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君忆 管理三国志-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在第二讲说过,在那些渔夫化程度很高的公司里,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第一,他们非常强调那种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经常组织一些主题为“团队文化建设”的培训,执行力理论就是其中比较热门的课程。第二,尽管他们赞美团队精神,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同床异梦,互相利用,使得团队精神沦为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老板是一种渔夫,员工是另一种渔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他们所谓的团队,其实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老板在利用员工,员工也在利用企业和他的同事们。于是,在整个企业内部,就会充满明争暗斗和尔虞我诈,充满不满,充满怨恨,也充满了动荡不安和不可预知的风险。
  曹操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利用的渔夫。通过操纵汉献帝的中央政府,向全国各地的军阀发号施令,然后以兼并重组的方式,迅速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势力集团。他的发展壮大,看起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神话,其实却并不奇怪。想想看,我们今天的某些权贵势力何尝不是如此?他们通过国家的政治力量,以兼并重组的方式,迅速地形成了一个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集团。古代的曹操和今天的权贵,从本质上讲,并没有什么两样。
  让曹操感到苦恼的问题,并不是他的企业如何实现扩张。只要把皇帝捏在手里,就不怕那些军阀不听话。即使有一部分像袁绍、袁术和刘表这样不愿意顺从的军阀,他也可以用皇帝的名义讨伐之。只有一件事情让曹操始终想不明白,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总是得不到忠诚的员工?由于员工忠诚度的缺失,当他的组织机构越来越庞大时,他也越来越感到自己的脆弱。
  中国有一句古老的人事管理格言,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然而,曹操却失望地发现,他实在很难找到一个可以信赖和托付的人。于是,他只好以一种且用且疑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员工。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曹操这种“疑人也用,用人也疑”的态度,到了21世纪的今天,居然又成了企业界广为流传的管理理念。不信,你到网上去搜索,至少可以找到成百上千篇宣扬这种管理理念的网页。
  恰恰是这种“疑人也用,用人也疑”的管理理念导致了曹操的失败。当曹操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的时候,他的特工蒋干从对岸带回了一件重要的证据。这件证据是时任水军都督的蔡瑁和张允写给东吴大都督周瑜的信,信中表明了他们准备谋反叛变的决心。蔡瑁和张允原本就是荆州的降将,被编组成水军的八万多名荆州降卒也经常与高层管理人员发生冲突,所以,他们一直都是被怀疑、被监控的对象。当曹操看到那封信时,立即相信了它的真实性,并派遣大将徐晃和程昱袭击了水军的营寨,蔡瑁和张允也死在乱军之中。在赤壁大战还没有开始之前,曹操就这样白白地损失了两位最专业的水战指战员。
  曹操在猜疑他的员工,他的员工也在互相猜疑,没有信任,也没有忠诚。当大难临头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各奔东西。看似强大的团队,在瞬间土崩瓦解,形成了一倒百倒的多米诺效应。【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08。 对于曹操、司马懿之流的管理者而言,无论他们怎样自高自大,员工忠诚度永远是一个不解的司芬克斯之谜。
  在冲天的火光中,曹操慌忙上岸,向襄阳撤退。然后,他留下曹仁防守江陵、夏侯惇防守襄阳、张辽防守合淝,自己则一溜烟地跑回了许昌。
  按说,曹操完全可以在岸上收拾队伍,回头再战东吴。曹军虽然不善于水战,但在陆地上却有很多丰富的实战经验。虽然遭遇了一场大火,但他们却依然占有兵员上的优势。因此,如果曹操能够稳住阵脚,是完全可以挽救败局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曹操这种几乎是落荒而逃的五百里大撤退呢?答案依然与员工的忠诚度有关。曹操对他那些员工的忠诚度实在没有多少信心。
  首先,他从刘琮手中接管荆州还不到三个月,组织基础还很不稳定,不久前又袭击过被编组成水军的八万多名荆州降卒,他害怕荆州的降军和地主武装趁机叛乱,使得他陷入重围。因此,他不敢恋战,赶紧撤退,巩固后方。
  其次,如果战败的消息传回许昌,汉献帝也会联络那些忠诚于大汉王朝的军官,趁机肃清曹操的势力。西北的马腾、韩遂,也会响应汉献帝的号召,率领大军南下。因此,他必须赶在情况还没有恶化之前回到许昌,稳定大本营的局势。
  当然,他也必须面对撤退带来的耻辱。他只好死硬地对他的员工们说:“孤不羞走。”后来,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获此虚名。”
  赤壁大战之后,周瑜占领了江陵。刘备则收降了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兵员也迅速增长到十几万人之多。荆州的七个郡,被分成了三个部分,曹操占有一个半郡:南阳郡和南郡的襄阳部分;孙权占有一个半郡:江夏郡和南郡的江陵部分;刘备占有四个郡。三分天下的故事,其实是从三分荆州开始的。直到此时,刘备才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以及与曹操抗衡的实力。
  雄才伟略的曹操,曾经拥有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例如荀彧、荀攸、崔琰、钟繇、杜畿、司马懿……等等。但是,直到他去世,他的员工忠诚度危机也依然没有得到改善。他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才总是反对他,而另一些人虽然表面上顺从、肚子里却装满了各种自私自利的阴谋诡计?
  公元220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去世。同年八月,他的儿子曹丕终于篡夺了汉献帝的皇位,改国号为魏。四十四年之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用同样的方式篡夺了魏国,改国号为晋。魏,是高大的意思。晋,是更加高大的意思。晋国的司马氏祖孙之于魏国的曹氏父子,真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可是,对于曹操、司马懿之流的管理者而言,无论他们怎样自高自大,员工忠诚度永远是一个不解的司芬克斯之谜。
  “曹魏篡汉晋篡曹,天数茫茫不可逃。人生争斗如梦魇,三国演义话渔樵。”当我们翻破这本洋洋六十八万字的《三国演义》,真正的管理智慧究竟在哪里呢?请听下一讲——像刘备那样管理。

  第十四讲 像刘备那样管理

  如果曹操能够赢得赤壁大战的胜利,那就意味着他将以大汉王朝的名义占领整个中国。换而言之,整个国家都将成为他的战利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初出茅庐的诸葛亮,竟然使得中国突然出现了三分天下的可能。
  可是,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而不是势力强大的曹操呢?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说:“亮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汉朝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23米。身长八尺,也就是1?84米,一副相貌堂堂的样子。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还很有才华。当这个帅气而又自负的诸葛亮在山窝窝里头躬耕垄亩的时候,他其实有很多种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刘备,因为他有三顾茅庐的诚意。可是,仅有诚意就够了吗?那时候,刘备不过是寄居在新野县的客将,麾下也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而且还是曹操眼中必除之而后快的敌人。跟随这样一个老板,能有多大的前途呢?
  第二个选择是刘表,因为他是诸葛亮所在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刘备的主人,连刘备也得听从他的调令。从血脉上讲,他还是一个比刘备更正统的汉室宗亲。与其选择刘备,不如像蒯越那样选择刘表。没准刘表一高兴,也能让诸葛亮像蒯越那样做一个郡太守。选择刘表,显然比选择刘备来得实惠。
  第三个选择是曹操,因为他是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汉朝丞相。曹操的这个丞相府,相当于国家军事委员会,不仅能够调动天下兵马,而且能够通过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方式,对全国实行军事化管理。所以曹操有足够的实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诸葛亮能够得到曹操的赏识,不仅有机会像蒯越那样做一个郡太守,甚至有可能像荀彧那样做一个尚书郎。相对于刘备和刘表,曹操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也就是说,无论诸葛亮投靠刘表还是投靠曹操,他都能够获得比刘备更高的政治地位。换了是你,你还会选择刘备吗?令人奇怪的是,诸葛亮选择的,恰恰就是寄人篱下、兵微将寡的刘备。【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09。 永远不要让邪恶势力成为人类社会的统治者,这是管理学的第一原则。
  110。 人们需要的是像园丁那样有爱心的领导者,而不是用心险恶的屠夫。即使是一个平庸的园丁,也远比一个杰出的屠夫可贵。
  有许多学者对三顾茅庐的故事说长道短,他们对故事的情节进行了许多想当然的猜测和批评。他们认为,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是因为像刘备这样的小公司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们甚至猜测,诸葛亮之所以引起刘备的注意,是因为他和他的朋友故意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圈套。他们甚至指责说,若不是诸葛亮帮助刘备三分天下,曹操就极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统一中国——言下之意,诸葛亮的“拥刘反曹”似乎成了一种历史的罪过。当然,还有很多人有别的猜测和批评。但几乎所有的这些看法,都有以小人之心度诸葛亮之腹的嫌疑。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历史上应该实有其事,但其中的故事情节,可能并不像《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玄幻。《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前两次都扑了空,直到第三次才见到诸葛亮。我的看法是,很可能三次都见到了诸葛亮,但一次比一次谈得投机。最后,刘备便诚恳地向诸葛亮发出邀请,诸葛亮也欣然接受了刘备的请求,从此忠贞不渝地追随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用一句成语来形容他们的关系,那就是“志同道合”。
  不要以小人之心度诸葛亮之腹,就像我在上一讲中说过的那样,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关羽之腹。诸葛亮不是一个势利小人,而是一个道德君子。诸葛亮之所以“拥刘反曹”,也是因为他的道德信仰所决定的。难道他做错了吗?
  刘姓代表着当时的大汉王朝。自从郭沫若为曹操翻案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既然大汉王朝的气数已尽,那么曹操甘愿承担“汉贼”的骂名来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就值得歌颂。我却以为,大汉王朝并没有什么不好,它只是需要一个善于管理国家的好皇帝而已。汉文帝是个爱民勤政的好皇帝,于是有了繁荣昌盛的“文景之治”。汉桓帝和汉灵帝是两个任性胡来的坏皇帝,于是有了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好皇帝呢?是用世袭的方式,还是禅让的方式?那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政治体制问题。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曹操并没有考虑怎样为国家选择一个好皇帝,他想自己做皇帝,并因此做出了很多无耻的事情。
  他甚至不如张角。张角发动黄巾起义,是大义凛然地造反。曹操之流,身为汉朝的丞相,暗地里却采取种种卑劣手段谋权篡位。论其人品,实在不及张角多矣。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汉贼”,像这样卑鄙的人,为什么要歌颂他呢?
  如果没有诸葛亮帮助刘备三分天下,曹操的确有可能统一中国。然而,曹操统一中国之后就一定能够造福于国家和人民吗?秦始皇当年统一了中国,却让老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暴君统治。以曹操的狡诈和残暴,比起秦始皇来,又能够好到哪里去呢?
  永远不要让邪恶势力成为人类社会的统治者,这是管理学的第一原则。因为,人们需要像园丁那样有爱心的领导者,而不是用心险恶的屠夫。即使是一个平庸的园丁,也远比一个杰出的屠夫可贵。【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11。 人们需要像园丁那样有爱心的领导者。然而,在这个经济学盛行的年代,所有的爱都像权谋一样可疑。
  我要问你们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你们相信爱吗?相信,还是不相信?相信爱的人,请举起你们的手。
  没有几个人举手。即使是举手的人,也不一定懂得爱的奥秘。我们问问那个小伙子:你谈恋爱了吗?这是你的第几个女朋友?她为什么值得你爱……你的回答很幽默,也很耐人寻味。她为什么值得你爱?第一,她是一个女人;第二她长得还算漂亮;第三,她比以前的女朋友善解人意……总之,她有很多很多的好处,对不对?你是为了那些好处才选择她的吗?
  所谓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