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27-神应经-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腰痛不能举∶仆参(二穴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取之。灸三壮) 
膝以上病∶灸环跳 风市 
膝以下病∶灸犊鼻 膝关 三里 阳陵 
足踝以上病∶灸三阴交 绝骨 昆仑 
足踝以下病∶灸照海 申脉 
腿痛∶宽骨 
气脚∶一风市(百壮或五十壮) 二伏兔(针三分,禁灸) 三犊鼻(五十壮) 四膝眼 五 
三里(百壮) 六上廉 七下廉(百壮) 八绝骨 
脚转筋,发时不可忍者∶脚踝上(一壮) 内筋急,灸内;外筋急,灸外。 
脚转筋,多年不愈,诸药不效者∶灸承山(二七壮) 


妇人部
属性:月脉不调∶气海 中极 带脉(一壮) 三阴交 肾俞 
月事不利∶足临泣 三阴交 中极 
过时不止∶隐白 
下经若冷,来无定时∶关元 
妇人漏下不止∶太冲 三阴交 
血崩∶气海 大敦 阴谷 太冲 然谷 三阴交 中极 
瘕聚∶关元 
赤白带下∶带脉 关元 气海 三阴交 白环俞(壮) 间使(三十壮) 
小腹坚∶带脉 
绝子∶商丘 中极 
因产恶露不止∶气海 关元 
产后诸病∶期门 
乳痈∶下廉 三里 侠溪 鱼际 委中 足临泣 少泽 
乳肿痛∶足临泣 
难产∶合谷(补) 三阴交(泻) 太冲 
横生死胎∶太冲 合谷 三阴交 
横生手先出∶右足小趾尖(三壮) 立产,炷如小麦大。 
子上逼心,气闷欲绝∶巨阙 合谷(补) 三阴交(泻)如子手掬母心,生下男左女右手心 
有针痕,可验。不然,在人中或脑后有针痕。 
产后血晕不识人∶支沟 足三里 三阴交 
坠胎后手足如水,厥逆∶肩井(针五分) 若又见闷乱,急针三里。 
胎衣不下∶中极 肩井 
阴挺出∶曲泉 照海 大敦 
无乳∶膻中(灸) 少泽(补此二穴神效) 
血块∶曲泉 复溜 足三里 气海 丹田 三阴交 
妇人经事正行,与男子交,日渐羸瘦,寒热往来,经血相竞∶百劳 肾俞 风门 中极 
气海 三阴交。若以前证作虚劳治者,非也。 
女子月事不来,面黄,干呕 妊娠不成∶曲池 支沟 三里 三阴交 
经脉过多∶通里 行间 三阴交 
无时漏下∶三阴交 
欲断产∶右足内踝上一寸。又一法,灸脐下二寸三分,三壮。 
一切冷惫∶灸关元 
月水不调,因结成块∶针间使 


小儿部
属性:大小五痫∶水沟 百会 神门 金门 昆仑 巨阙 
惊风∶腕骨 
螈 五指掣∶阳谷 腕骨 昆仑 
摇头,张口,反折∶金门 
风痫,目带上∶百会 昆仑 丝竹空 
脱肛∶百会 长强 
卒疝∶太冲 
角弓反张∶百会 
泻痢∶神厥 
赤游风∶百会 委中 
秋深冷痢∶灸脐下二寸及三寸动脉中。 
吐乳∶灸中庭(在膻中下六分) 
卒痫及猪痫∶巨阙(灸三壮) 
口有疮蚀断臭秽气冲人∶劳宫(二穴,各一壮) 
卒患腹痛,肚皮青黑∶灸脐四边(各半寸,三壮) 鸠尾骨下一寸(三壮) 
惊痫∶顶上旋毛中(灸二壮) 耳后青络(三壮,炷如小麦大) 
风痫,手指屈如数物者∶鼻上发际宛宛中(灸三壮) 
二、三岁两目 赤∶大指、次指间后一寸五分(灸三壮) 
囟门不合∶脐上、脐下各五分,二穴各三壮(灸疮未发,囟门先合) 
夜啼∶百会(三壮) 
肾胀偏坠∶关元(灸三七壮) 大敦(七壮) 
猪痫如尸阙吐沫∶巨阙(三壮) 
食痫,先寒热洒淅乃发∶鸠尾上五分(灸三壮) 
羊痫∶九椎下节间(灸三壮)。又法∶大椎上(三壮) 
牛痫∶鸠尾(三壮)。又法∶鸠尾 大椎(各三壮) 
马痫∶仆参(二穴各三壮)。又法∶风府 脐中(各三壮) 
犬痫∶两手心 足太阳 肋户(各灸一壮) 
鸡痫∶足诸阳(各三壮) 
疳蚀烂∶承浆(针、灸皆可) 


疮毒部
属性:治痈疽疮毒,骑竹马灸法∶用薄篦量患人手上尺泽穴,横纹比起,循肉至中指尖止,截 
外用竹杠一条,以竹杠两头置凳上,令患人去衣,骑竹杠以足微点地。以先比篦安杠上,竖 
篦,循背直上,篦尽处以墨点记。只是取中,非灸穴也。更以薄篦量手中指节两横纹为一寸 
,将篦于所点墨上两旁各量一寸是穴。各灸五壮或七壮止,不可多灸。此法灸之,无不愈者 
。盖此二穴,心脉所过,凡痈疽之疾,皆心气留滞,故生此毒,灸此则心脉流通,实时安愈 
,可以起死回生,有非常效。 
热风隐疹∶肩 曲池 曲泽 环跳 合谷 涌泉 
瘰 ∶少海(先推针皮上三十六息,推针入内,追核大小,勿出核,三十三下乃出针) 
天池 章门 临泣 支沟 阳辅(百壮) 手三里 肩井(随年壮) 
疥癣疮∶曲池 支沟 阳溪 阳谷 大陵 合谷 后溪委中 三里 阳辅 昆仑 行 
间三阴交 百虫窠(即膝眼) 
疡肿振寒∶少海 
腋肿马□疡∶阳辅 太冲 足临泣 
痈疽发背∶肩井 委中(以蒜片贴疮上,灸。如不疼,灸至疼;疼,灸至不疼,愈多 
疔疮∶生面上口角,灸合谷;生手上,灸曲池;生背上,灸肩井、三里、委中、行间、 
通里、小海、太冲、临泣。 
遍身生疥癞∶曲池 合谷 三里 绝骨 膝眼(灸二七壮) 


杂病部
属性:人脉微细不见或时无者∶以圆利针刺足少阴经复溜穴,针至骨,顺针往下刺之,候回阳 
脉生,方可出针。 
蝎蜇、蛇、犬、蜈蚣伤,痛不可忍者∶各详其经络部分逆顺戚气刺之。盖逆顺戚气者, 
气随经直泻,不欲呼吸,使毒瓦斯行经也。用针咒曰∶天灵朗荣,愿保长生,太玄之一,守其 
真形,五脏神君,各保安宁,神针一下,万毒潜形,急急如律,令摄九针。默念咒一遍,吹 
气在针上,想针如火龙,便从病患心腹中出其病,速愈。 
溺水死,经宿可救∶即解死人衣带,灸脐中。 
狂犬伤人∶灸咬处疮上。 
蛇伤∶灸伤处三壮,仍以蒜片贴咬处,灸蒜上。 


逐日人神所在
属性:一日在足大趾厥阴分,刺之,跗肿。 
二日在足外踝少阳分,刺之,筋经缓。 
三日在股内少阴分,刺之,小腹痛。 
四日在腰太阳分,刺之,腰偻无力。 
五日在口太阴分,刺灸之,舌强。 
六日在手阳明分,刺之,咽喉不利。 
七日在内踝少阴分,刺灸之,阴经筋急。 
八日在手腕太阳分,刺灸之,腕不收。 
九日在尻厥阴分,刺灸之,病急。 
十日在腰背太阴分,刺灸之,腰背伛偻。 
十一日在鼻柱阳明分,刺灸之,齿面肿。 
十二日在发际少阳分,刺灸之,令人重听。 
十三日在牙齿少阴分,刺灸之,气寒。 
十四日在胃脘阳明分,刺之,气肿。 
十五日在遍身,不宜补泻,针灸大忌。 
十六日在胸太阴分,刺之,逆息。 
十七日在气冲阳明分,刺之,难息。 
十八日在股内少阴分,刺之,引阴气痛。 
十九日在足跗阳明分,灸之。 
二十日在内踝少阴分,刺之,经筋挛。 
二十一日在手小指太阳分,刺之,手不仁。 
二十二日在足外踝少阳分,刺之,经筋缓。 
二十三日在腰及足厥阴分,刺之,发转筋。 
二十四日在手阳明分,刺之,咽喉中不利。 
二十五日在足阳明分,刺之,胃气胀。 
二十六日在胸太阴分,刺灸之,喘咳。 
二十七日在膝阳明分,刺之,足经厥逆。 
二十八日在阴少阴分,刺之,小腹急痛。 
二十九日在膝胫厥阴分,刺之,筋痿无力。 
三十日在足跗上阳明分,刺之,有伤胃气。 
考之砭足 一科,虽有《资生经》、《针灸四书》,其间浩翰广漠,不能窥其要妙,独 
陈先生得梓桑君家传之秘,乃篡其备要,编为是书,以便后学。今重校正,定其详略,尤为 
切要,使天下后世咸跻于仁寿之域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