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3-辨证录-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连(二钱) 当归(五钱) 麦冬(五钱) 玄参(一两) 贝母(三钱) 菖蒲(五分) 水煎服。 
一剂即回,二剂愈。 
人有夜间发热,一时厥逆昏晕如死人状,惟手足温和,喉中痰响,不能出声, 
此阴厥也。乃阳气虚而不能入于阴血之中,以致鬼神凭之,往往厥逆也。直中阴寒 
之症,多有一时发厥者,但彼乃阴寒而猝中,此乃阴热而暴亡,各有不同。阴寒之 
厥,手足筋脉多青,灌之水必吐;阴热之厥,手足筋脉多红,饮之水必不吐。阴寒 
之厥,身必不热,阴热之厥,身必不凉。以此辨之,不差毫发。故阴寒之厥,舍参、 
附无夺命之丹;阴热之厥,饮参、附即丧身之鸩。治阴热之厥,法宜补阴以助阳, 
使真阴足而邪阴自散,阳气旺而虚火自消。庶痰涎化,昏晕除,厥逆定矣。方用补 
阴助阳汤∶ 
玄参(一两) 麦冬(一两) 熟地(一两) 人参(二钱) 白芥子(五钱) 柴胡(一钱) 
白芍(一两) 当归(一两) 白术(一两) 茯苓(五钱) 菖蒲(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昏迷苏, 
再剂而痰涎化,三剂而厥逆回,则可生也,否则不可救矣。 
此方补阴之药多于补阳。阴水足而阴火可散,阴火散而阳气可回,阴阳合而昏 
迷宜苏矣。倘服之而不效,是阴阳早已相脱,不能再续也,非前药之故耳。或曰阳 
气虚而离阴,是宜单补阳以入阴,今补阴以合阳,恐非治法。不知阳气虚而不能入 
于阴血之中者,以阴血之大燥,火盛而虚阳不敢入于阴耳,非阴血过多之谓也。苟 
补阳过胜,则阳旺而阴益消亡,此所以必须补阴以合阳,而万不可补阳以胜阴也。 
况方中未尝无补阳之药,补阴居其七,补阳居其三,阴阳始无偏胜,而厥逆可援也。 
此症用解晕神丹亦效。 
人参 半夏(各二钱) 茯苓(五钱) 南星(一钱) 天麻 乌药 陈皮 菖蒲(各五分) 
当归(三钱) 柴胡(一钱) 水煎服。 
人有日间发厥,而夜间又厥,夜间既厥,而日间又复再厥,身热如火,痰涎作 
声,此乃阴阳相并之厥也。热多则厥亦多,用泻火之药,则热除而厥亦除矣。然而 
厥既有昼夜之殊,而热亦有阴阳之异,正未可徒泻夫火也。宜于泻阳之中,而用补 
阴之药;于抑阴之内,而用补阳之剂。庶几阳火得阴而消,阴火得阳而化。提阳出 
于阴,而日间无昏晕之虞;升阴入于阳,而夜间无迷眩之害也。方用旋转阴阳汤∶ 
人参(一钱) 白术(三钱) 白茯神(三钱) 白芍(五钱) 当归(三钱) 生地(五钱) 
麦冬(三钱) 附子(一分) 炒栀子(二钱) 天花粉(三钱) 柴胡(一钱) 水煎服。 
一剂而厥逆安矣,不必再剂也。 
此方阴阳双补,痰火两泻,补泻兼施,不治厥而厥自定也。倘或补阴而不补阳, 
或泻阳而不抑阴,则阴阳必有偏胜,而痰火必致相争,变出非常,有不可救药者矣。 
此症用息争汤亦甚效。 
柴胡 神曲(各二钱) 甘草(一钱) 炒栀子 天花粉(各三钱) 茯苓(五钱) 生地(一两) 
水煎服。一剂即安,二剂愈。 
人有大怒之后,又加拂抑,事不如意,忽大叫而厥,吐痰如涌,目不识人,此 
肝气之逆,得痰而厥也。夫肝性最急,急则易于动怒,怒则气不易泄,而肝之性更 
急,肝血必燥,必求救于脾胃以纷取资。然而血不能以骤生,脾胃出水谷之液以予 
肝,未遑变血,势必迅变为痰以养肝。肝又喜血而不喜痰,痰欲入于肝而肝不受, 
必至痰阻于肝外,以封闭夫肝之窍矣。肝不能得痰之益,反得痰之损,则肝之燥结 
可知。既无津液之灌注,必多炎氛之沸腾,痰闭上而火起下,安得不冲击而成厥哉? 
治法宜去其痰而厥乃定也。然而去痰必须平肝,而平肝在于解怒。方用平解汤∶ 
香附(五钱) 当归(五钱) 天花粉(三钱) 半夏(二钱) 茯苓(三钱) 神曲(二钱) 
麦芽(二钱) 炒栀子(二钱) 黄连(五分) 甘草(一钱) 水煎服。一剂厥轻,再剂厥定, 
三剂全愈。 
此方解肝气之拂逆,实有神功。在清热而不燥,导痰而不峻也。 
此症用三白散亦效。 
白芍 川芎(各五钱) 栀子 茯神 天花粉(各三钱) 当归(五钱) 白豆蔻(二枚) 
南星 菖蒲 枳壳(各一钱) 水煎服。二剂全愈。 
人有怒,辄饮酒以为常,不醉不休,一日发厥,不知人事,稍苏犹呼酒号叫, 
数次复昏晕,人以为饮酒太醉故也,谁知是胆经之火动乎。夫肝与胆为表里,肝气 
逆则胆气亦逆,肝火动则胆火亦动。酒入脏腑必先入胆,酒渗入胆,则酒化为水矣。 
然而酒性大热,饮酒过多,酒虽化水,而酒之热性不及分消,必留于胆中。况怒气 
伤肝,则肝火无所发泄,必分流而入于胆。胆得酒之热,又得肝之火,则热更加热 
矣。夫肝胆为心之母,母热必呼其子以解氛,自然胆热必移热以于心,而心不可受 
热,乃变而为厥矣。治法亟解心中之热,而心热非起于心也,仍须泻胆之热;而胆 
之热非本于胆也,仍须泻肝之热,以解酒之热而已。方用逍遥散加味治之。 
柴胡(一钱) 白芍(一两) 茯苓(五钱) 白术(五钱) 甘草(二分) 陈皮(五分) 
当归(二钱) 葛花(二钱) 炒栀子(三钱) 白芥子(三钱) 水煎服。一剂厥轻,二剂厥定,三 
剂全愈。 
逍遥散治郁实奇。佐之栀子以泻火,益之葛花以解酒,加之白芥子以消痰。酒 
病未有不湿者,湿则易于生痰,去其湿而痰无党,去其痰而火无势。湿既无党,火 
又无势,虽欲再厥,其可得乎。方中所以多用茯苓、白术以辅助柴胡、白芍者,正 
此意也。 
此症用醒 汤亦效。 
干葛 柞木枝(各一钱) 人参(二钱) 茯神(三钱) 白芍(五钱) 黄连 半夏(各五分) 
吴茱萸(二分) 水煎服。一剂即效,四剂愈。 
人有一过午时,吐酸水一、二碗,至未时心前作痛,至申痛甚厥去,不省人事, 
至戌始苏,日日如是,人以为阴分之热也,谁知是太阳膀胱之经,有瘀血结住而不 
散乎。但小便不闭,是膀胱之气未尝不化也。气乃无形之物,无形能化,若有瘀血 
结住而不散者,以血有形,不比气之无形而可散也。未申之时,正气行膀胱之时也。 
气行于血之中,而血不能行于气之内,所以作痛而发厥。欲活其血之瘀,非仅气药 
之能散也,必须以有形之物制血,则气可破血,而无阻滞之忧矣。方用逐血丹∶ 
当归尾(一两) 大黄(三钱) 红花(三钱) 桃仁(二十粒) 天花粉(三钱) 枳壳(五分) 
浓朴(二钱) 丹皮(三钱) 水蛭(火 烧黑,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瘀血通,二剂而 
瘀血尽散。 
此方用水蛭同入于大黄、浓朴之中,以逐有形之血块,则病去如扫,而痛与厥 
尽去也。倘不用水蛭,虽亦能止厥定痛,而有形之血块终不能尽逐,必加入水蛭而 
建功始神,不可以此物为可畏而轻弃之,遗人终身之病也。 
此症用破瘀丹亦神。 
水蛭(炒干黑,二钱) 当归 白芍(各一两) 茯苓(三钱) 肉桂(三分) 桃仁(十四个) 
生地(五钱) 枳壳(五分) 猪苓(一钱) 水煎服。二剂全愈。 
人有忽然之间,如人将冷水浇背,陡然一惊,手足厥冷,遂不知人,已而发热, 
则渐渐苏省,一日三、四次如此,人以为祟乘之也,谁知乃气虚之极乎。夫气所以 
卫身者也,气盛则体壮,气衰则体怯。外寒之侵,乃内气之微也。内气既微,原不 
必外邪之袭,无病之时,常觉阴寒逼身,如冷水浇背,正显内气之微,何祟之来凭 
乎。然而内热之极,亦反生寒颤,所谓厥深热亦深,与气虚之极亦生寒颤者,似是 
而非,苟不辨之至明,往往杀人于顷刻,可不慎欤!辨之之法,大约内热而外寒者, 
脉必数而有力,而舌必干燥也;气虚而外寒者,脉必微而无力,而舌必滑润也。故 
见气虚之症,必须大补其气,而断不可益之大寒之品。方用苏气汤∶ 
人参(一两) 陈皮(一钱) 枳壳(三分) 菖蒲(五分) 水煎服。一剂轻,二剂更轻, 
连服数剂全愈。 
此方重用人参以补气,益之陈皮、枳壳宽中消痰,则人参苏气更为有神;益之 
菖蒲者,引三味直入心中,则气不能散于心外也。 
此症用助气回阳汤亦效。 
人参 黄 (各五钱) 南星(二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枳壳(五分) 砂仁(三粒) 
水煎服。二剂效,四剂全愈。 

卷之五
春温门(三十三则)
属性:春月伤风,头痛鼻塞,身亦发热,是伤风而欲入于太阳,非太阳之伤寒也。夫 
春伤于风,由皮毛而入肺也。风入于肺而不散,则鼻为之不利。肺金之气不扬,自 
失其清肃之令,必移其邪而入于太阳膀胱。惟恐邪入,乃坚闭其口,而水道失行, 
于是水不下通而火乃炎上,头自痛矣,与传经太阳之伤寒绝不相同。散肺金之风, 
杜其趋入膀胱之路,而身热自退也。方用舒肺汤∶ 
桔梗(三钱) 甘草(一钱) 苏叶(五分) 天花粉(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分) 水煎服。 
一剂而身热解,二剂而头痛鼻塞尽愈。 
此方专入肺金以散其风邪。有风则必生痰,有痰则必有火。天花粉消痰而又善 
解火,一味而两用之也;桂枝、茯苓开膀胱之口,引邪直走膀胱而下泄,因肺欲移 
邪而移之,其势甚便,随其机而顺用之也。 
此症用加味甘桔汤亦佳。 
桔梗 川芎 天花粉 麦冬(各三钱) 甘草 黄芩(各一钱) 水煎服。二剂愈。 
春月伤风,身热咳嗽,吐痰恶热,口渴,是伤风而阳明之火来刑肺金,非伤寒 
传经入于阳明也。夫阳明胃土本生肺金,何以生肺者转来刑肺乎?盖肺乃娇脏,风 
入肺经必变为寒,胃为肺金之母,见肺子之寒,必以热济之。夫胃本无热也,心火 
为胃之母,知胃欲生金,乃出其火以相助。然而助胃土之有余,必至克肺金之不足, 
是借其兵以讨贼,反致客兵残民,故胃热而肺亦热,而咳嗽口渴之症生矣。治法泻 
心火以安胃土,自然肺气得养,而风邪自散。方用平邪汤∶ 
黄连(三分) 甘草(一钱) 苏梗(一钱) 紫菀(一钱) 葛根(一钱) 石膏(三钱) 
麦冬(五钱) 贝母(三钱) 茯神(三钱) 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三剂身凉矣, 
不必四剂也。 
此方泻心火者十之三,泻胃火者十之六。盖心火之旺克肺者轻,胃火之旺刑金 
者重。轻泻药心中之火,则心不助胃以刑金;重泻胃中之火,则胃不刑金以伤肺,肺 
气既回,肺邪又安留哉。 
此症用清胃散亦效。 
石膏 半夏(各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分) 麦冬(三钱) 陈皮 葛根(各一钱) 
水煎服。一剂愈。 
春月伤风,发寒发热,口苦,两胁胀满,或吞酸吐酸,是少阳之春温也。何以 
冬月谓之伤寒,而春月即谓之春温耶?不知冬月之风寒,春月之风温。寒则伤深, 
温则伤浅。伤深者邪至少阳而有入里之惧,伤浅者邪入少阳而即有出表之喜,故同 
伤少阳,而伤风与伤寒实有异也。至于治伤风之少阳,法又不必大异,皆舒其半表 
半里之邪,而风邪自散。虽然伤寒邪入少阳,有入里之症,往往用大柴胡与承气之 
类和而下之;若伤风入少阳,以小柴胡汤和解而有余,不必用大柴胡、承气而重用 
之也。方用加减小柴胡汤∶ 
柴胡(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黄芩(一钱)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天花粉(一钱) 
水煎服。一剂寒热解,再剂诸症愈。 
此方较原方更神。以用茯苓之多,使邪从膀胱而出,更胜于和解也,佐柴胡以 
散邪,乃建奇功耳。 
此症用安胆汤亦效。 
柴胡 天花粉 炒栀子(各二钱) 甘草(一钱) 白芍 丹皮(各三钱) 水煎服。二剂愈。 
春月伤风,身热呕吐不止,人以为太阴之伤寒也,谁知是太阴之春温乎。夫太 
阴脾土也,风伤太阴,则土中有风,风在地中,则土必震动而水溢,故令人呕吐不 
止,非阴寒之气,入于脾土之内,而动人呕吐者可比。此与伤寒传经之入太阴者, 
治法迥不相同也。伤寒当温经以回阳,而伤风宜散其风以安土。方用奠土汤∶ 
白术(五钱) 茯苓(三钱) 人参 柴胡 半夏 甘草 葛根(各一钱) 神曲(五分) 水煎服。 
一剂而风散,二剂而身凉。三剂而病全愈矣。 
方中祛邪于补脾之内,脾健而风自息也。 
此症亦可用护脾饮∶ 
白术(三钱) 人参(二钱) 肉桂(三分) 陈皮(三分) 半夏(一钱) 苏叶(五分) 水煎服。 
一剂愈。 
春月伤风出汗,胃干燥,渴欲饮水,是春温之症,火邪入膀胱,非太阳之伤寒 
也。夫膀胱者,肺金之表也,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