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究竟一乘宝性论+创古仁波切-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员:仁波切是否能解释大乘的五道、金刚乘的五道及大手印的四瑜伽之间的对应关系?它们是不一样的吗?
  仁波切:五道本身,不论是大乘或金刚乘,都没有太大的不同,都是逐渐进步的原则:但是,由于大手印只是安住于自然本性。因此实际上并没有道或层次的类别,可是,这三个系统仍然互有关系。
  “四瑜伽”中的每一瑜伽都有下、中、上三个渐进阶段。四瑜伽中的第一瑜伽是“专一瑜伽”。专一瑜伽的下、中阶段,相对于五道中的资粮道;其上等阶段,相对于加行道。第二瑜伽“离戏瑜伽”,相对于见道。第三瑜伽“一味瑜伽”的三个阶段及第四瑜伽“无修瑜伽”的前两个阶段,相对于修道。无修瑜伽的最高阶段,相对于五道的无修道或无学道——全然证悟。
  学员:能不能请仁波切就“无明是五毒之一”的角度来定义什么是无明?
  仁波切:无明本身并非五毒之中的任何一个,但它是五毒生起的基础。无明的意思是“不知道”(不知、不觉)——不了解真正的本性;由于不知道缘故,五毒才可能生起。
  学员:无明不是根本的三毒之一吗?
  仁波切:这种迷惑是因翻译而起的,因为英文翻译往往使用同一字——ignorance——表达两个不同的藏文字。在藏文中,“玛瑞(格)巴”(marigpa)指不了解真正本性的无明,“提木(格)( timug)指愚痴或愚钝、愚昧。
  学员:“提木(格)”产生难道不需要心有某种昏钝或黑暗的状态吗?
  仁波切:五毒当中的“痴”是“提木(格)”。“提”的字义是“完全停顿”,“木(格)”的意思是“被遮蔽”、“昏钝”、“不清”。由于这种昏钝,我们无法了解事物的如实本性。这和“玛瑞(格)巴”颇为类似,但意思比较接近“愚痴”。
  学员:为什么会有无明?
  仁波切:因为证悟本质的本质与本性是空性及明性,它是化显的自然能力,任何现象都可自其化现。当显相升起时,我们经验到它们的存在,但并不了解它们是自心本性的显现——一切都是自心本性的显现。由于这种迷惑,我们误解自己的经验,无明于是应运而生。
  例如,电影院里有一个空白的银幕,放映室里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灯泡,其光线透过影片投射而出;由于这两种条件——放映机灯泡的明光及影片的影像——的聚合,各种影像投射在空白的银幕上。环顾四周时,我们看到电影剧场里只有一片空白的银幕、一架放映机,而且知道我们只是在看一场电影;但是,当沈迷在电影的情节中时,我们完全忘记真正的周围环境,误以为在银幕上晃动的影像是真人及真事——我们的根本无明就如同这种“以假为真”的混淆与迷惑。
  学员:您能否解释各种不同的烦恼?
  仁波切:烦恼可分为两种:明显的及潜在的。“明显的瞋恚”是我们实际经验到的怒气,“潜在的瞋恚”指变愤怒的潜在状态。
  “潜在”的藏文是“巴(格)恰(克)”(bagchak)。“巴(格)恰(克)的状态如同被浆得很硬的哈达或藏式礼巾,它含有使其浆硬化的物质,但我们看不到这个物质到底是什么。
  现在,我并没有生气,此时此刻,我非常放松,没有任何愤怒或激动的感觉;然而,如果有人对我说一些很难听的话,我将会被激怒,变得很生气,这就是“潜在的”瞋恚,是瞋恚生起的“潜能”。“明显的”瞋恚则是“实际”升起或彰显时的瞋恚。
  学员:在菩萨的阶段,烦恼的净化是否有一定的顺序?
  仁波切:净化是行于法道的一种过程。当我们达到初地菩萨的果位时,粗略的明显烦恼将已完全净除,因此,微细的潜在烦恼将比较容易净除。虽然微细的潜在烦恼实际上相当浓密,但是,一旦我们契入菩萨地、开展甚深的三摩地之后,它们并不难净除。
  学员:先前您提到习性,并以残留的麝香气味为比喻;今天您谈到本具或俱生的烦恼,则习性和俱生的烦恼是否一样?
  仁波切:不!这两者相当不同,主要的差异在于明显及潜在的习性。在藏文中,“潜在”和“习性”的意思是一样的。“造作”和“本具”或俱生的染污都属于明显的类别。造作的层面是我们在成长中学得的,例如,相信我们所信仰的宗教是对的,其他宗教是错的,我们被约制相信某些特定的观念是真实的。俱生的层面指幼儿的自然行为,是幼儿原本就具有的。两者都属于有显的类别。
  学员:因为它们是暂时的,所以造作的粗重障碍实际上并不是证悟本持本具的。仁波切能否说明它们到底是什么?
  仁波切:这种障碍属于幻惑或迷乱。根据经典系统,证悟本质如同被泥土或破布覆盖的珠宝。根据金刚乘系统,得受直指心性的法教时,我们能当下认知自己的本质,在那一刹那,障碍暂时不复存在;然而,当我们忘却自己的本质,再度将注意力转向外物时,我们的心再度变得涣散,障碍也随即回复。
  学员:障碍本身是否是证悟本质的一部分,但被错误地觉知?
  仁波切:是的!你可以这么说。但是,未正确地觉知证悟本质,是迷惑及障碍生起的原因。
  学员:是否所有的众生都具有障碍,或是取决于业力?
  仁波切:所有的众生都有这些障碍,并非取决于业力;障碍是俱生的,因为这是众生与生俱来的,且会自动升起。在微细的障碍被离弃之前,业力就已被离弃了,因此,微细的障碍不可能取决于业力。以玉蜀黍为例:玉蜀黍被数层外叶包住,剥去层层的外叶之后,就可以看到里面的玉蜀黍;但是,里面的玉蜀黍一直都在那里。
  学员:在见道之前,障碍尚未被离弃、净除,是吗?在此之前,我们做的是什么?如果粗重的障碍在见道之前并未净除,那么,初机者做的是什么?
  译者:九地所净除的是潜在的障碍。
  仁波切:当我们提及“五道”时,前两道指资粮道和加行道,这两道并不包括于菩萨地。
  初地起于第三道——见道;第二地起于第四道——修道,第二地至第十地都包括在修道中;第五道已经不是菩萨地,菩萨地已经圆满了,故第五道称为无修道,亦即行者已达到完全圆满的证悟。菩萨地的十地全都包括于第三及第四道——见道及修道。
  学员:我们以天空中的云为例,说明障碍无本具的存在性吗?
  仁波切:障碍的确是暂时的,如同空中的云,除非其他某种状况发生,例如刮大风,否则云不会消散。同样的,障碍虽然是暂时的,除非我们运用某种对治法,否则障碍并不会自行消失。本具的障碍是再生于轮回的主要引发因素,但是,这并不足够,仅有本俱的障碍并不表示我们会立即再度受生于轮回。再生是由于业力,业力决定我们如何受生、生于何处、何道、是贫或富、聪明惑愚昧……。然而,继续轮回的主要基础是微细的本具障碍。
  学员:仁波切能否给我们一些微细障碍的例子?
  仁波切:先前提到的例子是瓶子的麝香:拿出麝香并用肥皂清洗瓶子之后,仍然有一些麝香的气味残留在瓶中。同样的,达到相当高的菩萨地之后,虽然粗重的烦恼障已被铲除,可是一些习性的微妙痕迹仍会再度重现。在我们目前的状态,它们一点儿也不明显,非常细微,只是潜伏着。
  契入菩萨地之后,行者先由清净粗重的障碍开始,使其逐渐淡薄、消失;行者先使用温和的对治法,然后慢慢改用愈来愈强烈的方法,相对的,障碍升起的频率将愈来愈低。搓揉、清洗一大块布料是很容易的事,但清洗一小块布则比较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及较多的专注。同样的,至为微细的障碍需要极为坚定有力的修持——极为强烈的对治法——才能净除;最后的知识障须要对治力至为强大的“金刚三摩地”才能净除,唯有此境界的三摩地才能净除最后一丝至为微细的本具障碍。

  佛行事业

  达到证悟之后,证悟功德有开展佛行事业的作用,这是第七金刚论题。佛行事业有两个层面:
  ·任运自然
  ·无间
  任运自然的佛行事业
  任运自然是什么意思?这表示佛行事业是“不费力”的活动。当一个政治系统试图宣传其哲理时,这往往需要极大的努力及奋斗,或动用庞大的财源以宜导其目的,甚至动员大批军队强行实施该系统。但是,佛行事业并不是如此。佛陀并未花费许多金钱去宣导佛法,也不需要庞大的军队去执行他的法教;然而,虽然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入涅盘,他的法教仍广传至许多国家及文化,这是因为佛行事业活动是任运自然的缘故。
  当佛陀住世时,他总共给予八万四千种法门。当时有二千五百位阿罗汉达到相当高的证悟,然而他们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佛陀的努力,而是由于佛行事业任运自然的力量。
  当弘扬小乘法教的利生时机成熟时,佛行事业任运自然地满足这个需要;后来,广传大乘法教的利生时机成熟;再往后,广传金刚乘法教的时机成熟。然而,佛陀从不须刻意考量:“现在,我应该传播小乘法教”,或“现在,众生需要的是大乘法教”,“现在,我应该给予金刚乘法教。”实际情形并非这样,而是佛行事业的任运自然及持续不断,使不同的法教在不同的时机呈现。
  当有待驯服的众生是小乘弟子时,小乘法教自然盛行;当有待驯服的众生是大乘弟子时,大乘法教自然盛行;金刚乘法教也是如此。这些活动自然、不费力、不着意地生起。
  就地理而言,小乘法教由菩提迦耶(Bodhgaya)往南传至印度南方、锡兰、缅甸、泰国……等;小乘则主要由印度往北传至中国,然后由中国传至韩国及日本;金刚乘则由印度传至临近的尼泊尔,然后传至西藏,再由西藏渗入蒙古等地。这完全不是依循某一特定的计划而发生的,这是一种自然、不费力、不着意的发展,随时随地,只要众生成为适合这些法教的领受者,佛法就会自动传播至此,满足此需要。
  传法时,佛陀并不须要评估所要驯服的众生的性情,然后决定该用何种方法教导他们;对佛陀而言,选择适合时机、地点及闻法者的适当法教是自然、不费力、不着意的。例如,当佛陀在瓦拉那西初转法轮,为五比丘开示西圣谛时,他不须要强迫任何人围聚在旁听法,他并未筹划此开示,心想:“我将教导他们四圣谛。”这并不是刻意的行动,而是不费力、任运自发的。二转及三转法轮也一样是任运自然的。
  无间的佛行事业  
  无间的佛行事业显示佛陀坚定、无量的慈悲心。什么是慈悲心?慈悲心是希望一切众生都从痛苦中解脱、并达到得获永恒快乐的诚挚大愿,因为诸佛无时不关切众生的福祉,他们满足众生愿望的活动是无止境的。简而言之,由于佛陀的慈悲心是不间断、无止境的,故证悟的事业活动也是恒常无间的。
  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中国人,死亡之后往生地狱道,他所到的这个地狱像一间中国餐厅,许多人围着一张庞大的桌子而坐,桌子中间摆着好几盘中国菜;虽然桌上的食物看起来极为可口美味,但这些人却苦不堪言。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筷子有六尺长,他们可设法用筷子夹起盘中的菜,但却怎么样也无法把筷子上的食物送入自己口中。
  这位新到地狱的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番奇异的景象,突然间,有人出现在他面前,并说:“你不应该到这里,你应该去的的是‘另’一个地方。”刹那间,他发现自己到了天堂。他又看到许多人围绕着一张大餐桌而座,桌上同样摆着许多美味的中国菜,他们的筷子也一样是六尺长,但却没有人在受苦;围着桌子而坐的这些人在互相喂食,每个人都用长筷夹菜喂坐在对面的人,因此每个人都吃到美味的食物,都很快乐。当然,这不是真实的故事,但是,却是一则很好的寓言。佛陀说过:痛苦起于自私,快乐起于利他的意愿。
  《宝性论》引用许多例子阐明证悟的无间活动。这些比喻阐述佛陀的色身如何不费力地示现、佛法如何永久及不费力地传给众生,及佛陀的证悟境界如何永续无间地存地。这些例子主要是用以表达真相的比喻,不要完全按字面的意义去了解它们。
  传说中天神之王——天帝释(Indra)——住在名为全胜宫的宫殿、他与众多的天神、天女生活在完美的欲乐与无限的快乐之中。如果地球上的人拥有一大块极其平滑、光亮如镜的青金石(帝青宝),天帝释及其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