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5-本草求真-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要药。古方治痢。香连丸用黄连木香。姜连散用干姜黄连。变通散用黄连茱萸。姜黄散用 
黄连生姜。治消渴用酒蒸黄连。治伏暑用酒煮黄连。治下血用黄连大蒜。治肝火用黄连茱 
萸。治口疮用黄连细辛。皆是一冷一热。一阴一阳。寒热互用之意。而无偏胜之害。汪昂曰 
。黄连泻心火。佐以龙胆泻肝胆火。白芍泻脾火。石膏泻胃火。知母泻肾火。黄柏泻膀胱火 
。木通泻小肠火。黄芩泻肺火。栀子佐之。泻大肠火。黄连佐之。柴胡泻肝胆火。黄连佐之 
。泻三焦火。黄芩佐之。绣按柴胡泻火。止就肝胆邪郁而言。若内实火用此。愈增其害矣。 
不可不知。)出四川。瘦小状类鹰爪。连爪连珠者良。姜汁炒。(心火生用。虚火醋炒用。胆 
火猪胆汁炒。上焦火酒炒。中焦火姜汁炒。下焦火盐水炒。或童便炒。食积火黄土炒。湿热 
在气分吴茱萸汤炒。在血分干漆水炒。眼赤人乳炒。)黄芩龙骨为使。恶菊花玄参僵蚕白藓 
皮。畏款冬花牛膝。忌猪肉。(亦有不忌者。如脏连丸黄连猪肚丸之类。) 

上编卷四泻剂
泻火
内容:(山草)大泻脏腑骨髓淫火热邪 
胡黄连(专入脏腑骨髓)。出于波斯国。近时秦陇南海亦有。气味功用。亦同黄连。因 
以连名 
。但此性专达下。大伐脏腑骨髓淫火热邪。凡骨髓劳热。五心烦热。三消五痔。温疟泻痢恶 
毒等症。皆得以治。(经曰。心移热于肺为膈消。是渴而多饮。上消肺热症也。又曰。二阳 
结而为消。是多食善饥。中消胃热症也。渴而小便数有膏。为下消肾热症也。又按经言痔因 
饱食。经脉横解。肠 为痔。又言督脉生病痔漏。又按书言痔有牝痔牡痔脉痔肠痔血痔之分 
。皆湿热下流伤于血分。无所施泄。则逼肛门而为痔肿。)故同猪胰。以疗杨梅恶疮。且同 
干姜。以治小儿果积。同鸡肝以治小儿疳眼。同乌梅以治小儿血痢。同甘草猪胰以治霉疮。 
又治妇人胎蒸。较之黄连治功同而稍异耳。但小儿肾脏不足。脾胃虚寒者。其切忌焉。心黑 
外黄。折之尘出如烟者真。畏恶同黄连。 

上编卷四泻剂
泻火
内容:(山草)治肺久伏热邪以清化 
知母(专入肺。兼入肾)。辛苦微滑。能佐黄柏以治膀胱热邪。缘人水肿癃闭。本有属 
血属气 
之分。肺伏热邪。不能生水。膀胱绝其化源。便秘而渴。此当清肺以利水者也。热结膀胱。 
真阴干涸。阳无以化。便秘不渴。此当清膀胱以导湿者也。黄柏气味纯寒。虽能下行以除 
膀胱湿热。但肺金不肃。则化源无滋。又安能上达于肺而得气分俱肃乎?知母味辛而苦。沉 
中有浮。降中有升。既能下佐黄柏以泄肾水。复能上行以润心肺。(汪昂曰。黄柏入二经血 
分。故二药必相须而行。)俾气清肺肃。而湿热得解。是以昔人有云。黄柏无知母。犹水母 
之无虾。诚以见其金水同源。子母一义。不可或离之义。(震亨曰。小便不通。有热有湿有 
气 
结于下。宜清宜燥宜升。又有隔二隔三之治。如肺不燥但膀胱热。宜泻膀胱。此正治。如因 
肺热不能生水。则清肺。此隔二之治。如因脾湿不运而津不上升。故肺不能生水。则燥胃健 
脾。此隔三之治。泻膀胱黄柏知母之类。清肺车前茯苓之类。燥脾二术之类。)故书皆言用 
此在上则能清肺止渴。却头痛。润心肺。解虚烦喘嗽。吐血衄血。去喉中腥臭。在中则能退 
胃火。平消瘅。在下则能利小水。润大肠。去膀胱肝肾湿热。腰脚肿痛。并治痨瘵内 
热。阴火热淋崩渴等症。若谓力能补阴。则大谬矣。(补阴惟地黄为首。)景岳谓此性最沉寒 
。本无生气。用以清火则可。(的解)用以补阴。则何补之有。第其阴柔巽顺。似乎有德。 
犹 
之小人在朝。国家元气受其剥削。而有阴移而莫之觉者。是不可不见之真而辨之早也。读此 
可为妄用知母黄柏一箴。得酒良。上行酒浸。下行盐水拌。忌铁。 

上编卷四泻剂
泻火
内容:(隰草)大泻肝经郁火 
青黛(专入肝)。系蓝靛浮沫。搅澄。掠出取干而成。味咸性寒。色青。大泻肝经实火。 
及散 
肝经火郁。(衍义曰。一妇患脐腹二阴。遍生湿疮。热痒而痛。出黄汗。二便涩。用鳗鲡松 
脂黄丹之类涂之。热痛愈甚。其妇嗜酒。喜食鱼虾发风之物。乃用马齿苋四两。研烂。入青 
黛一两。和涂。热痛皆去。仍服八正散而愈。此中下焦蓄蕴风热毒瓦斯。若不出。当作肠风内 
痔。妇不能禁酒物。果仍发痔。)故凡小儿风热惊痫。疳毒丹热痈疮。蛇犬等毒。金疮血出 
。噎膈虫食。并天行头痛。瘟疫热毒发斑。吐血咯血痢血等症。或应作丸为衣。或用为末干 
渗。或同水调敷。或入汤同服。或作饼子投治。(如圣饼子治咯血。用青黛同杏仁研置柿饼 
中煨食。)皆取苦寒之性。以散风郁燥结之义。即云功与蓝等。而止血拔毒之功。与治膈化 
蛊之力。似较蓝而更胜也。和溺白 冰片。吹口疳最妙。取娇碧者。水飞净锻石用。蓝靛兼 
有锻石。敷疮杀虫最奇。蛊属下膈。非此不除。蓝叶与茎。即名大青。大泻肝胆实火。以祛 
心胃热毒。故于时疾阳毒发斑喉痹等症最利。(斑由里实表虚而得。故斑得以透肌。斑如疹 
子者其热轻。斑如锦纹者其热重。斑如紫黑者其热重而胃烂也。古治赤斑烦疼。有犀角大青 
汤。)蓝子止能解毒除疳。故于鬼疫蛊毒之症最妙。 

上编卷四泻剂
泻火
内容:(山草)大泻肝胆实火兼除肾经湿热 
龙胆草(专入肝胆。兼入膀胱肾)。大苦大寒。性禀纯阴。大泻肝胆火邪。(时珍曰。相 
火寄 
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兼入膀胱肾经。除 
下焦湿热。与防己功用相同。故书载治骨间寒热。惊痫蛊膈。天行瘟疫。热利疸黄。寒湿脚 
气。(香港脚因足伤于寒湿而成。但肿而痛者为湿香港脚。宜清热利湿搜风。拘挛枯细。痛而不 
肿者名干香港脚。宜养血润燥。)咽喉风痹。并酒炒。同柴胡则治赤睛 肉。(汪昂曰。目疾初 
起。宜发散。忌用凉药。)但此苦寒至极。冯兆张云其等于严冬。黯淡惨肃。万草凋残。苦 
寒伐标。宜暂而不宜久。如圣世不废刑罚。所以佐德意之无穷。苟非气壮实热者。率尔轻投 
。其败也必矣!甘草水浸。暴用。小豆贯众为使。恶地黄。 

上编卷四泻剂
泻火
内容:(山草)制肾浮游之火攻于咽喉 
玄参(专入肾)。苦咸微寒。色黑入肾。书虽载能壮水。以制浮游无根之火。攻于咽喉。 
(肾 
脉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系舌本。凡肾水虚损。相火上炎者。多有喉痹咽肿咳嗽吐血等 
症。)谓其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得此色黑性润。微寒以为节制。则 
阳得阴归。而咽喉不致肿痛而莫已也。然此只可暂治。以熄其火。非若地黄性禀纯阴。力能 
温肾壮水。以制阳光。即书有言服此玄参。可以益精明目。消痰除嗽。及治一切骨蒸传尸发 
斑。(发斑有阴有阳。此止就阳毒言耳。)懊 烦渴。瘰 痈疽等症。皆是从其浮游火熄起见 
而言。病无不治。非真真阴亏损。必借此以为之壮。(玄参其性微寒。故止可以折火。不能 
以滋阴。)若使病非火起。则服此寒滑之味。不更使病转剧乎!是以书载脾虚泄泻。服此黑 
参。为大忌耳。蒸过焙用。勿犯铁器。恶黄 山茱姜枣。反藜芦。 

上编卷四泻剂
泻火
内容:(毒草)泻火清热解毒散血消痰 
射干(专入心脾肝)。形如乌羽乌扇。又以乌羽乌扇为名。辛苦微寒。书载泻火解毒。 
散血消 
痰。然究毒之所胎。血之所聚。痰之所积。又皆因火结聚而成。(归到火处为重。)射干苦能 
降火。寒能胜热。兼因味辛上散。俾火降热除。而血与痰与毒。与不因之而平矣。是以喉痹 
咽痛。结核疝瘕。便毒疟母等症。因于老血结于心脾。痰涎积于太阴厥阴者。(肺脾肝。)无 
不可以调治。如金匮之治咳气之用射干麻黄。治疟母鳖甲煎丸用乌扇烧过。千金之治喉痹用 
乌扇膏。(擂汁醋和噙之。)治便毒之用射干同生姜煎服。皆取性主善降。功多于上。服则 
必泻之意。若脾胃虚寒。切忌。泔浸煮熟。炒用。 

上编卷四泻剂
泻火
内容:(蔓草)消肺火以为化源之自 
天门冬(专入肺)。甘苦大寒。据书载泻肺火及兼补肾。然究止属苦寒。安能滋肾而补 
水乎? 
(的解)所云能补水者。以肺本清虚。凉则气宁而不扰。热则气行而不生。且肺为肾母。肺 
金 
失养。则肾亦燥而不宁。肾气上攻。则肺益燥而受克。而凡咳嗽吐衄。痰结燥渴。肺痈肺痿 
等症。靡不因之毕呈。(肺痈本于五脏蕴火。及胃积热上蒸。与外感风寒。内伤营血。热结 
而成。痿则本于津液枯竭。不能上输于肺。及风热伤卫。而致气竭力疲。故痈则为阳实。而 
痿则为阴虚。痈则邪伤于营。故唾有血而无沫。而便多下脓垢。痿则邪伤于卫。故唾有沫而 
无血。而便多下浊沫。痈则口中辟辟作燥而渴。痿则口中不燥而步武喘鸣。冲击连声而痰始 
应。痈则胸中隐隐作痛。痿则胸中不痛而气馁不振。痈则脉数而实。痿则脉数而虚。痈则宜 
表宜下。痿则宜滋宜润。治法因于内者。从内酌治。因于外者。从外酌解。因于虚者。养血 
补气保肺。因于实者。泻热豁痰。开提升降。)得此清肃之品。以为化源之自。则肾未必即 
补。而补肾之基。未必不于所清而先具也。是以又云补肾。但其性滑利。脾胃虚寒。及无热 
而泄者最忌。(苦泄热。寒胜热。若无热而泄。则不得用。)取肥大明亮者良。去心皮。酒蒸 
用。地黄贝母为使。恶鲤鱼二冬。熬膏良。 

上编卷四泻剂
泻火
内容:(芳草)泻肾血分实热治无汗骨蒸 
牡丹皮(专入心肾肝)。辛苦微寒。能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以治三经血中伏 
火。时 
珍曰。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相火炽则血必枯必燥必滞。与火上浮而见为吐为衄。 
(汪昂曰。血属阴。本静。因相火所逼。故越出上窍。)虚损与风与痰与火相抟。而见五痨 
惊 
痫螈 。(螈则筋急而缩。 则筋缓而伸。或伸或缩。手如拽锯。谓之螈 。即俗所谓为搐 
惊。则外有所触。心无所主。痫则卒然昏仆。身软吐痰。时发时止。五痨。一曰志痨。二曰 
心痨。三曰思痨。四曰忧痨。五曰疫痨。)瘀结而见疮疡痈毒产难。并无汗骨蒸。(阴虚又兼 
邪郁。故见无汗骨蒸。)用此不特味辛而散血中之实热。且有凉相火之神功。世人专以黄柏 
治相火。而不知丹皮之功更胜。盖黄柏恶寒而燥。初则伤胃。久则败阳。苦燥之性徒存。而 
补阴之功绝少。丹皮赤色象离。能泻阴中之火。使火退而阴生。所以入足少阴而佐滋补之用 
。较之黄柏。不啻霄壤矣。张元素曰。丹皮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治有汗之骨蒸。神不足 
者 
手少阴心。志不足者足少阴肾。(仲景)肾气丸用丹皮。治神志不足也。(内经曰。水之精为 
志。故肾藏志。火之精为神。故心藏神。)但补性少而泄性多。凡虚寒血崩。经行过期不尽 
者。为并禁焉。赤者利血。白者兼补气。酒拌蒸用。忌蒜胡荽。伏砒。 

上编卷四泻剂
泻火
内容:(乔木)大泻肾火及除膀胱湿邪 
黄柏(专入肾。兼入膀胱)。昔人同知母用于六味丸中。名为知柏八味丸。又同知柏各 
一两。 
酒洗焙研。入桂。名为滋肾丸。(时珍曰。知佐黄柏。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之义。古云 
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也。盖黄柏能制命门膀胱阴中之火。知母能清肺金。滋肾水之 
化源。)谓其可滋真阴。此说一出。而天下翕然宗之。以至于今。牢不可破。讵知黄柏性禀 
至阴。味苦性寒。行隆冬肃杀之令。故独入少阴泻火。入膀胱泻热。(好古曰。黄芩栀子 
入肺。黄连入心。黄柏入肾燥湿。所归各从其类也。震亨曰。火有二。君火者人火也。心火 
也。可以湿伏。可以水灭。可以直折。黄连之属可以制之。相火者天火也。龙雷之火也。阴 
火也。不可以水湿折之。当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凡人病因火亢而见骨蒸 
劳热。目赤耳鸣。消渴便闭。及湿热为病而见诸痿瘫痪。(瘫痪本有气虚血虚脾虚肾虚湿痰 
死血之别。但因热伤血。血不养筋。而致 短而拘。湿则伤筋。筋不束骨而致弛长而痿。宜 
用苍术黄柏。名二妙散以治。)水泻热利。黄胆水肿。(杲曰。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