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可汗时代-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轨;实在是很可笑;不过李渊却是气得来不及笑了;只好决定武力解决这个不识抬举的皇从弟。
  杀鸡焉用宰牛刀;李轨的势力本来在三方当就是最弱的;何况李轨鸩杀了谋主梁硕以来;内部也一直不团结。最后在安修仁与安兴贵的合谋兵变下;被俘;送至长安后被斩。
  李轨被灭后;关陇一带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势力;李唐王朝终于在此站稳了脚跟。
  刘武周
  李唐王朝好容易在关站稳了脚跟;却没想到后院失火;当初自己发迹的地方如今却被别人占领了。抢了李氏后院的人;便是刘武周。
  刘武周;传说他的母亲怀他时梦见了一只雄鸡入怀。古时有很多这种传说;凡兴过一点儿浪的人都有个不平常的来历;不过一般要么是日月入怀;要么就是龙或者鱼之类的都是有的。在禽鸟类;最典型的是后世的岳飞;他出生时是真的有一只鸟飞到了屋顶上;他的名飞、字鹏举;就是由此而来;只不过他的父亲有没有认准那鸟就是他想像的鹏;则是另一回事了。鹏是很威风的;可是鸡就不然了;即使是雄鸡也一样。刘武周怎么会选这样一只动物;真是匪夷所思。   业十三年(615);刘武周在马邑杀了王仁恭;自称太守;然后投靠了突厥;封为定杨可汗幸亏刘武周没有建立什么朝代;不然他比后晋的石敬瑭唯一好的地方就是;他还没有自称儿皇帝。不过;投靠突厥在当时好像是比较流行的;即使是李唐此时也是有求于突厥;说几句臣服的话对李渊来讲也不过是发个牙疼咒(至此已经是三个牙疼咒了);但他并未接受突厥的封号;这就有着很的不同了。
  主张入侵太原的;是宋金刚。宋金刚可谓将;善用兵;他被窦建德打败后投奔刘武周;刘武周很高兴;封他为宋王;委以军事重任;并且家产也分了他一半;还把妹妹嫁给了他。这种信任程度可以说相当深了;仅次于翟让的让位给李密。
  武德二年(619)四月;刘武周进军黄蛇岭;唐齐王李元吉派张达率军驱逐;结果全军覆没。于是刘武周攻占石州、平遥、介州之后;可以说已经包围了太原。于是李渊派出姜宝谊、李仲文迎战;又是败。然后;李渊任命亲信裴寂为主帅;不想被宋金刚切断了水源;导致再一次的败。眼看太原就要守不住了;李元吉非常有英雄气概地对司马刘德威说:你用弱兵守城;我带着强兵出战。然后连夜带着家人逃到了长安;把李渊气得直想杀人。这种情况下;李唐的王牌部队终于登场了。
  在十一月的寒风;李世民率部踏着冰渡过了黄河;屯兵柏壁。然后又是相持。百姓听说是秦王李世民到了;于是莫不归附这个;嘿嘿;说实在的;当时李世民除了很能打以外并没有什么政绩;百姓为什么要归附他呢?不管是真的归附也好;是四处抓人也好;反正来的人越来越多了;然后便渐收其粮食。有点抢的意思;但却是非常客气的抢;因此史家此处用了一个很能体现这种客气的动词收。不管怎样;反正唐这边的粮食问题是解决了;李世民又用对峙后发制人的方法;开始消耗刘武周的粮食。粮食总有耗尽的一天;没吃的了就只好逃;敌人逃了就只有追。于是;宋金刚一路逃了下去;而李世民则是追了一路。双方都是强行军的速度;一昼夜行军二百余里;不光如此;双方还要交战数十回合。这样一来吃饭的时间是没有了;即使想吃;粮草也追运不上来;所以谁都没法吃;即使是李世民;也是两天没吃饭;三日没解甲。在雀鼠谷唐军抓到了一只堪称世界上最悲惨的羊;把它分吃了其实也就是喝羊汤;从后来家在介休城里一起狼吞虎咽的情况来看;好像不存在谁独吞了羊肉的情况。宋金刚那边也好不到哪儿去;甚至更惨;他们在士气上又输了一筹;不过这也许有助于逃跑速度的加快……最后;果然刘武周和宋金刚逃跑得更快些;没有让李世民抓到。他们逃到了突厥;可是最后又都为突厥所杀;客死他乡。
  刘武周一灭;唐的王业之基也夺了回来;然而李唐王朝并不甘心就此作罢。他们想当的;不是偏安一隅的唐王;而是真正一统天下的唐皇帝。
  宇文化及
  隋炀帝巡视江都图
  关于此人;本来没什么好说的;新旧《唐书》上反王的那部分都没把他列进去。找了良久;竟然不知道到底是把他归在哪一类……忽然间恍然悟;赶紧查找《隋书》;果然发现在叛臣传;排第一位的便是他。念在他是杀掉隋炀帝的人;这里还是记他一笔。
  演义;宇文化及奸诈无比;而且又有个非常骁勇的儿子宇文成都。但事实上那个宇文成都是不存在的;至少正史上没写他。宇文化及的帮凶;其实是他的弟弟宇文智及。《隋书》不曾提到宇文士及有没有跟着做恶;但推测起来;他也不能太脱离群众;但由于他比较灵通;投降了唐朝;因此记载要好了很多。但若说他完全没有帮着他哥干坏事;怕也未必;只是可能情况稍好……唉;反正人家也没写;一切都只能是推测。
  宇文化及本来只是个奸佞人;和演义那个野心勃勃的形象相去甚远;而且胆子也;属于有贼心没贼胆的那种人;甚至还不如宇文智及来得果断。
  隋炀帝杨广不知是怎么回事;竟然置天下于不顾;却在江都长驻;和刘禅的乐不思蜀差不多。但他的乐实在是一个虚象。当时天下乱;杨广却半点也不知道;甚至有使者来求救;他还认为是谎报军情;把使者杀掉了。但是他的长驻江都却引起了手下将士的不满;因为他们都是关人;都惦记着家人;很想回去;奈何皇帝却死也不走。怎么办呢?很多士兵商量着想逃回去。将军们可犯难了;如果报告给皇上;肯定要死;可是不报告;被皇上知道了;还是要死。那么他们该怎么办呢?只好造反了;可是还缺一个首领。他们想到了宇文化及;但是这种事岂是随便说说就成的?所以先得找一个熟人通通风;此人便是宇文智及(当时宇文士及不在)。宇文智及听了倒是十分高兴;于是几人一起找到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听完之后;吓得要命;良久才镇定下来。
  然后就按计划进行政变。应该说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当把杨广带到寝殿时;杨广叹道:我有什么罪?有一个人开始列举炀帝的罪状。杨广听完说道:我实负百姓;至于尔辈;荣禄兼极;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为首邪?宇文化及又让封伦列举罪状;杨广又说:卿乃士人;何为亦尔?由此可见;杨广很善诡辩;只是这时什么辩也没用了;杨广知道自己肯定逃不过这一劫;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结果混乱;平时准备的毒酒(看来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平时居然会准备这种东西)一时找不着;没办法只好解下系在腰间的白练;就这样被叛臣缢死了。
  杀完炀帝之后;和李渊、王世充等人一样;宇文化及也立了一个傀儡皇帝秦王杨浩。然后便领兵去打洛阳当时李密正在和王世充较劲;没想到半路竟然来了个宇文化及。洛阳的越王杨侗立刻转变政策封李密为太尉;让他对付宇文化及。本来宇文化及率领的兵士是隋朝的正规军;战斗力应该很强的;可是却数战不利;可见其指挥水平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打不胜;心自然郁闷;有时酒后就埋怨起他弟弟来:都是你连累了我。首领做成这样;也实在够窝囊。很多人看出来他成不了事;于是逃走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宇文化及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于是杀了杨浩;自立为帝;国号为许。
  既然宇文化及是杀害隋炀帝的凶手;那么谁要是杀了他;便会得到故隋臣民的拥护。李渊看到了这点;窦建德也看到了这点。本来李渊派李神通攻打宇文化及在前;若说李神通不争气也是有点冤枉他;毕竟和宇文化及相比;李神通还是稍强的;他把前者的都城拿了下来。于是宇文化及逃到聊城;李神通又追了过去。城里粮尽之时;宇文化及打算请降;可是李神通为了显示国威;硬是没答应。这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最后国威没显示;反倒让后面赶来的窦建德拣了个现成的便宜。   被窦建德抓住后;宇文化及一家全都被斩。此后不久;李神通和宇文化及一样;也败在了窦建德手。一人差不多同时打败两家;这种情形有点像是李世民打败王世充和窦建德的翻版。只是不同的是;窦建德是一个一个打的;而李世民则是一起打的。当初的胜利者窦建德;最终也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王世充
  打完刘武周没多久;李世民再次披挂;率领军浩浩荡荡地奔赴战场。这一次唐军兵锋直指洛阳的王世充。可以说;攻打洛阳和后面的虎牢关之战;才是唐初具有定天下意义的战。因为隋末虽然反王甚多;可真正有实力能与唐争天下的;就是王世充和后面要写的窦建德。但是未等三足之势完全形成;这两人就在相同的一场战役;在相近的地方;同时败在了李世民的手。
  王世充说来有点传奇人物的色彩;他的母亲带着他改嫁;所以他改姓了王。他对隋炀帝阿谀奉承;讨得了隋炀帝的欢心;后来炀帝让他去解洛阳之围;可见不是一般的信任。瓦岗之围使洛阳城里极其困难;即使王世充到了;也是三连败;情况糟糕得很呐。眼看就要不行了;但王世充祭起鬼神当法宝;安排了一个巫师来表演托梦;梦到了周公旦对他说会保佑王世充取胜。这在我们今天看来不光愚昧;而且可笑得紧;不想这招当时还真起了作用;他的部下多信鬼神;当时一看有周公相助;于是纷纷请战。就这样王世充率精兵两万、精骑两千出击;竟然获得了胜利;一下子摧垮了做着盟主梦的李密。
  对付完李密;洛阳一下子轻松了好多。本来已经揽得权的王世充自封为太尉、尚书令;又要加九锡;杨侗本不想同意;不过被派去的段达却说了一句实话:太尉欲之。王世充就想这么干;谁也阻止不了。杨侗熟视良久;呆了半天说不出话来;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最后只能没好气地说:随便你。加九锡是篡位的前兆;果然在李渊登基后的第二年;洛阳城内也上演了一出禅让的戏。不过越王侗可不像代王侑那么好摆布;而且洛阳城杨隋的势力相对于长安来说还是不的;王世充也着实费了很力气。篡位的程序都差不多;制造神话自是必不可少的;哪个皇帝登基都要弄出几个这种故事来;李渊不也是弄了个老子显圣吗?然后是推辞三次;最后逼不得已无可奈何;王世充只得答应了皇泰主的让位请求。可是;登基你就老老实实地当皇帝呗;王世充偏许了个可笑的牙疼咒;说以后等皇泰主长一点儿就把皇位还给他。不久;王世充就把杨侗杀了;杨侗临死之前;求祷以后再也不要生在帝王家里。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刚当上皇帝的王世充还是摆出了一副勤政爱民的样子;只是坚持的时间实在太短;还在他没杀杨侗的时候;就已经懒得再演戏了。此外;王世充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话虽多但却往往不得要领;常把臣们听得晕头转向。结果有人当面把这点提出来;王世充默然良久;倒是没有怪罪他;但却始终也改不了。就是这个缺点;在程知节的口;评价则是老巫妪;就是老巫婆了。在王世充还没当皇帝的时候;一次;两军阵前;程知节拉着秦琼当众投降王的敌军(就是唐军了)。临走前;程知节毫不隐晦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不过没提那个老巫婆;不然就成笑话了。这样的叛逃光明磊落;而且相当少见;可比演义里的暗逃走有趣多了;当时肯定有很多人看得瞠目结舌。还有;王世充任人唯亲也是不怎么得人心的李渊也是任人唯亲;不过能堵住人口的是;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孝恭;都是比较有才能的;尤其是李世民;这个不服不行。不过王世充倒是很轻视他;称他为童子;就是后来演义里常用的唐童。
  武德三年的七月;王世充口的童子率领着军来征讨他了。王世充一下子犯起糊涂来;不晓得为什么唐要出兵征讨他。于是两军阵前问道:唐帝关;郑帝河南;你们为什么要来打我?让人想到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这句诗;只不过王世充可不会终日思君不见君;他巴不得李世民永远不来找他呢。此问可说是智可及;愚不可及;统一天下征讨四方难道需要理由吗?这本身就是理由。李世民派宇文士及回答说:四海咸仰皇风;唯公独阻声教;为此而来!这当然是明显的借口;阻声教(其实就是指王世充阻挡了李唐王朝的统一)的并非只有王世充一个;只能说按进度是到了该消灭王世充的时候了。王世充仍不觉悟;又问:那么和好行不行呢?我爹只教我来打你;可没说让我与你讲和。反正我们就是要打你;你又能怎样呢?既然如此只好开战了。
  洛阳之战李世民采取了步步为营的比较稳的打法;一步步蚕食王世充的地盘。王世充有个不利的条件;就是他手下投降的人太多;最后所有的城基本上不是投降就是被攻占;只剩下洛阳了。尽管如此;李世民要想拿下洛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他有一次勘察敌情差点被单雄信杀掉;因而最后他不顾徐世NFDD0的劝告执意要杀单雄信;难免令人怀疑他的动机。但单雄信为人;并非如演义那般英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