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_耿立-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棉花,母亲的头发也白成了棉花。

  记得有一年,村上在村南最好的地里,试着种了一块棉花。母亲和村上的女人一样,一直在棉田里忙碌了一季,到头来,每家只分了一捆能当做柴火烧的棉秆,上面稀稀拉拉的几个棉蕾,就是不吐棉絮。一村人,特别是女人们,对于棉花的希望破灭了。走在地头上,许多村人说,这么好的土地,能种小麦,能种玉米,能种高粱,能种谷子,能种洋芋,能种西瓜,怎么就种不出棉花呢?

  我第一次在土地上见过吐出棉絮的棉花,是在我们村南,隔着一条沟的滚村。那是大姐嫁过去的村子,是一个吃着窖水的村子。奇怪的是,在她们村的河滩上的沙土里,能种出花生,也能种出棉花。有一次,母亲带我去大姐家,正赶上村里分棉花。多大的棉桃,有炸裂的,也有没炸裂的,我们坐在烧得很热的炕上,把剥出来的湿棉絮,一把一把地往炕席下面放。那个时候,母亲和大姐的脸上,堆满了和棉花一样的笑。第二天一早,我揭开炕席,满炕都是洁白如雪的棉花,激动得我把手、脚和头埋在棉花里,不想出来。

  母亲和大姐,剥了一夜的棉桃,也没有多少瞌睡。只见大姐对母亲说,她要用这些棉花纺多少线,织多少布,缝多少衣,有多少是母亲、父亲和我的。

  那时候,我才感觉出:善良的女人,天生都是爱棉花的。

  我的印象里,棉花不仅洁白、软和、温暖,棉花的身上,还散发着一种超越洁白、软和、温暖的气息。这种气息,我是从母亲用来放棉衣的柜子里闻出来的。记得每次打开放在炕头上的柜子时,都有一种异样的气息,让我把头深深地埋进去,翻着自己的衣服。

  这个时候,母亲总会站在我的身后,叮咛我小心一些,别把柜子翻乱了。

  我知道母亲在一些衣服里,还藏着一些简单的银首饰。不知道她年轻时戴过没有,但我从未发现她戴过,也很少取出来看看。好像这些东西,比她身上的岁月,还埋藏得深。今天,我想起在母亲的柜子里,还藏有一些简单的银首饰,对母亲一生的遭遇,在难过之余,也有一丝高兴:至少,作为一位女人,母亲在贫穷的年月,也有过她的拥有。

  因此,我会告诉你,棉花的气息,就是母亲身上的气息,间或,也有那些简单的银首饰的气息。

  这些气息,应该还在母亲留下的柜子里,浸淫着每一道木纹。

  现在,在马坊的大地上行走,面对大块的云朵,我很想见见棉花。

  看它在母亲一直清贫的身体里,如何藏下温暖。

  这是我对这块土地,仅存的一种要求。只是到现在,这里也不曾种过棉花。特别是今天,在这里生活的人,谁还像我一样,对棉花心存痴情呢?

  没有了,绝对没有了。

  高建群有一本小说,叫《最后一个匈奴》。我想,我应该是最后一个怀念棉花者,至少是在马坊。所以,我要亲亲棉花。

  亲亲棉花,就是用我温暖的唇齿,亲亲母亲。

  (《花城》2011年第3期)
ww w 。 xia oshu otxt mt,xt,小,说,天,堂



第66章 片段忆母亲(1)


  孙晓玲

  《亡人逸事》是父亲怀念发妻、具有自传性质的一篇佳作,写于1981年,曾经收录在199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芸斋小说》中。从1984年1月至今,全国各地出版社选编的孙犁“散文集”、“精选集”、“珍藏本”、“系列作品”

  已不下二十余种,显示了父亲作品的艺术魅力与生命力。其中十五六种都收录了《亡人逸事》,这篇作品已成为父亲散文系列中的代表作之一。

  每当捧起父亲的着述,看到目录中《亡人逸事》的篇名,我的心中便会百味杂陈,如见亲娘。

  在《亡人逸事》一开头,父亲便写了两个媒人因避雨而碰到在梢门洞里乘凉的我姥爷——无巧不成书的“天作之合”,但却抹去了自己这个育德中学中学生的存在。其实当时,他就站在媒人后边。正因耳闻目睹,这一段落才写得那样生动流畅。父亲总爱在清明或春节写回忆亲人的文字,写“怀妻篇”是否与我母亲的生日有关不得而知,然而母亲生前对父亲的生辰记得十分清楚。她对我说过:“你爹属牛,生日是阴历四月初六,有草吃。”说完,她就欣慰地笑了。

  几年前,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过一个有关父亲文学业绩的展览,我和家人都去观看了。在展厅,我见到了魏巍伯伯和夫人,魏伯伯有些苍老,走路也不太稳,但仍赶来看展览,战友情谊很是感人。虽然人隔两地,又鲜通音信,但父亲每有文章发表,不论长短,魏伯伯都不放过。很多年前,我和二姐去西山八大处看望过他,还在他家住过一宿。他夫人刘秋华是我们安平县人,母亲生前提起过她,是报子营的。那天晚上,秋华阿姨亲切地与我们姐俩叙了家常。1993年父亲病重时,魏伯伯十分担心,他认为“老兄”的病,一是年龄关系,二是劳累过度,就好像一部汽车,只是让它尽情奔跑,却常常疏于保养修理。只要安心休养,自然会好起来的。

  看展览时,魏伯伯很仔细地看着每一张照片,特别驻足仔细观看了父亲续弦后那一段文字,他是这段姻缘的牵线月老。那段时间,魏伯伯还送过我父亲与张姨一幅书录毛主席诗词的行草书法,秀美流畅大气磅礴,表达了他美好的祝愿。1976年春节,我生完女儿后,父亲亲自给起了带“玉”字旁的名字,又嘱咐张姨去看我,张姨还给我煮了4个猪蹄。那时我与父亲住得非常近,有一回,张姨一边做饭一边跟我说:“你魏巍伯伯说,抗战小说,数你爸爸写得最多,也数你爸爸写得最好。”我听后心里挺激动。张姨的女儿叫小青,不太白可五官精致,戴一副黄边眼镜,特别爱看书,见了我总是“小玲姐”、“小玲姐”地叫。父亲并不是愿意家里老有亲朋住,可也克服着,对她很和气。想到父亲的处境,虽然早先我并不愿意父亲找后老伴儿,还为此和父亲发生过矛盾,但鉴于父亲没有人照顾是不行的,而且父亲和继母对我都挺好,尤其是父亲,比以前还要好,那种“有后娘就有后爹”的担心是多余的,我的心态慢慢地平复了。我还从百货公司买了两件礼物,送给他们,父亲很高兴。

  “其来也不意,其去也不解,如花如露,如影如幻……”(《许庼学林》

  书衣文录)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来自江西“五七”干校,身材中等,比我母亲年轻、有文化又爱好文学,操持家务也不错的张姨,并没能在天津待多久,5年之后她又重回故地。

  我依稀记得住在多伦道大院上初中时,母亲常说的一句话:“8年呀,8年没回家呀!”她说的是父亲抗战时期的经历,虽然期间也有短暂的相逢。

  而“8年、9年”这样的字眼儿,在《嘱咐》这篇小说中出现过十余次。我记得母亲在天津看过一次程派、杨派名家联袂演唱的京剧《红鬃烈马》,看完后她曾对我说:“王宝钏彩球专打薛平贵,守了18年寒窑,不容易啊!”

  感慨万端。由于母亲特别贤惠,我爷爷对儿媳娘家人也多有照顾。我姥爷死于破伤风,是个急病。他突然病故后,我姥姥带着8岁的大根舅和6个月的老姨,没有劳力,地里的庄稼又被人偷了个精光,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此时他们的亲生母亲已先于我姥爷病故。抗战时期,姥姥家的房子离敌人炮楼子近,为人忠厚的爷爷十分担心,就让姥姥一家住到自己的家里来,起码有一年多。

  在冀中平原残酷的“扫荡”中,母亲扶老携幼奔波逃难担惊受怕,连日本鬼子端枪进屋搜查她都经历过。有一回,日本鬼子听说有地下工作者进了我们村,就用枪逼着,把村里人都赶到一棵大树底下跪着,惨无人道地放火烧人、烤人。母亲带着大姐也跪在人群里,她和年轻妇女们一样脸上抹土抹灰,把年仅十来岁的大姐的脸也抹得又脏又黑,并弄乱头发,用自己的身体使劲儿挡着,拼着一死也要保住清白,对得起在前方打仗的丈夫。退休后,大姐回忆家乡往事时这样写道:“母亲支撑着一切家务,听从奶奶的一切安排,做饭、带孩子、孝敬老人、纺线织布。我小时常听到爷爷对母亲说:‘振海家的,给我做碗挂面吃。’母亲深知爷爷年岁大了,每天下午半头晌,需要垫补点吃的,母亲不管干着什么活儿,放下手头事儿就给爷爷做面吃,有时候做多一点儿,我们也跟着吃,爷爷笑着说:‘你们净沾我的光。’那时母亲的负担很重,孩子们都小,帮不上什么忙。我尽力帮母亲干点活,背弟弟、带妹妹。”

  母亲进城时,穿的一件褂子还是找邻居借的。父亲给她添置新衣后,母亲也总喜欢穿月白色、浅蓝色布褂,黑色布裤,没有一件格子或花的衣服,连头巾都是一种色儿。一生不买不戴首饰,荆钗布裙,一身素裳。我上小学,哥哥上中学,开家长会都是母亲去。她勤劳俭朴,手不拾闲,我爱看她用一块块旧布刷上自己用面熬的稀糨糊,打“袼褙夹子”、纳鞋底子、做布鞋(我哥哥直到14岁才不穿娘做的鞋);我爱看她和白面,蒸馒头、包包子、切面条。

  在母亲的身边,她总是让我们学着干活儿:和面,盆里最后要四面见光;切面条,要像韭菜叶宽窄;纳鞋底儿,针脚要匀、麻绳要抽紧……为了给爹增加营养,母亲在门外用砖头搭一鸡窝,养了4只母鸡,每回从鸡窝捡回热乎乎的蛋,她的脸上就充满了喜悦,赶紧从屋里抓一把吃食犒劳红着脸“咯咯”

  叫的鸡。可是,有一天我见母亲在台阶下跑着追一只飞奔的花母鸡,甚为不解,就上前去问,母亲恨恨地说:“它打鸣儿。”原来母鸡司晨在我们老家是不祥之兆,为了扞卫家庭的平安幸福,她毫不犹豫地杀了它。

  解放后一两年,母亲刚到天津不久回过一次老家,去黄城看我姥姥,特意买了家乡十分稀罕的红糖、点心和柿子,并给我舅一些钱,我舅买了白菜等物,才把年过去。一次,我父母从安平县城去黄城,正是季节交替之时,父亲怀里抱着一件冬衣,母亲就说,你把棉袄给大根吧。父亲马上把半大黑色棉袄送给了大根舅舅。

  进城后,母亲额头上已有几条明显的皱纹,如花美眷也禁不住似水流年国难家难的磨砺。“孩子们大了,自己也就老了。”母亲感叹着。我保存着母亲夏日在院子里身着自做黑色人造棉上衣的一张照片,那也许是母亲生前最后一张照片:端庄的脸庞有些憔悴,往昔浓黑的头发也有些花白,但依然弯眉秀目,唇角含笑,透过岁月年轮,仍能看出几分青春时的风韵俊美。

  回想起来,母亲是个很不容易的人。印象里,小时候跟母亲坐过几次火车,那是带我去北京、青岛看望父亲。母亲也曾自己坐火车去石家庄看望大闺女,哪一个儿女她都结记着,就是为乡邻亲戚的事儿也没少跑道儿。她有一副热心肠,带我去西南角看望过一位她的叔伯姐姐,两人说得很热乎,老太太的女儿嫁了一个海军,儿媳刚生了一个小娃娃,母亲还借给她家60块钱。

  院后楼也有个院子,与前院相通。在那儿居住时,老家的二爷、振华婶子、楞起爷、振华叔叔、芒种叔叔、我表哥他们都来过天津,母亲还带着二爷去外边吃早点,给亲戚做饭,照顾得很周到。对家乡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父亲,对父老乡亲同样有着绿叶对根的深厚情感。亲戚乡邻不管远近都热情招待,他不会做饭炒菜,就从自己工资、稿费中拿出钱来,一一馈赠,无一不是如此。

  母亲性格开朗,爱说爱笑,说出来的话让我特别爱听,所以《亡人逸事》

  中,父亲借友人之口提及她的语言对自己创作的深刻影响。我们的家乡话很有特色,也很形象,管“炸馃子”叫“麻烫”,管“累”叫“使得慌”,管“蹲”叫“孤得儿着”,管“着急”叫“慌”,管女人不稳重叫“不拉不坐”。

  一些乡谚被母亲用浓郁的家乡话说出来,简直像唱歌儿一样动听。她还不只一次地给我们学说村里流传的“口头文学”:说一位男子经商从外地回家,不先问候老人先问娇妻儿女:“问问那脚蹬菩萨可安哩,一对儿小燕儿可欢哩,问问那老白毛还在不在哟……”这是乡间很着名的一段顺口溜儿,尖锐逼真地讽刺了“大公鸡,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不孝之人。“砍草的不要膈应放羊的,浇水的不要膈应耪地的”,说身份差不多的人千万不要互相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