程主持人看到上两次课有很多人迟到,宣布从下一次起,迟到的学员都要受罚。其中一位学员提出抗议,认为迟到是使她学少了,是她自己的损失,不应受罚。我问她:“你迟到使你自己学少了,是对自己的不尊重,的确不关别人的事。可是,你对其它学员、讲师、主持人和公司的一份责任呢?你想让别人尊重你吗?你想有座位留给你,重要的内容和讲义都留一份给你吗你想大家把你当做一个学员看待,给你应有的尊重吗?”
试想一想,如果在课程中没有她的座位,所有学员对她视而不见,不与她交谈;讲师漠视她的存在,主持人的学员名单上没有她的名字,公司所有的课程安排都没有包括她,她会不会感到不受尊重?在这些方面她要求尊重而同时不以同等的尊重回报给自己和他人,下次她应该得到这些尊重吗?现在主持人所做的,正是以一些轻微的惩罚去确保她继续取得这些尊重。
这种心态正是自我价值不足的表现。自我价值是在孩童成长时期发展出来的。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自我价值,就如同在孩童阶段,以孩童的心态去处理人生的种种情况。在一个孩童的环境中,他往往可以做错了事而不受罚,要求别人对他怎样而无须考虑回报,恃着有家长照顾,可以不负责、任性和有过分要求。这仁学员表现出的正是这样的心态!
在任何一个环境里,我们的思想、言行显示出尊重自己同刚尊重别人,必然会引致别人对自已的尊重。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练习来提升自尊。
第一步:
选自己十分尊重的一个人或一件物品(例如国旗、自己的恩师),然后写下自己如何对待它(行为和动机),至少5点。
第二步:
写出如何可以把上面所写的5点行为和动机实施在本人身上。
第八章 信念系统…处理
世界事物的依据
我们对人和事物的反应、做与不做某些事、内心的推动力等的原动力,来自我们内心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简称为“信念系统”。了解自己的信念系统,并且掌握提升它的技巧,人生便会更有意义,更有收获,更开心。
这一章的主题就是“信念系统”。
8。1什么是信念系统?
身份是一个人的本体实质,而这个本体实质面对世界种种事物的处理态度,所依据的便是这个人的信念系统。因此,可以说维持这个人在这个世界生活下去的是他的信念系统;而这个信念系统的效率便决定了这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和快乐。
信念系统可以分为信念、价值和规条。在我的课程中;为了方便我总是称呼它们为BVR。价值和规条都同属信念,只不过是具有一些特别性质的信念而已。
信念指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是我们所认为的世界维持下去的法则(是一个人脑子里所认知的世界,也即主观的法则),是解释和支持行动变化或没有行动变化的理由,是这个世界种种关系的逻辑。对很多人来说,信念也就等同于真理…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所以,信念是绝对的。
价值是事情的意义和给一个人的好处:其中什么重要?可以给我些什么?可以为我做些什么?或者凭此我可以得到些什么?价值是做与不做任何事的原因,所以,推动一个人的方法必然是在价值上下工夫。因为价值与一个人的推动力有很大的关系,在后面,我会更探入地讨论它。
规条是事情的安排方式,也就是做法。规条的存在,完全是为了取得事情中的价值和实现有关的一些信念。规条会涉及有关事物的组织安排和活动,故此,有清晰的动词在其中。
以下举一些例子去证明上述的概念。
例'1'
“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这样才显出我们被群体接受,并感到安全。所以,我们每天早七见面时都互道早安。”
·信念:“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信念中常有“应该”、
“必须”等词语,以显出其绝对性,但是动词是不明显的。
·价值;“被接受”,“感到安全”。
·规条:“互道早安”这个行为,目的是使人们取得“被接受’和“感到安全”的价值,并且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信念,注意所用动词十分清晰。
例'2'
“我不会成功的,参加了只会令我辛苦而又得不到收入,我昨天已经拒绝了邀请。
·信念:“我不会成功”。涉及个人的信念语中多有“一定”、“不会”、“必然”等词语,以显出其绝对性。动词也是不明确的。
·价值:“令我辛苦”,“得不到收人”。
·规条:“拒绝了邀请”。这个行为,保证了不会得到那些负面价值,并且实现了“我不会成功”的信念。所用的动词也是清晰明确的。
例'3'
“每个有上进心的人都应该不断地汲取学问,因为学问懂得多,别人才会尊敬他,找工作更容易,升职也会快一点。你应该多看点书,多参加进修课程。
·信念:“有上进心的人都应该不断地汲取学问”。注意“应该”二字的出现,所用的动词是虚泛的。
·价值:“别人的尊敬”,“容易找工作”,“快点升职”。
·规条:“多看书,多参加进修课程”。这样做是为了取得上面的价值和实现那个信念。
应该注意的是:信念和规条往往容易混淆,因为两者都常常有“应该”二字出现。其实,它们不难分辨。因为规条总是为了实现信念,所以,规条是在信念之下,而且实现信念的方法也不会
只有规条,往往只坚持规条并不能实现那信念。
上面的例'1'中。“互道早安”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信念。“互相尊重”不一定用“互道早安”才能实现出来。事实上,“互道早安”,在缺少某些规条的情形下,甚至不能保证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这个信念。例'3'也是一样,“多看书,多参加进修课程”,是为了实现“求上进的人都不断地级取学问”的信念。这个信念也不一定只有通过看书和参加课程才能实现。同时,如果不注意看的是什么书,参加的是什么课程,多做这些行为,不一定就能增加学问。
一个人对国家的理想(“我们的政府应该……”)是信念,他相信政府如果这样,人民(包括他自己)便会有一些好处,例如安居乐业。为了确保人民能享有这些好处,政府也应订立法律。法律就是规条。
一家工厂或企业的守则,就是它的规条。你问工厂企业的负责人为什么要有这些守则,他一定会给你充满信念、价值的回答。
因为规条就是做法,所以往往可以观察到;而信念价值观存在于潜意识中,不容易为人所察觉,故此人们往往坚持规条而忽略信念和价值。
8,2 BVR概论
这里更深入地解释信念、价值观与规条的意义。
(1) 代表信念,价值观,规条,是beliefs;Values & Rules 的缩写(见图8…1)
图8…1 BVR
(2) BVR是一个人的生观,所有意念行为的思想基础,它操纵着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是做或不做任何事的基本决定原因。
BVR也是我们对事物作出判断的基础和依据。BVR使我们的脑能自动地去思考和行动。自动的意思是潜意识完全控制,以便空出意识去注意环境出现的讯息。
(3)信念是指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是事情的原因;价值是事情的意义,包括什么重要、可得怎样的好处等;规条是事情怎样安排才能取得价值,实现信念。其实,价值和规条也是信念的一部分,是具有特别性质的两个信念部分。
(4) BVR是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模式,它让我们无须事事从头学起而只是运用过去经验的心得,有效率地处理各种情况,因而使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更多的事。
(5)一个人在出生时是没有BVR的。所有的BVR,都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经由生活体验而产生。因为永远都有新的生活体验,所以BVR从不停留静止,而是处于不断的改变之中。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亦因为没有两个人的全部生活经验会一样,因为没有两个人的BVR是一样的。
(6)BVR的数量极为庞大,但其中绝大部分储留在潜意识里。在任何时间,一个正常的人,只有极少数的BVR存在于意识层次。某些BVR受到冒犯,负面情绪便会出现。这时,受到冒犯的BVR便会清晰地在意识层次出现(可以说出来)。
(7)BVR有一个外壳,就是态度。所以,态度其实是BVR的表征。只有当一个人的BVR有所改变时,他的态度才会改变。(8)一个人的BVR加上态度(A),简单地说,构成了此人的性格。
(9)所有人的内心困扰,均来自一些BVR的冲突。而人与人
之间的冲突,亦是起源于双方RVR的冲突。
(10)信念的形成,有4个途径:
①本人的亲身经验,例如曾被火烧伤而知道火能伤人。
②观察他人的经验,例如见到同学顽皮而受罚,因而知道怎样的行为不可以在上课时做。
③接受信任的人之贯输,例如父母说要提防陌生。人,所以我们对不熟悉的人有抗拒之心。
④自我思考作出的总结,例如某人总是拒绝我的善意,苦思之下,终于明白是因为他妒忌我升级比他快。
(11)大部分信念都能帮助我们成长和处理生活中出现的情况,但亦有少部分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