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火准备在持续,而协约国军对雷代尔的“闪电突袭”也在紧张的筹备,当瓦伦战线上的协约国军士兵挺着刺刀冲出战壕时,雷代尔将遭遇协约国真正地主力部队的致命打击。只不过。聂文青的胃口显得很小。只看中了六个在埃纳河南岸的德军“桥头堡部队,”对在阿蒂尼、鲁齐埃两地以及北岸的夏托波尔西安的其余10多个师的德军没有歼灭的打算。上将忠实地执行着“小口小口地吃。瞧着德国皇帝的脸色打”的策略。
兰斯,这个被德军围困了三个月地要塞始终掌握在法军手里。在这里,法第二军,第一殖民地军,第十二军经受了战争的考验也体会到中国朋友的好处。至少在围城期间,中国飞机不断地用白色的降落伞空投给守卫部队大量的食品和药物,这些对当时的兰斯来说是最缺乏的物资。因此,兰斯对中国远征军西集团军司令官周昆上将是展开双手欢迎的。在原来地法第六集团军司令部,作为雷代尔战役地主攻负责人,上将召开了一次紧急的军事会议,因为再有12个小时进攻就将展开,而空军值察机部队,则送来一份新情报。“……德军在瓦伦一线集中了大量地兵力,显然不是用于防守之用。这个情况已经通报给贝当将军,他会做出相应的准备。不过作为法中央集团军群地左翼战区。我们应该对瓦伦战役伸出援手。积极主动地协助贝当将军巩固阵线。司令官决定,抽调法军第12、第20、第32军13个师的兵力转用到马西格一线。在瓦伦战局出现逆转的时候向东出击,攻击德军瓦伦方面之右翼。策应法中央集团军的行动。另外,集团军总预备队玉置师团,也移驻埃纳河上游的贝尔瓦森林一线,采取积极机动的战术动作,应付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雷代尔方向,则由远征军西集团军朝鲜军、第一海军陆战师、第一装甲旅和法第二军,第二殖民地军担任主攻和战役发展任务。各位,请对此发表意见。”
集团军冯玉祥少将是向所有与会的中法将领宣布新战役部署的,对中方将领而言,根本用不着说最后一句话,不过这里还有法军几个集团军和军级的将领,就不得不表示谦虚一点了。
法军将领们是感动得差点就要匍匐在地了。这个命令实际上把中央突击集群的一半兵力转用到西突击集群的战役地段上,也就是去帮助法军负责的防线。在攻击即将发起的前夜,中国的周上将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来,是与会的法军将领们绝对想不到却事实发生了的“大公无私”的真正朋友的作为。这个决定将导致在战役结束后,中国军队将有一部分从总预备队转入最前沿作战!
周昆和冯玉祥已经从瓦伦——凡尔登一线德军的大规模调动中预见到了危机,经轰文音的同意,才做出了这样的部署调整。
没有任何意见。作战会议立即结束,相关的部队调动立即就开始。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珍贵的。
1917年4月18日清晨,在西北方向上康布雷战区英军从伤亡巨大的野战转换成新的堑壕战后。法军在瓦伦出击了,而中国远征军地朝鲜军两个师则在第一装甲旅的掩护下发起了对雷代尔的进攻,海军陆战师和朝鲜军第三师(金顺熙)则位于主攻部队左右侧翼。法军部队一如既往地担任后续扩展任务。
8时整,隆隆的坦克前进声与第七、第八航空队强大的机群“”霍霍“的临空声同时出现在雷代尔德军阵地前。对突然其来的攻击,德军的心理准备并不充分,德军统帅部认为中国远征军的主力应该在康南地区,因此,雷代尔这个小小的桥头堡在统帅部醉心于新战役地时候并不受重视。
地面部队与空中力量同时进攻,考较的是中国远征军的地空立体作战的协调能力。当然,这样的进攻如果完美的进行,那将是无坚不摧、无可阻挡的。
一线坦克在地面火炮和伴随自行火炮的掩护下以每小时口公里地速度缓缓推进。坦克后面是用于发展战斗和占领阵地的装甲输送车运载的机械化步兵,再后面是徒步的朝鲜军两个师七万战斗员!最后,是法军第二殖民地军的黑忽忽的刚果战士。
中型轰炸机的轰炸线准确地保持在一线坦克前100米左右,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随后可以通过坦克部队营级指挥官的呼叫提供点对点的支援,打击企图顽抗的德军部队。
其实,这是一次铺张地、豪华的、有实际敌人的空地协同作战演习,就如同几年前在内蒙古沙漠和去年在海参葳的演习一样。
从人数对比来看。德军两个师相当于中国远征军一个师。
从兵器对比来看,没的比!德军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经营了一年多的混凝土碉堡群,但是这些东西连猎豹的坦克炮也抵挡不住,就更不用说自行火炮营里地加农炮和天上地炸弹了。
随着轰炸机的地毯式轰炸在向德军阵地推进,攻击部队地战车群和随后的步兵群也同步推进,根本就没有给那些在轰炸中幸存下来地德国人以还手的机会。
8时40分,德军雷代尔的主防御阵地被攻破,大量的德军开始向后溃退,企图通过雷代尔北面的埃纳河公铁大桥撤出阵地,在北岸建立防御。
这给空中的杀手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俯冲轰击群无情地带着厉啸反复地轰炸、扫射,考虑到战役任务规定要保住大桥。方便攻击部队在北岸建立桥头堡。所以俯冲轰炸机并没有携带重磅炸弹,只是用小炸弹和机枪构筑了一道空中火力封锁线,将几万德军硬生生地压制在桥头附近不敢动弹。
空军立即把德军的动向通报给第一装甲旅指挥官房海洋准将。这个时候,准将正在组织兵力兵器对依托雷代尔镇西古堡顽抗的德军实施最后攻击。按照战役计划,桥头堡将由海军陆战第一师的装甲部队去夺取。不过,准将还是派遣杨建忠上校带领装甲2营向大桥方向突击。以便策应兄弟部队达成战役任务。
海军陆战师正面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德军构筑在濒河山脊南面的暗堡群阻碍了部队的攻击速度,刘大柱只能通过呼叫战机的帮助打击那些坦克炮无法打击的目标。或者是由步兵用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去一一摧毁那些拦路虎。
008号坦克上,杨建忠上校并没有看到海军攻击德军侧翼的迹象。在他的位置上,视线无法绕过山脊看到南边的激烈战况。不过,他可以看到德军在溃退中顽抗,也可以远远地看到大桥上空战机在盘旋。
“全营各车,成三角突击阵列摆开,速庶20。冲击。”
三个装甲连立即摆成前一后二的突击阵形,边用机枪扫射前方零星的德军,边用20公里的时速向大桥南猛冲。失去有效战斗组织的德军根本无法实施对装2营的有效攻击,眼睁睁地看着80多辆钢铁怪物势如破竹直扑大桥。
桥头的德军疯狂地用手中的步枪、机枪和能够搜集到的火炮向装2营射击,在人潮涌动的桥头,这80多辆坦克和装甲输送车在整体上并不起眼,但是一冲上桥头,就成为德军无法撼动的钢铁阵线。一片片求生心切的德军冲了上来,在榴霰弹和机枪的打击下成为一堆堆的尸体,后续的德军再次冲上来,再次成为自动火器的打击目标。直到残余的德军无可奈何地举起白旗的时候,桥头阵地前已经积累起了齐腰高的尸堆。
9时50分,海军陆战一师3旅通过大桥在北岸控制了方圆三英里的桥头阵地。雷代尔六个师的德军只有少量冲破最初的空中攻击逃到埃纳河北岸。
“时许,后续的法军刚果部队在朝鲜军的引导下,在桥北扩展桥头堡,建立了一个正面七英里、纵深约五英里的桥头阵地。至此,雷代尔战役快速发起,快速结束,却没有达到战前预计的调动德军的任务,因为,德军已经在瓦伦战线上转入了攻势。
这个时候不能不说聂文青的“以积极进攻代替防御”的战略思想没有完全的体现出来。康布雷和雷代尔的胜利,歼灭了德军10个师的兵力,却没有调动德军向两地大规模的增援,反而让德军统帅部决心耍在瓦伦战线上实施突破,取得有决定性意义的战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康布雷战役和雷代尔战役实际上促使瓦伦——凡尔登更加的白热化。
不过,聂文青和周昆不是没有准备,中央突击集群的主动分兵,成为影响瓦伦凡尔登战局的决定因素。
从清晨8时法军开始象征性地进攻后,德军主动撤退到第二防线积聚兵力,并利用防线间的空地大量杀伤法、美、比部队。早已经做好准备的德军重炮群,也在同一时间向暴露了发射阵地的协约国军炮兵倾泻了大量炮弹,到下午15时,一半的法军重炮部队丧失了作战能力,对前线的火力支援力度降低到水平线以下。
14时20分,蓄势待发的德军开始反攻,一个突击就夺回了一线阵地,随后,在炮火的支援下开始打击正准备加入战斗的法中央集团军群主力。措不及防的法军立即退向预备集团军建立的防御阵地。这样,德军掌握了整个战线的进攻主动权。
当日夜,德军以“个步兵师加2个骑兵师20万人2400门重炮的强大力量出击克莱蒙昂阿尔贡,半夜时分,担负守备任务的法第口军溃退。兰斯——凡尔登铁路再次被切断,这就意味着协约国军西突击集群与中央突击集群最便捷的联系方式被破坏。
战局对协约国军来说,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第七章 为祖国而战 第四十四节 英印分裂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2…9 15:09:05 本章字数:4390
大中华帝国海军“重庆”号重巡洋舰离开了新加坡,向印度洋进攻。这艘1908年服役的重巡洋舰是为配合海军作战理念的改变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重巡洋舰,一般也作为归雁号的替代成为海军的检阅舰来使用。
重巡洋舰的建造理念是良好的远洋航海性能和强大的对空对地火力配置相结合。因此重庆号具有“000吨的标准排水量,前二后一三座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双联装255mm主炮炮塔。配备27mm…75Mm高平两用副炮42门和两具双联装553Mm鱼雷发射管。采用蒸汽轮机和柴油机混合动力推动,最大航速34节,最大航程在时速16节时为10800海里。装备舰载雷达和无线电通讯系统,可以作为舰队的临时指挥舰使用。
骚乱中的新加坡渐渐消失在海天线上,马来人和华人的,对立合作“性质的骚乱已经逐渐开始向新加坡独立方向发展。这场骚乱起始于1915年初!好心的大中华帝国释放了印尼排华骚乱中的经过苦役教育的马来和印尼暴徒,不过荷兰殖民当局不愿意接收为数20多万的暴徒回境,因此这些人就流落到马来半岛,尤其是新加坡为最。
很快,这部分人在因为种种原因故态复荫,在马来半岛开始找华人的麻烦。英国殖民当局认为首先是社会结构和这些人地就业问题引发了不满。因此在初期尽量地安排这些人到半岛上的种植园工作,不过为数众多的无业人员是殖民当局无法妥善安排的,英国人开始因为当初莽撞的大方决定而后悔了。荷兰人都明智地决定不要这些人。而英国则抱着自己的文明世界地代表,是世界头等大国地心态接纳了麻烦。到了1916年“月,骚乱逐渐形成。而当地华人为了在骚乱中自保。一方面自行武装起来(青龙会)。一方面与骚乱者谈判达成了默契,最后,在暹罗、缅甸、安南的独立风潮影响下,骚乱变成了要求马来半岛自治的动乱。到了1917年的四月,新加坡和马来半岛上时常响起激烈的枪声。独立者和殖民者在城市外围开始交火。而殖民者因为陷入欧洲大战的关系,无法抽调足够地兵力来消灭独立军,却只能看着独立军壮大起来,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龙剑铭从舰尾回到了舰桥司令室,心里却在估算着在目前的形势下,英国会于何时主动撤出中南半岛,这里的殖民地现在不能为英国的战争提供资源,相反地,还在严重牵制着大英帝国的投入战争,还在用逐渐变大的独立战斗威胁着殖民当局的存在。
英国人不明白亚洲发生的这些事情的幕后原因吗?不可能。傻子都明白。至少英国人能够猜到中南半岛上地独立风潮跟中国有关。但是英国政府并没有掌握到确切地证据。独立者用的武器是德制毛瑟,独立军地组织方式也近似于德军。一切的表面现象都是在证明,这些问题是德国煽动起来地。成熟的政治家不会相信表面现象。他们愿意深入地分析这些地区对中国来说的重要性。在“亚洲是亚州人的亚州”口号下,在中国参战前协约国答应在中国周边地区不得增兵的前提下。做咋。人情把这些殖民地换成对德国在非洲殖民地的控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