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共二十二万人,将在7月2日清晨准时攻城,那时候一旦落城,则寸草不留,全部斩杀。看着“一夜”筑好的土城,看着松田宪秀的下场,看着城内的人心惶惶,家督北条氏直总算忍不住了,他利用家督的合法身份,突然控制住了父亲北条氏政的居所,然后向黑田孝高表达了投降之意,就在7月1日,联军准备攻城的前一天,北条氏直打开了小田原城的大门,百年北条家,天下第二坚城小田原终于陷落,丰臣秀吉总算除掉了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把关东收入了囊中。

丰臣秀吉接受了请降书后,马上带领左大臣孟昭德,德川家康(此时已经觐封内大臣),弹正宗细川忠兴,左近卫少将蒲生氏乡,前田利家(此时已经觐封大纳言),入城接收事宜。孟昭德和德川家康都是东海道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对于北条氏和其他大名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两人入城之后,先是代表丰臣秀吉探望了自己把自己关入牢房的北条氏直,然后又向丰臣秀吉传达了北条氏直愿意已死谢罪,希望让他这个家督承担一切罪责,赦免城中百姓的意思,丰臣秀吉恨的是北条氏政,对于这个无权家督,他倒是听说曾多次劝阻父亲对抗丰臣氏,于是丰臣秀吉赦免了城中军民的罪责。

九日后,7月10日,丰臣秀吉以关白的身份颁布了对北条氏的处罚决定,死硬派北条氏政和北条氏照罪无可赦,被勒令切腹,北条氏直作为家督,曾力劝父上投降,其功不可没,免除一死,发配到高野山出家,北条氏众臣,坚守者全部罢黜,剥夺武士名分,从此不得参与任何一家之政事,那些不坚守,投降秀吉的,比如松田秀治,大道寺政繁等因为品行不端,身在北条氏却没有尽忠,被秀吉下令处死,可怜大道寺政繁父子,才当了下野守没多久,就身首异处,至于表现的最活跃,上蹿下跳的猪俣邦宪(北条纲成的头马大将,进攻孟氏上野国的罪魁祸首)则被处以磔刑,算作丰臣氏和关东开战的终结。

为了防止关东再起争端,丰臣秀吉处置完这些人之后,马上下令二十余万大军不许离去,还要负责拆除城池,堂堂一座小田原城,数日内就被填平了护城河,扒掉了土墙橹,挖掉了外城和多余的五门,只留两丸三口,曾经的天下第一巨城霎时间消失殆尽,从此只是历史中的一段文字了。

这些都处置完之后,丰臣秀吉才颁布关白令,命所有大名带队返回本家,然后就要进京觐见,所有人都知道,丰臣秀吉是要借着这次平定关东封赏之际,改变天下的格局,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背井离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从此无有往日辉煌,更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风生水起一夜跃为大名行列,大家带着这些疑问,各怀心事,各自返回了封地,可所有人的心里都明明白白的清楚一点,丰臣秀吉已经统一了天下,战国的第一位名副其实的天下之主已经诞生,而倭国的历史车轮,将随着丰臣秀吉的个人好恶驶向一个新的方向!

(漫长的二十回秀吉奋斗总算写完了,接下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两征朝鲜,还有朱翊钧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两征朝鲜不但消耗了战国大量的财富和兵源,还折损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而且在始终没有解决德川家康,孟昭德,毛利辉元,伊达政宗,上杉景胜这几个尾大不掉的大名时,秀吉就撒手人寰,这直接导致无论如何,天下也不会顺顺当当继承到丰臣秀赖手中(此时还没出生),所以天下必乱,而孟昭德和德川家康这对同门师兄弟也必将争一死活,于是本书最后的部分也将围绕两次朝鲜战争时,孟昭德和德川家康是如何周旋避战,保存实力,还有在秀吉死后是如何席卷大地,异军突起最终统一天下来写,敬请期待太政大臣传的第十一章‘朝鲜风云’!)

概述

时间2011…9…3018:52:56:903

日本和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通过汉,唐,宋,明的不断努力,已经把君主和大臣的距离彻底拉开,把分封割据,犯上作乱的可能性压制到了最低点,中国的大臣,他们行政,掌兵,管理天下赋税,心中的动力在于效忠皇帝,为了荣誉,财富,和后世香火,所以中国封建时代后期只有昏庸君主善用良材宰相治国,却没有臣强主弱,篡权夺位之事发生。放眼日本,虽然战法,布阵,器械都已经达到亚洲先进水平,自产的国崩大炮和大明的红衣将军炮也算是不遑多让,理念却差之万里,还是走的分封小地主机制,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效忠,完全要的就是钱,人口,土地,毫无廉耻可言,莫说天下纷争,就是太平治世,只要主君给不出让人满意的土地和人口,下属就可以理直气壮的闹将起来,搞得天下再次不宁。丰臣秀吉在战略和战术上也许是战国少有的第一奇才,但是比较治国的理念和手腕,他就把自己农奴出身的本质暴露的一览无遗了。

孟昭德治理甲府三国十余年,虽不敢说一定就无人怀有异志,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树立了尊卑观念,教育了家臣作为臣子该有的正确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所以甲府三国十余年不分封土地,却还是无人叛离。孟昭德的实际做法是,虽然不能分封国主或者城主导致部下尾大不掉,但是对于土地的产出,他是从来不吝啬的,他效仿大明的手法,丈量三国土地,然后按照实际产值赏赐,其中山下政虎,政文兄弟,惠隐院,江之岛友成,前田玄以,增田长盛这些跟着他最早的家臣,都有五千石的食邑,这比起那些五万石的城主,还要负责进贡,养兵等等的实际收入就多得多了,孟家的兵马,每一个人的开支和薪酬都是由孟家中枢独立供应,这不但减少了家臣的支出,而且还免除了怕他们拥兵自重的烦恼,所以形成了战国各家都是集体议事制中孟家这个中央集权的一枝独秀。

丰臣秀吉也曾和孟昭德讨论过这个问题,是否能够使用这种方法,可一旦推行起来,由于孟昭德是一开始便如此行事,丰臣秀吉却已经执掌分封制十余年,部下早都各奔东西,镇守一方,真推行起来是举步维艰,最后只得作罢,但越来越多的功臣得不到土地城池和人口,情绪越来越差,丰臣秀吉为了保住自己的权柄,也为了维持国内的稳定,他不得不把目光投到了大海的另一边,准备开始一场抢夺土地的非正义战争。

第一百二十六回天下三城

时间2011…9…3018:53:46:7233

文禄元年的新春刚过,大地生机勃勃,战国的百姓们都在辛勤的劳作着,随着小田原城的陷落,北条氏的灭亡,天下已经整整四年没有过了战争,大名家也刀枪入库,平日里忙活的最多的,就是怎样提高生活品质,讲排场,比阔气,一时间茶碗,茶朲,比肩,画轴,屏风的价格高涨,而那些自命是风流人士的画家,茶人,和歌者忙的乐此不彼,四处奔波,往往都是刚到一地,就有人来请,和主君对话几句,就马上能开到一个好价格,终生衣食无忧。

虽然整整一年前,就在天正末年的新春,天下大茶头千利休刚刚因为没有在聚乐第的宴会上安排秀吉喜欢的菊花作为花语而被勒令切腹,但这件事情也没影响到大家对于文化的追捧,一个千利休死了,更多的茶人站了起来,由于大明的唐器和西洋的蛮物供不应求,短短几年间,倭国竟然发明出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烧陶和绘彩技巧,把本来笨拙的本国生产技艺提升了一个档次,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不得志的浪人或者武士也纷纷转入京都,拜师学艺,或者有一手绘画的本事,或者有一手烹茶的能耐,以此也得到了晋升,获得了大名的青睐,比如孟家的新晋宠臣,天草时秀便是如此,他本来是九州人士,以前曾经跟随大友氏,后来大友氏落寞,又辗转跟随龙造寺军,和孟昭德也算有同乡之谊,但是秀吉平定九州后,北九州被分割,龙造寺只能苟延残喘,所以不得不剪裁属下,天草时秀无奈,恢复浪人身份。

这个二十五岁失业的青年人不甘心就此沉沦,他毅然决然休掉了妻子,离开了九州岛,尾随联军抵达了京都,在京都他无所事事,曾经帮助公家看过大门,也帮助过往商贩引荐过一些京都官吏,算是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事,最后在1590年(天正十八年)他也加入文化大军,幸运的投入细川幽斋门下,研究了礼法,佛法还有和歌,师成之后,细川幽斋把他推荐给了孟昭德,孟昭德正愁属下无人有这般才华,于是高兴的接纳了天草时秀,回家之后立刻把他立为五位公子的礼法讲师,并赏赐年俸一千五百石。

孟家本来有四位公子,嫡长子孟宪文,次子孟宪杰,三子孟宪平,四子孟宪勇,结果在去年岁末,一代投机者,升任大名方才三年的石川数正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重病卧床,水米不进,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而身边还有两头猛虎,一个孟昭德一个德川家康在,为了保住本家血脉,石川数正将长子和次子立为家督和大老,将三子,尚在襁褓之中,年方两岁的石川五助卫门过继给了孟昭德,孟昭德虽和石川数正不熟悉,但是偏偏石川数正和田中旭一交好,通过这位大将的牵线搭桥,孟昭德考虑到石川氏的地理位置重要,便接纳了这位养子,不过约法三章,第一,此子长大后不具备继承孟氏的资格,第二,此子不得侍奉石川氏血亲,只能祭祀石川氏香火,第三,此子必须立刻送往孟家,改姓更名。这些要求,说白了就是防范石川数正的儿子将来在孟氏的基业内兴风作浪,可石川数正都答应了,他知道,反正五助卫门是自己的血脉,不论他叫什么,认不认自己,他都是自己的血脉,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只要他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丝他石川数正的血脉在茁壮成长,他便知足了!办完这件事后,1591年(天正十九‘末’年)石川数正撒手人寰,折腾了丰臣氏和德川氏两大枭雄的投机者驾鹤西去,长子石川康长继任家督,石川康胜继任大老,而三弟五助卫门正式改名,便是孟昭德第五子孟宪和了。

要说石川数正逼不得已,把还在襁褓中的婴儿送走,实在也是有说不出的苦衷,原来关东之战结束后,丰臣秀吉考虑到此地广阔而背靠东北群雄,不便于管理,所以想在这里放一个有能力的大名,但是又不想他过于强大,危险到自己的统治,于是权衡之后,丰臣秀吉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把德川家康的骏河,远江,三河收走,把原北条氏的七国,武藏,伊豆,上野,下野,上总,下总,相模,封给了德川家康,逼迫德川家康移封,且不得在原小田原城的城址上建城,将他强行安置在江户城立都,有德川家康在,则能震慑佐竹氏,结城氏,里见氏等等,至于上野国本来是孟昭德的领土,丰臣秀吉是考虑到,孟昭德在上野,甲斐,信浓三国也立国日久,不得不防,于是收缴了孟昭德的上野,信浓,甲斐,把甲斐分给了浅野长政和田中吉政,北信浓分给了福岛正则和石川数正,南信浓岩村城附近分给了森忠政,饭田山一带分给了京极高次,原属德川家康的骏河国也被一分两半,西骏河给了池田辉政,东骏河给了中村一氏,孟昭德则被移封到美浓,尾张,三河,远江,伊势北部共五国,这样石川数正就被德川家康的二百五十余万石从东面包围,孟昭德的两百万石从西面包围,无奈之下,他只能授意长子亲近德川氏,而三子过继给孟氏,因为他知道,秀吉之后,必然是此二人争夺天下。

关东大移封之后,丰臣秀吉又设立了天下人制度,首先,他拨款一百万金在京都附近建造了伏见城,称此地为“官邸”,正式移居此地办理政务,而自称太阁,并将摄政关白的职位让给了养子丰臣秀次,为了更好的解决各地的俗务,丰臣秀吉除了勒令各地不许煽动之外,还将天下按照五畿七道划分,设置了五个直属于自己的部下,各负责一片地区的事务,他们分别是负责北陆的一百万石大名,正三位大纳言前田利家,负责关东的两百五十六万石大名,从二位内大臣德川家康,负责近京的二百万石大名,正二位左大臣孟昭德,负责西国的一百三十万石大名,从三位权中纳言毛利辉元,和负责东北的四十万石大名,从四位左近卫中将蒲生氏乡,不过蒲生氏乡担当左近卫少将多年,所以人们还是习惯称呼他为“会津少将”而已。

除此之外,为了巩固和更好的管理京畿,丰臣秀吉还设置了五奉行制度(据说是丰臣秀吉就任关白后的当年设立‘据小濑甫庵太阁记所载’),他们负责把中央的政策传达给四方,并监督五大老执行,各自虽然分别都有领土,却远不如五大老强盛,而且本人基本都在京都生活和工作,丰臣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