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等照耀,平等心比什么都重要。这是佛道场,佛的心平等心,菩萨是六度心,缘觉是十二因缘心,声闻是四谛心,天人是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上品十善心,人道是十善五戒心,饿鬼是贪心,畜生是愚痴心,地狱是瞋恚心。你用的是什么心?现在菩萨示现成佛『坐道场』了,那当然是平等心。这个平等心发的多大?也是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不平等的。第三句。
  「坐道场时,除灭一切诸恶趣苦」。「恶趣」就是恶道,这一句了不起。「坐道场」,这个道场是什么?坐道场就是你现在正处於住持佛法、教化众生的地位,这就叫坐道场。一个道场只有一个住持,不能有两个住持,你负责教导,像一个学校,你是校长你负完全责任。当然你要聘请许许多多的助手,教职员,但是这些助手每个人都要听命於你。所以教育的成功失败,责任归校长,不归教职员。学校办得好,政府奖励,奖励校长;办得不好,要处分,处分校长,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所谓是他有行政责任。助手好,他要有智慧要会运用,人家提的意见你要会采纳,你要能落实。功劳,功劳是你的,不是出主意的那个人,是你的,这一定的道理,要懂得。给你出个坏主意,你要没有智慧,把它用上了,以后出了事情,你要受处分。
  这一句在第三句,说的是什么?你看「除灭一切诸恶趣苦」。我们想想,佛在《十善业道经》上对龙王讲的话,龙王是代表六道众生。为什么用龙来代表?龙善於变化,代表六道里头变化太大了。现在看看我们的社会,不仅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的思惟、见解、言行也是千变万化。过去怎么样变还有个标准,所谓是八、九不离十,那个标准就是圣人的教诲。在中国,伦理道德是个标准,不能太离谱;在佛法里面就是戒律,十善包括在戒律里头。所以,礼没有了,伦理道德没有了,儒就没有了;戒律没有了,佛就没有了。前面我们读到,佛把戒律比做法轮里头的轴心,三昧是外面的轮,轴心是戒律,你就晓得这个东西多重要;智慧是庄严、是德用,戒定慧三学用法轮来做比喻、做代表。
  佛告诉龙王说,「菩萨有一法,能离一切世间苦」,不就是这一句吗?除灭一切诸恶道苦,诸恶道就是一切诸世间,一切世间。这一法是什么法?十善业道。教人「昼夜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观察善法」,行为善。行为用观察两个字妙极了,我们今天修行,为什么功夫不得力?专门观察别人不善,你说糟糕吧!观察别人不善,自己就不善。为什么?你被染污了,这个影响实在讲太大太大了。专门看别人的不善,专门说别人的不善,你的心不善,你的思想不善,你的言行不善。好了!你落在五逆十恶,五逆十恶变的是三途地狱,你造这种业,你要受这个报。
  你已经造了,不要紧,你还没有死,你一口气还没断,还来得及,赶快回头;一口气断了之后就来不及了,回不了头了。一口气未断,能够修忏悔法。什么叫忏悔?忏悔不是在佛前磕头作揖,求佛菩萨饶恕,那是假的,那是不懂得忏悔法;忏悔法是明白觉悟之后,后不再造。我从今之后,再也不看别人的不善,再也不记别人的不善,再也不说别人的不善,你修真忏悔法。修真忏悔法的人诸佛欢喜,为什么?回头是岸!佛后面还加强语气,「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我读了这节经文,我还加了点东西进去,不但是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我加了个「不容毫分不净夹杂」,心要清净,行要纯善;纯净纯善能除灭一切诸恶趣苦。
  所以,十善业道是佛家的根本法,行门里头最重要的一门,所有一切大小乘佛法,显、密、宗门、教下,统统都依十善而得成立。十善就好比是土地、地基,显、密、宗、教,大小二乘,无量法门,好比是建筑物,这个城市美仑美奂,建筑辉煌,统统要依大地;没有大地,你盖个小茅蓬也盖不出来。你要不重视十善业道,不真正落实十善业道,你这一生无论修哪个法门,无论怎么样用功,到最后都落空。落空之后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李老师常讲的了,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生死」是什么意思?业力,你必定还是受业力牵引,你自己做不了主宰。如果是修行十善业道的人,他能做主宰,他能够转业力为愿力;换句话说,这一生当中,前半世是业力来受生的,后半世转业力为愿力,就变成菩萨乘愿再来。这是学佛的成就,学佛的真实利益。
  你看看,这个事情真的不简单,无量劫来累劫的业障,在这一生当中居然能够把它消得干干净净。只要你能够依大乘经教依教奉行,你要认真的落实十善业道。我们上次把这个经讲了一遍,讲得也相当详细,现在台湾有同学从录相带把它写成了文字,很快就会印出来。有文字、有光碟、有录音带,要多看、多听、多学习,能离一切业道苦。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坐道场十种事的第四句:
  「坐道场时,令一切世界金刚所成」。「金刚」表究竟坚固,哪些事情究竟坚固?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如来果地,他那个大地确实是「金刚所成」。为什么地会变成金刚?在理论上讲,现在科学家很清楚,科学研究的成果知道一切万物确确实实是一合相,《金刚经》上所说的,它的基本粒子完全相同。金刚钻跟泥土没有两样,完全相同,只是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变成许许多多不同的元素,不同的矿物,不同的金属。实际上,这个基本粒子完全相同。谁排列的?於是有些人就想到这大概不是人,这是神,神来做的。总是把一切无法想像、不可思议的,统统归给神,答案归到这个地方。
  可是在佛法里面,佛法就不是这么说,佛法确确实有归宿。谁排列的?佛讲「从心想生」。你的心想坚定,这所有一切物质都变成了坚定;你的念头浮动,所有一切物相也就变成浮动,物质现象从心想生。心刹那刹那不住,所以外面所有的物相也是刹那刹那在变化,我们想想佛说的这个道理。佛不是凭空说的,他凭什么说的?他亲自见到了,这就是《般若经》上讲的,佛有五眼,五眼圆明,看到宇宙之间无量无边世界的一切真相。诸佛如来要是有缘集合在一起,他那个大地所呈现出来的确实是金刚。清净心所现的土地是琉璃,干净的,一尘不染,像玻璃一样,透明的。平等心现出来的是地平如掌,没有高低起伏,确确实实说明了物随心转,境随心转。
  在大乘教里面,金刚代表智慧,般若智慧,所以《般若经》里面有一部,这是知名度最高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是能现,「世界金刚所成」是所现,能所是一不是二。《金刚经》的义趣就是坚固,能破一切物,一切物不能破坏它,它的坚固就可想而知。我们在此地把它用来比喻信愿行,信心坚固,没有能够破坏的;愿力坚固,决定没有退转,决定没有改变,信愿坚固;行坚固,行包括思想、见解、言语、行为,决定与诸佛如来教诲相应,决定与性德相应,没有违背,这个人的成就就是「金刚所成」。
  想想我们自己,学佛这么多年了,对於佛法是不是真正有信心?大多数的人半信半疑。对於你的愿有没有信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把握,没消息,也是半信半疑。所以,在行门里面,一面是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面又舍不得放下娑婆六道,你处在这个矛盾当中,你怎么能成就?大多数的修行人确实是这样子。你找到一个真的坚定信愿行的人,太难太难了,那个人肯定一生成就。我们在《往生传》里面看到,《净土圣贤录》里看到那些记载,你仔细观察,没有一个不是信愿行坚定不移,他成功了。信愿行有丝毫疑惑,都会造成往生的障碍;学教,造成开悟的障碍,其他就不必说了。所以,《华严》大经大论都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坚定的信心是成道的根源,坚定信心能出生一切功德,所以称功德母。
  初学,你有没有成就?不看别的,端看信心。初学的人,你对於你选修的法门有没有信心?你对於依止的善知识有没有信心?我们今天讲老师,指导你修行的老师,你依靠他,你对他有没有信心?对你的同参、同学有没有信心?然后你所学的,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信心?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那恭喜你,你决定成就。你要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是疑心很重,怀疑。怀疑,大乘经教佛常讲,是菩萨第一障碍;换句话说,菩提道上障碍很多,怀疑是最严重的障碍,是一切障碍里头的第一障碍,就是你有疑。你对所选修的法门怀疑,你对於教导你的老师怀疑,对你所学的东西能够落实到生活怀疑,所以你没有办法做到,你怎么会有成就!
  真正有成就的人一丝毫怀疑没有。禅宗六祖惠能,二十四岁接受五祖传衣钵给他,五祖哪一点看重他?就是人家没有怀疑。神秀还犹疑不定,你在《坛经》上看到的,这就没办法跟惠能大师相比,坚定,一丝毫怀疑都没有。所以谚语常讲「疑心出暗鬼」,这是比喻,你有怀疑,你就会遭遇到许许多多的障难,那些障难叫暗鬼,障碍你、阻碍你,你不能成就。下面第五句。
  「坐道场时,普观一切诸佛如来师子之座」。菩萨示现成道的时候,也坐师子座,观察一切诸佛师子座。师子座比什么?坐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法,师子座就像宝库一样,这里头有无量无边无尽的法宝。你坐在这个师子座上,这些法宝,无量无边无尽的法宝,从你口中流出,从你念门流出,从你全身流出,从师子座流出,遍法界、虚空界。你想想这是什么境界?坐上这个宝座,这是示现成佛了。佛佛道同,佛与佛所见的,佛与佛所说的,决定没有两样,佛佛道同。所以你要是疑惑,这个人是真佛、是假佛?没有关系,你找佛经来对照一下。如果他所想的,他所说的,他所做的,跟经典上讲的相应,那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如果不相应,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细心观察你就明了了。
  这一句清凉大师还有注解,「观师子座者,知将说故,晋经云,观一切佛师子之吼」。《晋经》是《六十华严》,这个地方讲观师子座,《六十华严》说观师子吼,大意上我们也都说出来了,是这个意思。佛佛道同,以心印心,佛心纯净纯善,自己也是纯净纯善,心心相印。一切诸佛如来的智慧,跟自己所证的完全融成一个智慧。你要说为什么?这是法性,法尔如是,它本来就是这样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只要你把障碍去掉。障碍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说到我们眼前的障碍,最严重的障碍是十恶业。
  诸位一定要晓得,佛教初学,无论在家、出家,教什么?十善业道。怎么晓得用这个教初学?「净业三福」不就是说明了吗?这三条,第一条人天福,第二条二乘福,第三条菩萨福。人天福里面,教的是「孝亲尊师、慈悲心、十善业道」。所以我们知道《十善业道经》是佛门里的共同科目,必修的科目。再看下面第六句。
  「坐道场时,心如虚空无所分别」。五、六、七这三句是讲身、语、意三业,这句讲意业。这是如来果地,乃至於法身菩萨,「心如虚空无所分别」,我们常讲,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都没有了,这个心是纯净纯善。这个心是真心,这个心是佛性,这个心决定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自自然然圆满具足。古来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修行要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心是根本。我们把大乘经论的教诲,归纳成十句纲领,好记,依这个修学,与这个相应,真学佛,真修行,真的从根本修。这十句我们都记得很熟,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十句二十个字。再总把它归纳起来,「纯净纯善」,五种菩提心,纯净;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纯善之行。所以把二十个字归纳为四个字,纯净纯善,从这儿修心。再看第七句。
  「坐道场时,随其所应现身威仪」。这一看就知道,这是身业,善护身业,不失律仪。这里面有句话必需要记住,非常重要,那就是「随其所应」,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应就是「现身威仪」。你们大家现在在学《沙弥律仪》,沙弥「律」说十条,十戒;「仪」就是威仪,二十四门威仪,从这儿学。儒家威仪是在《弟子规》里面,教你行住坐卧都有规矩。现在世间人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