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一般百姓们,原本就是喜欢红然﹑厌恶白色,再加上它生得两耳难看,所以就以貌取“狗”,认为不吉﹑多丢弃不养,其实只是他们肉眼不识灵物罢了
主人宽厚﹑仆人直言。听了姚员外的话以后,那个老仆不但不奉承拍马,夸赞主人博学慧眼,反而是据理力争﹑苦口相劝,说是白狗属阴,恐怕留之妨主啊,而且你看看它那两只耳朵,哪有一个朝天﹑一个向地的?肯定是个不祥之物,不如趁早扔出去它,以免留下个祸害
但姚员外只是摇头轻笑,说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只要善念长存﹑无愧于心,又何必害怕一只犬类妨害自己呢
以后呢,那条纯白如雪的小狗就由姚员外留在府中,并且亲自精心喂养。没事儿就带它到处溜达转悠,常常逗它为乐,慢慢地取代了府中那些百灵﹑鹦鹉,成了姚员外最为喜欢的宠物。
那条雪白小狗倒也是聪明伶俐,很会讨得姚员外的欢心。姚员外就给它取了个“雪狮”的绰号,每天不离身前左右。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之后,雪狮越长越大,也就更加聪明﹑懂得人话。姚员外每次到小儿子的绸缎铺中转悠,总是不忘带着雪狮一块同往。
或许是姚员外真是慧眼独具,反正是随着雪狮的慢慢长大,它不但没有妨主或者给家门带来晦气灾星,反而姚府福气多多﹑喜事不断。
首先是大儿子放官在外政绩卓著,被调升进京,就职于吏部为官;其次是小儿子的绸缎生意也是风生水起,越来越好,虽然说不上是日进斗金,却也是个流金淌银的旺铺…………毕竟是太史公司马迁他老人家说得好: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这一下,就连当初强烈反对收留雪狮的老仆人,也是笑呵呵地认为,这个雪狮,还真真个姚门福星呢,大公子外放多年不见进京,二公子经商数载生意一般,自从有了这个雪狮进门,一下子就双喜临门﹑财源滚滚,看来还是员外高瞻远瞩﹑目光如炬啊
就在姚府上下喜气洋洋,纷纷夸赞雪狮吉祥﹑员外多福的时候,那个刚被人们认为是福星吉兆的雪狮,反倒显得坐卧不安似的,最后竟然双目流泪
自古以来人们就怕听到狗哭猫笑﹑母鸡学着公鸡叫,说是听到狗哭猫笑﹑母鸡司晨的话,绝对是个大凶之兆,特别是狗哭,更是位列不祥之首。
有关狗哭,历史上最为著名,野史上记载最多的,恐怕当数大明永乐初年,一代名臣方孝孺莫属。
据野史记载,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后,攻占北京,逼得建文帝自残失踪。荣登九五至尊的明成祖,令当时久负盛名的方孝孺草拟即位诏书﹑以示合法正统。
而方孝孺决心以死明志,绝不做那变节之臣。所以当他奉诏准备进宫之时,听到一阵悲鸣呜咽之声,忙命人察之。
下人回报说,家中所养数犬,均在流泪哀鸣,似有伤心之事一般。方孝孺就告诉家人说,看来古语所言不虚,狗哭兆凶﹑实为不假,本官刚下殉节之心,就听家犬悲鸣。
方的夫人就劝其说,即知狗哭兆凶,何不顺从新帝?以免带来大祸时,悔之晚矣
方孝孺就痛斥其夫人说,逆子佞臣的,称何新帝?大不了本官追随建文帝而已。。。。。。
后来因为方孝孺不但没有奉诏起草朱棣的即位诏书,而且在朝堂之上痛斥朱棣,让朱棣甚为恼怒,最后竟然诛其十族,成为有史以来株连最广的一案
而从方府逃出来的佣人所说的,在方孝孺出门离家之前,家中数狗之中,只有白犬悲鸣哀号,似乎知道方府将有大难一般。。。。。。
所以说从那以后,人们就更加忌讳听到狗哭,因为狗哭这个凶兆不但于主不利,甚至有可能祸及满门。
故而当姚员外一家听到雪狮悲鸣﹑看到它双目流泪时,自然大惊失色,只怕姚府会有什么大祸临门。
当初建议姚员外丢掉雪狮的那个老仆人,这时又见风转舵,说他早就知道白犬就是灾星祸胎,实在是不应当收留于它,这不,姚府刚刚双喜临门,这个孽畜反而且不喜而悲,想要妨主还是怎的?
姚员外虽然提心掉胆﹑惴惴不安,却也理智仍在﹑心明如镜。任凭老仆如何再次劝说他杀掉雪狮﹑消除祸胎,姚员外就是不准,而是告诉家人说,第一个发现失火而报告灾讯的人,不但不是灾星祸胎,反而是报警有功,这个雪狮也是一样,它肯定是发现了什么不祥之事,在提示警告呢
如此说来,雪狮何错之有?
不过,雪狮虽然能够未卜先知,感到姚府将有祸事,但它毕竟只是一畜而已,并不能开口直言相告啊
好在姚员外临危冷静﹑慌而不乱,看到雪狮流泪悲鸣之后,稍一沉吟,就赶快吩咐家丁,此事不得外传;并且要管家细细禀报,今年当收账租之类的,凡是不能上交的一律豁免或者宽限;全府上下立即吃斋食素﹑不沾荤腥;他更是立即沐浴焚香,求神拜佛,希望能够得到庇佑。。。。。。
晚上,姚员外非常郑重地询问两个儿子,大儿子近来可曾做过什么循私枉法﹑欺压良人之事?小儿子可曾以次充好﹑坑蒙于人?
大儿子摇头笑答,说是自己恪守祖训,决不做那有辱家门的贪官污吏,更不会仗势欺人﹑欺压良善
小儿子也是强调自己诚信经营﹑童叟无欺,更不做什么以次充好﹑坑蒙骗人之事
两个儿子反问老父今天为何如此紧张?
姚员外就将雪狮流泪悲鸣之事告诉他们,说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怕家人做下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给姚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横祸啊
姚员外如此一说,两个儿子也是顿感紧张。只怕富足祥和的生活刮起什么波澜祸事。
小儿子想了一番,突然开口说,前天做了一桩大买卖,足足赚了平时一年的净利,不知祸事凶兆是否与此有关?
一桩买卖竟然能够赚到平时一年才能赚到的净利?姚员外当然惊愕起来,忙问小儿究竟是何买卖﹑有此厚利
小儿缓缓讲到,前天天色将黑之时,有数个操作南蛮口音的人,来到他的绸缎铺中,说是他们是吴地绸缎商人,这次运来很多江南极品绸缎,本想慢慢销给京城的官宦豪门,无奈家人传来急信,说是家生变故,急需他回家处理。
所以他们主仆数人,想要贱理掉这几车上好的江南绸缎,价格方面好商量。
打开他们所带来的绸缎一看,无论是质地色彩﹑做工手感,均是绝佳上品。。。。。。
更令人惊喜的是,只给他们中等绸缎一半的价钱,他们竟然也无异议,只说事情紧急,不得不亏本而卖
钱货两清之后,那几个人就匆匆忙忙消失在夜色之中。
为了避免占小便宜吃大亏,他立即让伙计们全部打开包装,仔仔细细地将那批绸缎检查了一番,确实没有以次充好,这才让他放下心来
听了小儿子这番话,姚员外虽然斥责了他几句,说他是趁人之危,将价钱压得太低,却也并不认为这件事会带来什么祸害,毕竟商人逐利﹑天经地义,买卖是双方同意的事儿,虽有奸商之嫌,却也算不上是什么无良之举。
他们三人商量了半宿,也未发现做有什么招灾引祸之事。就在他们准备休息的时候,那个雪狮仍在悲鸣低泣,让人听了心里很是不安。
父子三人走出内室,前往去看雪狮。结果那只雪狮见到姚员外的小儿子以后,悲鸣得是更加厉害,那眼泪更是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泪如雨下,而且伏在地上,抬头看着他轻轻摇头,似乎在叹息一样。。。。。。
姚员外一见此状,猜测祸事十有来自小儿子身上。想到近来除了那件厚利买卖之外,并无异常,所以就吩咐小儿子说,那批绸缎暂且不要外卖,万一原主来赎时,仍按原价给他
姚员外心底儿不错,想法也好。只可惜他晚了一步,眼看祸事找上门来。
因为第二天,京城各门军士倍增,而且让人只进不出,说是要搜捕什么朝庭重犯;而且有大批宫内军士与衙役在城内挨门逐户地检查商铺。
等他们检查到姚员外小儿子的绸缎铺时,正好看到那批上好的绸缎。
于是众军士捕快们不由分说,立即将他绑了起来,说是这逆贼胆大包天,竟然敢潜入皇宫大内,盗取御用贡品﹑货卖牟利,真是罪不容诛﹑祸及灭门。。。。。。
由于姚员外的大儿子在京为官,也曾进宫面圣,所以就有给其弟指路的嫌疑,故而一同作为盗窃朝庭御用贡品的要犯,被下入大牢
姚员外一家,原本大儿为官﹑小儿经商,钱权不缺﹑门楣生辉的,结果眨眼间两子一块入狱,若是审问如实,恐怕将有灭门之祸啊
这真是福祸无常﹑造化弄人
姚员外的两个儿子负屈含冤,自是不会承认他们二人狼狈为奸,潜入大内库房,盗取御用贡品。
但事实如山,那批从宫内库房丢失的极品绸缎,正是在他店铺中搜查出来的,这一下就算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那批绸缎的来历…………因为他连转卖给他绸缎之人的模样也说不上来,因为当时天黑未有看清,自是无法提供,更别提捉到那些嫁祸给他们的罪魁祸首啦
姚府一夜之间天上地下,佣人仆役为了避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除了几个同姓老仆之外,纷纷离府而去。。。。。。
姚员外虽然因为年迈,加上案子未定,所以暂未收监。只等两个儿子熬刑不过,认罪定案以后,很有可能会刀斧加身﹑祸及全家
姚员外心里却是非常清楚,只有找到嫁祸给他小儿的那几个人,才能够洗清冤屈,否则此祸绝难逃脱
但是,人海茫茫,更何况他们恐怕早已出城远遁﹑逃之夭夭,怎么可能找得到他们呢?
就在姚员外苦苦思索的时候,那个雪狮反而不再悲鸣哭泣,而是做出了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来。。。。。。
【第二百九十六章】回光返照(9)
【第二百九十六章】回光返照(9)
姚员外知道,这盗窃皇宫大内御用贡品,远比朁越之罪还要厉害,历朝历代对此均是比拟造反之罪进行严处;更何况官家从他小儿铺中所搜出来的贡品数量巨大呢,一旦罪名坐实,极难逃脱灭门诛族之祸
像这等大罪,任你荡尽家财﹑如何打点上下,亦是丝毫不起半点作用的。(请记住我)而要想脱厄解困,避免这次灭门之灾,唯有找到真正的罪魁祸首,洗脱冤情﹑方可幸免。
但是,能从戒备森严的大内库房中盗窃出如此多的御用贡品,除了监守自盗﹑里应外合之外,除非是役神使鬼,否则断然不可能越过重重关卡,能把这么多东西从皇宫中运送出来。
如果是前者的话,那恐怕就是惊天大案了,因为它不但牵涉到贡品库房的管理内官,而且护卫皇宫的无数侍卫﹑把守宫门的众多兵丁们,全部难脱嫌疑………真是如此的话,那就是大明帝国的根基就要动摇了
因为那人如果真的有此能耐的话,宫内的珍宝奇玩﹑大锭金银才是他的目标,而绝对不会盗取些绸缎什么的东西,更不会把那批东西白白的便宜处理给自己小儿
难道说,那批贡品非为常人盗取,而是鬼神为之吗?
说起奇人异士役神使鬼﹑盗取宫内之物的事儿,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只是有损皇家面子尊严,正史没有记载罢了。
更为离奇诡异的是,有关光武中兴的野史之中,曾经录有一件异事。
相传,在西汉后期,由于乱象已现﹑人心不稳,鬼神之事更是多如牛毛。除了民间的种种怪事层出不穷之外,最为出名的当数出在帝都宫禁之内的怪事。
根据野史记载,西汉汉元帝刘姡г谖黄诩洌使诘奈锲防鲜遣灰矶桑湛际强饽诮鹨罄淳谷涣实鄢苑沟慕鹜胗耋缫采衩夭患�
汉元帝刘姡Ц湛蓟挂晕枪谑檀用羌嗍刈缘俩p为非作歹,但严刑拷打﹑杖毙多人之后,事情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是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后来皇帝一怒之下,将宫门守卫尽数换了一遍,并降诣说,没有上命,任何人不得出宫。既使这样,宫内的东西仍是丢失不断。
朝内文武对此也是忧心忡忡,召遍了破案的高官能手,也是没有办法查出究竟是何人所盗。
后有大臣进言说,这么多东西能够突破森森宫禁不翼而飞,断非人力可为也,难道说有邪物妖仙作祟吗?
众大臣一番商议,就如此这般奏明皇上﹑请旨定夺。
皇帝也是无计可施,就降旨请来了当时极负盛名﹑堪比老庄的道教名人严君平,请他运用神通,算算看到底是什么人竟然如此大胆。
当时道教大兴﹑高人辈出,为何偏偏宣召严君平前来解决此事呢?
那严君平住在郫县平乐山,曾在山上刻下“王莽服诛,光武中兴”八个大字,当时世人均不了解此预言兆何吉凶,直到二十多年以后,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人们才恍然大悟。
严君平在平乐山写出了《老子道德真经指归》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