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郎撇嘴说道:“真灵我见了好几个,涅境有啥了不起。”
这话已经是耍无赖了,涅祖懒得和他争,继续说道:“结境修士想称涅,需具备三大条件。其一为法相与肉身完美契合,再不是之前那样需召唤施咒方可调用,若遇到平常的战斗,法相不显亦能施展信术。其二为神域达到万里以上,越大越好,越大越难。”
十三郎认真听着,此时忍不住问:“什么意思?越大越好越难?”
涅祖没有正面回答,说道:“同样是结丹,有人凝结出的元婴强大,有些人相对孱弱,区别通常不在于结婴过程,而是之前就已经注定。比如你,老夫觉得结婴时多半比普通修士强得多。”
“别扯上我”十三郎羞死了,思索片刻后默默点头,说道:“是不是因为,涅境归真难度太高,需提前打好基础?”
涅祖说道:“没错,涅境成真,又称为返璞归真,其难如真正登天,成功便如老夫、金乌等这样的层次不要以为结境修士会因此拼命扩大神域,相反,绝大多数人会想法设法压制神域成长,以图能够刚刚抵达万里时冲关。”
十三郎微微皱眉,猜测道:“多半与第三个条件有关。”
涅祖欣然说道:“孺子可教。进涅的第三个条件,法相与神域成一体,法相即神域,神域即法相,同生同灭,但其成长速度截然不同。”
法相即神域,同生同没,速度不同十三郎琢磨着这句话的意思,神情慢慢变得骇然。
“是不是说,它们需要一样大?”
“这个可以这样理解。”
“我他吗的!”
(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七章:结,劫?
真灵之强,十三郎在认知上有过多次转变,始终不能形成具体看法,但又始终不肯放弃。
直到刚才,在仔细听了涅祖对三境的大致介绍之后,十三郎方真正意识到,以自己现今的层次妄揣真灵,的确是一件很无聊的事。
法相还是法像?这不重要。十三郎听到即把它看成修士身体的一部分,说是外延亦可。任何带有“本身”性质的东西,十三郎总是很重视,相反他虽被涅祖所展示的神域规则所震惊,态度仍不如法相那般看重。
这与十三郎的成长、特殊经历还有个人习惯有关,谈不上具体依据。依靠身体吃饭的人总是更重视力气,况且涅祖也说了,他很吃惊十三郎能够撼动自己随心布置的小小樊笼,意味着这条以力破境的道路并非绝对行不通,只看能否坚持走下去,能走多远。
“神域,或许就是升级版的灵识覆盖地。”
这是十三郎的初步认知,肯定不准确,但不妨碍他用其“安慰”自己。现成的他全力施为,能够将灵识外放至五百里开外,假设四百里外有一名筑基或炼气小修士,十三郎完全有能力凭借强大神念直接摧毁其识海,可不就是另一种杀人?
进一步想,假如把这种范围扩大,功能提高,能否看成某种形式的神域?
对结境修士而言,神念覆盖万里根本不算什么稀奇事;十三郎虽未亲眼见过,可那毕竟是超出化神两大境的修家,且是其中的强者;横向对比一下,正相当于十三郎与炼气?
天与地的差别!
十三郎不确定这种比较行不行,因此并没有太在意。他在意的是自己与真灵之间的差距,再说具体点就是自己与四足、与涅祖之间的差距。
结果无疑叫人绝望。真灵比结境还要高出两个境界想想当初自己朝四足出手,就好比凡人世界站出来一名幼童,手持弹弓叫嚣要杀死化神老怪,且是法体双修的那一类。
该说点什么好。
这样只是类比,还不是太直观,当他听到结境破阶时所需的第三个条件:相与神域等大
“一万里的法相?!”十三郎冷汗津津。心里真正被无能为力的恐惧感觉充满,忍不住咒骂要杀死块头那么大的家伙,得捅多少刀、不,得捅多少年才够数?
“不是一万里的法相。”
“什么?”十三郎大惊大怒,喝道:“为长不尊,是为魔!”
“老夫本来就是魔,自在魔。”
涅祖很满意将十三郎吓成这样,轻笑说道:“老夫只说可以这样看,是你自己理解错误。”
十三郎张口结舌。
涅祖说道:“神域法相完美相融之后。凡在其范围内,心有念,法相可于瞬间抵达,意思就是”
十三郎若有所悟,叹息着接下去道:“意思就是您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已经在乱生海与昆仑殿之间跑了个来回。”
涅祖欣然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这样算不算等大?应该是算的。
神域内无论哪个角落,心里只要想一想。法相便能立即出现在那里
想着想着十三郎皱起眉,说道:“不对吧?法相过去、神域也会随着前移。前移之后法相再跟着跑,岂不是”
涅祖摇头说道:“不是这么算的。首先神域虽因法相而成,但它仍以本体为中心,而不是法相跑到哪里就放大到相应范围。其次神域大成时固然能够收放由心,但也不是说多大就多大,需要消耗时间。”
“与神念一个样。”
又找到一条佐证。十三郎内心稍感安慰,于是道:“涅境是怎么回事?怎样才能破境归真?”
涅祖轻轻说道:“什么是真?”
十三郎微楞,说道:“不是应该您来为我解释?”
涅祖淡淡说道:“因为不能解释,只能问你自己。”
听了这句话,十三郎陷入沉默。很久才重新开口说道:“意思是,每个人的‘真’,都不一样?”
涅祖诚心赞叹说道:“孺子可教。寻真的过程自涅境便已开始,所以不要问老夫涅境如何,假如有人对此做解释,只会害了你。”
十三郎再度沉默
震撼来的太多会让人麻木,听过涅祖对神上三境的解释,十三郎的脑子有些乱,似平静又似混沌,有点明白但又觉得迷糊干脆不再想。
他将视角收回专注于本身,心里想人间至尊至尊是蝼蚁,真灵也会被人砍头,自己何去何从?
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十三郎不想退也不能退,不能不问自己一个问题:需要多少香火之力才能从真灵手中夺回自己失去的东西,夺回失去的人。
一城够不够?一域够不够?一界够不够?
“这样不对。”
想着想着十三郎突然觉得有些累,呢喃般自语道:“世界无限大,人不可能走得完,每个人都只能在自己所居的地方生存,所见所得一定受到限制,换言之修道就是抢掠?”
“修道就是抢掠?”涅祖重复着这句话,开口道:“你是指香火?”
十三郎摇了摇头,回答道:“别的也是。”
涅祖也摇头,说道:“不尽然。”
十三郎好奇问道:“为什么这样讲?”
涅祖回答道:“你可在凡间生活过?”
十三郎点头。
涅祖说道:“香火的关键只在于信。不防做个比较,凡间百姓被官吏所管制,于是便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信。最普通的百姓首先相信的是村官,同时还相信县官,再望上的郡、行省、朝廷大员直至皇帝,都可看成信。若将范围放大。朝廷之上还有仙佛神灵,百姓的信因而升华,奉香祭拜成为真正香火。”
十三郎闻之挑眉,说道:“前辈的意思,香火可以重叠,所以不需要抢掠?”
涅祖摇头说道:“恰恰相反。正因为香火可以重叠。所以才更需要抢掠,且抢掠的方式更无情,范围也更大。”
十三郎眼神微亮。
涅祖感慨说道:“香火之争,层次远非凡人所能想象,国与国,灵与魔,仙与佛,许多跨界战争皆因此而发生。如将范围缩小,一地之内两名大能争夺。便是香火之战的基本形式。”
十三郎豁然说道:“比如真灵可以驱动结、涅两级修士发动战争,因他们自身也有需求。”
涅祖回应道:“没错。修为达到结境以上,寻常法宝很难令其动心,因此在发动战争时,香火往往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
十三郎不解说道:“既如此,前辈之前为何又说不尽然?”
涅祖回答道:“因为香火之修只是其一,还有别的法子破境成道,甚至有些人主动放弃此道。但都不是主流罢了。”
十三郎稍觉恍然,自己举例说道:“比如:炼体士?”
涅祖轻轻摇头。说道:“炼体之人一样能够凝聚法相,进而同样能够享受香火祭拜,区别仅在于他们拥神域但无信术神通,以其强化自身罢了。”
“香火也能炼体?”
“当然可以,将来你如能双重破境,自然会知晓。”
“既然如此。谁愿意放弃此种修炼方法?”
“呵呵,一叶障目之见。”
涅祖轻蔑笑了笑,说道:“回答之前,老夫先问几个问题。首先,你告诉老夫。统一比较人妖魔鬼兽虫等一切修家,谁有机会得到最多香火?”
这个话题从何说起?十三郎第一个念头是涅祖在玩弄自己,随后发觉其语调极其郑重,遂压下不耐认真思索。
人、妖、魔、兽、虫、鬼
“是这样!”
十三郎的目光渐渐明亮,说道:“前辈问的不对,呃,也对您的意思是,冥界的香火最多,因此鬼修更容易得到香火,是不是这样?”
涅祖欣然点头,解释道:“无论是人还是仙,无论是灵还是魔,飞禽走兽鱼虫花木山石精怪,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死亡,死亡后都应进入冥界。那些强大的存在往往能够在后嗣中留有记忆,进而产生祭拜的**,这便是香火之源。换言之,冥界什么都不做也能源源不断得到香火,亿万年下来,其数量只能用无穷无尽来形容。然如果老夫告诉你,真境之上鬼修数量最为稀少,你会怎么想?”
不用涅祖告诉,十三郎稍微思索便能想到破绽,说道:“假如反过来,等于说死掉的人最适合修道,显然不合理。”
能够举一反三,涅祖对十三郎的表现很满意,接着说道:“这只是第一条。其次是,结境修士还有一种叫法:劫修。可知道为什么?”
十三郎当然不知道。涅祖自己往下讲:“因为凝结神域如同渡劫,稍有不慎便会丧魂失魄嘿嘿,成为连老夫都说不清那是什么东西。”
“这又是为何?”十三郎诧异惊问。
“因为香火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该怎么讲呢”
默默沉思片刻,涅祖说道:“香火由信而生,最主要的形式便是祭拜与祈诉。既然在凡间生活过,你该见过众生祭拜时的表情摸样,老夫问你,可知道他们心中所想所求,其求是否虔诚?”
十三郎无奈回答道:“晚辈不会读心术,如何能知晓。”
涅祖笑了笑,说道:“你不需要知道祈诉之人想什么,只要知道他们不想什么。”
祈诉之人不想什么?十三郎陷入沉思
(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八章:悲哀神佛
求神问仙,祭祖拜鬼,人们表达虔诚的同时都会许愿;祭拜时不求什么,这是一个很少有人想到、想过的问题。
有人求子,有人祈福,有人问财,有人乐安;有人祈保家国,还有人怀恨誓发毒咒,愿有千种万条条条不一,真仙真佛也难以数清记全。十三郎不喜求人,祭拜祈福等事与他不沾边,自也懒得去理。
沉思良久没什么头绪,十三郎无奈说道:“请前辈教我。”
涅祖笑了笑,与之前那种稳稳当当的笑不同,这次的笑声听着有些刺耳。
“为什么不是你教我?”
“我怎么能教您”
十三郎对此毫无准备,疑惑说道:“因为晚辈不如前辈知道的多嗬!”
黑暗中划过一道闪电,世界打开了窗,十三郎惊呼,感慨,神情嘲讽稍显黯淡,仍有几分疑惑不散。
“原来是这样”
求者之所以求,在于其所知不如被求者丰;如将概念放大,祭拜者之所以祭拜,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足,不得不祈求强大远超其想象的神。
祈福祭拜,对象非仙即佛,小了说也是鬼神灵物,祭拜之人有求千万种,唯独不会替所祭拜的对象谋福祉。
谁见过有人拜佛的时候祈祷佛祖平安?可听过有人上香时许愿神仙长寿?
没有,就算有,比之总数如沧海一粟,且会随时间越来越少。
对祭拜者而言,被祭拜者之所以被祭拜,是因为他们全知全能。没有难得住他们的难题。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杀不了人,没有破不了灾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