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夺债权不是一种规矩,而是利用规矩的策略,与人情现象密不可分。什么是争夺债权?就是尽量让别人欠自己,而不要欠别人。己欠人被动,人欠己主动。这就要主动地、不失时机地做人情,直至滥施人情也不为过。有些工于心计的人调进新单位,会针对同事主动做一些小人情,显摆自己的关系资源,譬如三姑六舅在哪里公干,可帮大家办什么事情,或者主动请人吃饭……尽管新来,也可求得主动。一旦站稳脚跟,滥施人情也会停止,转向其他更高级的目标。
还有,中国人吃饭争着买单,有些人只是为债权,为大家欠他的情,将来托大家好办事。究竟真讲义气还是假讲义气,还要看做东的今后表现,是否挂着自己卖出去的好处,以后加倍索回。由于有这种人的危险,加上人心隔肚皮,所以人们一般都害怕欠债,患上“人情恐惧”,免得以后遭人逼迫。
人情债权有什么好处?就是可以利用规则役使别人,满足自己需要,而且关系网中的舆论也会帮他说话。凭什么役使?就凭对方欠你的人情债。如果对方守规矩(在圈里混肯定守规矩),他就必须还人情。你托他办事,他便有义务,不做还不行,直压得喘不过气。如果你控制他做事,引导走向满足自己欲求,你就控制成功了。这便是役使和差遣。
除了差遣,债权还有其他好处,这里一并罗列:
(1)可以差遣别人,在交往中主动;
(2)有助于建立自己讲义气的形象和口碑;
(3)有助于获得对方(欠债人)的感激和尊重;
(4)有面子,可以获得自我满足和优越感。
所以,在人情的氛围或气场下,争取债权是一种强力模式,信人情就要争人情,必得为之。
从讲义气到夺债权,表面上看来没有差异,实际上价值观已经蜕变。讲义气背后是义务伦理、奉献精神,讲给予不计索取;而争夺债权,表面上佯装义气,实际为了以后差遣别人,这是一种人情策略,价值观已经从义务伦理蜕变成功利主义。
忌讳清算
人情规矩还有一道“清算忌讳”,就是人情交往过程中不准盘点,不得清算,不能当面提及对方欠自己的债务,损别人面子。行话说:“算那么清楚干嘛?”“咱俩谁跟谁?”
反之,如果两人决意中断往来,不仅不避讳清算,而且应当结清,一是一,二是二。
为什么人情忌讳清算?清算就是清盘了结,这等于绝交。假如清算人情,人情后面承载的人际关系和情义元素就没有依托。反过来,正是相欠债务——不管谁欠谁的,恰好维持两人持续交往。因此,人情互欠体现一种共识,反映继续维系双方私人关系的意愿,它比到底谁欠谁、谁是黄世仁谁是杨白劳更重要。为不破坏人际关系,避免对方误解,就要尽量避免人情盘点,避免清算,这是规矩。如果犯忌,轻则引起不快和误解;重则绝交,干脆不来往。
清算忌讳只相对于正常人情往来而言,想来往的人忌讳清算。如果两人关系走到尽头,需要一个了断,清算恰是合适的程序,在仪式上宣布绝交。具体做法十分简单,债务人将自己所欠进行估算,最好等于所欠,原封不动退回。算不清楚部分,干脆多给一些,临了加上一句“以后咱们谁也不欠谁”,等于宁吃亏也要绝交。这是传统中国人的常见断交程序,也是武侠片里恩怨情仇了断的台词套路。
现代人遵守清算规矩、程序和仪式日渐减少。现代人的价值立场,已经逐渐由家族主义、泛家族主义转变成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不再奉行人情至上。尤其相对于当前社会转型的制度空白,法律管不了,人情不顶用,许多人对于自己所欠债务大抵很少主动偿还。所谓“欠钱是大爷”,折射出了制度执行的空白。
近二三十年来,在市场经济转型后,商品交换慢慢兼并人情交换,两种交换体系产生了融合的趋势,人情慢慢淡化,经济交换愈益兴起。生活在民间,经常观察到这般例子,替朋友帮忙干活,他将你半天辛苦,按人工每日80元市场行情折成40元,晚上送等价礼物到你家酬谢。客人到外地寄宿亲戚家,临走留下相当旅馆半价的住宿费,表明利益均沾。时过境迁,老规矩渐渐失传,如今人们即便愿意做人情,也难免不伦不类,又像人情,又像买卖。
三、人情制度份子钱:人情联盟背后
份子也写作分子,是一个老词,打从明代中叶开始就流行。这种叫法,本身显示凑份集资、群策群力的风气。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十三出《秘议》:“便是杜老爷去后,谎了一府州县士民人等许多份子,起了个生祠”,便是一例,四处募捐修祠堂,颇有古代乱集资、乱摊派的意思。至明末清初之际,份子更加流行,譬如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通篇眼花缭乱尽是“凑份子”、“派份子”、“出份子”。例如第二十七回道:“归姑爷也来行人情,出份子”。全书有十个章回不止一次出现“份子”,有的章回出现四、五次。
通常在圈子里做事,朋友同事一有人结婚,自己心里就发紧。唉,又要破费了,请柬似罚款单。遇着好友办喜事还心甘情愿,偏偏常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诸如没见过面的亲戚、同学的弟弟、单位管锅炉的临时工,不胜其烦。但是,请柬本身具有制度强制力,效力不亚于交通警察开的罚单,收到请柬的无一例外赶紧凑份子钱。这规矩打从明朝就开始了,一直传到现在。
今日的婚礼有多重功效,作江湖样本效果神奇,涵盖江湖化社会许多元素,譬如关系、人情、面子,是江湖化社会运作的范例。中国小城市婚礼运作,乃是关系网制度运作之集大成。譬如,前篇“关系网”,曾借用喜筵宾客名单为素材,研究了关系网一般规模大小;后篇“面子季场”,还要分析婚礼大操大办中的面子诉求。本篇,我们还以婚礼为样本,分析“份子钱”的人情运作。
所谓份子钱,就是在一个熟人圈中,大家集资向某人送贺礼。原本并不局限于婚事,其他大事譬如做寿、满月、动土、丧葬等等都可以凑份子,但是凑份子以婚喜事最盛。
份子现象与东亚文化紧密相关,与儒教泛家族主义以及群体取向的社会组织体系有内在联系,不光中国人凑份子,日本、韩国也有凑份子风俗。
为透彻分析份子钱的运作,这里选闽南人的婚事习俗作一案例,透过份子钱,分析当中包容的人情制度成分。
凑份子的程序
在南方小城,婚礼送份子的运行程序大抵如此:
一择来宾。
主人制定涵盖所有亲戚和熟人朋友的来宾名单。名单的第一顺序是所有近亲。主人不请亲戚,或者亲戚不来,按习俗都会被人责怪。第二顺序是单位、公司同事,如果单位、公司规模太大,就只请本部门同事,尤其关系要好的同事。再往后是同学,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同学,主要涉及常交往的同学。最后,依个人工作历程,邀请部分战友、工友、客户等等。
其中最要紧,爱面子的家族会尽力邀请当地名流来撑门面。
二派帖。
拟完名单,到酒店定了酒桌,就要开始派帖子送请柬。按照旧礼,送红帖的同时还要奉上一包糖果糕点,表示喜气均沾。红帖和糖果包的形式,是婚礼CI设计的一部分,显示主人的品位和地位。
三呈份子。
客人收到请柬后,开始准备份子钱,包在红包内并写上自己名字。这一点很要紧,不写名字就不能确认礼金属主,而礼金是双方人情交易的一部分,大家都很在意。譬如,在福建南方,送红包时间没有严格限定,但原则上不能迟于喜酒,迟于喜酒会被拒收,不是主人不想收,而是规矩规定不收。送红包时间一般有三种情形:一在通知下达时,在收帖的同时委托来人捎去;二如果没有准备不要紧,可以在婚礼前任何时候呈交;三没有空也不要紧,可以在喜筵当天亲手交给主人。按习俗,主人家在酒店门口有专人收受红包,散席后汇总。
四汇总。
主人收到份子钱,客人吃完酒,从人情角度说,这一轮互动暂告一段落。但事不算完,喜酒吃完了,人情在加深,债务纪录要刷新,人情平衡表面临改写。晚上,主人把这些份子汇总,列表一一记录在册。这本册子,就等于一本人情账,是本次人情的一个明细项目,来宾中将来任一方有红白喜事自己都要如法炮制,凑份子给对方。若时间隔得久了,价码有变化,还要随行就市。
人情账很难彻底算清,陈谷烂糠刨起来不计其数。以前有张三欠李四的,也有李四曾经欠张三的,甚至还有家族中几辈人欠下来的,来回份子,算不清谁欠谁。更加上两个家族除婚礼外还有其他人情交易,所以份子钱就与总的人情债搅和一起,难解难分。这个烂账其实是好事,正是人情体制和关系网系统追求的境界,无形之中加深了相互纠葛和联系,维系了私人关系。
凑份子的背后
每份份子价码与筵席市场行情二者之间,具有一种稳定态博弈均衡,价码总是随行就市,水涨船高,与物价水平及民众生活水平密切相关。以闽南为例,喜宴份子钱的总和,在扣除筵席开支后通常略有盈余,也就是盈头,调查每家每户大多如此,屡试不爽。除非主人执意免收红包,否则很少出现份子钱不够开席现象。何以出现这种好像精心设计的行情呢?答案是份子钱价码依喜酒行情推算,自然形成。比方说,按照当地物价及喜宴规格,一桌酒席行情1000元,按每桌10人计,每人份子就是100元,份子行情就是这样自然产生的。
既如此,盈余从何而来?答案是少量至亲好友为了表达盛意,特地比行情多拿些钱作贺礼。比行情多出的钱,在人情语言上意味不同寻常关系,是造就盈余的主要来源。
在闽南,上世纪80年代后期普通市民份子行情是每人50元,90年代中期涨到100元,近亲好友则需300~500元乃至1000元,各城乡社区风俗略有不同。看凑份子的消费机制,经济学看到的是客人自己宴请自己,但社会学看到份子钱的生命,充满了丰富的人情语言,客人们要表示的信息尽在其中。除了运作人情,份子钱的功能也包括向主人捧场,以及熟人圈的交流聚会。
份子钱现象折射出熟人系统运作目标:一,自己要排场(即面子);二,熟人要捧场。旁观者有义务,所有人不能例外,这折射出一种共生哲学。讲排场要有财力,如果主人不够财力,就利用人情制度融资,有点像民间标会或互助会,大伙儿集资来给主人捧场。主人落下面子,客人们赚个热闹。单就个案看,似乎主人占便宜,但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谁家都会有红白喜事。
反过来,有了凑份子制度,婚礼只能大操大办,想躲也躲不了。你家娶亲既是你家事,也是大家事,不完全由你家做主,还要风俗做主。直到改革开放之前,闽南民间只认“鞭炮夫妻”、“吃酒夫妻”,不认法律夫妻和结婚证夫妻。夫妻不管有未婚姻登记,都要鞭炮、排场公示,否则大家就不认他们夫妻。若在农村,甚至不给新人分地。
面对凑份子大操大办,各人心态不一。主人有喜欢热闹的,也有好清静的,有爱排场的,也有怕劳命伤神的。客人有衷心祝贺的,也有应付了事的。大家各怀心事,逢场作戏。但习俗带有强制性,演员要演出,观众要出席。越是现代,熟人关系越淡薄,人情习俗就越薄弱,三心二意应付吃酒的客人就越多。应酬二字,越来越具无奈之意。主人拟定名单伊始,就颇费心机。每选定一个对象,都面临哈姆雷特式的犹豫:请,还是不请?如请,会不会来?不来,自己会不会没面子。如果不请,对方会不会怪罪?熟人的舆论是否会怪罪?这种情形,尤其在考量那些边缘熟人时很费神。与此同时,客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接到一张请帖,不啻接到罚款单,不去得罪人;去也很烦,费钱费时,应付不起。
有请必赴更麻烦。前面估算,一个熟人圈平均大约二百多号人,当中每户都可能办喜事。即便每家平均十年办一次红白喜事,每年就要应酬二十多摊份子酒席。花费时间不说,以平均每次红包100元论,每年支出两千元以上,这只是一个保守估计。碰上至亲好友结婚,额外红包高于平均数。再遇上农历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