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经济史-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愤怒,倒不如说是因为我们的罪过。在我们祖先的时候,从事农业的是最 

  好的人物,并且使用最好的经营方法,而我们是把土地交给最不适宜的奴隶 

                                                          ② 

  们耕种,就等于把土地交给刽子手去执刑一样。” 恩格斯在谈到奴隶劳动变 

  成无利可图的时候,曾经指出:“奴隶制已不再有利,因而灭亡了。但是垂 

                                                                       ③ 

  死的奴隶制却留下了它那有毒的刺,即鄙视自由人的劳动。”这一时期,虽 

  未发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那样大规模的奴隶起义,但是,奴隶反 

  抗强制劳动、破坏工具、怠工、逃亡,甚至杀死主人、举行小规模起义的事 

  件却层出不穷。历代皇帝一再颁布命令加强镇压,但是奴隶们对奴隶主的憎 

  恶和仇恨仍然日益强烈。当时罗马流行一句谚语:“有多少奴隶,就有多少 

  敌人”,充分说明了奴隶反抗对奴隶主的威胁。此外,外省粮食大量输入、 

  奴隶来源减少,也加速了意大利农业的衰落。 



                                   2。手工业的进步 



        (1)生产技术的进步 

       早期帝国时期,手工业的生产技术有了明显进步。产生于米特拉达特斯 

  统治之下的小亚细亚地区的水磨,在公元1世纪传播到西方,并在磨粉和矿 

  业中逐步推广开来。这一时期,西顿的工匠发明了吹制玻璃器皿的技术,代 

  替旧的铸型制造玻璃品的做法,高卢也发明了用锡镀器皿的方法。同时,制 

  陶技术、毛麻纺织技术、金属制造加工技术、珠宝首饰加工技术等均有了进 

  步。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比较复杂的外科医疗器械也已经能制造了。这一 

  时期,建筑业中开始应用复滑车起重技术装置,在矿山开采中使用排水机。 

  关于手工业劳动工具的改进,许多考古发掘,特别是庞培城的发掘提供了证 

  明。而容纳5万观众的大剧场、宏伟的罗马水道、元首的凯旋拱门和高达27 

  米的图拉真纪功柱等,都表明罗马的建筑技术取得了辉煌成就。 

        (2)手工业生产的高涨 

       早期帝国时期,意大利的手工业曾一度高涨,生产的陶器、纺织和金属 

  制品运输到各地。在庞培城发现的手工业品中,大部分是本地生产的,有土 



① 科路美拉: 《论农业》第1 卷序言。 

② 同上。 

③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146 页。 


… Page 27…

灯、铜灯、木器、铜器、玻璃品、铁器、天秤、和外科手术器具等。庞培城 

的手工业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而且畅销到边远地区。这一时期,阿列提乌 

姆的制陶业相当繁荣,它的陶器曾经在一个短时期内独霸地中海地区,远及 

北方的不列颠和东方的黑海沿岸。北部意大利福尔斯作坊生产的陶灯是意大 

利主要特产之一。埃特鲁里亚大量生产的红釉陶器则几乎垄断了市场。意大 

利北部各城市的纺织业也很发达,生产各式粗细的羊毛织物。莫德纳的制灯 

业兴盛一时,产品远销外地。坎帕尼亚以金属制造闻名,它的青铜器和银器 

质地优良。卡土卢斯则以造船业著名,它的船只用小亚细亚伊达山的优良木 

材制成,因而十分畅销。另外,塔兰土姆的金属制造业、西西里的硫磺开采 

业也都在此时得到了发展。 

     在意大利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手工业中心,如罗马的金属制造。在奥古斯 

都时代,坎帕尼亚的城市模仿亚历山大里亚并和亚历山大里亚竞逐,因而发 

展了许多新型的手工业,这些都是早期在坎帕尼亚几乎没有看到的。其中最 

主要的是玻璃器皿,特别是上色和雕花的器皿,同时它还利用本地产的质地 

优良的砂砾和粘土,制造玻璃和陶器,倾销给多瑙河地区的消费者。在阿魁 

累亚专门制造镶有琥珀的梳妆用品,它用从日耳曼尼亚输入的琥珀原料,制 

成小巧玲珑的镜子、匣子和瓶子等。坎帕尼亚的一些城市在此时开始利用当 

地盛产的上等橄榄油来制造香膏,并且开始恢复古老的珠宝业。这一时期, 

意大利的工业发展不仅限于阿魁累亚这样的大都市,而且也出现了一些小的 

地方性中心城市和港口。蓬佩伊的发展就是一个例证。过去这里是一个农业 

发达地区,现在已发展成为地方性的工业中心,它的毛纺织业发展很快,其 

产品满足了本城、邻城及近郊农家的需要。另外,意大利的葡萄酒和橄榄油 

的生产也曾兴盛一时,产品大量输往帝国西部和北部各行省。 

     各行省的手工业也有了迅速发展,其水平高于意大利。在共和国末期还 

很落后的高卢和莱茵河沿岸兴起了各种手工业,其中金属、纺织、制陶和玻 

璃行业已形成了中心,产品行销中欧、不列颠和西班牙。高卢在发展工业方 

面得天独厚,这一地区水道纵横。高卢和不列颠、日耳曼尼亚之间早就存在 

交通往来,是发展商品生产的有利条件。所以在这一时期,高卢的手工业得 

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很快就在制造雕花陶瓶和金属器皿等最富于意大利特 

色的生产领域成为意大利的劲敌。西班牙、高卢、不列颠和达西亚等地的采 

矿业和冶金业也兴盛起来,为金属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高卢有列日 

铁矿的开采,西班牙的银矿虽然产量萎缩,但在原有的银矿区却发现了铅矿。 

这时许多城市都仿效罗马安装公共水管,铅的需要量大增,因而也刺激了西 

班牙对铅的开采。与此同时,西班牙还发现了锡矿。在此以前,锡的主要产 

区是不列颠,自从西班牙出产锡之后,因为其产地接近地中海各消费城市, 

很快就在锡的产销量上超过不列颠。达西亚的黄金此时也得到了开采。在科 

隆周围兴起了玻璃制造业,在它的西南山区兴起了金属工业。 

     这一时期,北非和东部地中海沿岸一带的一些古老城市中,许多素享盛 

名的奢侈品和传统产品加工制造业再度繁荣。腓尼基的染料和玻璃制品,埃 

及的化妆品和麻纱、小亚细亚的精美纺织品和皮毛在各城市有着广泛的市 

场,在罗马的上层社会中更拥有不惜高价争购的买主。埃及除了是制造亚麻 

料衣服的中心外还是制造纸草的中心。北非还是大量生产橄榄油和精美陶器 

的地方。作为东部地中海地区的大都市,“亚历山大里亚的工业生活在内战 


… Page 28…

                                   ① 

  后的繁荣景象是前所未有的”。它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生产纸草、亚麻布、香 

  膏、某些玻璃器皿(特别是念珠)、象牙制造品、首饰、银器和其他产品。 

  另外,高卢、小亚细亚、西班牙、北非等地产的葡萄酒和橄榄油质优价廉, 

  成为意大利产品的竞争对手。 

       各行省中大多数原来是农业中心或农业区域的行政首府城市,现在都发 

  展起重要的地方手工业。与此同时,在某些经营农业的大庄园里发展起了手 

  工业,它们和城市里的手工业进行着竞争。在法国南部图卢兹附近的一个庄 

  子里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羊毛织造作坊,在比利时的一个庄子里发现了陶窑。 

       罗马帝国的工业发展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手工业门类增多,分工细 

  密。据统计,罗马城的手工业达80多种,分工更加细密,如制陶生产就有造 

  型、烘烧、绘花等不同工序。19世纪发掘出的庞培城,为我们提供了早期罗 

  马帝国时期普通城市手工业的典型。从发掘的情况看,庞培城手工业遗址有 

  呢绒、珠宝、石工、香料、玻璃、铁器等作坊以及带有磨坊的面包房。 

       早期帝国时期,意大利的手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随着文明和城 

  市生活逐渐推广到西方各省,意大利已不再据有西方手工业活动中心这种领 

               ② 

  导地位了” 。意大利在生产玻璃、陶器、灯盏、乃至金属器皿等方面所曾占 

  有的垄断地位已经成为过去。意大利虽然仍旧生产这些物品,但差不多全部 

  产品都只可能在本地市场上销售。高卢尤其是意大利的劲敌,高卢盛产金属 

  和最适宜制陶器的粘土,又有大片的森林和牧场,水道异常稠密,因此,当 

  地精明强干的作坊主很容易击败意大利,几乎把意大利完全排挤出西北部的 

  市场。高卢和日耳曼尼亚的红釉陶器原来是仿制意大利的产品,现在却彻底 

  地打垮了它;莱茵河流域所产的玻璃比坎帕尼亚的玻璃价廉物美;日常穿着 

  的羊毛外衣是高卢的一种特产,后来不列颠也生产这种外衣,它们不仅行销 

  于意大利,而且还行销于东方;高卢作坊里制出的青铜瓶和青铜安全栓畅销 

  于意大利、西班牙、不列颠、日耳曼尼亚。与此同时,“帝国的广大地区对 

                                                       ① 

  于过罗马式生活所需的主要项目已能自给自足”,各地都尽可能用廉价的本 

  地仿造来代替进口货。北意大利的福尔斯起初几乎垄断了陶灯的制造,但到 

  2世纪时已被挤出广大市场,因为各个行省都有本地制造的形状相同的灯盏 

  取代它的产品,有时那些仿制品甚至还仿造福尔斯的商标。在埃耳——奥亚 

  附近有一家作坊生产带镶嵌图案的陶瓶,其产品是根据从东方传到意大利来 

  的那些陶瓶式样仿造的,它们很顺利地就占领了广阔的市场。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在帝国各地无论大工厂或小作坊制造的产品都逐渐 

  简单化和定型化。公元1世纪时流行的工业制品以美观为首要特征,到2世 

  纪时这一特征就逐渐消失了。这时没创造任何新的形式,没采用任何新的装 

  饰标准。公元1世纪以后,在玻璃制造业以外的手工业技术中,极少看到新 

  的发明。1世纪时的印纹陶器在技术上精巧异常,而且也还美观可爱,但是, 

  2世纪时同样的陶器尽管在实用方面仍不失为坚固适用的器皿,却显得单调 

  呆板,风格和主题互相承袭,毫无变化。在珠宝首饰、金属雕刻艺术品、玉 

  雕、家具、家用器皿、兵器和军械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同样的现象。造成这一 

  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一时期,手工业产品迅速传遍整个帝国,即使在 



①  '美'M·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5 年版,第114 页。 

② 同上书,第251 页。 

①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三联书店1985 年版,第90 页。 


… Page 29…

  帝国最边远的地区它也终于排斥了家庭制造品。而人数众多的乡村居民和城 

  市下层居民的购买力是极低的,他们要求的是廉价品,越便宜越好。同时在 

  这一时期,运输虽很便利,但毕竟尚有风险,而且运费较高,再加上手工业 

  产品难于深入远离海洋和河流的地方,所以,每个内地城市都想就地生产居 

  民所需要的物品,同时采用进步的技术和模仿流行的式样。另外,小城市里 

  的工匠不生产新颖的产品,因为新颖的产品同进口货相比价格太高,在竞争 

  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他们简单地用他们从大作坊里学来的方法复制标准化 

  产品。他们生意兴隆,迫使大作坊不得不隆低其产品质量,以使产品价格低 

  廉,自然也就使产品趋于标准化和平板单调。 

       在帝国各地,到处分布着规模大小不等的手工业作坊,少则三五人,多 

  则百余人。就手工业整体而言,中小作坊居多,少有投资较多的大型作坊。 

  在这些作坊主中既有自由民,也有奴隶和释奴。这一时期,“无论在小作坊 

  里或是在工厂类型的大企业组织中,所使用的劳动力虽不纯粹是奴隶劳动, 

                        ① 

  但主要是奴隶劳动”。除奴隶以外,在手工业者中也有自由雇工,但他们的 

  人数少于奴隶,而且由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