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般大臣们的诉求十分明显,主旨就一个,那就是要李承乾死。自古以来。废太子都是个很尴尬的身份,即便是被废掉之后,若是没死很容易受到猜忌,甚至会是动乱根源。
前代隋朝文帝杨坚废掉太子杨勇之后。将其幽禁,结果呢?隋文帝临死之际却出现了仁寿宫变这样的事情,杨广差一点没能登上皇位。
这只是一个例子,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废太子毕竟有过储君的身份,不同于其他人,具备复辟得野心和可能。这对于新的太子而言是个巨大的威胁,稍微控制不少便是动乱的根源。
所以这群大臣为了大唐江山社稷稳定着想,劝说皇帝陛下杀了废太子李承乾。理由更是十足,其一是谋反作乱,弑君弑父,天理国法难容;其二是最近一段时间大唐叛乱过多,情势复杂,必须要从重处置,以儆效尤。
这其三嘛,皇帝陛下你看看人家汉景帝,为了保证太子刘彻的地位稳定,江山传承稳固,不惜逼死了并未犯大罪的废太子刘荣。所以皇帝陛下你得为后来之君着想,都是疼爱子女,千万不能厚此薄彼。
谢逸听说过这些说辞之后,嘴角不经露出一丝冷笑,查案的时候动机是一个重要的追查方向。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是什么人做的这些事似乎显而易见,李泰真是目光长远,只是却有些过于急功近利了。
等坐上太子之位了再想这些不行吗?反正太子之位已经被废,李承乾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何必非要苦苦相逼,置人于死地呢?这种时候,显得过于小气是好事吗?听聪明的人怎么就想不通这些道理呢?
谢逸经不住摇摇头,嘴角随后露出一丝冷笑。
“笑什么呢?”杜惜君端着一杯清茶进来,微笑询问。
“笑有些人急功近利,笑啊我的期望快要达成了。”李承乾已经倒台,完全是咎由自取,接下来便是李泰。
让这个小气的家伙登上皇位绝不是什么好事,他可是比李承乾更加不堪之人。谢逸还正在考虑如何才能从容搬到李泰,关于李治的刺杀案很有疑点,按照纥干承基的说法,李承乾之前确实有想法对其他皇子动手。
但事发当天过于仓促,连对李泰的袭杀都没来得及准备,怎么会本末倒置,不分主次地前去行刺李治呢?而且李承乾时至今日也不承认这条罪名,一条实质上对他无关痛痒的罪名。
所以这件事便有意思了,也许李泰……如果是这样最好不过,只此一条便可以彻底将他打入地狱。另外便是华阴袭杀李佑,既然不是李承乾所为,那会是谁呢?这些事情实在耐人寻味。
只可惜阚棱主持的调查尚未有确切的证据,虽然暂时不能把李泰怎么样,但是这家伙却是典型的猪对手。他如今的举动,毫无疑问是在坑自己,相信相关人等会看在眼里的。
“三郎费心了!”
“费点心是必须的,毕竟我们这一大家子,将来的安稳日子……总不能举家离开大唐吧?”谢逸淡淡一笑,这个年代,大唐应该是世界上最富足,最幸福的地方,没有之一。
“那倒是,眼看着咱家的人越来越多,丽婉和媚娘都有……”
谢逸笑道:“我知道你也羡慕,不过别着急,等再过上几年,你有的是机会……”
“可那时候我就老了……”
“老什么老?我家惜君风华正茂,什么时候都风姿诱/人!”谢逸顺手把杜惜君拉过来,嘴角浮起一丝邪笑。(未完待续。)
第四〇二章帝王之难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杜惜君红着脸,云鬓纷乱地从榻上起身,轻啐道:“你呀,大白天的……”
“夫妻敦伦白天黑夜有什么关系?都老夫老妻了还害羞?”
“哼,果然是觉得我老了……”
谢逸哑然笑道:“失言失言,这一撒娇我家惜君又是淮阳湖畔的那个小姑娘,看得我心痒难耐啊!”
“又来?别胡闹了!”杜惜君甩开谢逸的魔爪,轻声道:“待会让其他姐妹知道了,该笑话我了。”
谢逸轻笑道:“没人笑话,她们又不是没有过……”
“你呀!”杜惜君低着头,脸更红了。
谢逸淡淡一笑道:“好了,不为难你了,改天继续……你待会派人去,把狄仁杰请过来。”
“狄仁杰?”杜惜君道:“看来三郎是看准了这个妹婿?”
“这孩子不错,难得和小蛮也情投意合,我这个当哥哥自然得成人之美了。”谢逸笑道:“年轻人感情得培养,多见见面挺好。”
杜惜君道:“小蛮生在咱家真是幸福,别人家的女子出嫁前都不许多来往,你倒好还鼓励他们多来往。”
“没事,不过你这个当嫂子的得提醒一下小蛮,发乎情止乎礼,年纪太小,不敢弄出意外。”谢逸道:“狄仁杰那边,我会提醒的。”
“放心好了!”杜惜君道:“三郎,说实话,你找狄仁杰过来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
“嗯,是。”谢逸对此没有否认。
杜惜君忧虑道:“可是狄仁杰还小……”
“不小了,这孩子比你想象的更成熟。更有能耐,有些事情我不方便出面,得让他帮帮忙。”谢逸道:“也正好让他历练历练,将来才能堪为大才,位列宰辅。”
“宰辅?三郎对狄仁杰的期望很高啊!”
“那是自然,这孩子是个好苗子,有这个潜质,我看人一向很准的,你知道的。”
“好吧,昕儿和昱儿有个当宰相的姑丈自然是再好不过。”杜惜君欣然一笑。为了避免谢逸再次不老实,转身出门前去安排邀请事宜。
……
谢逸在家轻松惬意的时候,朝堂上的争吵仍旧沸反盈天,关于两位皇子的惩处仍旧是个莫大的争议。
李世民一直没有参与其中,却一直因此而苦恼,甚至可以说饱受折磨。他很自责,闹到今时今日的局面其实和他有莫大的关系,他对李佑的关心不够,对齐州的提防不过。以至于让儿子走上了邪路。
尤其是没有紧盯阴弘智,让这个家伙成了一颗毒瘤,害了自己的两个皇子。前日阴弘智被判处极刑,却在大理寺的牢狱中哈哈大笑。得意非常,据说很以策动齐王李佑,逼迫太子李承乾谋反为荣的。
这些事情都深深地刺激到了李世民,儿子们毕竟都还年轻。是自己过于轻率大意了。而且其中很多本来是李家的家仇恨,于孩子们无关,却最终转嫁到了他们身上。多少有些连累的意思,这让李二陛下有种亏欠的感觉。
对李承乾,李世民最觉难受,这个儿子虽然一度是不那么成器,但是悉心培养做个守成之君没有问题。可是自己期望过高,总希望他将来能大有作为,所以在采取了一种过于偏执激烈的培养方式。
没有悉心的关爱与辅导,而是扶持其他的皇子,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他不断进步。但到现在李世民才发现自己高估了嫡长子的心理素质,忽略了他的感受。
这种方式不仅没有让李承乾进步,反而让他十分紧张,不安和无助,在得不到父皇的支持与关爱,地位不断受到冲击的清下,他便会有强烈的自保愿望。
这一点,李世民是懂得,当年玄武门之变时隐太子李建成和自己分别是怎样的心态,他十分清楚。至于李承乾最终的谋反,从父亲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大逆不道,但如果单纯从政治权谋的角度来看,似乎也无可厚非。
无毒不丈夫,胜者王侯败者寇,当年自己也这么干过,儿子效仿又算得了什么呢?仔细想想,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责怪他呢?
更何况李承乾是爱妻嫡出之子,一想到长孙皇后,李世民就越发的伤心,越发难过。倘若自己杀了儿子,妻子泉下有知能接受吗?会不会责怪自己。
毕竟这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二十多年来看着他长大,疼他爱他,哪怕他如今有些不听话,有些忤逆,自己这个当爹的似乎也不能……
总之,在这件事面前,情感已经战胜了所谓的国法,李世民是无论如何都狠不下心杀了儿子李承乾的。
至于李佑,如果能保住的话自然最好不过,可是想要同时保住两个孩子太难,谋反大案必须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要无杀戮,天下如何能接受?又何来震慑?长安城里的群臣,关陇和山东的世家肯定会不服气,必然会有反弹,将会影响到江山稳固。
身为皇帝,他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在江山传承面前必须要牺牲一部分私人利益。两个儿子只能尽力保住一个,至于保全那个显而易见。
李佑是庶子,并不得宠,感情也不是那么深厚,况且齐州谋反闹得更大,后果和影响更为恶劣。李佑的行为虽然有很大的愚蠢成分,但是在事后还是跟着阴弘智一起制造麻烦,试图诬陷李承乾。
如果不是他们言之凿凿将华阴袭杀之事推到李承乾身上,后来的这一切也许都不会发生。所以李世民心底里对这个儿子也是有怨恨的,在二选一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会选择牺牲李佑。
这是父亲的无奈,更是皇帝的无奈。
李世民心里虽然这么想,但作为皇帝他不能直接表达态度,否则就有偏私之嫌,这样显然不怎么合适。
所以只能拒不表态,然后暗示,李世民相信自己的暗示传达出去之后,总有臣子能够清晰感受到。
只要有适当的人出来保李承乾,自己就有维护他的理由了。至于那些言之凿凿要杀了李承乾的奏疏,哼,李世民顺手扔到了一边,表情阴冷。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第四〇三章谋储之嫌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皇帝的暗示当人有人看得懂,房玄龄和马周这些主要的案件经办之人心知肚明,在审理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为李承乾开脱。
当然了,谋反大案自然不能尽数开脱,但是减轻些许罪责是可以的。比如李承乾的谋反没有造成直接的伤害和损失,没有像李佑叛乱那样导致整个山东一片纷乱。
此外李承乾本性纯良,谋反是被侯君集、杜荷等人鼓动才会一时糊涂,反正只要是能够减轻罪责的理由他们都找了。
总而言之,一切的努力就是想要保全皇长子李承乾,留住他的性命。但一时间,上书要求杀李承乾的人也不在少数,以至于争执不下。
所有人都清楚,当前的争执不是问题的关键,下月初一的大朝会才是关键时刻。因为在那场朝会上肯定要讨论,廷辩,并最终确定李承乾的罪名,大有决战意味的时刻,所有人都在等待着。
李泰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很坚决,杀掉李承乾已经成为他的一个夙愿,在他看来李承乾要是不死,他就会寝食难安。
只有李承乾死了,旧东宫的势力才能全部倒塌,而这个过程正是自己建立威信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现在上书弹劾,要杀李承乾的都算是愿意归附到魏王府麾下,这背后是庞大的势力和支持,对将来大有帮助。
一切的一切,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谋取太子之位。当前这个讨论还没开始,那是因为李承乾谋反案尚未完结。
只要这件事尘埃落定,那么一定会有人提议让陛下早立国本,太子之位将会成为新的议题和朝廷下一件大事。
自己的出身再加上如今聚集起来的庞大支持。结果会怎样?东宫储位还不是囊中之物?
唯独可惜的是晋王李治,芙蓉园的那次行刺竟然遭遇失败,这让他十分遗憾,甚至感受到些许威胁。
显而易见,晋王府是有防备的,这才是最可怕的。
无论是防备着东宫,还是防备着自己,显然晋王府是有危机意识,甚至是有所准备的。作为嫡出的皇子,其背后的势力以及个人才能不输自己的情况下。要说李治对皇位没有任何企图李泰是不信的。
如果是以前,李泰或许不会把这个显得有些懦弱的弟弟当回事,但是现在他不敢这般轻率,该因为李治的背后站着一个人——淮阳郡公谢逸!
谢逸的能耐和谋略是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外界不知道,但作为东宫谋反当日的亲历者。李泰很清楚当日若非谢逸的洞察力和临机应变,结果会怎样。
事后反过来想,自己毫无察觉,朝廷的三公九卿。甚至是父皇都没有察觉到什么的情况下,谢逸却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太子的阴谋诡计。
这个情况隐约有一丁点诡异,是谢逸未卜先知?显然李泰是不会这么认为的,肯定是他有全面的消息来源渠道。加之本身洞察力比较敏锐,敏锐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
这些年谢逸一直是晋王府长史,对李治堪称是悉心培养,那年带着李治前去河东与定襄。让满朝文武看到了晋王殿下的胆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