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4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哪里?四禅无想天,无想天是个外道天,死了以后还是堕落,还是搞轮回。为什么?堕在无明里头,你不觉悟。佛菩萨他们入不思议的境界,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糊涂,那就对了。样样清楚,样样明了,遍虚空法界,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没有一样不知道,灵明觉知。这是佛境界,这个境界就对了。如果你什么都不想,什么也都不说,什么都不知道,那是无明,那个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必须要晓得,禅定,定中有境界,定中不是没有境界。定中里面的境界,不分别、不执著,这是大乘菩萨禅定的情形。世间凡夫有四禅八定,他为什么叫凡夫?四禅八定,定中也有境界,但是这个定中境界,他没有离分别,没有离执著,所以是凡夫,他这个定不能开悟。大乘佛法里面,定,他开悟。为什么开悟?他定中境界,他不分别、不执著,就有悟处。你就想想这个分别执著是多麻烦。四禅天人,四空天人,那样甚深的禅定,悟门、佛境依旧被妄想分别执著给堵塞了。
  修行,缘,真不容易!这个我们世间人,如果说遇到一个神仙,高兴得不得了:我今天跟老神仙修行!将来到哪里?将来生天,出不了三界。跟老神仙修定,将来到哪里去了?到四禅天,到四空天,出不了轮回。这是遇缘不同。你要遇到了菩萨,遇到了罗汉,不一样。遇到罗汉,罗汉能帮助你出六道轮回;你遇到个菩萨,他能帮助你出十法界。他怎样帮助你?总的原则,教你看破放下,秘诀在此地。看破是什么?是明了,明了事实真相、明了道理,叫做看破。明了之后,你自然就放下了。放下什么?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著。换句话说,你悟门打开了,没有障碍了。
  你契入佛境界的障碍没有了,你能悟,你能入。你能悟多少,你能入多少,那就看你放下多少,决定成正比例。你放下的愈多,你悟入的愈多。还要不断放下,永远没有止境的放下。自己以为都放下了,到那个境界晓得,还有一些没放下。所以凡夫修行成佛,怎么成的?没有别的,放下而已。三界之内,能把一切执著放下,六道轮回就没有了;能把一切分别放下了,十法界就没有了;能把一切妄想放下了,一真法界里面四十一个阶位没有了。然后你就晓得,佛法的设施没有一法不是方便法,统统是方便法。
  再看第三个方便的意思,「权实无滞」。滞就是障碍的意思,「亦大方便」。后面两句「事理皆照,方曰普门」,这个两句是解释什么叫普门,前面都是解释,叫方便。权实无碍,那就是华严境界了。清凉常常跟我们讲「理事无碍」,权是事,实是理;「性相无碍」,权是相,实是性。你要契入这个境界了,起作用的时候,事事无碍。哪来的障碍?我们初学佛的时候,佛给我们设了很多障碍,什么障碍?戒律就是的,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这不是处处都有碍吗?没错。因为你没有办法离开障碍,所以佛来给你设定,所有一切恶的统统不能做,所有一切善的统统要修。哪一样不是方便?
  为什么要给你设这么多戒律,来教你,约束你,叫你遵守?因为你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如果妄想分别执著都离开了,跟诸位说,戒律没有了。完全不讲了,事事无碍。那个时候,戒律没有了,那是什么境界?孔老夫子七十岁以后的境界,随心所欲不逾矩。真的一切随心所欲,随心所欲完全合乎戒律,唯善无恶,就是你的思想、你的见解、你的言语、你的造作只有善没有恶;只有利益一切众生,决定没有伤害一切众生,不逾矩。
  夫子,佛菩萨再来。我能肯定,但是没有证据。为什么?否则的话,一个人修行,从十五岁开始,到七十岁达到这个境界,谈何容易,太难了。但是夫子为我们表现的,他完成了。他自己,这《论语》里头记载的,「十五岁有志於学,三十而立」,三十岁学成了,等於说毕业了。毕业之后,怎么样?毕业之后磨炼,把你所学的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书本上所学的,老师、善友教导你的,你要做到。他真做,做了十年,四十岁,「四十而不惑」。不惑是什么?说明他因戒得定。
  这三十岁到四十岁这个十年,他能够把他所学的统统落实,这就是持戒。十年下来心地清净,不惑就是什么?不受外面境界诱惑了;孔老夫子四十岁,不受外境诱惑了,在我们佛法讲这是禅定,因戒得定。「五十而知天命」,智慧开了,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这知道得不多,能够摄入少分。我们一般所讲的因缘果报,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必定有恶报。孔子在五十岁的时候,对这些事实真相,这个道理跟事实真相透彻了。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人不会造恶业了。为什么?他知道造恶业,自己要承受恶果,谁也不能代替,不会干这个傻事。
  所以我今天还劝我们的同学。从美国寄来的,美国的一些学者专家,研究前世今生轮回报应的事实,这个报告他们寄了三十册来,依旧在研究阶段。他们做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现在很多人说:肯定轮回是事实,果报是事实。但是还不能够普遍为社会大众所接受,还是当作学术研究。你看外国还在这个阶段,但是在中国几千年,我们完全接受了。
  这样说起来,外国人比我们落后至少两千年。在这一门学术上,我们超过外国两千年。我们相信,深信不疑。所以一生不敢做坏事,纵然被别人坑了,我们也甘心情愿的接受,决定没有瞋恚,决定没有报复。为什么?瞋恚报复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彼此都痛苦。何必?吃一点亏算了,来生来世好朋友,彼此两方面都得利益,这个好。所以中国在这方面比外国人进步至少两千年。
  所以今天外国人这些研究的东西,我们要帮助他,帮助他宣传,这个也是「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他的发现,我们在旁边赞叹,我们当影响众,我们听到了,我们相信、我们接受。我们在全世界到处宣扬,让大家了解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谨言慎行,有助於世界和平,有助於世界大同,这好事!
  「事理皆照」。照是智慧照了、照见,对於理通达明了,事清清楚楚,这叫普门。清凉大师《钞》里面说得很好,「涉有未始迷空,观空不遗於事,即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这是如来果位上统统都具足,这是大德大能,能够普度众生。现在我们看最后一段,这是说这个经,把这个经题意思说出来,我们想想还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广大方便普门遍照修多罗」。
  【时天王众闻此经已。得三昧。名普门欢喜藏。以三昧力。能入一切法实相海。获是益已。从道场出。还归本处。】
  这一段经文就简单了,虽简单,交代得还是很清楚。这一段是讲「得益还归」,供佛闻法决定得利益,得利益之后,这就回去。回去什么?回去依教奉行,这才是真正佛的好学生。我们看清凉的注解,「闻上普门,正受安住」,正是正确,一丝毫没有偏差,没有错误。受是接受,身心安住在佛陀教诲之中。「法喜无尽,故名曰藏」,叫『欢喜藏』。「由此证达,诸实相海」,这个实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由於他得到这个三昧,就是「普门欢喜藏三昧」,他能够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就是『以三昧力,能入一切法实相海』。
  大师在这个注解里面,后面这几句话很重要,「此劫之中,十须弥尘数如来」。在这一小劫,这人福报不可思议,一劫里头有十个须弥尘数如来出世,但是这个经上跟我们讲的多少?经上讲四尊,讲四尊佛。说「今但云四」,又没有总结,结会古今,没有这个经文。「结会古今,见证得益」,这个等等应当有的,统统都没有,这是什么?「经来未尽」,就是这一品经不完整,传到中国来这个本子是个残缺不全的本子,后面,后面的失掉了,后面应该还有。
  大师在底下有几句话说,「若结会者」,这个「舍」字是错的,这个是开会的会,若结会。「应云,尔时威光菩萨者,毗卢遮那是」,他应该要有这个句,这在我们想像当中是肯定的。字幕上这个字把它改一下,这是开会的会,「若结会者」。
  经讲到这个地方,所信因果周讲完,但是这个后面李长者大师有几句话说得很好,我们在此地也念一念,让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现在采取这个本子是《疏论纂要》,道霈禅师给我们编的,这是疏跟论重要的地方,我们都能够看到。《论》里头说「来文未足,未有终结之处」,这是非常明显的。来文从印度传来的梵文,不足,不足就是有欠缺,有失掉的,不完整。「此品但明引古印今」,引古佛来印证今天毗卢遮那佛出世之法。古佛怎么样出世的?怎么样教化众生的?毗卢遮那佛这个出世之法跟古佛一样的,「古今相袭不异」,没有两样,佛佛道同。「又明所信乐,道高法胜」,这是我们在这一段、这一品经里面看到,他所信的,他所爱好的,真的是道高法胜。「人寿命长远」,我们看到真是很羡慕。「福德所居,依正果胜,见佛闻法,所获利益胜故」。真的是叹为观止,人的寿命两小劫,所以这个人生在世间,不仅见一尊佛,总是要见好几尊佛。你供佛种福,闻法开悟,得益是把自己妄想、分别、执著放下。
  我们常常在讲席里头劝导同修,我们是真正的佛弟子,必须放弃自己的烦恼习气,放弃自己的想法看法,随顺经教的教诲,这是真正的佛弟子。佛在经上教我们怎么做,我们认真努力做,好好的学习;佛在经上教我们不可以做的,不可以想的,我们决定不要明知故犯。这才是真正修行,真正学佛,学得像佛。从相似的佛,学到真正跟佛一样,那就成佛了。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是《华严经》四分,这是第一个大单元,「举果劝乐生信分」,清凉大师把经分成四分,这一个大单元到这个地方讲圆满,这个单元可以独立流通。我们这个经有四个单元,这是一个大段落,将来是一个段落一个段落流通,全经讲完了,四个段落就是一部完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好,谢谢大家。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八一卷)  2003/4/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81
  诸位同学,请看《华严经?如来名号品》第七。
  清凉大师在解释品题之前,他有五门分别,「将释此品,五门分别」。第一段讲「来意」,这一品来的意义。来意里面先要说这一分,「先明分来」;再说「会来」,第二是会来;第三「品来」,这一品怎么来的。
  《华严经》总共有三十九品,清凉大师把它分成四分。第一分「举果劝乐生信分」,这一分在前面讲完了,总共有六品经十一卷,我们讲了九百八十次,九百八十集。今天这是第二分,第二分是「修因契果生解分」,我们简单讲「解」,这一分是解分,前面一分是信分;信、解、行、证。第三分是「托法进修成行分」,所以这是讲「行」,怎么样修行。第四是「依人证入成德分」,我们取「证」。
  信、解、行、证四分,用现在的话来讲,这是大的单元,四个大单元。在第二这个大单元里面总共是有四十一卷,从「如来名号品」起,一直到「如来出现品」,总共有三十一品经,四十一卷,这是第二单元。第三个单元,就是「离世间品」,一品有七卷经文。最后一个大单元,第四分,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四十华严?普贤行愿品》。
  我们这一次选讲的经文,八十卷我们讲到「离世间品」,总共连前面是五十九卷经文。然后接著讲《四十华严》,所以总共有九十九卷经。这个地方是第十二卷,「如来名号品第七」,这是第十二卷。
  来意先讲分来,这一分这个大单元。「前既举果,令生信乐」,众生见到果报,他就相信了,欢喜,生欢喜心、爱好的心,看到毗卢遮那佛果报上的依正庄严。这个地方「今明能生因果信解,故次来也」,这是接著一定要讲解的,这我们就晓得很重要了。这个果你看到了,果必有因。因是什么?这个重要。所以,能生因果信解,对於大乘佛法学习的信心,这才能建立。
  通常我们讲信佛,说老实话,那个信是含糊笼统的讲。什么叫信,信必须要具足哪些条件?都没有详细说过。读了这一品之后,我们才晓得我们有没有信佛。尤其是大乘佛法,以这个经上的标准来说,真正对於佛法有信心的人少之又少!真的是不容易。所以这一分一定要来,这一分、这一个大单元很大!刚才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