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委会开过之后,李焘阴沉着脸随着柳俊之后走出了会议室,尚未离开市委办公楼,李焘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市长,请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吧,咱们再商量一下。”
电话里传来柳俊平稳的声音。
“好,我马上过来。”
李焘也没有多说什么,挂断电话,转身又走了回去。正好与党群副书记谢媛碰在一起,谢媛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一笑,给了李焘一个鼓励的眼神。
不过这个眼神,并没有带给李焘多少安慰。相反令他心里有些腻歪。实话说,李焘并不怎么看重谢媛,尽管他很清楚,谢媛确确实实是邰惟清的亲信。邰惟清曾经很隐晦地点过一句,要他有事多和谢媛商议。
对于谢媛的出身和底细,李焘也了解得比较清楚。知道她以前是丁玉舟的亲信,家里似乎与丁玉舟的夫人还有些亲戚关系。谢媛能够出任玉兰市委宣传部长,正是因为丁玉舟的力荐。照一般的观点来看,谢媛绝对是丁玉舟的死党。丁玉舟去了省政协之后,理应向柳俊“效忠”。其他的丁系重将如韩劲武、钟永明、牛前进、齐守义等莫不如此。现在,却忽然成了邰惟清的亲信,叫人不得不怀疑她与邰惟清的关系不是那么单纯。
谢媛本身就是一个风韵犹存的美丽女子,便更加引人遐想了。
李焘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干,一步一步走上正厅级领导岗位的,平日里也经常以此为傲。甚至于在国家部委的时候,还与最亲近的人议论过邰惟清在A省的“失策”。也就是说,李焘其实连邰惟清也不是那么敬服的。眼下谢媛摆出一副“关心”的姿态来,怎能叫李焘心里很舒服?
自然,心里的腻歪李焘没有表现出来,微笑着向谢媛点了点头,径直去了柳俊的办公室。
李焘到的时候,柳俊并没有坐在办公桌之后,而是在待客区长沙发上坐着,一口一口抽烟,见李焘进门,站起身来,微笑点头。说道:“市长来了,请坐吧!”
自李焘到任,柳俊对他一直比较客气。
也许还不仅仅是对搭档的那种客气,李焘能够感受到柳俊内心的那份尊重之意。
李焘的感觉没有错,柳俊一贯对知识分子高看一眼。且不管李焘治理地方的实际能力如何,起码理论水平是很高的,柳俊拜读过他那些有关城市建设的论文,觉得很有见地。此外,李焘凭自己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也能获得柳俊的敬重。
这种敬重,与双方的政治理念无关,也与站队无关。
柳俊希望,市委书记和市长,大多数时候能够摈弃政治理念的分歧,携手合作,真正将玉兰市的事情办好,为群众多做点实事。
这是柳俊选择进入官场的本意。
他踏入官场,不是来斗争的,是来为民办事的。说得难听点,“斗争”只是副产品,不得已而为之。柳俊极少因为一己之私,主动挑起“争斗”。
见到柳俊的笑容,李焘郁闷的心情忽然略有好转。
如同柳俊对他的尊重一样。李焘也认为柳俊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搭档和上级,哪怕双方并不是一个阵营里的人。
李焘没有与柳俊握手,径直在一侧的沙发上落座。
这也是柳俊的规矩,一个班子里的同志,低头不见抬头见,平日见面,没必要把礼节搞得太繁复。
柯启帆奉上清茶,轻轻退了出去。
李焘落座之后,柳俊并没有急于开口,将手边的香烟向他推了推。
“谢谢!”
李焘微微点头为礼,从烟盒里掏出一支小熊猫。叼在嘴上。
整个玉兰市,恐怕也只有在柳俊这里能够抽到正宗“黄熊猫”了。
办公室里腾起淡淡的烟雾,党政一把手都不吭声,各自在想着心事。李焘知道,自己应该先开口向柳俊做个汇报了。原本以为,设立基础建设工程指挥部和引进水泥厂,均是市政府权限之内的事情,上常委会通报一下,只是走个过场。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很错误。
在玉兰市,正经大事没有柳俊点头,是行不通的。
常委会上的情况,已经将这一点阐述得明明白白了!
柳俊或许并没有刻意追求一言九鼎的“土皇帝”地位,但是李焘若想真的将市政府当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经营,将柳俊撇开,无论如何做不到。就算常委会上通过了成立基础建设工程指挥部的提案,这个正处级的指挥长,是不是能够安排李焘看重的人,还得两说。
虽然说,这样带有临时性质的部门,直属市政府领导,一般均会尊重市长的意见。那也只是通常意义上的说法,柳俊真要干涉,也是名正言顺,任何人都不好说什么。
市委书记管着乌纱帽呢。
这可是组织原则。
柳俊没有在常委会上顺应大多数常委的意思,直接否决掉市政府的提案,而是在会后立即请他过来当面商谈,已经是给了李焘很大的面子。李焘就知道,此事尚未完全绝望。这两个事情,对于李焘来说,非常的重要。
因为这都是在市长办公会议上已经通过了的,甚至于指挥长的人选,李焘都已经选好了,找人谈过话,等于是许下了诺言。而今却在常委会上被拦住,叫李市长的脸面往哪搁?威信还怎么建立起来?
至于引进海天集团,更是邰惟清亲自牵线搭桥。人家本不乐意来的。看在邰惟清面子上不得不然。若是这个项目被否决,李焘在邰惟清心目中,只怕会落下“无能”的印象。
这个可就太糟糕了。
就目前来说,在高系的大佬面前,李焘的份量可还赶不上邰惟清,差得远。倘若落下了这么个“无能”的印象,对景时候,邰惟清在高系大佬面前张张嘴,李焘的前程可能因之大受影响。
一念及此,李焘迅速调整好了情绪,将常委会上的不快抛了开去,挺直身子,准备向柳俊解释自己的思路。
第1517章 柳衙内
“书记,成立基础建设工程指挥部。我不是想争权。就是想减少一些中间环节,提高效率。”
李焘说道,言辞十分坦诚,“争权”两个字都直接宣之于口了。
柳俊微笑听着,不置可否。
是不是争权,不是你怎么说,人家就怎么听的。不过李焘有一个感觉,柳俊似乎不是很在意这个事情。这个基础建设工程指挥部的十来亿资金和几个正副处级干部的任命,或许并不足以令得省委副书记重视异常。
感觉到了这一点,李焘又在心里犯了一下愣怔。
看来自己的层次还是有待提高。邰惟清,乃至整个高系的大佬,可都希望李焘能够成为柳俊的对手。但是如果连柳俊心里在想些什么,都搞不明白的话,这个对手可是有些难做。
“可是我们有些同志,思想出了问题。在他们心目中,工作不是放在第一位的。所有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争权夺利,这个很不好。玉兰市四区三县,近五百万人口,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要保持发展第一,保持经济总量第一。保持城市建设第一,等等等等,谈何容易。我们的精力,应该更多的放到工作上来。总是做这种无谓的争斗,内耗太严重了。”
李焘吭声说道,情绪比较激越。
柳俊的眉毛微微望向一扬,随即又恢复正常。
李焘此前的主要工作经历,是在国家部委,说话方式和行事方式,似乎与地方上成长起来的干部,颇有不同。例如现在这些话,如果换成是崔福诚或者汪国钊,就绝对不会说出来。尽管他们心里的愤懑,也许比李焘更甚。
国家部委,办公室人事关系,或许比地方要复杂得多。但政治的复杂程度,却有所不如。毕竟国家部委管的工作比较单纯,各部门之间横向联系也不是很多。类似于党委政府关系的协调工作,在国家部委是没有的。
地方政治,很多矛盾的产生或者说很多矛盾的根源,就在于几套班子尤其是党委政府班子之间的关系协调不到位。
最体现党委书记掌控能力的,也就是协调几套班子的能力。
一味的强势,一言九鼎,并不意味着党委书记就是合格的。充分掌控全局的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每套班子的作用,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才是一个优秀的党委书记。
对于李焘的抱怨。柳俊并没有表示不满,依旧平静地听着。
李焘也没有过为己甚,略略发了一通牢骚,马上便“言归正传”。
“书记,海天集团投资兴建水泥厂,我认为是好事。十几个亿的投资,上千个工作岗位的提供,对于我们玉兰市,尤其是花林开发区,是很重要的。我们已经放弃了土地出让金这一块的财政收入,就应该在其他方面多想办法。这也是书记一贯教导的。”
李焘的语气,已经完全平和下来,没有丝毫激越之意了。
不过那意思很明白。
你搞平价房,不想与民争利,好,我配合。现在我们招商引资,搞工业建设,又说不行,那还讲不讲理了?做出了成绩,可不仅仅是我李焘一个人的!
柳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缓缓说道:“市长。成立基础建设工程指挥部,我同意。诚如市长所言,这个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同志们有不同的意见,也是可以理解的。潜州市与玉兰市的实际情况,也确实是有所不同。我们求同存异吧!”
李焘暗暗舒了口气。
他原先最担心的就是柳俊阻扰基础建设工程指挥部设立。他嘴里说不是为了“争权”,其实争权的意思,非常的明显。市长办公会议上讨论的时候,钟永明就明确提出过反对的意见,最后勉强通过的。樊志伟作为组织部长,也是明确反对,李焘便不可避免的要认定是柳俊授意他这样做的。
但是现在,柳俊却明白表示,同意设立,李焘心中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看来柳俊之所以不在常委会上直接表态,只是以此提醒一下李焘,玉兰市到底谁是当家人。在常委们纷纷表态反对之后,柳俊自然也不能当场将大家的意见推翻,让自己的嫡系面子上难看。会议过后,书记市长凑一起再商量一下,统一了意见,再次拿上常委会讨论的时候,大家自然心知肚明。
又或者,压根就不必再上常委会讨论,获得了柳俊的首肯,市政府直接成立这个基础建设工程指挥部就是了,也不会再有人出来反对。
至于海天集团的投资,李焘倒不怎么担心。
阻扰这样的项目,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
李焘暂时想不出来。柳俊有什么理由反对。再说了,柳俊以经济建设强人著称,应该清楚这个项目引进之后,对于促进玉兰市经济发展的好处。
不料柳俊接下来说的话,又让李焘吃了一惊。
柳俊淡然说道:“市长,我认为,引进海天集团建设大型水泥厂,确实值得商榷。志伟同志和前进同志的意见,我认为很有道理。或者水泥生产,在我们玉兰还是紧缺的,供不应求。但是纵观全国,水泥生产是供大于求,重复投资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不能单单着眼于玉兰市来考虑问题。”
李焘这才清楚,柳俊真正反对的,竟然是水泥厂的引进。
悠忽之间,李焘想起了“伟峰钢铁有限公司”。尽管他不是此事的当事人,但此事影响甚大,国际部委的很多干部,均有耳闻。这位柳书记,拒绝投资是有“前科”的。然而事实证明,柳俊的判断十分正确。宏观调控的大潮一来,汪国钊、骆伟峰等人,折戟沉沙。吃了大亏。
宏观调控!
李焘猛然意识到,坐在自己斜对面的年轻书记,还有一个“顶级衙内”的身份。他家老爷子,正管着全国的经济建设大局呢。在这个方面的消息,肯定要比普通干部灵通得多。
难道,国家马上就要针对水泥项目进行宏观调控了?
果真如此,只怕引进海天集团,又是“伟峰钢铁”第二。
李焘禁不住身子轻轻抖动了一下。
汪国钊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啊。
一位前途似锦的预备副部级干部,至少要被生生耽搁好几年。
“书记,您是说。国家有可能对水泥产业进行宏观调控?”
李焘镇定下来,很谨慎地问道,语气之间,恭谨了很多。
柳俊身子略略往后一靠,沉吟着说道:“有这个可能。目前全国经济都存在过热的问题,基础建设项目重复投资的现象十分严重。这种情况,不可能长时间持续下去,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
李焘便默默地点点头。
柳俊的话,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宏观调控已经不可避免。
李焘忽然有些懊丧。
倒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十二亿投资的大项目有可能“报废”,更多的懊丧,来源于李焘对自己不敏感的生气。身为一市之长,樊志伟、牛前进这些人能看得出来的问题,他却没有察觉,还在常委会上与人争论。实在是有些丢人。
李焘不相信樊志伟和牛前进事先得到了柳俊的指点。仅仅为了这么一个事情,柳俊没必要那么煞费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