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6-医学摘粹-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夏降冲参补中,枣甘培土有奇功,芩连清火姜温里,寒热兼施痞可攻。 

伤寒证方歌括太阴脏病
桂枝证
属性:(表寒未解 方见太阳本病) 脉象仍浮发汗宜,太阳证见太阴时,却无脏病惟经病,解表还当用桂枝。 

伤寒证方歌括太阴脏病
四逆证
属性:(表未解而里寒 方见太阳坏病) 发热头疼脉反沉,不瘥体痛更难禁,汤煎四逆惟温里,用此扶阳便抑阴。 

伤寒证方歌括太阴脏病
四逆桂枝证
属性:(表未解而里寒 方俱见太阳病) 下利更兼胀满攻,周身疼痛急温中,里寒退后方宜表,汤用桂枝定有功。 

伤寒证方歌括太阴脏病
四逆证
属性:(表解而里寒 方见太阳坏病) 大便利时渴不生,真寒在脏病非轻,汤煎四逆惟温里,顷刻回阳巨患平。 

伤寒证方歌括太阴脏病
黄连证
属性:(里寒而上有热) 邪在胃中热在胸,一经呕吐食难容,更兼腹痛情尤急,汤用黄连法可从。 
x黄连汤x 
治热黄连效可观,生姜半夏善驱寒,参甘大枣全宜补,再用桂枝独泄肝。 
x桂枝加芍药汤x 
(证附 表未解而里虚 桂枝汤见太阳病) 病本太阳反下之,因而腹满乍疼时,桂枝解表仍当用,芍药清风加更 
宜。 
x桂枝加大黄汤x 
(证附 表未解而里实 桂枝汤见太阳病) 太阳本病下非宜,腹满旋惊实痛时,汤用桂枝仍解表,大黄攻里效尤 
奇。 

伤寒证方歌括太阴脏病
茵陈蒿证
属性:(表解而里有湿热 方见阳明虚证) 伤寒七八日初过,如橘身黄内瘀多,小便不通兼腹满,茵陈服后病能瘥。 

伤寒证方歌括太阴脏病
麻黄连翘赤小豆证
属性:(表未解而里有瘀热) 伤寒水瘀在胸中,身必发黄便不通,表病未除生里热 
,法宜内外要兼攻。 
x麻黄连翘赤小豆汤x 
麻黄发表杏仁攻,赤豆连翘水道通,生梓白皮清相火,姜甘大枣善和中。 
x栀子柏皮汤x 
(证附 表里俱有瘀热) 病值身黄发热时, 
除烦栀子效神奇,柏皮去湿兼清表,甘草和中更补脾。 

伤寒证方歌括
少阴脏病
属性:x麻黄附子细辛汤x 
(证附 表里俱寒) 少阴反热脉沉时,须用麻黄解表宜,附子温寒惟救里,细辛降逆效尤奇。 
x麻黄附子甘草汤x 
(证附 表里俱寒) 病入少阴日二三,麻黄微汗法宜谙,更兼附子能温里,欲要和中草用甘。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四逆证
属性:(里寒而水盛 方见太阳坏病) 病入少阴辨要详,脉沉水盛灭残阳,法当温里为先务,救急宜投四逆汤。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附子证
属性:(里寒而土虚) 手足寒时入少阴,身兼骨节痛难禁,残阳一线无生气,脉象微微独见沉。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附子证
属性:(里寒而土虚) 一二日间在少阴,口和背反恶寒侵,先经灸后方投药,治法精微义可寻。 
x附子汤x 
附子扶阳芍益阴,虚宜补气用人参,茯苓白术专培土,立就良方取义深。 
x甘草桔梗二汤x 
(证附 里热升而咽痛) 二三日内病相延,邪入少阴痛在咽,甘草单方宜急用,不瘥桔梗再加煎。 
x半夏散及汤x 
(证附 里阴逆而咽痛) 少阴咽痛病危时,驱浊除邪用桂枝,半夏降冲甘缓急,或汤或散总相宜。 
x苦酒汤x 
(证附 咽痛生疮) 少阴咽痛并生疮,消肿宜煎苦酒汤,半夏降冲真妙品,鸡清利肺是良方。 
x猪肤汤x 
(证附 咽痛胸满烦) 下利咽疼病莫当,心烦胸满不安康,猪肤米粉还加蜜,润燥清金止滑溏。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四逆证
属性:(里寒而停饮 方见太阳坏病) 邪实填胸干呕时,须知吐下总非宜,倘如膈上有寒饮,四逆温中却可医。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吴茱萸证
属性:(里寒而土虚 方见阳明虚证) 少阴吐利躁烦时,厥冷旋惊在四肢,腹有真寒为病本,吴萸汤用总相宜。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真武证
属性:(里寒而水泛 方见太阳坏病) 少阴停水四肢沉,腹痛旋惊泄不禁,小便利癃终莫定,或兼呕咳病弥深。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猪苓证
属性:(里热而有湿 方见阳明虚证) 少阴下利咳相连,呕渴心烦不得眠,惟有猪苓汤可用,腹中湿热总能痊。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四逆散证
属性:(里热而有郁) 少阴四逆病多端,咳悸或兼小便难,泄利有时还下重,腹中疼痛未能安。 
x四逆散x 
草惟补气芍清风,内窒还宜枳实攻,开郁柴胡为妙品,胸中滞结赖宣通。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通脉四逆证
属性:(里寒而阳微) 下利厥生在四肢,里寒外热脉微时,腹疼面赤兼干呕,痛入咽喉病更危。 
x通脉四逆汤x 
驱寒附子与干姜,重用方能挽绝阳,甘草补中真入妙,原书加减再参详。 
x白通汤x 
(证附 里寒而脉绝) 一线残阳脉已微,白通治利挽生机,葱能达表真神妙,姜附温中得指归。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白通加猪胆汁证
属性:(里寒而无脉) 脉微下利病堪忧,汤服白通泄未休,无脉呕烦兼厥逆,再加猪胆性能收。 
x白通加猪胆汁汤x 
葱能达表附回阳,再入干姜力倍强,人尿更加猪胆用,服时脉续始安康。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桃花证
属性:(里寒而下利脓血) 少阴四五日初过,下利腹疼总未瘥,小水不通无足怪,惟惊大便血脓多。 
x桃花汤x 
固脱全凭赤石脂,干姜温里用相宜,汤煎粳米能和胃,春暖阳回利止时。 
x黄连阿胶汤x 
(证附 里热而液耗) 心烦不卧病非轻,芍药芩连君火清,更用阿胶滋燥土,鸡黄搅入补脾精。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大承气证
属性:(里热而水涸 方见阳明实证三承气同) 阳明病见少阴中,口燥咽干要速攻,肾水将枯津液竭,大承急下有奇功。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大承气证
属性:热极风生烁肾经,利多清水色纯青,痛居心下口干燥,急要攻邪莫少停。 

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
大承气证
属性:少阴病自太阴传,六七日中大便坚,腹内居然生胀满,急攻方得保安全。 

伤寒证方歌括厥阴脏病
乌梅证
属性:(里寒而吐蛔) 静复心烦总不安,病为蛔厥脏中寒,虫闻食臭入于膈,呕吐旋生治觉难。 
x乌梅丸x 
细辛姜桂合乌梅,杀尽蛔虫几百枚,连柏性寒椒附热,参归气血可兼培。 
x当归四逆汤x 
(证附 表寒而里虚) 手足厥寒脉细时,惟将甘枣补脾宜,桂辛通草温经络,芍药当归营血滋。 
x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x 
(里有积寒) 脉细旋惊手足凉,腹中或有久寒藏,吴萸须共生姜用,加入当归四逆汤。 

伤寒证方歌括厥阴脏病
瓜蒂证
属性:(里寒而宜吐 方见太阳坏病) 阳气不能达四肢,厥寒脉紧病危时,心生烦满饥难食,邪在胸中涌吐宜。 

伤寒证方歌括厥阴脏病
茯苓甘草证
属性:(里有积水 方见太阳本病) 厥逆旋惊在四肢,悸生心下病难支,胸停积水宜先治,入胃须防作利时。 

伤寒证方歌括厥阴脏病
当归四逆证
属性:(表寒而里虚) 泄利旋惊脉大时,因虚强下不相宜,设如浮革肠鸣候,汤用当归四逆医。 

伤寒证方歌括厥阴脏病
四逆证
属性:(里寒而厥逆 方见太阳坏病) 大汗出时热尚留,肢疼拘急利难休,恶寒厥冷宜温里,四逆良方正可投。 

伤寒证方歌括厥阴脏病
通脉四逆证
属性:(里寒而阳郁 方见少阴脏病) 一经下利谷仍完,外热因知里有寒,汗出四肢如见厥,汤投通脉是仙丹。 
x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x 
(证附 里寒而上有浮热) 病本内寒便滑溏,复经吐下胃偏伤,宜清上热温中脘,汤用芩连参合姜。 

伤寒证方歌括厥阴脏病
吴茱萸证
属性:(里寒而停水 方见阳明虚证) 干呕旋惊口吐涎,时时头痛入于巅,胃停水饮寒尤盛,汤用吴萸病可痊。 

伤寒证方歌括厥阴脏病
四逆证
属性:(里寒而呕厥) 呕而脉弱病情危,小便适当复利时,身热虽微偏见厥,汤煎四逆尚堪医。 
x白头翁汤x 
(证附 阳回而里热) 厥阴泄利水频思,肝热旋惊下重时,连柏双清君相火,白头翁更合秦皮。 

伤寒证方歌括厥阴脏病
小承气证
属性:(阳回而里热 方见阳明实证) 下利阳回谵语生,肠中有粪燥难行,小承气用方真妙,胃热消除患自平。 

伤寒证方歌括厥阴脏病
栀子豉证
属性:(阳回而里热 方见太阳坏病) 利后阳回实病无,痞消心下按之濡,烦生终是因虚得,栀子煎汤效可图。 

杂病证方歌括
自序
属性:余少年只读儒书,而不娴医术。适值家慈遘疾,缠绵数年之久,省内名医,延诊殆遍,病终未 
除。后延一医,用猛药攻之,病益剧,岌岌乎危矣。余因思为子而不知医,一旦遇亲有 
疾,致遭庸医毒手,倘因此长逝,其抱恨为何如也?从此遂毅然有志学医,但未经名家指示,只购行常 
数种医书读之,涉猎十年,虽稍知大概,终未得此道之指归也。及三十七岁,报捷南宫,后入部当差, 
公余之暇,即赴书市购买医书,先得《徐氏八种》,《陈修园十六种》,继得高士宗《医学真传》, 
张隐庵《侣山堂类辨》,后得《黄氏八种》,见诸公著作皆远宗轩岐,近法促景,始知《内经》、 
《伤寒》、《金匮》各书,乃万世医学之祖也。得此书后, 
又研究二十年之久,朝夕揣摩,颇有心得。因博采各书之纯粹者,合辑为一编,名之曰《医学摘粹》,盖谓 
美善兼臻,即可措施各当也。书成后,即出守凉州,在甘淹留十六年,而医书并未释手。及民国改元, 
余即由西宁大臣,解组旋里。同乡劝余行道以济时,余即欣然首肯。惟市医见余所出之方,群笑而非之 
,谓执古方不能治今病也。余闻之,谓古方不能治病,想时方乃能治病耶?因询病患,有经市医延医者 
,即索原方阅之,见有治气之方,即将攻气药全用之,见有治血之方,即将攻血药全用之,推之无论治 
何病,每拟一方,必用药十六味,或二十味,杂药滥投,并不讲方法矣。尤可怪者,治伤寒不知 
通经解表,而先施攻下之方∶治温病不知泄卫滋营,而专用苦寒之药;治虚劳只讲滋阴,治中风惟知温补 
,立方种种支离,所 
以治病不效,而病家始来求治于余也。乃此辈不知已之趋时而误,反谓人之泥古而迂,岂非甘入迷途而 
不知自返者哉!余见医道谬妄如此,眼底杀运宏开,生灵遭劫,余年已七十有七矣。及是时而不思设 
法以救之,更待何人?遂邀同志,将伤寒、杂病各证、各方俱编成歌括,以便后学披吟。倘有心求道 
者,幼而学之,壮而行之,未始不可以挽回气数也,爰为记。 
x民国五年五月二十日 沈水庆恕云阁氏自识x 

杂病证方歌括表证类
感寒
属性:〔感寒提纲〕四时俱有感风寒,浮紧原从脉象看,无汗头疼身发热,如兼咳嗽更难安。 
x桑防汤x 
(证附) 外感风寒治有方,姜甘芍杏与桑防,再兼桔梗通经络,发热头疼用此良。 

杂病证方歌括表证类
伤风
属性:〔伤风提纲〕中虚外感两相投,肺被邪伤清涕流,嚏喷发时头眩晕,再觇脉象缓兼浮。 
x紫苏姜苓汤x 
(证附) 鼻流清涕是伤风,苏杏姜甘治有功,橘夏苓砂须并用,外寒内湿可交攻。 

杂病证方歌括表证类
温证
属性:〔温证提纲〕冬不藏精温病成,发时表里热兼生,双清妙法终当用,外解风邪内泄营。 
x防风解温汤x 
(证附) 太阳发热渴思浆,头痛心烦腰脊强,治法宜将翘杏用,芍甘丹桔与桑防。 
x葛根解温汤x 
(证附) 阳明经内病多端,目痛鼻干卧不安,口渴胸烦何药治,元参甘芍葛翘丹。(热加石膏呕加半夏) 
x柴胡加减方x 
(证附) 经入少阳病渐深,耳聋胸胁痛难禁,咽干口苦还兼渴,柴芍丹翘夏草芩。(热加元参) 
x防风生地汤x 
(证附) 太阴经证要详参,口渴身中热不堪,腹满嗌干何药治,丹防芍地合桑甘。 
x防风天冬汤x 
(证附) 渴兼身热不能安,口燥旋惊舌更干,经入少阴当速治,桑防冬草地元丹。 
x防风当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