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8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必是马车侧翻时她是头朝下撞在车篷隔板上,伤及脖子,既而栽进水里,溺水而亡。

“哗啦啦“的落水声中,李利抱着昏迷中的女子钻出车厢,既而一步一步稳稳地走出沟渠,来到骅骝马身边。

随即,李利脱下貂裘大氅将裹住女子的娇躯,遂将她放在马背上,牵马前行,朝着前方的驿站而去。

第118章不解之缘

这场并不多见的暴风雪,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直到第四天午后方才停歇。

武阳驿站并非私人开办的客栈,而是官办馆驿,隶属武阳县管辖。

虽是官办的驿站,却不是所有隶属益州牧刘璋治下的官吏及其亲属家眷都能在此免费食宿,这里有着极其详尽的等级制度。

所谓的等级制度便是官秩的高低;说白了,就是官员亦有三六九等。

官秩,即官职和俸禄,而官职之中亦包括爵位。

武阳驿站的大堂里有一份雕刻在墙壁上的明细,上面明确写着:“凡秩比两千石以下的官员入住馆驿,需缴纳一半的食宿费用;六百石及以下的官员需缴纳全部费用,余下优先接待官员亲属或士族。”

这份细则端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但凡识字者一看就明白,俸禄在两千石及以上的益州大员若是途经此地,驿馆热情招待,食宿全免;而后便是俸禄在一千石上下的官员,其官职都在武阳县令之上,理应予以优待,食宿费用减半;而六百石及以下的官员则与武阳县令的官秩不相上下,便没有必要给予优惠了,但是仍然要予以照顾,享受优先入住的待遇,多少都要顾及一下同僚的颜面。

做官者必须先学会做人,而做人则讲究: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在这一点上,今人与古人并无二致,甚至于。古人的处世之道更胜今人。

像武阳驿站这种近乎于明码标价的经营方式,在当下算是颇为新颖的管理模式,确有独到之处。这种经营方式在中原州郡并不多见。但是在李利治下各州郡,尤其是甄氏和邹静负责管理的大将军内府名下产业之中,同样推行明码标价的经营模式,且早在西凉实行修养生息之时便已流传开来。

然则,李利名下产业以及他治下的馆驿全部实行全额收费制,没有这种一目了然的等级制度,更不会给予官员任何优惠。因为他名下的所有产业没有其它隶属关系。亦公亦私,既可以看作是他的私人产业,也可以将其视为公有财产。每年为府库提供接近四成的钱粮收入,可以供应三十万大军的钱粮辎重。是以大将军内府名下产业是个极其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各行各业,并独立承担新型武器的研制和大规模制造。

这种特殊产业链的存在是极其畸形的。但是在封建帝王**的时代却是普遍存在的惯例。历代帝王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庞大产业。其盈利所得的钱粮全部用于皇宫内院和皇族子弟的奢靡享受或挥霍,而像李利这样将名下产业转变为类似于后世国有资产的方式尚属首例。

换言之,历代帝王都将整个天下看作是私有财产,予取予夺,恣意妄为。但李利并不认为仅凭帝王统治就能控制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他采用了后世的一些经验,将某些资源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采取权限管理模式。从而加强对整个局势的掌控力度。

但是这些潜在的道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真正知道李利意图的人寥寥无几。仅限于替他掌管内府产业的妻妾和心腹亲信。

与李利治下州郡相比,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益州,在天下大乱之后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益州辖下所有通关要道一律封锁,即使是益州本土商队进出关隘亦要仔细盘查,还必须持有州牧府或各郡郡守签发的通关路引,否则一律不予放行。不仅如此,就连许多逃难的流民前来益州都必须禀报州牧府,得到准许后方能进入各郡县。

所有进出益州的关隘都屯集着重兵,严防死守,这些驻守关隘的将士大多是经历过益州两次内乱的军士,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作战能力,均是可圈可点,堪称益州最精锐的军队。

相比各处关隘,益州境内各郡县的守备却十分松懈,说是形同虚设亦不为过。甚至于,许多常年驻守城池的守军将士根本没有经历过战争,半数以上的将士属于没有见过血的“新兵蛋子”。

因此,最近十年间,益州长期处于外紧内松的防御状态。而置身于益州境内的平民百姓近乎处于与世隔绝之中,对中原各州的变化和天下局势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

迄今为止,益州百姓对外界的了解还仅限于董卓受戮、武威李利强势崛起和司隶大战等陈年旧事上面,此外他们对发生在三年前的汉中之战亦有所耳闻,却是一鳞半爪,根本不可能知道详情。

由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益州百姓是幸运的,天然的地形条件给予他们提供了可以在乱世当中安享太平的平静生活。

但这种平静生活却是相对而言的。事实上,益州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太平日子。确切地说,益州境内七成左右的百姓生活相对安稳,而另外三成百姓则生活在无休无止的南蛮袭扰之中,根本安稳的日子可过。

但是瑕不掩瑜,总体来看,相对于中原各州百姓而言,益州百姓的生活还是极其令人羡慕的。或许,“天府之国”的美誉有一半便是来源于此。

然则,这种相对平静的生活注定不能长久,益州亦非一方净土。

时下,天下局势愈发明朗,诸侯割据的时代正在逐渐消亡,而存留下来的诸侯势必面临新一轮的抉择,谁也无法置身事外;这其中就包括益州牧刘璋。

与此同时,益州并非表面上呈现的这般平静祥和,实际上这份平静之下隐藏着无数暗流,并伴随着天下局势的急剧变化,变得愈发暗流汹涌。

风雪过后,阳光普照大地,让置身于冰雪之中的人们在经受寒冷侵袭之际,倍加珍惜阳光下的融融暖意。

武阳馆驿内,李利名下的商队已经在此逗留了四天,看情形,应该还要停留两天才能起行。

馆驿东院,这是李利夫妇居住的院落,亦是馆驿中仅有的两院上房之一。

整个馆驿只有两院上房,分别是东院和西院,每个院落里有四间正房和六间厢房。除了仅有的两处上房之外,余下房间全是大通铺,住宿条件十分简陋。好在馆驿的食物相当不错,食材丰富,荤素搭配,并且十分美味,其中不乏珍馐佳肴,而这也是馆驿的一大特色,多少能够弥补一些住宿方面的不足。

四天前的晚上,李利一行人连夜入住馆驿,便派遣扈从提前包下正个馆驿。奈何在他们到来之前,西边院落已经有人住进去了,据说其人还是官府中人,并且官秩还在六百石以上。不仅如此,武阳驿站还有一条规定,那就是东院上房是专门为官秩在两千石以上的益州大员准备的,其他人即便有钱也不能入住。

无可奈何之下,提前赶到驿馆的诸葛亮再次出示了之前通关时所用的益州中郎将吴懿的名刺。不承想,吴懿的名刺还挺管用,馆驿掌柜见到名刺后当即态度大变,不仅食宿全免,还大献殷勤,亲自将诸葛亮带到东院上房,并声称设宴款待,为诸葛亮接风洗尘。

直到入住馆驿的第二天,被李利救回来的俏娇娘清醒过来,看到她对馆驿掌柜颐指气使之后,诸葛亮方才恍然大悟,原来现任武阳县令是吴懿一手提拔起来的,而且还是他的远方侄子。也就是说,这家馆驿名义上隶属武阳县,实际上是吴家的产业,而李利所救的美娘子便是馆驿的东家,亦是吴家所有产业的掌舵人。

至此,这位美娘子的身份也随之浮出水面,她就是吴懿的亲妹妹吴苋,亦是原益州牧刘焉次子刘瑁的遗孀,现任益州牧刘璋的嫂子。

当李利得知吴苋的身份后不禁哑然失笑,暗叹世间之事当真是无奇不有。此番他带着妻妾乔装进入益州,商队所用的名号吴懿名下的吴家商队,持有吴懿的名刺,而进入蜀道时所用的通关路引则是益州长史赵韪签发的。这两样东西都是三年前汉中之战的战利品,名刺是从吴懿身上搜出来的,而所谓的赵韪签发的通关路引则是伪造的,是李儒模仿赵韪的笔迹手书的一份通关路引。

说到底,这些都是冒名顶替的冒牌货,唯一能算得上的真东西的物品,便是吴懿的名刺。却不料,此次无意中救了一位美女却是吴懿的亲妹妹,这还真是冤家路窄,冒牌货遇到正品了。

所幸,此次也算是歪打正着,住进了吴家名下的馆驿,名刺却是真的。否则,他们一行人的身份立刻就会暴露,倘若馆驿掌柜再是颇有心机之人,那么他们的处境便十分危险了。

值得提的是,吴苋清醒之后身体无碍,在得知李利一行人持有自家兄长的名刺之后,却一笑置之,置若罔闻。此后,她依旧对李利感激不已,对任红昌、何莹、马云萝和小乔四人尤为热情,天天和她们腻在一起,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

与之相对的是,当任红昌、何莹四女见到美貌如花、身材尤为火爆的吴苋之后,李利便遭罪了。那充满质疑的似笑非笑的笑容,让李利感觉自己好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一般,不偷都像贼。

再加上,吴苋又是个寡居多年且美艳不可方物的俏寡妇,使得任红昌四女不由得怀疑他是不是有着某种特殊嗜好。不然的话,为何他屡屡和俏寡妇结下不解之缘?

第119章无尘宫

氤氲缭绕,弥漫中天,旭日犹在浓雾外。

武阳驿馆,东院正堂上。

任红昌、何莹四女已经收拾好行装,带着贴身侍女离开东院,乘车先行一步。

待众女走后,李利独自坐在堂中慢条斯理的悠闲品茶,没有一丝即将远行之人应有的匆忙神态。

但见他脸色平静,神色从容,举止不温不火,令人实在无法将他和羁旅异地的处境联系在一起,仿佛他就是这方土地的主宰似的。可实际上他却是置身于其他诸侯的地盘上,而且坐镇此地的诸侯一直提防着他,俨然将他视作最危险、最不能忽视的敌人。

伴随“嗵嗵”的脚步声响起,诸葛亮迈进门槛,快步走到李利面前,恭声道:“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可以起行了。”

嘴上说着起行,诸葛亮却在李利身旁坐下,而李利则是顺手给他倒上一盅热茶,摆手示意他坐下饮茶,不必着急赶路。

“趁着现在还有时间,你我二人便安心饮茶。接下来这段路程可不太好走,西南地界治安不好,时刻不能松懈。届时,再想安安稳稳地喝口热茶,亦无异于奢望。”说完话后,李利端起茶盅示意诸葛亮同饮。

诸葛亮的心境与李利颇为相近,崇尚“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并手摇羽扇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是以他此刻和李利一样并不急躁,坐下之后不紧不慢的吹着热气。细细品茶,还不时看看正堂里的摆设,眼角浮现一抹似有所悟之色。

“噢。对了,愚弟险些忘了正事。”一杯茶喝完,诸葛亮突然想起什么,顿时放下茶盅,愕然说道:“有一事还须禀明主公,吴氏与我等同行,她和何莹夫人同坐一辆马车。刚刚已经走了。”

“呃!噗!”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李利闻声色变,惊愕之余一口茶水当即喷洒出去,在胸前平整的锦袍上落下一大片水渍。

“她与我等同路?这从何说起啊。难道她知道我们要去哪里?”李利颇感诧异地道。

诸葛亮见状后,神情错愕,惊讶道:“莫非主公不同意,这是为何呀?吴氏与我等同行岂不更好!”

李利闻声诧然。疑声道:“好么。何以见得?”

诸葛亮不假思索地道:“此番我等住进武阳驿站,若是没有遇到吴氏便罢,遇到她,就暴露了我等的行踪。尽管她现在还不知道我等的真实身份,但仅是吴懿的名刺,就让她知道我等绝非吴家的商队,行迹十分可疑。此外,她虽是一介女流。却出身将门,经过最近几日的朝夕相处。她焉能看不出主公身边的扈从皆是久经沙场的百战精兵?”

说到这里,诸葛亮语气一顿,神情肃然的接着道:“再加上,我等佯作商队所用的马匹全是出自西凉的上等战马,马车上的物品亦是贵重之物。这些细节若是落在一般人眼里,其人自然无法揣测我等的身份,甚至根本不会留心,但是微臣笃定吴氏一定识得西凉战马,更清楚地知道马车上的物品价值几何。如果她将这些联系到一起,不难猜出我等的身份和来历。

尤其是几位主公夫人姿容绝伦,堪称倾城之貌,且举止雍容,谈吐不凡,所用之物亦是不俗,绝非普通官宦之家所能拥有之物。何况,通过这几日的观察,不难看出吴氏不仅年轻貌美,而且极其聪慧。这样一来,主公的身份呼之欲出,绝对瞒不过吴氏。”

李利微微颔首,道:“确是如此。吴氏美貌且聪慧,最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