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挑战盖茨神话--中国大学生创业潮-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币扔给你,这里面是花了很多功夫。在拿到这第一笔投资之前,我们的公司开始
运作了,开始花钱了,而不知道人家会不会把钱投给你,也不知道谁会把钱投给你,
这样的一个状态,经历了3 个月,到1999年11月份才拿到了那笔投资,是香港的一
个上市公司投的。我们的投资没有来自大陆的,都是海外的。

    对于每个人最了不起的事情就是要超越自己,比如我来说,我是做技术的,你
让我去钻研技术,这条道路我已经很熟悉了。在清华读五年本科三年硕士过了八年
都是做技术,让我往下走的话,这个方向我非常喜欢,我也知道该怎么往下走。这
是一个非常好的道路,但这样做你是按照一种模式去走,你的思维方式和你的性格
可能就是按照这种技术人员方向去发展,完全局限于这一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你要去做一些突破,跳出技术人员这个框架,去做做市场、管理方面的东西,我想
这会对人的能力有一个很好的提高。可以说,战胜自己才是最困难的。

    一般说,“奋斗”这个词,大家感觉就是,一个人在屋子挣扎,干这个干那个,
最后成功或者失败,这么一个过程。但是,我认为最艰难的东西是你一个人在屋子
里要克服思想上一个障碍,你实在不想去做,但有这个需要你必须去做,然后你要
克服这种不情愿和能力的不足去把事情做起来——很个人的一种状态,这才是真正
很了不起的奋斗过程。

    有一次,是在参加创业大赛之后,学校请网易的丁磊来参加一个座谈会,丁磊
说到了一个关于技术人员害羞的问题。技术人员普通比较害羞,不愿与人打交道。
丁磊就说你必须克服这一点,才能有所突破。他刚开始编程序,没想到广州电信会
真的用他的东西,他就是跟人家打交道后人家就同意了。他说这个例子,我特别有
共鸣。技术人员可能就喜欢面对计算机去编程序,可能我一个人干活最好了,但永
远这样的话,你就突破不了自己,不能成就一件真正让你觉得特了不起的事情。

    中国学生在这一点普遍都需要提高,很多人都喜欢去做自己很擅长的事情,然
后朝这个方向去走,最好有个人来告诉你一步步该怎么走,你听别人的话就好了。
我觉得这种创业的精神这种活力,在中国学生身上还是缺少了一点。在前一阵子,
大家对学生创业的宣传持比较低调的态度,认为太冲动了,不够理智,应该再等几
年才去创业。对个人来说可能是这样,但对整个大学生群体来说,你最缺乏的是什
么?你到清华去看看,很多很聪明的人,他们缺少的不是知识,不是智慧,不是积
累的东西,而且把这种知识这种想法实践出来的勇气。如果在普遍缺少勇气的情况
下,你去打击那些有勇气出来做事的人,我觉得这对社会发展是很不利的。至少你
应该先鼓励人家,先让一批创业者涌现出来,带给广大学生一种新的希望,而不是
还象过去那样上大学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不会想着去创造一
个好事业。

    叶滨跟许多创业者一样,没有偶像,但对很多人都非常欣赏,比如常读王志东
的故事,还有丁磊,包括由溯宁,其它的比如杨志远呀,盖茨呀,都是有所激励的。

    目前,叶滨正处在转换角色的过渡时期,新的CEO 很快就要上任,叶滨从CEO
退下来就任副总裁后,主要做的是技术这一块老本行,而这个技术又偏向于市场。

    他现在负责的是产品规划,做了一年的CEO ,对市场了解得比较清楚,跟一年
前的眼光很不一样了,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在市场与技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努力
把这个事情做好。

    采访结束时,我又想起了V2前身“乐都”这个公司名称,说真的,我喜欢这个
名字,因为它有美好的含义。乐都的口号就是“Voice Everywhere”(处处留音),
这也是乐都人的希望他们的产品是有声音的,但愿一直处于低调的“乐都”也好
“V2”也好在不久的将来能一鸣惊人。

    人物印象:

    叶滨的办公室不大,但很有创业的气息,我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他个子
高高的,瘦瘦的,眉清目秀,戴着一副小眼镜,书生气很浓。他说话的声音如同他
创业一样很“低调”,但他的话语却让我感到很有力量,我仿佛从他那里听到了代
表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声音。

    优秀的人是不喜欢被别人领导的,而是要称王,自己做领导者,尽可能地按自
己的意愿去做事,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叶滨属于这种人:我优秀故我要
创业!

    叶滨和伙伴们创立的公司已经是真正的高科技公司,而不是过去像人们所说的
“学生公司”,他也从“学生老板”转变成社会上普遍的那种老板。坐在宽大的办
公桌前,双手敲着笔记本电脑,累了可以俯瞰下面的长安街,我想叶滨今天能够坐
在这块让人艳羡的地方办公,肯定会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他最初可是和几位同学在
清华大学北门外租民房接项目编软件的,后来成立公司要搬走时,租房给他们的农
民说:“你们现在有出息了,换地了。”

    说实话,我也羡慕叶滨这个居高临下可以俯瞰长安街的位置,连我也有了想创
业当大老板的冲动,但冲动与追求是两码事,就像你遇到一个美女,难免会产生冲
动,但是否要追求就得三思而行。

    一个小时过去了,叶滨没有放声大笑过,我看不出他内心的狂喜。他那漠然的
表情背后仿佛隐藏着很多秘密,真有点平静如同一湖秋水。我佩服他能保持着一种
平静的心态,显得如此沉稳。



  
                第一节

    创业者档案:张明,1975年生于北京,1994年至199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97年创办志必得实验室,1998年研制成功激光三维扫描仪,1999年主持开发了大
型商用VOD 系统,1999年11月和北大96级计算机本科生戚文敏开发出E…POST,并成
立了北京北大天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任首席信息官(副总裁)。

    北大天正公司是由中关村著名创业家黄斌先生与有“北大爱迪生”之称的戚文
敏和张明共同创办的一家高新技术公司,现有员工60人,资产近4000万元。公司创
办伊始,正值中国互联网风起云涌之际,各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诞生,但
是他们却没有盲目跟从别人去做网站,而是在把握新经济的精髓的基础上,将眼光
投向了未来宽带领域最新的核心技术研发,这一宗旨使他们获得了今天的公司。公
司采取股份制,北京大学在经过专家论证后以公司冠名权(带“北大”两字)为无
形资产入股该企业,因此,北大天正成为继北大方正之后的又一高科技领域的生力
军。

    互联网的发展使带宽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资源,21世纪的基础资源是带宽。宽带
网已经成为今天全球信息产业巨头们的兵家必争之地。北大天正公司Mail2G的研究
设计者正是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洞察到互联网发展的未来,把握住技术发展的关键技
术,在TCP/IP基础网络协议之上,对一些旧的应用协议进行了革命性的颠覆,建立
了一个完备、简单、易于理解的网络协议,从协议层解决了制约宽带高速、安全传
输的关键问题。正是这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使Mail2G在跨平台性、应用和功能的可扩
展性、权限设置的丰富性、军事级安全等方面具备了不可比拟的优势。再加上一定
时段后将奉行的开发模式上的开放性,使得北大天正具有了极强的技术和市场竞争
力。

    在POPost协议的基础上,北大天正开发了一系列的核心应用,Mail2G第二代邮
件系统正是这样的产品。北大天正公司CEO 黄斌先生表示,北大天正不仅是21世纪
宽带领域标准的制订者,也是全球邮件系统的革命者;不仅是全球数字产品的营销
者,也是中国宽带应用联盟的主导者。北大天正一开始的起点就是一个面向国际市
场采用国际运营方式的国际化公司,它将与世界级的投资银行和产业巨头结成同盟,
最终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冲击全球市场。

    2000年11月15日上午11点钟,我来到位于北京大学一端新建成的北大太平洋科

    技发展中心,一层是卖电脑的,热闹非凡。我坐电梯上到第19层,北大天正公
司占了一层。跟张明约好在这时候见面,但张明正和公司老总在谈话,我不敢打扰
他,一个人坐在前台的沙发上。闲着无聊,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下楼去逛附近的
风入松书店,准备等一下回来再找他。十二点多的时候,我给他打电话,他正好在
办公室,我赶紧回来,而我也没空吃午饭了。

    走进张明的办公室,只见他正在吃饭,一份还算不错的盒饭。看到他吃饭我的
肚子就更饿了。等他吃完饭后,我才采访他。

    我们的POPost系统已经开发完成,目前正在北大测试,大家的反应比较好,比
预想的要好。POPost也就是以前所说的E…POST,E…POST是当时开发时随便取的名字,
没有正式定名,现在定名为Mail2G。 用我们开玩笑的话来说,现在的电子邮件发展
到了1。9 版本,我们就想做个2。0 的。事实上,网络是要靠技术来推动的,前一段
网站比较热,大家都在炒,那时候我

    也说不好,现在我要反过来说好。我们的大众总是在过分偏激评论某
件新生事物,好也被夸大了,不好也被夸大了。现在电子邮件系统的局限性正随着
互联网络硬件环境的逐步改善而体现得越来越突出,电子邮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正
演化为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人们希望有新一代的电子邮件系统出现,它
能够具备大容量、高速度以及可扩展性。全球电子邮件市场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
革,北大天正的Mail2G第二代邮件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我问张明对这个产品的前景怎么看呢,他笑了笑说:“我希望大家支持,只要
有一些人能够起来支持它的话,这个产品肯定能成功,如果大家都抵制了就会出问
题,但我想那么诱人的功能大家是不会抵制的。”我想,好东西总会有人要的,互
联网的确需要新的邮件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通信必不可少的工具。据
统计截至1999年底,全球的电子邮件账号已达5。96亿个,专家预测2 年后电子邮件
的账号将达到10亿个。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网民们都把电子邮件列为他们最为常用的网络工具:
在中国,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97% 的网络用户把电子邮件选为最常用
的网络工具;在美国,根据Forrester 的统计,截至1999年底,活跃的电子邮件用
户为7800万人,而活跃的浏览器用户为7300万人。

    电子邮件的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提供了人们一个快速和低成本的远程信
息传递渠道。在电子邮件出现以前,人们甚至没有办法想象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
而互联网的发展和PC的普及则为电子邮件的扩展提供了硬件基础。

    我们公司的员工有50个人左右,近来又招了几个。我们公司不像一般的学生公
司弄了很多学生,说老实话,学生在工作上不如有工作经验的。北大和清华都有这
种情况,有很多学生是非常有工作经验的,比如我们这里的戚文敏和胡斌。胡斌当
时在大三就在我办的软件公司那里工作过,后来在中关村这里为大家开发了很多系
统了,他来北大天正时上大四。戚文敏上大一时就在外面干活,飞宇网吧最初的一
年都是戚文敏在经营。

    其实呢,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清华的学生现在创业非常非常非常的热,北大
就不热,这是怎么回事呢?北大从1989年之后创业非常热,1997年还没有“学生创
业”这个概念的时候,当时我们班学生办的公司加起来有四五家,办公司在北大是
一件很平常的事,所以北大的学生创业始终也不热,因为大家一直在干。在1999年
北大创业大赛上,有一个学生介绍他办的公司,当时已经月盈利两百多万了,可想
而知,人家已经干了很长时间,并且是默默地干。

    北大的学生比清华的学生相对比较务实一些,这是我的切身体会,这跟外界的
印象是不同的。清华学生是严谨,北大学生是务实。你就想想,清华学生在兴起创
业的时候,北大学生已经挣了很多钱,只是没有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