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子科学发明家-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科学界呢?他不过是个装订工,既没有学历、文凭,也没有靠山。青年人 

  最后想到了戴维。他决定向这位大化学家求助。法拉第在作出决定的时候很 

  踌躇了一番。他同戴维素不相识,如果打个比喻的话,戴维当时处在科学的 

  金字塔顶,他不过是塔底一块普通的石头,戴维会理他吗? 

       经过几天的考虑,法拉第把那篇精心整理的讲演记录寄给了戴维,并且 

  附上一封恳切的信。他在信里诉说自己贫困的身世、对科学的憧憬,希望得 

  到一个能够接触技术的职位。青年人还表示,只要可以离开唯利是图的商业 

  工作,转到为人类造福的科学事业上来,不管待遇怎么低,他都乐意。 

       信寄出去以后,法拉第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期待着,看是否能够得到回 

  音。想不到几天以后,他收到戴维的一张便条,约他去面谈。当时,法拉第 

  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他马上赶到戴维的办公室。 

       原来戴维读了法拉第的信以后,被这个年轻人的身世和热情打动了。戴 

  维自己因为过早死了父亲,十五岁就辍学就业,当过药剂师的学徒,他的成 

  就也是全靠自学得来的。他从这个陌生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种最宝贵的 

  东西——对科学的热爱和献身精神。为了帮助这个青年,他去和皇家学院的 

  总管商量。当时,皇家学院的编制已经满了。还算戴维面子大,总管同意考 

  虑,不过当他听说法拉第连中学都没有上过,就不客气地说:“叫他来洗瓶 

  子吧!”戴维显然觉得这过于屈才,没有马上同意。那个总管笑了笑说:“如 



①  1786 年,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 (1737…1798)在解剖青蛙的时候,发现蛙腿一接触金属就会发生颤抖。 



这就是著名的伽伐尼效应。 

② 意大利电学家伏打 (1745…1827)受伽伐尼效应的启发,在1800 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化学电源。他把 



若干银圆片、锌圆片和用电解液浸湿的布圆片依次迭加在一起,组成一个电堆,由于两种不同金属和布片 

中的电解液发生化学作用产生了连续的电流。这个电堆在电学史上通常称做伏打电池。 


… Page 25…

果他真还有点用,一定会洗得不错;要是他不来,那就肯定是个废物了!” 

     戴维热情地接待了法拉第,把皇家学院的难处坦率地告诉了他。为了不 

伤年轻人的自尊心,他没有提起总管的话。这位大师劝法拉第再慎重考虑一 

下自己的理想,他诙谐地说:“科学好比一个性情怪癖的女子,你尽管对她 

倾注满腔热情,可是得到的报酬却极其微小!” 

     戴维还安慰青年装订工说,书店的职业可以获得安定的生活,并且答应 

他今后可以把皇家学院的全部图书的装订工作包下来。这对戴维说来,确实 

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法拉第听完戴维的话,很受感动。他完全理解戴维的好意,但是他立志 

从事科学工作的决心却是坚定不移的。“我愿意等待!”他恭敬而坚定地这 

样回答。 

     1812年的冬天,法拉第是在希望中度过的。正象俗话所说,“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几个月以后,皇家学院的实验室碰巧需要增补一个实验助手。 

戴维征询法拉第的意见,法拉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工作。1813年三月, 

英国皇家学院的会议文件,记载了戴维对法拉第的推荐意见。文件上写着: 

 “迈克尔·法拉第是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根据戴维爵士的观察,这个人能 

够胜任工作。他的习惯很好,上进心强,举止和蔼,十分聪明。” 

     在戴维的推荐下,法拉第正式踏进了科学界。这位铁匠的儿子、装订工, 

后来竟成为英国科学界中一颗最亮的明星。 



                                 青出于蓝 



     法拉第的愿望实现了,他进入皇家学院实验室,给戴维当助理实验员。 

当时,他不过是一个热爱科学的青年,专业知识还少。但是他虚心好学,不 

怕吃苦。他在实验室里洗刷器皿,搬运仪器,扫地抹桌,样样都干,很快就 

得到大家的好感。 

     戴维当时正在研究氯的特征,很有创见。历来人们错误地认为氯是一种 

氧化物,连大名鼎鼎的化学革新家拉瓦锡 (1743-1794)也这样看。戴维却 

用实验证明氯是一种元素,改正了这个错误。他在1810年十一月宣布了自己 

的发现,但是传统学派却不承认,两种观点的论战持续了好几年。法拉第协 

助戴维做了不少实验,他坚决拥护老师的新见解。在给一位持怀疑态度的朋 

友的信里,他由衷地写着:“我热诚地信奉这个新学说,这是一点不奇怪的。 

因为我亲眼看见戴维本人拥护它;我还见过他做出许多实验来验证和解释 

它,使我不得不信服,进而钦佩他。”这大约是年轻的助手在学术上追随戴 

维的第一件事。 

     几个月以后,法拉第得到了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一年秋天,戴维去欧洲进行学术考察,主要目的是同欧洲各国著名学者进 

行学术交流,并且做些短期的研究工作。戴维三十三岁才结婚,妻子是一位 

年轻的富孀,这次出国,他带着夫人同行。为了帮着操作实验和整理科学记 

录,还需要一个能干的助手,戴维选中了法拉第。这对初出茅庐的助理实验 

员来说,意义是重大的。 

     1813年十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日子。戴维一行三人启程离开伦敦。法拉 

第有生以来第一次出海航行,他的心象长上翅膀一样,早已飞过英吉利海峡。 

     他们旅行的第一站是法国。当戴维夫妇和法拉第到达巴黎的时候,受到 


… Page 26…

法国科学界的盛情欢迎。戴维在巴黎逗留了几个月,一面讲学,一面跟法国 

同行合作,进行学术研究。当时法国科学家从海藻里提取一种新物质,不能 

断定是什么元素。戴维在法拉第协助下进行分析,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测出这 

种新元素的主要特性,并且命名为碘。问题解决得这样快,使法国化学界惊 

叹不止。 

     在巴黎期间,年轻的法拉第认识了不少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其中有两位 

对他十分友好,那就是电学大师安培(1775—1836)和化学家盖—吕萨克(1778 

—1850)。当时多数学者对戴维带来的助手并不注意,只有安培和盖—吕萨 

克看出这个青年的价值不在他的老师之下,于是热情地给予指点。法拉第得 

到机会亲自观摩这些大师的实验,吸取他们的科学方法,并且了解到科学发 

展的最新水平,大开眼界。这种收获的价值实在是不可估量的。 

     这次旅行长达一年半,除了巴黎外,从热那亚、日内瓦、佛罗伦萨直到 

罗马,欧洲许多科学中心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戴维和欧洲科学界有广泛的 

学术联系,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礼遇,法拉第也结交了很多知名学者, 

学到不少新东西。 

     1815年春天,戴维夫妇和法拉第满载而归,回到英国。这次出国对法拉 

第来说,它的意义可以说仅次于达尔文的环球旅行。法拉第后来在电学和化 

学上获得成就,这次欧洲之行起了很大的作用。旅行给法拉第留下了难忘的 

印象。他的日记,详细记载了戴维在各地的讲学内容、实验记录,以及各国 

科学家的实验方法、风格特长;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情,也引起他 

莫大的兴趣。法拉第生性乐观,富于同情心,对大自然和生活在底层的劳动 

人民怀着深切的热爱。无论是海涛、落日、火山、瀑布,还是巴黎的车夫、 

佛罗伦萨的贫民、罗马的狂欢节,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二十二岁的法拉 

第,更坚定了他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信念。 

     一回到伦敦,法拉第就扎实地干起实验室工作来。他的主要任务是协助 

戴维做实验,同时兼任皇家学院各位讲师的助教,在讲课的时候做示范表演。 

法拉第的工作是紧张和劳累的,有时还有危险,但是他干得很尽职,也很愉 

快。他从小就爱好实验,今天能够在英国最高级的实验室里工作,真是如鱼 

得水,他的整个身心都投入了实验室的工作。 

     不过,法拉第不是一个盲目的实验家,他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新知识。 

这些机会是:他以助手资格参加皇家学院的讲习会,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料, 

向戴维和常来学院的著名科学家求教,等等。但是,他最好的老师,还是所 

做的那些实验本身。在科学研究中,同样一个实验,不同的操作者,不同的 

条件,常常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就是同一个结果,也可能得出不同结论。重 

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和正确判断。法拉第每次实验都一丝不苟。他对实验中的 

各种现象极为敏感,善于捕捉那些偶然闪现的思想火花。不满足现成结论, 

不迷信经典理论,总想探索新的东西,是他的最大特点。在实验面前,法拉 

第是一个出色的探险家,是一个不倦的勘探者。 

     在两三年时间里,经过实际锻炼,法拉第具备了出色的实验才能。在戴 

维的指导下,他开始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 

     1816年,二十五岁的法拉第初露锋芒,在《科学季刊》上发表了第一篇 

化学论文。他当时还有些胆怯,这种初出茅庐的紧张,每一个发表处女作的 

年轻人都能体会到。以后,法拉第陆续又写了几篇论文,都是关于化学方面 

的。 


… Page 27…

     1818年,法拉第写了一篇关于火焰的学术报告,大胆指出了名家理论的 

谬误。这篇论文标志着法拉第科学上的准备时期已经结束。“名师出高徒”, 

他在戴维的引导下,经过刻苦钻研,勤奋工作,终于成为一个年轻有为的化 

学家。 



                                 电磁之谜 



     1820年物理学发生了一件大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1777-1851)发现 

了电流的磁效应,第一次揭示出电和磁的密切联系。这件事刷新了电学史, 

也改变了法拉第的研究方向。 

     早在奥斯特以前,人们就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1681年夏天,一艘航行 

在大西洋的商船遭到雷击,结果船上的三只罗盘全部失灵:两只退磁,另一 

只指针倒向。还有一次,意大利一家五金店被闪电击中,事后发现一些钢刀 

被磁化。由于当时连闪电的性质都没有搞清,这些现象谁也解释不了。一百 

多年来,电磁之谜成了许多科学家探索的目标。 

     奥斯特是个化学家兼外科制药专家,也是铝的发现者之一。他对电学很 

感兴趣,一次在实验中意外发现,把通电的导线放在磁针上方,磁针竟会发 

生偏转!这个发现在1820年七月二十一日公布以后,立刻引起了整个物理学 

界的轰动。人们本来以为毫不相关的两种现象,竟有这样奇妙的关系。这个 

发现成了近代电磁学的突破口,各国科学家纷纷转向电磁研究。象戴维和安 

培这样的大师,也都兴奋得坐不住了。 

     二十九岁的法拉第同样被这个重大发现所吸引。他用极大的兴趣重复了 

奥斯特的实验。果然,南北指向的磁针在通电导线下面会转成东西方向。这 

个青年化学家久久地思索着:这是为什么呢? 

     许多科学家也都在苦苦地想这个问题。因为电流和磁针之间的作用力, 

跟当时已经知道的哪一种力 (万有引力、静电力、磁力)都不同。那些力都 

表现为推或者拉 (斥力、引力),而新发现的力却是一种传动作用。它的奥 

秘在哪里?在它背后是否还有更深邃的内容呢?无论是奥斯特本人、安培、 

戴维,还是别的电学专家,一时都解不开这个谜。 

     法拉第完全懂得这个发现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他决心沿着奥斯特打开 

的缺口,作进一步的探索。在戴维的鼓励下,青年化学家毅然闯进了电磁学 

这个未知的领地。 

     既然现有的理论解释不了新事实,法拉第决定从实践中寻求答案。他把 

收集到的有关电磁现象的资料,仔细地进行比较研究,并且一一用实验来重 

新检验。实验进展很快,也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