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帝刘宏-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您年纪尚幼,很多事情考虑不周,应该有人帮您把把关。再说了,这也是惯例。”

“怎么把关啊?再弄出一个窦武来造反吗?还是惯例,你再说说这个惯例后面有多少乱政的外戚啊!”

听到这话,刘宠不敢说话了,可是刘宏并不想放过他。

“要不是窦太后垂帘听政,窦武手掌大权,想要永远保持这样的权势,他又怎么会出来造反啊?现在,你又想弄个垂帘听政的,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啊?”

“陛下,微臣对大汉是一片忠心啊!”

刘宠觉得他真的是很冤枉,这封太后和提议垂帘听政,这本是宗正的职责,他也就按惯例提出来的,他根本就没想到刘宏会因为这个急眼。

“你对大汉一片忠心,朕怎么看不出来呢?以你的行为来看,你根本就不是什么皇室的宗正,而是外戚的族长啊!一切全都为外戚考虑啊!”

听到这话,刘宠一下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大叫他一心为的是大汉。

“像你这种吃里扒外的人,不仅不配做皇室的宗正,甚至都不配做个汉室宗亲。”说到这里,刘宏对着廷尉说道:“朕现在撤了刘宠的宗正之职,剥夺他汉室宗亲的身份,将他从宗谱中剔除。你们廷尉府,好好的给朕查查,他到底收了外戚多少好处,为什么这么为外戚说话。”

有几个和刘宠关系好的大臣,想要为刘宠求情。可是刘宏现在正在气头上,又把刘宠的事和造反的外戚的扯上了,他们都怕引火烧身,没把刘宠救了,再把自己给搭上。所以,他们都想等刘宏消了气之后,再想办法。

没人为他求情,刘宠自然就侍卫被押下去了。众大臣看着被拖走的刘宠,没有人为他惋惜,大家都觉得他是自找的。像在这样的时刻,你出来和刘宏唱反调,你这不是子找不自在吗,落这么一个下场,你又怨得了谁。

刘宠这家伙,就算是刘宏出掌大权后,用来儆猴的鸡,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然后刘宏就任命刘倏为录尚书事,成为事实上的丞相,掌管大小一切事物。随后,他就将早朝的时间,从寅卯之交改到了辰巳之交,也就是从早上五点改到了早上九点了,算是完成了他的夙愿。这还不过瘾,他还把早朝减少到每月两次,只在初一和十五上朝之后,在众大臣异样的目光之中,刘宏满意的退朝走人了。



68盐税改革

众太监,是这场战斗的胜利者。按他们的想法,他们分享胜利的果实是应该的,所以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在排除异己。

而刘宏,现在将大小事务,全都扔给了刘倏。他自己是什么政事都不管,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

现在所有的人,都不理解刘宏为什么这么做。他们都知道,绝对不能把刘宏当作平常的小孩看,他的思维,就是他们这些成年人都比不上。

可是人们弄不清楚,为什么刘宏在已经掌握了大权之后,反而比没掌权的时候更不关心政务了。以至于让那些太监,彻底的掌握了大权。

这完全就是刘宏故意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他就是要让太监们搞的天怒人怨之后,好永久的取消太监这个职业。

要是不让太监闹凶一点,这些大臣绝对不会允许刘宏取消太监的。他们的意思就是不让太监搀和政事,让他们专心的在皇宫伺候皇帝就行了。永远取消太监,除了刘宏,还真没人敢这么想。

这一段时间,刘宏又体会到了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感觉了,那是相当的惬意。可是刘倏,看着他太自在了,大事小情的,全都到皇宫里让他拿意见,对此刘宏很是无奈。

刘倏现在很知足,他早就知道刘宏不会忘了他的,毕竟他是刘宏上位的大功臣。可是他没想到,回报竟然这么快这么大,刘宏直接就让他成了事实上的宰相了。

不过刘倏很聪明,为人也很谨慎。尤其见识到上一任录尚书事陈蕃的下场,他就更谨慎了。大事小情的,只要他拿不准,绝对进宫去找刘宏拿主意。

他知道刘宏很很重视流民的事情,从他当大司农的时候,他就一直在处理这个事情,可是他真的没什么好办法。这不,他又跑到皇宫来了,看看刘宏有什么好主意。

“皇叔,政事朕都交给你处理了,你大胆的办就可以了,你没必要老来找朕。要是你真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三公九卿的那么多人,你完全可以去找他们商量。”看到刘倏又来烦他,刘宏直接就抱怨上了。

“陛下,您又不是不知道,这流民的事情,已经这么长时间了,三公九卿要是能解决,他们早就解决了。这不是没有办法,微臣才来找您拿个主意嘛。”

看着耍无赖的刘倏,刘宏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算了,有问题就解决吧。反正解决流民的事情,我有的是办法。”想到这里,刘宏就说道:“皇叔,流民的事情,其实并不难解决。那些老弱病残什么的,咱们把他们全都养起来。剩下那些身强力壮的,咱们完全可以以工代赈,让他们干活来养活自己。反正现在能干的活很多,修桥铺路,水利工程,包括挖运河什么的,有多少人也能用的掉。”

“我就知道陛下应该有办法,没想到还真让我猜着了。”事情有希望解决,刘倏显得很兴奋。

不过刘宏知道,这办法只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事情,就得制定律法了,以后再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依律而行就可以了。

“这样的律法,要是我不把他制定出来。后世的君王,除非再赶上个穿越的,否则也应该不会有人制定。算了,我干脆好事做到底,就把这个律法一起制定了吧。”想到这里,刘宏就说道:“皇叔,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类似的情况,就要有法可依才行,朕想了几条,你看看还有什么补充的。”

“制定律法,确实是解决类似事情的好办法。以后再有了类似的事情,直接依法而行就是了,完全不用麻烦。”刘倏对刘宏的说法很是赞同,说道:“陛下,您说说您的想法,微臣帮您参谋一下。”

“既然是要救助灾民,所以朕将这部律法,称作紧急救助法。大体上,也就是将刚才朕说的那些方法,以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失业和贫困人员,可凭借身份证明,到救急点免费领取粮食、衣物等救灾物资。三个月后,年纪十八至五十岁的,身体健康的人员不在免费救济。而是需要他们付出劳动,才能得到物资。至于什么劳动,就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了。”

“陛下,律法这种东西,不具体的实施,很难看出其中的漏洞。反正咱们即将赈济灾民,不如一起检验一下这个律法有什么漏洞吧。”

刘宏想了一下,觉得挺有道理,就点头同意了。随后觉得,既然要让流民干活。趁这次机会,干脆将后世的京杭大运河,给开凿出来算了。有这么一条运河,就能联通南北,加速大汉的发展。

刘宏刚将这个工程给刘倏描述了一下,刘倏直接就耍了赖了。

“陛下,您就是杀了微臣,凭咱国库里的那点儿钱,也干不了这么大的工程,就算是以工代赈也不可能。”

国库没钱,刘宏也没办法,总不能让他把他的钱送到国库里吧。

可是运河这件事,又是大事,不仅关系到赈灾,还关系到大汉今后的发展,不能不办。于是刘宏左思右想之后,就把主意打到盐税上了。

天下谁不吃盐,这东西要是弄好了,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而且现在的盐税,还抵押在他的手里呢,要改革它,阻力相对来说,也要小很多。

汉代几乎用的都是盐井,这东西成本太高。刘宏琢磨着,他得先把煮盐,改成晒盐才行。

晒盐的技术并不难,刘宏在海边上就有几个盐场。他吃的盐,就都是他的盐场里晒的,比井盐质量强多了。

盐业在武帝时就收归朝廷了,买卖需朝庭批准,这就造成了现在私盐遍地的情况。尤其现在朝廷势弱,各大世家,几乎都有自己的盐井,根本不把朝廷政令放到眼里。不要说别人了,就是刘宏,在没当皇帝之前,也是一样。

以前要想经营盐业,必须要由朝廷批准,在刘宏看来,这个政策很不可取。反正以后朝廷以晒盐为主了,刘宏觉得,只要朝廷控制住盐场,再统一定价就行了,至于谁想买盐,谁想卖盐的,根本就不用管他。

晒盐场,除了刘宏的那几个以外,其他都是新开的,和别人没什么牵扯。刘宏那几个,当做皇庄就可以了,其他的晒盐场,就全都归朝廷所有。

朝廷以前的那些盐井,随着晒盐场的数量增多,慢慢的关停就是了。以前煮盐的人,可以让他们去晒盐场加工精盐。反正工序都差不多,也不怕他们学不会,这样他们就没有失业的危险了。

至于各世家偷开的盐井,刘宏也不特意去取缔他。反正朝廷是晒盐,成本很低,盐井肯定竞争不过,赔钱的生意,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自己关闭的。以后只要严格的控制,不让世家再偷建晒盐场就行了,私盐这个行业,基本上也就绝迹了。

盐业改革,在刘宏看来是双赢。不仅能给朝廷带来大笔的钱财,还能将盐价大幅度降低,给百姓带来实惠。而且以前煮盐的人,刘宏让他们去制作精盐,他们不仅不用失业,世家大族也能用到好盐。

“陛下,您的想法虽好,盐业改革也势在必行。可是远水不解近渴啊,朝廷必须现在就要有大笔的钱才行。”



69发行国债

刘倏的说法,也是事实,不管盐业如何的赚钱,都远水不解近渴。对现在就要开工的大运河工程,没有半点的帮助。

“到底要如何搞钱呢?”刘宏又犯愁,思来想去的,就是没什么好办法。

“难道再向银行贷款?”想到这里,刘宏不禁摇了摇头,“能想别的办法,就要用别的办法解决。贷款,只能是实在没有办法之后,才能选择的。否则都用顺了银行,有点儿事情就找银行,银行有多少钱,也禁不住折腾。”

“可是不贷款,还能从什么地方弄到钱呢?”刘宏左思右想的,猛然间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不能直接贷款,那就试试国债吧,印点儿国库券,看看能不能筹措到工程的费用。”

“陛下,国库券是个什么东西?”

刘倏对国库券好奇,他更对刘宏想法相当的好奇。他就不明白了,刘宏的小脑袋里,到底装这些什么东西?为什么他和别人不一样,老能整出些新鲜玩意呢?要不是刘宏是皇帝,他甚至都想把刘宏的脑袋撬开看看。

刘宏不知道刘倏的想法,还耐心的给刘倏解释呢,“皇叔,国库券说白了就是国债。以国库的收入作保,向全民借债,到了时间之后,再返本付息。”

“噢,是这样。这个东西微臣不太清楚,还是陛下自己拿主意吧。微臣还是抓紧时间,去弄那个盐业改革的事情。”

刘倏可是老实人,他被他这突然的想法,吓出了一头的汗。为了不让刘宏看出异常,他连忙找了个借口,就顺势跑掉了。

“我曰,真是个滑头。这东西我就是确定不了,才问你的。要是我能拿的定主意,还问你干什么。”

国库券这个东西,在汉朝绝对是个新鲜玩意,老百姓到底认不认,刘宏也拿不准。毕竟刘宏记得,在前世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家也发行过那东西。最后老百姓不认,只能强行摊发下去了。连后世的百姓都不认识,这汉朝的百姓,感觉上就更悬了。

“不管怎么着,还是先试试吧。反正现在也没别的办法,万一要是成功了,就直接解决了难题了。”

想到这里,刘宏立即就找来了报社的负责人,让他宣传一下国库券的事情。

报社负责人,是个传统的文人。他听到刘宏,宁愿向百姓借债,也不愿加税,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回去之后,他亲自撰写好几篇声情并茂的文章,为国库券的事情造势。

刘宏的报纸威力巨大,经过几天的狂轰乱炸,现在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知道国库券这个东西了。

“兄弟,听说了吗?咱们的陛下,宁愿向咱们借债,也不愿意加税,真是个少有的明君啊!”

“可不是吗,这样的陛下,真是千年不遇。让咱们赶上了,也算是咱们的运道好。”

“那是,听说陛下这次借钱,还是为了城外的那些流民。摊上这样的皇帝,咱们真算得上是洪福齐天了。”

……

像这样的对话,充斥在大汉的每个大街小巷。不管他们以后买不买国库券,反正刘宏是个好皇帝的念头,已经深深的印在他们的心头了。

刘宏通过反馈回来的信息,得知这一段时间的宣传,效果还是不错的。就算以后卖不出国库券,能给老百姓一个好印象,也绝对不算亏本。

经过印刷厂加班加点的努力,价值千万大银币的国库券,终于被印刷出来了。

“要是这些国库券,能够顺利的卖出去,大汉,也就差不多能够解决缺钱的难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