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创汉末-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等是在大胆!尚要郡守大人等候尔等?!”来人哪里见过如此大胆的人,想都没想就呵斥徐健。

徐健双眉一挑,来到来人面前,刚要说话,就被太史慈和赵老死死拽住,“兄弟,我们还是先去见大人再说吧。千万别再惹祸!”太史慈急急地说。赵老也在旁着急的看着他,徐健见无法挣脱,只好放弃,低头不再说话。来人本来见徐健向着他来,被吓了一跳,这下见徐健低头不语,顿时有些神气起来:“还敢威胁本差?你动啊,你打我啊!信…”话音未落,来人就被徐健一脚踹到胸口,倒在地上,半天没换过气来。这时,徐健说话了:“老子还没见过有如此要求的人!大哥,赵老你们可是看见的,是他要求的!我这人心软,他求我打他我得满足他不是?!”说完看了太史慈一眼。

太史慈又好笑又好气,一张俊脸严重变形!赵老和二柱要好不了哪去。来人爬起来一句话都不敢说飞也似的跑了,看着他远去,太史慈犹豫的说道:“兄弟,我们还是先见大人去吧,你这事怕要起变故!”赵老也看着徐健没有说话,只是暗暗叹息:此子还是年轻气盛,唉!

“还是先去看看大黑!”徐健坚持说道,“孔大人要我去府上,想来没有什么大事,只是一些私事罢了,别管这些了,走!”

一间简陋的屋子,屋子里什么都没有,大黑就躺在地上一张草席上一动不动。徐健几步就来到面前,轻声呼唤:“大黑哥,我是徐健,你怎么样?”

大黑在昏迷之中悠悠醒来,一见徐健就要挣扎着爬起来,大哭道:“公子!大黑……”徐健连忙把他拦住,制止他说道:“大黑哥,别动,让我看看你的伤势!什么事都等你好起来再说!”

“大黑啊!你可别辜负公子的希望啊!你可知道?公子为你可是孤身一人来闯军营的!要不是大公子,公子怕是要出事的啊!真要出事,你对得起二柱他们,还有公子的父母吗?”赵老一看大黑的惨状也有点黯然。

“公子啊!你这是让大黑做罪人啊!”大黑大哭。徐健连忙止住赵老和他,“你们都不要再说了,要知道对我徐健来说,你们对我徐健也同样重要!都是我的乡亲父老!我会和你们永远不离不弃!”说完不理几人,揭开大黑身上脏兮兮的棉布,“大哥,你这里可以烧水吗?”得到太史慈肯定的答复后对二柱说道:“你去烧水,知道怎么处理这些外伤吧?按照我教你的办法,你来为大黑包扎!”又对太史慈说道:“大哥,还得劳烦你帮忙,帮我找几根竹子,我要为我兄弟固定这断臂!”

二人出去了。不一会儿太史慈就回来了。徐健也没客气,把毛竹砍成需要的样式,让赵老帮忙扶起大黑,为大黑打好夹板这才松了一口气,“好了,外伤二柱会给你处理。我要去见孔大人了,你在这好好休息,二柱和赵老在此陪你,有什么事就让二柱帮忙!”说完招呼太史慈:“大哥,我们走吧。”

大黑眼含热泪,看着徐健和太史慈出去,嘴唇哆嗦,说不出话。

去孔府路上,徐健没有马,太史慈就为他找了一匹。看着光秃秃的马背,只有一块厚实的棉布。徐健苦笑,也不好说出马鞍马镫的事,只是一路之上他觉得还不如走路舒服。

“兄弟,你以后有何打算?”太史慈首先打破沉寂。

“打算?呵呵,大哥,我还不是回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我总不能丢下他们吧?”徐健笑道。“倒是大哥你,在此身为一方将领,将来一定大有所为!”

“唉,兄弟,说实在话,我想去刘繇刘大人那里。不过此事兄弟就你知道,不知兄弟对此有何看法?”太史慈问道。

“大哥,我真不知道这刘繇刘大人,不过想来大哥想去投奔,那此人定是有过人的才能足以让大哥觉得敬佩吧。”徐健想了想,“对于大哥的这个决定,小弟实在不敢妄下结论。”

“兄弟一身好本事,怎么不想出来从军?就凭兄弟的本事,成就定远在为兄之上!”

“呵呵,大哥,我的本事?要是在马上的话,你得让我一只手!小弟可有自知之明,”徐健大笑,“再说人各有志!我觉得作为军人,不应当将此精力耗费在镇压这些所谓的叛逆之上!当应保家卫国抗拒外敌!”

“那些叛逆可是要灭亡我们大汉啊!”太史慈觉得徐健的话虽有些道理,但也不全对。

“早在孙坚孙将军问我之时我就说过,现在所谓的叛逆,只是他们的言论行为有违这些当官的意愿!同为汉室子民,我们那些当官的人该好好想想,为何这些人会反叛?他们就一点没有错吗?背叛的原因其实多在那些领导者之上!”

太史慈有些懵了。他是第一次听说如此直言不讳的言论,觉得有些刺耳,但仔细想来,却很有道理!看着徐健,一时没有说话,心里不知在想什么。

“大哥,你自己也看到了,其实这些人要求的不多!真的不多!他们要的只是一丁点的生存空间和一点点的作为人的尊严!我从没出山过,当然不清楚目前的状况!也不知道这些上位者的所作所为!但我从这些人的口中也大概知道一些,这次出来所见更是如此!听说这里孔大人当值,百姓还能有口饭吃,但也是如此境况!这样飞扬跋扈的人还存在!是在不敢想象其他地方的情形!”徐健叹了一口气说道。“还有,大哥,你也别怪兄弟!小弟看来,大哥当的这兵,也只是在为这位孔大人服务!就是去投靠这刘繇刘大人,我想也差不多!军队,是国家的一个组成机构!而当为国出力!不是为一个人或是一方诸侯!这样才不违背作为军人的尊严和道德!大哥,我想你比我更加清楚泰山郡求援的事!我也是听你们说的,你们没有出兵相助我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但我认为实在不妥!都是一国之军,如何能见死不救?虽然我说军队不是某一个人的,以此理由来说,没有朝廷的命令你们不能动用军队!但可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眼看自己的同袍、自己的兄弟有难而不前去相救,那还是一个军人吗?何况,如果失败,那里可还有一方百姓啊!食其粮穿其衣而不能保全他们,大哥,如果是你,你不觉得惭愧吗?”

第二卷生存生活(二十六)

第二卷生存生活(二十六)

听完徐健的话,太史慈深深的陷入了沉思。在他看来,徐健的话实在是大逆不道!但细细一想,却很有道理!特别是徐健后来对军队和军人的概述,深深的震撼了他的心灵。他在此地当差,不也是听令于孔融孔大人的吗?虽说孔大人是朝廷官员,听令于朝廷,但有时真的感觉就是这孔大人的兵!就是不久前黄巾来犯,不也是孔大人下令不救援泰山郡的吗?如说没有朝廷的命令不能动兵,至少应该派人禀报朝廷吧?如此见死不救自己还配是个军人吗?

见太史慈没有说话,徐健也不好再说什么。二人很快就来到孔府。一见二人到来,早有人上前来接过缰绳,把马牵到后院。二人也在一个家人的带领下来到大厅等候。不一会儿孔融也身著便装,来到了大厅,徐健和太史慈一见到孔融,就忙上前参见。

“大人,不知叫徐健前来有何事?”徐健问道。

“也没什么事情,一是感谢徐公子相助,二来想和徐公子聊聊。”孔融说道。“徐公子才学,是在令孔融佩服!”

“我?才学?”徐健诧异的问道,“孔大人,小民何来什么才学?要是有才,那也是蠢才!大人高看我了!”

“呵呵,公子谦虚了!”孔融笑道,“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公子所做此诗,新手前来,何等的才思敏捷,悲天伶人之心跃然纸上,让本官佩服的紧!”

徐健这才明白是自己盗窃别人的诗惹祸了,不由得苦笑,“大人,此诗不是小民所做啊。而是一个古人所作。”徐健是在不知道此诗乃是何人所作,也不想让人误解,故老老实实的说。他却不知道这孔融其实就是一博学之人,一听就更加来劲了。

“哦?是哪位古人?本官怎么没听说过?”孔融一听低头是冥思苦想,却怎么也没有一点记忆。此诗那是后来曹操的小儿子所做,现在曹操都还在四处奔波,他那里能够知道。而徐健也不知道历史上发生的那些事,只是隐约记得好像是哥哥要杀弟弟,这诗就是那弟弟所做的。

“小民是在不知道,”徐健满腹牢骚,他姥姥,就这么点事情,有那么重要,你问这些有个毛的用啊。“我只是听来的。”

“呵呵,看来公子博学多才,本官不如也!”孔融看徐健不像是在说谎。“但不知是从哪听来的?本官想见见此人!”

徐健郁闷了。真他妈的累人!想了想说道:“此诗实在是小民听恩师所说的,是一个当了大官的哥哥怕弟弟和他抢夺王位,要想杀了这当弟弟的。此诗就是弟弟在当时所做,其中寓意大人也知道,就是提醒我们不要手足相残!”徐健想到把事情推给那个师傅孔融就不再问,那自己就解脱了,可就下来他就更加郁闷了!

“看来公子恩师当时博学多才之人!本官实在佩服!还望公子能够代为引荐!”孔融有些神往的说。他却比知道现在的徐健是彻底无语了!

“大人,恩师闲云野鹤,他老人家的去留之处小民是在不得而知,还望大人原谅!”徐健苦笑,老子不是给你说了我不知道在哪里吗?再说,我还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呢!嘿嘿。

“呵呵,”孔融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本官略备薄酒,我们边吃边谈如何?”

说实在的,太史慈和徐健早就饿了!打了半天到现在可是一口水都还没喝过。当下徐健也没客气,只是说了一声“那就打扰了!”。不一会儿酒菜就备好了,用的是徐健做的桌子椅子,三人分主宾做好,孔融端起酒碗,“来!徐公子,本官和你干一碗!”

“大人,小民不敢!这碗就当小民敬你!”徐健连忙说,端起碗就先干了,“大人,小民先干为敬!”

“呵呵,好!”孔融笑道,“公子恩师如此博学,想必公子也不差!公子能否就以这酒作诗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

徐健的吃相不是很雅观,嘴里还含着食物,一听孔融的话差点没喷出来。连忙低头,好不容易咽了下去,抬头看看太史慈,意思是想他解解围,可这当大哥的一点没在意这个弟弟,还在似笑非笑的看他笑话!好在孔融见他低下头还以为他在想,所以也没开口催他。“这个,大人,那个。”徐健脸都憋红了,心里暗想:唉,这不是要老子的命吗?要老子杀个人老子一点不含糊,作诗?看来以后还真的不能和这文人吃饭了!

“公子,怎么了?”见徐健的脸红了,孔融好意的问道。太史慈大概也明白了徐健看他的意思,此时看到徐健的窘样,笑道:“大人,徐公子怕是受宠若惊,要知道大人也是名扬天下!来!大人,慈敬大人一碗酒!我们边喝酒边等!”

徐健差点没有出手揍太史慈了,这丫也太会落井下石了吧?其实太史慈听到孔融说徐健文采好脑子里就想到了。后来一看徐健的窘样,知道他没办法,想帮他可也没有办法,只好帮他拖拖时间,希望他有办法解决。看到太史慈举起碗,他也不自觉的想去端这酒碗,突然脑子闪过一丝灵光,酒?对!李白斗酒诗百篇!这儿时可没少读过李白的诗!但很快就有点泄气!这李白可是大名人,这孔融不会认识吧?一时犹豫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就在徐健犹豫之时,孔融也看出徐健的窘样,以为是徐健难为情,不好意思在他面前吟诗作对,于是笑道:“徐公子,大家一起喝酒,吟诗只为行乐!呵呵”

徐健一听,知道没办法推脱,心一横,他奶奶的,不就一首诗吗?还能要老子的命?想到此站起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那小民就献丑了!”说完端起酒碗,看着两人。原来,他想自己说出这李白的名字,看看二人的反应。一见俩人都在看向他而没什么反应,看来二人都不知道李白,心里一喜,心想,老子就来一首李白的诗,只要你们不知道我就过关了,以后你们就是见到李白也不关老子的事了!想到此,徐健一口喝下这碗酒,一首后世李白的《将进酒》从他口中吟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