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梁高僧传-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逗酰俊棺翥等焕⑩悖谑枪嗣抗蚕嘤铮骸改鸲裥模蜕兄辍!辜俺沃冢薷蚁蚱浞矫嫣橥俦憷摺
  时太子石邃有二子在襄国,澄语邃曰:「小阿弥比当得病,可往迎之。」邃即驰信往视,果已得病,大医殷腾及外国道士自言能治,澄告弟子法牙曰:「正使圣人复出,不愈此病,况此等乎。」后三日果死。石邃荒酒,将图为逆。谓内竖⑨曰:「和尚神通,傥发吾谋。明日来者,当先除之。」澄月望⑩将入觐虎,谓弟子僧慧曰:「昨夜天神呼我曰:『明日若入,还勿过人。』我傥有所过,汝当止我。」澄常入必过邃。邃知澄入,要候甚苦。澄将上南台,僧慧引衣,澄曰:「事不得止。」坐未安,便起,邃固留不住,所谋遂差。还寺叹曰:「太子作乱,其形将成,欲言难言,欲忍难忍。」乃因事从容箴虎,虎终不解,俄而事发,方晤证言。 
  后郭黑咯将兵征长安北山羌,堕羌伏中,时澄在堂上坐,弟子法常在侧,澄惨然改容曰:「郭公今厄。」唱云:「众僧呪愿。」澄又自呪愿,须臾更曰:「若东南出者活,余向则困。」复更呪愿,有顷曰:「脱矣。」后月余日,黑略还,自说堕羌围中,东南走马乏,正遇帐下人推马与之。曰:「公乘此马,小人乘公马,济与不济,任命也。」略得其马,故获免,推检日时,正是澄呪愿时也。
  石虎儿伪大司马燕公石斌,虎以为幽州牧镇,羣凶凑聚,因以肆暴。澄诫虎曰:「天神昨夜言:『疾收马还,至秋齐当瘾烂。』」虎不解此语,即勑诸处收马送还。其秋有人赞斌于虎,虎召斌鞭之三百,杀其所生母齐氏,虎弯弓捻矢,自视行斌罚,罚轻,虎乃手杀五百。澄谏曰:「心不可纵,死不可生,礼不亲杀,以伤恩也,何有天子手行罚乎?」虎乃止。
  后晋军出淮泗,陇比凡城,皆被侵逼,三方告急,人情危扰,虎乃瞋曰:「吾之奉佛供僧,而更致外寇,佛无神矣。」澄明旦早入,虎以事问澄,澄因谏之曰:「王过去世,经为大商主,至罽宾寺尝供大会,中有六十罗汉,吾此微身亦预斯会。时得道人谓吾曰:「此主人命尽,当受鸡身,后王晋地。』今王为王,岂非福耶?疆场军寇,国之常耳,何为怨谤三宝,夜兴毒念乎!」虎乃信悟,跪而谢焉。
  虎尝问澄:「佛法不杀,朕为天下之主,非刑杀无以肃清海内,既违戒杀生,虽复事佛,讵获福耶?」澄曰:「帝王事佛,当在体恭心顺,显畅三宝,不为暴虐,不害无辜。至于凶愚无赖,非化所迁,有罪不得不杀,有恶不得不利,但当杀可杀,刑可刑耳。若暴虐恣意,杀害非罪,虽复倾财事法,无解殃祸。愿陛下省欲兴慈,广及一切,则佛教永隆,福祚方远。」虎虽不能尽从,而为益不少。
  虎尚书张良、张离等,家富事佛,各起大塔。澄谓曰:「事佛在于清静无欲,慈矜为心。檀越虽仪奉大法,而贪悋未已,游猎无度,积聚不穷。方受现世之罪,何福报之可希耶?」离等后并被戮灭。
  时又久旱,自正月至六月,虎遣太子诣临漳西釜口祈雨,久而不降。虎令澄自行,即有白龙二头,降于祠所,其日大雨,方数千里,其年大收。戎貊之徒,先不识法。闻澄神验,皆遥向礼拜,并不言而化焉。
  澄常遣弟子向西域市香。既行,澄告余弟子曰:「掌中见买香弟子,在某处被贼垂死,因烧香呪愿,遥救护之。」弟子后还云:「某月某日于某处为贼所劫,垂当见杀,忽闻香气,贼无故自惊曰:『救兵已至。』弃之而走。」
  虎于临漳修治旧塔,少承露盘。澄曰:「临淄城内,有古阿育王塔,地中有承露盘及佛像,其上林木茂盛,可掘取之。」即画图与使,依言掘取,果得盘像。虎每欲伐燕,澄谏曰:「燕国运未终,卒难可克。」虎屡行败绩,方信澄诫。
  澄道化既行,民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真伪混淆,多生愆过。 
  虎下书问中书曰:「佛号世尊,国家所奉,里闾小人无爵秩者,为应得事佛与不?又沙门皆应高洁贞正,行能精进,然后可为道士。今沙门甚众,或有奸宄避役,多非其人,可料简详议真伪。」
  中书著作郎王度奏曰:「夫王者郊祀天地,祭奉百神,载在祀典,礼有常飨。佛出西域,外国之神,功不施民,非天子诸华所应祀奉。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循前轨,今大道受命,率由旧章。华戎制异,入神流别。外不同内,飨祭殊礼。华夏服礼,不宜杂错。国可断赵人,悉不听诣寺烧香礼拜,以遵典礼。其百辟卿士,下逮众隶,例皆禁之。其有犯者,与淫祖同罪。其赵人为沙门者,还从四民之服。」伪中书令王波同度所奏。
  虎下书曰:「度议云:『佛是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可宜奉。』朕生自边壤,忝当期运,君临诸夏,至于飨祀,应兼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夫制由上行,永世作则。苟事允无亏,何拘前代?其夷赵百蛮,有舍于淫祀,乐事佛者,悉听为道。」于是慢戒之徒,因之以厉。 
  黄河中旧不生鼋,忽得一,以献虎。澄见而叹曰:「桓温其入河不久。」温字元子,后果如言也。时魏县有一流民,莫识氏族,恒著麻襦布裳,在魏县市中乞丐,时人谓之麻襦⑾。言语卓越,状如狂病,乞得米谷不食,辄散置大路,云饲天马。赵兴太守籍拔收送诣虎。先是澄谓虎曰:「国东二百里,某月某日,当送一非常人,勿杀之也。」如期果至,虎与共语,了无异言,唯道陛下当终一柱殿下。虎不解此语,令送以诣澄。……澄与麻襦讲语终日,人莫能解。……
  至虎建武十四年七月,石宣、石韬将图相杀,宣时到寺,与澄同坐。浮图一铃独鸣,澄谓宣曰:「解铃音乎?铃云:『胡子洛度』。」宣变色曰:「是何言欤?」澄谬曰:「老胡为道,不能山居无言。重茵美服,岂非洛度乎。」石韬后至,澄熟视良久,韬惧而问澄,澄曰:「怪公血臭,故相视耳。」至八月,澄使弟子十人斋于别室。澄时暂入东阁,虎与后杜氏问讯澄。澄曰:「胁下有贼,不出十日,自佛图以西,此殿以东,当有流血,惧勿东行也。」杜后曰:「和尚耄耶,何处有贼?」澄即易语云:「六情所受,皆悉是贼。老自应耄⑿,但使少者不惛。」遂便寓言,不复彰的。后二日,宣果遣人害韬于佛寺中,欲因虎临丧,仍行大逆。虎以澄先诫,故获免。及宣事发被收,澄谏虎曰:「既是陛下之子,何为重祸耶?陛下若含怒加慈者,尚有六十余岁,如必诛之,宣当为彗星,下扫邺宫也。」虎不从,以铁鏁穿宣颔,牵上薪积而焚之,收其官属三百余人,皆辕裂肢解,投之漳河。……
  至十一月,虎大飨羣臣于太武前殿。澄吟曰:「殿乎!殿乎!棘子成林,将坏人衣。」虎令发殴石下视之,有棘生焉,澄还寺,视佛像曰:「怅恨不得庄严。」独语曰:「得三年乎?」自答:「不得,不得。」又曰:「得二年、一年、百日、一月乎?」自答:「不得。」乃无复言。还房谓弟子法祚曰:「戊申岁祸乱渐萌,己酉岁石氏当灭。吾及其未乱,先从化矣。」即遣人与虎辞曰:「物理必迁,身命非保,贫道炎幻之躯,化期已及,既荷恩殊重,故逆以仰闻。」虎怆然曰:「不闻和尚有疾,乃忽尔告终。」即自出宫寺而慰喻焉。澄谓虎曰:「出生入死,道之常也。□短分定,非所能延。夫道重行全,德贵无怠。苟业操无亏,虽亡若在。违而获延,非其所愿。今意未尽者,以国家心存佛理,奉法无吝,兴起寺庙,崇显壮丽,称斯德也。宜享休祉。而布政猛烈,淫刑酷滥,显违圣典,幽背法戒,不自惩革,终无福佑。若降心易虑,惠此下民,则国祚延长,道俗庆赖。毕命就尽,没无遗恨。」虎悲恸呜咽,知其必逝,即为凿圹营坟,至十二月八日,卒于邺宫寺,是岁晋穆帚永和四年也。士庶悲恸哀号,奔赴倾国。春秋一百一十七矣。仍窆⒀于临漳西紫陌,即虎所创冢也。俄而梁犊作乱,明年虎死。冉闵篡戮,石种都尽。闵小字棘奴,澄先所谓「棘子成林」者也。
注释
  ①区夏:犹言诸夏。《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
  ②四灵:指鳞、凤、龟、龙。
  ③彗孛:「彗」即彗星,我国古代称之为「妖星」,通常叫「扫帚星」;「孛」乃彗星之别名。《公羊传。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孛者何?彗星也。」
  ④休咎:「休」即吉庆;「咎」即灾祸。 「休咎」即吉凶之意。
  ⑤隍壍:「隍」,没有水之护城河;「壍」,护城濠沟。
  ⑥相轮:佛塔中,平头以上轮盘形,又作承露盘、轮盖。
  ⑦羯语:「羯」,一为佛教中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二指古族名,魏晋时,散居于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信奉袄教。晋时,羯人石勒建立后赵,为十六国之一。 「羯语」当为羯族古族语。
  ⑧襄国:古县名,位于今河北邢台西南。
  ⑨内竖:古代宫内传达王命的小吏,后作为宦官之通称。
  ⑩月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⑾麻襦:麻布短袄。
  ⑿耄:昏乱。《楚辞。七谏。怨世》:「心悼怵而耄思。」
  ⒀窆:落葬。《周礼。地官。乡师》:「及窆,执斧以莅匠师。」

     5 习禅  

晋剡隐岳山帛僧光
译文
  帛僧光,或者称为昙光,俗家姓氏及祖籍不详,少年出家习禅。晋永和初年游学于江东,止住于剡(今浙江嵊县西南)的石城山,当地的山民告诉他:「此山中原有猛兽,屡屡伤人,且常有山神鬼怪作祟,故行人很少到山上去,更没有人敢在山中居住。」僧光听后毫无惧色,雇人在荆棘丛上开出了一条路,自己就进山去了。定了几里路,忽然狂风大作,大雨滂涫,猿啼虎啸。僧光并没有被吓住,继续往前走。走到山南面时,见有一个石室,就在石室中合掌打坐,作为修禅之处。第二天大雨就停了,他下山到村庄里去乞食,晚上又回到石室中。如此在山上住了三日,乃梦见山神或作虎形或作蛇身竞相来吓他,但他一点也不怕。再过三天,又梦见山神对他说:「我们要移到章安县(今江苏宜兴)韩石山去居住,此石室就让给你吧。」后来,到山上去砍柴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还经常有一些人到山上去拜访他,而那些参禅问道者,则在石室旁盖起简易草房,后来这些房子又逐渐改建成为寺舍,遂名为隐岳。
  僧光每次入定,则七日不起。在山上住了五十三年,世寿一百一十,于晋太元末年,用衲衣蒙头,安坐而卒。众僧都以为他跟平常一样入定。七天以后,怎么还不起来,于是大众去看他。从表面看,形色与平时无异,只是已无气息。虽然入灭已久,但形体不朽烂。到宋孝武帝孝建二年(公元四五五年),郭鸿任职于剡,遂入山礼拜,他试以如意拨其胸,突然风起,披在僧光身上的衲衣消散,只剩下一具骷髅,郭鸿大吃一惊,就收检其遗骨,把它放在石室中,用砖塞住洞口,然后用泥土把洞口封上,在泥墙上画上其画像,此画像于今尚存。
原典
  帛僧光,或云昙光,未详何许人,少习禅业。晋永和初,游于江东,投剡①之石城山,山民咸云:「此中旧有猛兽之灾,及山神纵暴,人踪久绝。」光了无惧色,雇人开翦,负杖而前。行入数里,忽大风雨,羣虎号呜。光于山南见一石室,仍止其中,安禅合掌,以为栖神之处。至明旦雨息,乃入村乞食,夕复还中。经三日,乃梦见山神,或作虎形,或作蛇身,竞来怖光,光一皆不恐。经三日,又梦见山神,自言移往章安②县韩石山住,推室以相奉。尔后薪采通流,道俗宗事,乐禅来学者,起茅茨于室侧,渐成寺舍,因名隐岳。
  光每入定,辄七日不起。处山五十三载,春秋一百一十岁。晋太元之末,以衣蒙头,安坐而卒。众僧咸谓依常入定,过七日后,怪其不起,乃共看之,颜色如常,唯鼻中无气,神迁虽久,而形骸不析。至宋孝建二年,郭鸿任剡,入山礼拜,试以如意拨(上匈下月),飒然风起,衣服消散,唯白骨在焉。鸿大愧惧,收之于室,以砖迭其外而泥之,画其形像,于今尚存。
注释
  ①剡:今浙江嵊县西南。
  ②章安:今江苏宜兴。

     6 明律  

齐京师建初寺释僧佑
译文
  释僧佑,俗姓俞,祖先彭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人,其父始迁居建业(今南京)。僧佑还很小的时候,有一次跟大人一起去建初寺拜佛,结果一至寺里,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