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5-本草求真-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 
丁香(内寒) 肉桂(内寒) 
〔滞渴〕 
香附 川朴 枳壳 木香 
〔虚渴〕 
人参 白术 黄 当归 山药 熟地 附子 肉桂 

下编
卷十总义
内容:药有五味 
张元素曰。凡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此明五味之义。)辛主散。 
酸 
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统论五味之用。)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 
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淡能利窍。(复明五味之用。) 
药有阴阳阴阳之气平则无病不平则病生 
阴阳应象论曰。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清之清者。)浊阴走五脏。(浊之 
清者。)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浊阴归六腑。(浊之浊者。)味浓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 
阳。气浓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味浓则泄。(降泻。)薄则疏通。(渗利。)气薄则发泄。 
(发散。)浓则发热。(温燥。)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通泄为阴。淡味渗泄为 
阳 
。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润或燥。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 
此明阴阳之义。宗 曰。生物者气也。成之者味也。寒气坚。故其味可用以软。热气软。故 
其味可用以坚。风气散。故其味可用以收。燥气收。故其味可用以散。土者冲气之所生。冲 
气则无所不和。故其味可用以缓。气坚则壮。故苦可以养气。脉软则和。故咸可以养脉。骨 
收则强。故收可以养骨。筋散则不挛。故辛可以养筋。肉缓则不壅。故甘可以养肉。坚之而 
后可以软。收之而后可以散。故缓则用甘。不欲则弗用。用之太过。亦病矣!古之养生治疾 
者。必先通乎此。否则能愈人之疾者。鲜矣!) 
药有气味升降浮沉 
李杲曰。味薄者升而生。(象春。如甘平辛平辛微温微苦平之药是也。)气薄者降而收。 
(象 
秋。如甘寒甘凉甘淡寒凉酸温酸平咸平之药是也。)气浓者。浮而长。(象夏。如甘热辛热之 
药是也。)味浓者。沉而长。(象冬。如苦寒咸寒之药是也。)气味平者。化而成。(象土。如 
甘平甘温甘凉甘辛平甘微苦平之药是也。) 
汪昂曰。气浓味薄者。浮而升。味浓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浓者。能浮能沉。气味俱 
薄 
者。可升可降。 
李时珍曰。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其性然也。而升者引之以咸寒。则 
沉而 
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 
在物。亦在人也。(此统明升降浮沉之义。) 
药有根梢上中下 
元素曰。凡药根之在土中者。中半以上。气脉之上行也。以生苗者为根。中半以下。气 
脉之 
下行也。以入土者为梢。病在中焦与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梢降。人之身半 
以上。天之阳也。用头。中焦用身。身半已下。地之阴也。用梢。乃述类象形者。 
汪昂曰。凡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 
上 
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 
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 
药有五伤 
五伤篇曰。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 
咸伤 
血。甘胜咸。(此五行相克之义。) 
药有五走 
五走篇曰。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多食令人癃。酸气涩收。胞得酸而缩绻。故水道不 
通也 
。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多食令人变呕。苦入下脘。三焦皆闭。故变呕也。甘走肉。肉病 
毋多食甘。多食令人 心。甘气柔润。胃柔则缓。缓则虫动。故 心也。辛走气。气病毋多 
食辛。多食令人洞心。辛走上焦。与气俱行。久留心下。故洞心也。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 
。多食令人渴。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汁注之。故咽路焦而舌本干。(此五病之所禁。) 
药有五过 
五过篇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肉胝伤 而唇揭。味过于苦。脾气不濡。 
胃气 
乃浓。皮槁而毛拔。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平。骨痛而发落。味过于辛。筋脉 
阻绝。精神乃失。筋急而爪枯。味过于咸。大骨气劳。肌短。心气抑。脉凝涩而变色。(此 
五味之所伤。) 
药有子母相生 
汪昂曰。人之五脏。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经曰。虚则补母。实则泻子。又曰。 
子 
能令母实。如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 
并入肝与脾。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 
并入脾与肾。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也! 
药有形性气质 
汪昂曰。药之为物。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而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入心。 
荔 
枝核似睾丸而入肾之类。)有因性相从者。(如属木者入肝。属水者入肾。润者走血分。燥者 
入气分。本天者亲上。本地者亲下之类。)有因气相求者。(如气香入脾。气焦入心之类。) 
有因质相同者。(如药之头入头。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红花苏汁似血而入血之类。)又 
药有以形名者。(如人参狗脊之类。)有以色名者。(如黄连黑参之类。)有以气名者。(如 
香薷之类。)有以味名者。(如甘草苦参之类。)有以质名者。(如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之类。 
)有以时名者。(如夏枯草款冬花之类。)有以能名者。(如何首乌骨碎补之类。)此自然之理 
。可以意会也。 
药有佐使恶畏反杀 
时珍曰。药有七情。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需者同类。不可离也。(如人参甘草黄 
柏知 
母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 
不相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古方多有用相恶相反者。盖相须相使同用者。帝道也!相 
畏相杀同用者。王道也。相恶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用者识悟耳。 
制药贵适中 
嘉谟曰。制药贵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火制四。 炮炙炒也。水制 
三。 
渍泡洗也。水火共制。蒸煮二者焉。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住 
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陈壁 
土制。藉土气以补中州。面煨面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瀑。并解毒致令平和 
。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去穣者免胀。抽心者除烦。大概具陈。初学熟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