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笑着离开惠普-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着离开惠普

作者:高建华




前言


  惠普为什么能让每一位离开的员工说公司好?秘诀是什么?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得益于惠普的人性化管理。我想,惠普能让离职的员工这样地爱戴、眷恋公司,这是任何一家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无可比拟的。这是惠普坚持人性化管理、真正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员工能够笑着离开惠普的根本原因。本人在17年的时间里曾经三进三出惠普,可能也是在其他企业无法想象的。


前言



  从我1986年3月加入中国惠普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在17年的跨国公司职业生涯中,在为国内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管理培训的8年实践中,我渐渐地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企业如果经营得好,可以赚到钱;一个企业如果管理得好,可以很健康;而惟有当一个企业文化好的时候,才会令员工快乐地工作。而惠普就是这样一家集赢利、健康、快乐于一体的卓越企业。
  惠普的创始人之一,比尔·休利特(BillHewlett)生前访华时,在员工沟通会上针对竞争激烈、员工流失的问题回答说:我们不可能阻止员工离开公司,因为人才流动是正常的现象。我的愿望就是:让每一个离开惠普的员工说惠普好。
  “让每一个离开惠普的员工说惠普好”,这是一个很朴素的愿望,而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中国惠普为此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从2001年中国开始有“最受人尊敬的企业”评选活动起,惠普就一直榜上有名,后来又相继成为中国的“最佳雇主”和“最佳企业公民”。
  多年来,曾经在中国惠普工作过,又离开中国惠普的人少说也有上千人,但是这些人都把惠普当作是自己人生经历当中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一站,很少听到离开惠普的人说惠普的坏话,尤其是那些在惠普工作过三年以上的员工。在北京,由曾经在中国惠普工作过、后来又离开惠普的员工组成了一个“惠友俱乐部”,目前有几百名会员。2005年6月18日,惠友俱乐部举办了中国惠普成立20周年的庆典活动,共有300多人出席,其中包括中国惠普的两任董事长和三任总裁,盛况空前,本人作为会员之一也出席了这次大会。大家在一起回顾20年的历程,欣赏着过去的老照片,感慨万千。
  惠普为什么能让每一位离开的员工说公司好?秘诀是什么?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得益于惠普的人性化管理。我想,惠普能让离职的员工这样地爱戴、眷恋公司,这是任何一家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无可比拟的。这是惠普坚持人性化管理、真正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员工能够笑着离开惠普的根本原因。本人在17年的时间里曾经三进三出惠普,可能也是在其他企业无法想象的。
  那些注重实效的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注重人性化管理,如果没有效率,那又有什么用呢?
  我认为,高效率不一定是基于人性化管理,因为靠压力,靠严格的制度,甚至残酷的剥削都能达到高效率,但真正的人性化管理一定会带来高效率。如果没有产生高效率,那是人性化管理实施不到位的结果。以倡导人性化管理的中国惠普公司为例,1985年成立时,只有2千多万美元的年营业额,但是到了2005年,公司的年营业额达到了20多亿美元(200多亿人民币),实现了百倍以上的增长。在这种基数上能实现这么高速的增长,人性化管理无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性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因为漠视人性的公司必将被无情地淘汰出局。靠压力式管理可以带来短暂的繁荣,靠高薪也能吸引人才,但是却很难得到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忠诚。员工在打工者的心态驱使下,不可能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更不会体现出主人翁精神。因为对于白领员工来说,受到尊重、受到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我在惠普公司,从助理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从市场部经理到市场总监,从助理总裁到首席知识官,到公司决策委员会成员,成为为数不多的进入大型跨国公司中国区高层的本地管理人员之一,有幸感受到惠普公司高效而又人性化的管理。我能有今天,应该感谢惠普对我的培养和关怀,感谢那个令人快乐的工作环境。我希望把这些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希望惠普的成功经验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能帮助国内企业从成功到成熟、从有钱到健康,让更多的人经由快乐而进入高效工作的行列。
  今年是中国惠普成立20周年,明年3月是我加入惠普20周年,特撰写本书以示纪念。
  高建华
  2005年12月28日于北京




目录



  第一部分发现惠普1。初次进入惠普/
  2。选人就如同是选钻石/
  3。标准化的招聘流程/
  4。如何避免招聘走后门/
  5。人事部门不是权力部门/
  6。招聘是一场理性的婚姻/
  7。优秀员工是公司的优质资产/
  第二部分员工成长之路
  1。从普通员工到管理者/
  2。员工的业绩评估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
  3。管理者必须按时完成员工业绩评估报告/
  4。员工业绩评估与工资调整挂钩/
  5。德才兼备,德为先/
  6。管理者要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
  7。员工晋升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第三部分领导艺术与人才培养
  1。对领导者来说“管人”比“管事”更重要/
  2。管理者的角色:造钟而不是报时/
  3。分享知识是管理者的美德/
  4。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
  5。管理者要成为“立地顶天”的人/
  6。管理者的才能体现在花小钱办大事/
  7。如何使部下欣然受命:“拍卖会”式的任务布置/
  8。优秀的管理者懂得如何发问/
  9。管理者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10。管理者要从本色演员上升到职业演员/
  11。学会开会是领导者的必修课/
  12。畅所欲言:会议不能以保留意见为结局/
  13。开会不能议而不决/
  14。领导者要学会照镜子/
  第四部分善待离职的员工
  1。第一次离开惠普/
  2。员工主动离职不是背叛/
  3。公司可以辞退一个人,但不可以否定一个人/
  4。慎重实施末位淘汰/
  5。提倡忠诚不提倡奉献/
  6。员工的忠诚从哪里来/
  第五部分人性化管理的典范
  1。假定人性善的惠普价值观/
  2。制度不应当惩罚好人/
  3。公正、公平、公开的员工福利制度/
  4。为员工提供一个高标准的工作环境/
  5。让员工“工作与生活两不误”/
  6。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
  7。用动力式管理取代压力式管理 /
  8。危难之中显真情/
  第六部分合理的薪酬与专业的培训
  1。第二次进入惠普/
  2。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
  3。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的技巧/
  4。如何保证员工薪酬不透明/
  5。员工培训是投资而不是成本/
  6。把员工培养成职业运动员/
  7。新员工引见——独具特色的拜码头传统/
  第七部分让员工理解战略与执行的关系
  1。第三次加入惠普/
  2。战略不是老总一个人的事/
  3。战略规划需要有标准化的工具/
  4。“闭门造车”式的战略规划方法/
  5。做战略规划不要“摸着石头过河”/
  6。如何让战略得以完美地实施/
  7。没有预算,谈不上给经理人授权/
  8。计划真的没有变化快/
  第八部分用制度来规范各级员工的行为
  1。如何避免技术人员离职带走技术/
  2。如何避免销售人员离职带走客户/
  3。通过内部审计制度来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4。用严格的制度避免管理人员滥用职权/
  5。把员工培养成正直,善良的人/
  6。“以人为本”需要制度上的保障/
  第九部分从优秀到卓越
  1。聪明地工作比努力地工作更重要/
  2。让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
  3。沟通从细节做起/
  4。工具比理念更重要/
  5。健康比挣钱更重要/
  6。从卖产品上升到卖思想/
  7。引导消费者走向成熟/
  8。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反馈机制/
  9。给每一位来访者留下深刻印象/
  10。学会聆听客户的声音/
  第十部分成为受人仰慕的企业
  1。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惠普之道/
  2。成为受人仰慕的企业/
  3。以最高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员工/
  4。撒谎是不可饶恕的过错/
  5。信誉不是宣传出来的/
  后记




发现惠普


  为了获得应聘成功,我在去惠普参加面试前做了精心的准备,把可能问到的所有问题统统列出来,然后想好答案后用英文写出来,接着就是反复练习,直到可以流利地用口语表达为止。另外,我找到了很多参考书,希望多了解一些惠普公司的情况,并有幸买到了一本名为《追求卓越》的书,书上对惠普的两位创始人和惠普公司的管理赞誉有加,使我更坚定了加入惠普的信心,而其中一位市场开发工程师的故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让我觉得做这样一名市场开发工程师非常自豪。


初次进入惠普



  1982年大学毕业后,我没有按照事先的设想回到山东,而是在北京留校当了老师,因为那时候师资匮乏,我们这些本科生一毕业就不得不担任助教,教起了与我们年龄相仿(有些年龄比我们还大)的大学生,继续享受着学校的氛围,过着既舒适又简朴的生活。
  几个学期过后,对这种轻松又缺乏挑战的工作渐渐地失去了兴趣,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会虚度了年华。因为在大学当老师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我就开始学习英语,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一些知识。
  为了检验自己学习的结果,我从1985年开始去参加一些公司的招聘考试。当时并没有想好要去哪里,只不过想看一下自己学习的知识与外面公司的要求有多大差距。
  因为当初最热门的工作是外贸公司和一些涉外机构,所以我就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机构,可是当我笔试过关后参加面试的时候才发现,我学的英文根本用不上,只会写、会背,真正要说的时候却张不开嘴,于是我开始听英文广播。
  1985年6月20日,中国惠普成立了,不久就在报纸上刊登了招聘员工的广告,于是我就报了名,并于同年9月参加了笔试,因为那一次是招聘工程师,是把英文和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考卷,所以我很容易地顺利过关了,之后就开始了几次面试。
  以今天人们的眼光来看,去外企是不需要犹豫的,甚至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进外企,但是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人愿意去外企,因为当时跨国公司在中国并没有什么名气,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惠普公司,而且在外资企业工作毕竟不是铁饭碗,随时可能被解雇,很多东西都是未知数,要冒很大的风险,况且那时候外企的工资并不高,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记得当时学校的很多老师和领导都劝我要想好了,出去了可就回不来了,在学校工作毕竟是稳定的职业,而且每年有两个假期,要论单位时间的收入,并不比跨国公司低。那时在学校每月收入80元,但是我们一周只需要上6个小时的课,而在跨国公司每周工作40小时,每月收入150多元。这样算的话,在学校工作收入还要高一些,而且其他时间都是自由的。在很多人心目中,给资本家打工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可是关系到前途命运的大事。
  为了获得应聘成功,我在去惠普参加面试前做了精心的准备,把可能问到的所有问题统统列出来,然后想好答案后用英文写出来,接着就是反复练习,直到可以流利地用口语表达为止。另外,我找到了很多参考书,希望多了解一些惠普公司的情况,并有幸买到了一本名为《追求卓越》的书,书上对惠普的两位创始人和惠普公司的管理赞誉有加,使我更坚定了加入惠普的信心,而其中一位市场开发工程师的故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让我觉得做这样一名市场开发工程师非常自豪。
  我的精心准备换来了成功,两个月之后,中国惠普通知我基本上决定录取我了,但是公司这边还要办一些手续,要我耐心等待,可是一等就是几个月,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1986年2月份,惠普才通知我内部手续办完了,还有一道手续,即到学校来看一下我的档案就可以发录取通知书了。1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