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可汗时代-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钡簦灰蚨詈笏还诵焓繬FDD0的劝告执意要杀单雄信;难免令人怀疑他的动机。但单雄信为人;并非如演义那般英雄;历史上的单雄信;是个轻于去就的人;李世民杀他未必没有道理;否则后来的兄弟相争单雄信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实在不好说。
  李世民围困洛阳;洛阳城当然不好过;人口锐减;最后百姓甚至到了用泥混米做成饼的地步。《围城》里有句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洛阳城曾有十三次阴谋献城的行动;都被王世充镇压住了;可见王世充的确是个厉害角色;绝不可看。上一次对李密能够成功地反败为胜;就是一例。这一次王世充还想再续上一次的神话;带着二万人出来硬拼。这一仗果然够惨烈;就连李、王二人都很危险;一个差点阵亡;一个被刺了一槊;不过谁都没死;但对于王世充来讲;此仗不是平即是败;更何况真的败了。他没有让洛阳成为滑铁卢李世民的滑铁卢。此后双方仍是胶着状态。洛阳的困难就不说了;李世民一方也十分艰难;将士思归情绪比较浓;但他还是咬着牙挺住了;不管什么人反对;哪怕他父亲李渊来的亲笔信;他都不听;目的只有一个;攻下洛阳。而此时洛阳城王世充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盼窦建德能够早来援。
  最后王世充盼来的不是骑在马上指挥军的夏王窦建德;而是被军押解坐在囚车的唐军阶下囚窦建德。两人相对而泣王世充泪水为窦建德流的部分不一定有多少;但是他肯定想到了自己惨淡的将来……   没有办法王世充只好投降;但条件有一个;就是要李世民保证他以后的生命安全。这里就不好说李世民也在许牙疼咒;我认为他是真的不打算杀王世充的。于是;在唐营之面对着当初自己轻视的唐童;王世充一躬到地;结果被李世民调侃了一番。到了长安;李渊一开始先是破天荒地没有杀这个反王总归还是要照顾一下李世民的面子。然而王世充并没有因此而逃脱被杀的命运。就在王世充全家刚被发配到蜀地后;王世充就被仇人趁其接旨之际杀掉了这自然是矫诏;本属罪;可是李渊并没有怪罪那些人可以想见;此事的幕后真凶到底是谁了。
  不过也不用为王世充叫屈;因为他也曾背信弃义地杀掉过很多人或许这就是报应?

  乱世群雄(下)
  窦建德
  窦建德也是个有点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家世代为农民;最后他竟然只凭着热心助人树立了很高的威信;以至于他父亲死的时候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竟达到了一千多人。
  窦建德的起义是被人牵连的;但也可以说是自找。他为刺杀县令的孙安祖出主意;让他聚人观时变;说穿了;就是煽动造反。可窦建德竟然没跟着一起起义;那么;就别怪官府不客气了;于是他的全家都被杀掉。窦建德索性也投到了起义的队伍;他投奔了高士达。业十二年;高士达不听窦建德劝告;出兵与杨义臣决战;最后兵败阵亡;于是窦建德便成了起义军的首领。好在杨义臣被杨广先行干掉;所以窦建德不必担心成为高士达第二;从而可以慢慢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窦建德可以说是在逆境发展壮的。就在他称长乐王的那年;薛世雄奉命讨伐李密;路上顺便讨伐其他起义军。七月;在七里进之地;窦建德亲率敢死士二百八十人做先锋要突袭讨伐军时;在还差一里的地方;天居然要亮了。突袭是突不成了;窦建德只得准备投降。可忽然天降雾如果最终得天下的是窦建德;那么这件事一定会成为一件证明窦建德是真命天子的事而被肆传扬;于是突袭照常进行;结果把薛世雄打得只有他自己得以脱身。
  隋炀帝死后;窦建德赦免了投降的王琮;一时间很得人心。十一月;窦建德这里也发生了灵异事件;五只鸟率领万只鸟聚集在他的宫这件事做假的可能性不;毕竟谁也没法指挥一群鸟来朝拜。不过也许就只是一群鸟无意飞到了他的宫里;其有五只较的而已;或许地上有食物屑也说不好唉呀;忽然间怀疑起这些鸟儿到底是自发来的呢;还是被引诱过来的……然后又有人献玉;居然就是夏禹的玉(反正我是不信啊)。既然有了种种祥瑞;那么窦建德立国没商量;这年便改元五凤;定国号为夏。
  和王世充比起来;窦建德要光明磊落得多了;但这也不代表他不会耍阴谋。比如对魏刀儿;就是先结盟后突袭。那两年里窦建德很是威风了一阵;所到之处几乎望风而降;只是在幽州有点麻烦;就是那位演义罗成的爸爸罗艺。后来罗艺被赐姓为李;所以如果看初唐史看到李艺的话;没错;就是罗艺了。李渊没有杀罗艺反而赐姓把他拉到自己的宗族;真不是一般的优待;可是后来罗艺站错了队伍投到了李建成麾下;在李世民登基后担心自己被害投降了突厥;结果当然是悲惨地死去了。
  窦建德做的最有政治意义的事就是灭了宇文化及;其实是有点捡便宜了。因为唐的李神通此前已经攻打宇文化及很久;本来也有希望拿下;可是李神通偏偏不准宇文化及的请降;没想到窦建德又盯上了这块肥肉;于是加紧攻城;本希望赶在窦建德到来之前结束此战;最后在李神通的不力指挥下;终于没打下来;唐军没办法也只得退让。窦建德非常幸运地灭掉了宇文化及之后;礼遇隋炀帝的萧皇后;然后又为隋炀帝发丧;还联络洛阳的皇泰主;得封为夏王;取得了政治上的一定优势。可见窦建德虽是农民出身;但他却并不乏政治头脑。
  此后窦建德又向唐军在河北的军团发动进攻。唐军主帅是李神通;将当有李世NFDD0(本姓徐;赐姓李);这个搭配和江南一带的李孝恭、李靖的搭配差不多;主帅是宗室;助手是名将;只可惜一来江南比河北要弱;二来李神通比李孝恭差了很多;李世NFDD0和李靖也有差距。结果是唐军全军覆没;李神通等人被俘虏;李世NFDD0被迫投降。要说这比李元吉、裴寂的惨败也差不了多少了;想必李渊肯定十分气恼其实唐开国之战除了李世民打的几场仗之外;其他的还真是不利。
  窦建德收降了李世NFDD0;待他如上宾。作为回报;也是为了取得窦建德的信任好趁机逃跑;李世NFDD0为窦建德进攻王世充;俘虏了刘黑闼。后来窦建德余部以刘黑闼为首东山再起;也得感谢一下李世NFDD0;只是他们不懂得报恩;反而把李世NFDD0又一次打得全军覆没。此为后话;反正李世NFDD0取得信任之后;便计划着逃回唐朝了;只是按古时的迷信说法;窦建德气数未尽;李世NFDD0的计划途败露;顾不上再救他父亲;只身逃回了唐朝。
  这时怎么看窦建德都是非常有利的。可是谁知道他和李密的命运差不多;窦建德也是一战而败;败得一塌糊涂;自己也成了人家的俘虏。
  本来王、窦之间是敌国关系;可是洛阳被围;危急之下王世充只好求助于窦建德。书舍人刘斌认为应该援助王世充;而且唐、郑两军都已经疲惫;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渔翁得利的时机。刘斌的看法应该说是没有错的;像后世有人说窦建德不应该来只怕并不恰当。因为一旦唐朝占领了洛阳;那么据有长安、洛阳东西二京的唐实力可说是增;其地盘再也无人可及;而且那样的话李世民得以全力以赴地攻打窦建德;窦若再想取胜是难上加难。这个就是唇亡齿寒的道理。
  不过答应王世充后;窦建德并不急于出兵;而是派人给李世民写了封信;劝他回去。信里自夸了一通;然后又展望了一番唐军的前景:彼(就是指唐军)则外无救援;内绝军粮;将听楚歌之声;方见崤陵之哭;文采是有了(此信当然不是窦建德亲写;是孔德绍写的);可惜也只是话。想想真是可笑;李世民哪能凭他一封信就给吓回去呢?李渊写信李世民尚且没有退兵;何况是窦建德。但窦建德同意出兵帮助王世充;对李世民压力也不。好在窦建德一时也不能出兵;因为他正在对付孟海公。
  时间拖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武德四年;王世充眼里的救星窦建德总算发兵了。此时夏军新破孟海公;可谓士气正盛;而且三方对比一下;的确夏方最有利。假如我们回到当初猜测一下此战的结果;只怕能料到最后那样一个结局的人不多。   夏出兵了;李世民必须决定相应措施。当时唐军展开了一场辩论。正方一辩郭孝恪立论;说应该打而不该撤兵;因为这样可以一举灭掉两国。正方二辩薛收发言认为洛阳乏粮;无法守太久;窦建德来援则是要置我方于死地;因此不能让他们合力攻击;否则就麻烦了。所以要分兵据守成皋;以逸待劳;先破窦建德;王世充自然不难收降。反方一辩、二辩、三辩萧瑀、屈突通、封德彝一起发言;认为吾兵疲老;世充凭守坚城;未易猝拔;建德席胜而来;锋锐气盛;吾腹背受敌;非完策也;不若退保新安;以承其弊。最后正方三辩李世民拍板决定:世充兵摧食尽;上下离心;不烦力攻;可以坐克。建德新破海公;将骄卒惰;吾据武牢;扼其咽喉。彼若冒险争锋;吾取之甚易。若狐疑不战;旬月之间;世充自溃。城破兵强;气势自倍;一举两克;在此行矣。若不速进;贼入武牢;诸城新附;必不能守;两贼并力;其势必强;何弊之承?吾计决矣!千百年而下;当我们再看这场辩论时;不得不佩服李世民当时的果断和勇气。
  既然决定分兵;那么事不宜迟;立刻动身。李世民率三千五百骑兵奔赴虎牢关;刚一去就亲自出战;连设三道埋伏;然后以自己为饵引诱窦军出击;结果五百人对战五千人居然获得了胜利。开头就败了一阵;而且人家还是以少胜多;窦建德一定郁闷之极。
  此后两军相持;直到四月;窦建德军谋臣凌敬进言劝窦建德去攻打太原。这是有点围魏救赵的意思了。但是窦建德没听。后来窦建德失败;有人归罪于此;这个后面再说。那么既然没听;只好相持。
  这样又到了五月;李世民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出兵与窦建德会战。从早晨开始李世民严阵以待;夏军虽然占据人数上的优势;但双方只是打闹;没有举出战;窦建德的这个优势显示不出来。到了午;夏军又渴又饿;而且还很累看来夏军的素质确实没有唐军高;唐军别的不说;这个耐饥概是早就练出来了;经历了追刘武周时三天两夜的不吃饭;这次的苦根本不算什么。就在午这会儿;李世民准确抓住了时机;带兵猛攻。当时窦建德正在接受臣们的朝拜真是太凑巧了;简直让人怀疑他内部是不是有奸细出卖情报。结果混乱之窦建德无法指挥;十余万人得不到有效组织;于是乱;被俘虏了五万人。窦建德没办法;只好突围;了一槊;在牛渚口落下马来。唐将白士让下手要杀他;这时人的求生本能发挥了作用;窦建德呼:我是窦建德……
  被俘的窦建德被带到了李世民面前;李世民问他:我们打王世充与你何干;你何苦老远地来这里犯我兵锋?窦建德说:今不自来;恐烦远取。反正我们迟早都会打一仗;即使我不来;恐怕将来你也要去找我麻烦;既然如此;何不早些决一雌雄?窦建德本来是为了救援王世充;没想到自己比王世充更早一步落入敌人手。围城打援的极致;概也就是如此了吧。虎牢关之战可说是唐朝开国之初非常经典而且精彩的战役;经此一战;唐基本上平定了天下。
  押解到长安之后;窦建德被李渊直接杀掉了;因为他没有得到李世民的许诺;李渊杀起来也就没什么顾虑了。可惜窦建德屡战屡胜;最后败在了一个远比自己年轻的人手。
  另外;想说说我对虎牢关一战的看法;如果凌敬的建议被采纳又如何呢;窦建德能赢吗?暂时将这个放一放;先说一下当窦建德没来支援王世充的时候;王世充一定这样想过:窦建德来了就可以摆脱困境了。当唐、夏尚未开战之时;有谁能预言到后来的这个结果?当时的情况是;唐、郑相持已久;无论谁的日子都不好过;而夏军无论怎么说都比他们的情况好些;而且还是在新破孟海公之后;士气高涨虽说这也容易导致骄兵;而从夏军后来的行动看到;他们还是很心的;甚至占着人数上的优势;都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夏军最后失败;骄兵这一条基本可以免谈。我想要在当时投票的话;很多人都会投夏而非唐胜。而人数上的问题;国从来就不乏以少胜多的战例;但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否则哪里又有什么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这样的说法?以少胜多毕竟还是少数。当夏军浩浩荡荡奔赴而来的时候;便是主帅李世民;心里都未必没怕过。这是人之常情;要是真不怕的话;那才是有了问题。但李世民性格上超常的地方;也就在于他更坚忍。自然;如果战败了的话;这个词就多半要换成了固执或是其他的词了。其实有才的人多半都很固执;刚愎自用的多;虚怀若谷的少。李世民后期的纳谏则另当别论。当此之时唐军之有人劝他回军;其实这绝对是正常思维;而主战派的意见则有些超常了;在常人眼用疯狂来形容都不为过也对嘛;李世民的确是天才;天才都有点疯狂。如果一旦撤军的话;对于唐来讲损失太了;白来一趟不说;花费这么的力气却什么便宜都得不到。李世民决定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