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本草从新-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瘀 
勿用。(体虚有瘀、亦忌之。) 

卷四草部

内容:x宣、辟秽杀虫。x 
辛温。宣阳气。行经络。治山岚瘴气。(明时征滇、深入瘴地、军中皆染病、独一营以 
服烟 
得免、由是遍传远迩、人皆服之矣。)寒湿阴邪。辟秽杀虫。(捣汁、可毒头虱、烟筒中水、 
能解蛇毒。)其气入口。顷刻而周一身。令人通体俱快。(其性纯阳、能行能散。)用以代酒 
代茗。终身不厌。(故一名相思草。)然火气熏灼。(最烁肺阴、今人患喉风咽痛、嗽血失音 
之证甚多、未必不由嗜烟所致。)耗血损年。卫生者宜远之。闽中产者最佳。(质细、名金丝 
、沈氏露书云∶吕宋国有草、名淡巴菰、漳州人自海外携来、莆田亦种之、今处处有之、不 
独闽矣。 


卷五草部
内容:x蔓草类x 
x补益肝肾、调和气血、涩精气、化虚痰。x 
苦坚肾。温补肝。甘益阴。涩收敛精气。强筋益髓。养血祛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 
自灭 
。)乌须发。(故名首乌。)强阳事。令人有子。为滋补良药。(补阴而不滞不寒、强阳而不燥 
不热、禀中和之性、而得天地之纯气、所以为调补久病之圣药。)气血太和,则劳瘦、风虚 
疮痔、瘰 痈肿。(营血调则痈肿消、赤者、外科称为疮帚。)腹中宿疾。(能化虚痰。)恶血 
痿黄诸病自已。疗久痢恶疟。(益阴补肝、疟家要药。)调胎产崩带。止破伤出血。(邓笔峰 
卫生杂典方、末敷神效。)年深大者。收采精制。久服延年。令人不老。有赤白二种。夜则 
藤交。(故一名交藤。)有阴阳交合之象。以大如拳、五瓣而嫩润者良。老硬多筋者不用。三 
百年者。大如栲栳。服之成地仙。凡使赤白各半。泔浸。竹刀刮皮。切片。用大黑 
豆拌匀。入柳甑砂锅上。九蒸九晒。茯苓为使。忌诸血、无鳞鱼、葱、蒜、莱菔、铁器。( 
与萝卜同食、令须发早白、犯铁器、损人。) 

卷五草部
菟丝子
内容:x温补三阴。x 
甘辛而温。凝正阳之气。入足三阴。(肝、脾、肾。)强阴益精,温而不燥。治五劳七伤。 
溺 
有余沥。寒精自出。口苦燥渴。(景岳曰∶治消渴、煎汤、任意饮之。)寒血为积。祛风明目 
。止泻进食。(酒制为末、常服能使饮啖、如汤沃雪。)补卫气。助筋脉。益气力。肥健人。 
为调元上品。(同熟地、名双补丸、同元参、名玄菟丹。)肾家多火。强阳不痿。大便燥结者 
。忌之。无根。蔓延草上。子如黍粒。得酒良。拣去杂子。酒淘净。去土晒干。放瓷器内。 
勿使出气。入煎剂。再微炒研破。若入丸。须另磨细末。古人因难于磨细。酒浸一宿。煮令 
吐丝。捣成饼。烘干再研。则末易细。然酒浸稍久。往往味变酸臭。全失冲和馨香之味。每 
多无效。今市中菟丝饼。俱将麦面打入。气味全乖。断不可用。山药为使。 

卷五草部
覆盆子
内容:x温补肝肾、涩缩小便。x 
甘酸而温。益肾脏而固精。补肝虚而明目。起阳痿。缩小便。(寇宗 曰∶服之可覆其 
溺器 
、故名、李当之曰∶子似覆盆之形、因名之。)续绝伤。美颜色。乌须发。(捣汁涂发、 
不白。)女子多孕。同蜜为膏。治肺气虚寒。(李士材曰∶强肾无燥热之偏、固精无凝滞之害 
、金玉之品也。)性固涩。小便不利者勿服。去蒂淘净。捣饼。用时酒拌蒸。叶绞汁。滴目 
中。出目弦虫。除肤赤。收湿止泪。 疮溃烂、酸浆水洗后、覆盆叶为末掺之、日一次、以 
愈为度。) 

卷五草部
五味子
内容:x补肺肾、涩精气。x 
性温。五味俱备。(皮甘、肉酸、核中苦辛、都有咸味、酸咸为多。能敛肺气而滋肾水。) 
气 
为水母、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王好古曰∶入手太阳血分、足少阴气分。)益气生 
津。(肺主气敛、故能益、益气故能生津、夏月宜常服、以泻火而益金。)补虚明目。涩精强 
阴。(内核如肾、象形之义。)退热敛汗。止呕住泻。宁嗽定喘。(感风寒而喘嗽者、当表散 
、宜羌防苏桔、痰壅气逆而喘嗽者、当清降、宜二陈及苏子降气汤、水气逆而喘嗽者、宜小 
青龙、半夏茯苓汤、气虚病久而喘嗽者、宜人参五味。)除烦渴。消水肿。解酒毒。收耗散 
之气。瞳子散大。(洁古云∶夏服五味、使人精神顿加、两足筋力涌出、东垣云∶收瞳神散 
大、火热必用之药、丹溪曰∶收肺补肾、乃火嗽必用之药、五味功用虽多、收肺保肾四字 
、足以尽之。)按五味乃要药。人多不敢用者。寇氏虚热之说误之尔。唯风邪在表。痧疹初 
发。一切停饮。肺家有实热者。皆当禁之。北产紫黑者良。入滋补药。每粒铜刀切作两片。 
蜜酒拌蒸。晒干焙。临用再研碎。入劳嗽药。捶碎核。生用。南产色红而枯。若风寒在肺。 
宜南者。苁蓉为使。恶葳蕤。熬膏良。(烂弦风眼、五味子、蔓荆子煎汤、频洗之、效。) 

卷五草部
天门冬
内容:x泻肺火、补肾水、润燥。x 
甘苦大寒。入手太阴气分。(肺。)清金降火。益水之上源。(肺为肾母。)下通足少阴肾。 
( 
苦能坚肾、寒能去肾家湿热、故亦治骨痿。)滋阴润燥。杀虫消痰。(蒙筌曰∶肾主津液、燥 
则凝而为痰、得润剂则痰化、所谓治痰之本也。)泽肌肤。利二便。治肺痿肺痈。(肺痿者、 
感于风寒、咳嗽短气、鼻塞、胸胀、久而成痿、有寒痿热痿二证、肺痈者、热毒蕴结、咳吐 
脓血、胸中隐痛、痿重而痈稍轻、治痿宜养血补气、保肺清火、治痈宜泻热豁痰、开提升散 
、痈为邪实、痿为正虚、不得混治。)吐脓吐血。(苦泄血滞、甘益元气、寒止血妄行。)痰 
嗽喘促。嗌干消渴。(口燥多饮为消渴、由火盛津枯、宜润燥滋阴。)足下热痛。虚劳骨蒸。 
一切阴虚有火诸证。性寒而滑。脾胃虚而泄泻恶食者。大非所宜。取肥大明亮者。去心皮。 
酒蒸。熬膏良。(滋阴助元、消肾痰。)地黄、贝母为使。恶鲤鱼。(肺劳风热、天门冬煮食 
、止渴去热、或曝干为末、蜜丸服尤佳、亦可洗面。) 

卷五草部
百部
内容:x温肺、治寒嗽、杀虫。x 
甘苦微温。能润肺温肺。治寒嗽暴嗽久嗽。(苦温能利肺气、千金方、用百部熬膏、入 
蜜、 
不时取服、可疗三十年嗽。)杀蛔蛲蝇虱。(同秦艽为末、入竹笼烧烟、熏衣被、去虱、亦可 
煎汤洗衣被、作汤洗牛犬、去虱。)一切树木蛀虫。(触烟即死。)疗骨蒸传尸。疳积疥癣。( 
皆有虫、与天门冬形相类而用相仿、故名野天门冬、但天门冬治肺热、此治肺寒为异耳。) 
能伤胃滑肠。脾胃虚人。须与补气药并行。根多队成百。故名。取肥实者。竹刀劈去心皮。 
酒浸焙。 

卷五草部
马兜铃
内容:x泻肺下气。x 
体轻而虚。熟则四开象肺。故入肺。寒能清肺热,苦辛能降肺气。(时珍曰∶钱乙补肺 
阿胶 
散用之、非取其补肺、取其清热降气、则肺自安也、其中阿胶糯米、乃补肺之正药。)治痰 
嗽喘促。血痔 疮。肺大肠经热。(痔属大肠、大肠与肺为表里、肺移热于大肠、故肠风痔 
、清脏热则腑热亦清、千金方、单服治水肿、以能泻肺行水也。)亦可吐蛊。(汤剂中用之 
、多作吐。)根名土青木香。涂诸毒热肿。肺虚挟寒者。畏之如螫。实如铃。去筋膜。用子 
。 

卷五草部
栝蒌仁
内容:x俗作瓜蒌。泻火润肺、滑肠止血、治热痰。x 
甘补肺。苦寒润下。能清上焦之火。使痰气下降。为治嗽要药。(肺受火迫、失下降之 
令、 
故生痰作嗽。)又能荡涤胸中郁热垢腻。生津止渴。(丹溪曰∶消渴神药。)清咽利肠。(通大 
便、王 是斋指迷方、焙研酒调、或米饮下、治小便不通。)通乳消肿。治结胸胸痹。酒黄 
热痢。二便不通。炒香酒服。止一切血。寒胃滑肠。胃虚食少。脾虚泄泻。勿投。实圆长如 
熟柿。子扁多脂。去油。枸杞为使。畏牛膝、干漆。恶干姜。反乌头。(脱肛、生栝蒌汁温 
服、以猪肉汁洗手、按令自入。) 

卷五草部
天花粉
内容:x泻火、润燥、治热痰。x 
酸能生津。甘不伤胃。微苦微寒。降火润燥。滑痰解渴。生肌排脓消肿。行水通经。止 
小便 
利。(膀胱热解、则水行而小便不数。)治热狂时疾。胃热疸黄。口燥唇干。肿毒发背。乳痈 
疮痔。脾胃虚寒者。均宜戒用。即栝蒌根。澄粉食。大宜虚热人。畏恶同栝蒌。 

卷五草部
王瓜
内容:x即土瓜根。泻热、通、利水行血。x 
苦寒。泻热利水。治天行热疾。黄胆消渴。(捣汁饮。)便数带下。月闭瘀血。利大小肠。 
排 
脓消肿。下乳。(通乳药多用之、单服亦可。)堕胎。唯实热壅滞者宜之。稍稍挟虚。切勿妄 
投。根如栝蒌之小者。味如山药。根子通用。(经疏曰∶主治略似栝蒌、伤寒发斑、用王瓜 
捣汁、和伏龙肝末服、甚效。黄胆变黑、医所不能治、用土瓜根汁、平旦温服一小升、午 
刻黄水当从小便出、愈。) 

卷五草部
白蔹
内容:x泻火散结。x 
苦能泄。辛能散。甘能缓中。寒能除热。杀火毒。散结气。生肌止痛。治痈疽疮肿。面 
上 
疮。金疮扑损。(箭镞不出者、同丹皮或半夏为末、酒服。)敛疮方多用之。(故名、每与白 
芨相须。)搽冻耳。(同黄柏末、油调。)赤蔹功用皆同。(郑奠一曰∶能治温疟血痢、肠风 
痔漏、赤白带下。)蔓赤。枝有五叶。根如卵而长。三五枚同窠。皮乌肉白。反乌头。(外台 
方 

卷五草部
山豆根
内容:x泻热解毒。x 
苦寒。泻心火。以保肺金。去肺大肠之风热。(心火降、则不灼肺而金清、肺与大肠相 
表里 
、肺金清则大肠亦清。)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龈肿齿痛。含之咽汁、喘满热咳。腹痛 
下痢。五痔诸疮。解诸药毒。敷秃疮、蛇狗蜘蛛伤。疗人马急黄。(血热极所致。)大苦大寒 
。脾胃所恶。食少而泻者。切勿沾唇。苗蔓如豆。经冬不凋。 

卷五草部
金银花
内容:x除热解毒。x 
甘平。除热解毒。补虚。(凡物甘者皆补。)疗风养血止渴。(丹溪曰∶痈疽愈后发渴、 
黄 
六一汤吞忍冬丸、切当、忍冬养血、黄 补气、渴何由作。)除痢宽膨。(士材曰∶今人但入 
疮科、忘其治痢与胀、何金银花之蹇于遇乎。)治痈疽疥癣。杨梅恶疮。肠 血痢。五种尸 
疰。禀春气以生。性极中和。故无禁忌。其藤叶名忍冬。(经冬不凋。)干者不及生者力速。 
酿酒代茶。熬膏并妙。(忍冬酒、治痈疽发背、一切恶毒、初起便服、奇效、忍冬五两、甘 
草一两、水二碗、再入酒一碗、略煎、分三服、一日一夜吃尽、重者日二剂、服至大小肠通 
利、则药力到、忍冬丸、照前分两、酒煮晒干、同甘草为末、以所煮余酒、打糊为丸、藏器 
云∶热毒血痢、浓煎服之、为末、糖调常服、能稀痘。)须多用乃效。(近今有以漆花伪银花 
、为祸最烈、漆花短小梗多、色黑不香为异、亦易辨尔。) 

卷五草部
蔷薇根
内容:x泻湿热。x 
苦涩而冷。入胃、大肠经。除风热湿热。生肌杀虫。治泄痢消渴。牙痛口糜。(煎汁含 
咽。) 
遗溺好眠。痈疽疮癣。(千金曰∶蔷薇根、角蒿、口疮之圣药、角蒿所在多有、开淡红紫花 
、角微弯、长二寸许、辛苦有小毒、治恶疮有虫及口齿疮。)子名营实。酸温。主治略同。 
花有黄白红紫数色。以黄心白色粉红者入药。(抱朴子方、治金疮肿痛、蔷薇根烧灰、每白 
汤服方寸匕、日三服。) 

卷五草部
土茯苓
内容:x通、祛湿热。x 
甘淡而平。祛湿热以利筋骨,利小便以止泄泻。治筋骨拘挛,杨梅疮毒。(杨梅疮古方 
不载 
、明正德间起于岭表、其证多属阳明、厥阴、而兼及他经、盖相火寄于厥阴、肌肉属于阳明 
故也、医用轻粉劫剂、其性燥烈、入阳明、劫去痰涎从口齿出、疮即干愈、然毒瓦斯窜入经络 
筋骨、血液枯槁、筋失所养、变为拘挛痈漏、竟至废痼、土茯苓能制轻粉之毒、去阳明湿热 
、用一两为君、薏苡、银花、防风、木通、木瓜、白藓皮各五分、皂角子四分、气虚加人参 
七分、血虚加当归七分、名搜风解毒汤。)瘰 疮肿。(湿郁而为热、营卫不和、则生疮肿、 
经云∶湿气害人皮肉筋脉是也、土茯苓淡能渗、甘能和、患脓疥而血气旺者、煎汤代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