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当前唯一的小棉袄,谢逸自然是疼爱备至,给女儿取名谢晴。完全一副将小女儿捧在手心里的感觉。
如此一来,倒是让武媚娘和徐慧大为嫉妒,纷纷后悔该要个女儿的,只是生男生女完全是天意,根本由不得她们。
谢逸唯一的安慰就是:“儿女双全自然是最好不过,这胎是儿子没什么不好,回头再接再厉生个便是了。
为夫我自然是全力配合,至于到时候生下的是儿子是女儿,就要看你们的运气了。”
一心想要女儿的武媚娘态度坚决。待谢显半岁,身体完全恢复之后,请诸姐妹同意之后,专门算好了日子。求得专房之宠。
两个月之后,如愿以偿有了身孕,期盼着生个剩下个小棉袄。不愧是历史上为唐高宗生下四子两女的武媚娘,这完全是生育能力大爆发的节奏啊。照着节奏下去,谢家子女组一支球队指日可待。
这期间,如今的太子妃王妍也生下个儿子。取名李忠,作为东宫嫡长子,不出意外会是将来的大唐皇位继承人。又得了嫡孙的李世民对此十分高兴,对李忠格外疼爱。
李忠出生之后,杜惜君曾代表谢家前去探望,当时恰逢谢晴出生,王妍曾隐约透露出想要和谢家订娃娃亲的意思。
只是李忠身份特殊,娃娃亲不是随便定的,也不是她一个太子妃可以随便决定的,素以此事暂且搁置。
谢逸对此倒时淡然,自古以来皇宫里的女人过得辛苦,勾心斗角的,未必幸福。自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宝贝女儿,何苦去受那个罪?
所以这是啊,可能旁人格外期盼,但谢逸一点都不期待这个馅饼。
自始至终,他就没打算攀龙附凤,从妹妹小蛮这里开始便。当初多少年认为谢逸有心将妹妹嫁入晋王府,但事实证明不是这回事。
前几日狄家已经来提亲,狄仁杰和小蛮的婚事是确定下来了,一个月后的八月初九黄道吉日,大婚就定在那个时候。
得空的时候,谢逸会走一遭白云观,李安宁在那里住了有时间了,任凭江夏王妃怎么说,她就是不愿意离开。
搞得江夏王妃也是无奈,时间长了,王妃也发觉了一些异常,比如女儿已经不是处子之身。
怀疑对象自然也是有的,只是一直没有捉奸在床,顾念女儿的名声和面子,也不好说什么。
但王妃还是颇为担心,女儿和谢逸有勾搭这没什么,仔细说起来谢逸是个不错的夫婿人选。为难的地方就在于方式,明媒正娶没有问题,这样偷偷摸摸,要是弄出个什么丑事来,江夏王府丢不起这个脸。
江夏王妃更不想女儿受委屈,堂堂王府郡主做个见不得光的情人算怎么回事?奈何事没有挑明,女儿又不说,她没办法直接捅破这层窗户纸。
难不成冲上辋川别墅质问谢逸坏了自家女儿的清白不成?虽说大唐不是很在乎女子的出身,已婚的非处子再嫁的不在少数。
之前的城阳公主便是如此,宫里的韦贵妃入宫前还生有一女呢!但人家都是有过婚约的,自家女儿当前选作和亲公主,等于是向天下昭示过清白之躯的,如今在道观里住了几年,再嫁旁人却不是处子了,夫家会怎么想?
所以啊,李安宁想要再嫁旁人还真有点麻烦。
江夏王妃无奈之下只得找自己的丈夫做主,希望李道宗出面解决此事,比如向谢逸暗示,然后上门提亲等等。
可是当她说出此事的时候,江夏郡王李道宗却表现的相当淡定,甚至没有一点怒意和担心。
“王爷,安宁和谢逸恐怕早就有夫妻之实了,再这样下去要是被人发现了苟且之举,或是安宁未婚先孕,该当如何?”
“事已至此,还能怎么着?”李道宗悠悠道:“谢逸此举虽有不妥,颇为失礼,但女儿既然愿意,我们还能棒打鸳鸯不成?
至于他们的婚事,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安宁嫁过去为正妻恐怕不好办!”(未完待续。)
第四二〇章新人旧人
“为何?”江夏王府对此颇为不解,谢家正妻之位空悬,自家女儿是王府郡主,完全有这个资格。
难不成嫁过去为妾吗?如此委屈的事情,王妃自然是不能同意的。
当然了,谢家现在情况复杂,好几位夫人都已经有了孩子,但这似乎不是要紧问题。如果谢逸想要迎娶自家女儿,就必须要接受这个条件。
“并非夫人所顾虑,谢家这个正妻之位恐怕要看宫里的意思。”
“宫里?怎么会牵扯到宫里?”江夏王妃不解道:“原来你有顾虑是因为谢逸和晋王,哦不,太子殿下的关系,但如今他已经不是。”
“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这事先不着急,总归有个妥善解决的。”李道宗轻声道:“其实就如同现在这般,也没什么不好的,女儿住在白云观,只要她幸福便是。”
“嘿,王爷……”江夏王妃内心里诸多埋怨,有你这样当爹的吗?
奈何李道宗也不理会,完全一副没事的人一样,什么也不说,让江夏王妃一头雾水。
这事和宫里有什么关系吗?
……
太极宫里,这两年是越发的冷清了。
皇子们大都已经出宫开府别居,公主们也大都已经出嫁,去岁衡山公主出嫁之后,宫里面只剩下一位晋阳公主了。
值得一提的是,衡山公主的驸马并不是先前的魏征之子魏叔玉。
婚事自然是皇帝陛下李世民下手招毁约的,理由是魏征可能牵连进了侯君集的谋反案,证据则是他举荐之人与侯君集有书信往来。
理由有点牵强,涉及谋反之事往往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有鉴于魏征的品行和生前的功劳,皇帝陛下并没有继续追究。
但是很抱歉,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事就此告吹。
皇帝要悔婚,你还能怎样?魏叔玉当然只能同意了。还声称是自己配不上公主云云。
随后李二陛下给女儿改个封号称新城公主,然后下嫁给了长孙诠,此人是长孙无忌叔叔家子孙。
反正是长孙家族之人,是长孙皇后娘家的子侄。
长孙家如今是当之无愧的大唐第一世家,人家娶到个公主算得了什么呢?没有人觉得奇怪,甚至觉得这是皇帝安抚厚待长孙家的一种手段。
毕竟长孙无忌是皇帝的舅兄,是当年太子李治的亲舅舅。朝野上下都在传,当初皇帝陛下曾考虑过吴王李恪,是长孙无忌入宫一番长谈之后,李治的太子之位就有着落了。
从现在的情形看。太子还年轻,皇帝陛下百年之后多半是要托孤给长孙无忌,可是顾命大臣啊!
长孙家的实力非同小可,如今连长孙冲都进了刑部任职,显然是长孙无忌在培养儿子。长孙家的许多子侄都开始步入大唐朝廷,出任大大小小的职务。
当然了,在长安街头纨绔之中,长孙家的子孙也是最为嚣张跋扈的,没人敢惹。
长孙家的声望和恩宠越来越高。但是有些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满足,比如薛国公长孙顺德,他是长孙皇后的族叔。
当年随同李渊起兵,是一名能征善战的将军。到了贞观年间,因为是皇后的叔叔,身份自然非同小可。是除了长孙无忌之外,长孙家在朝中的第二号人物。
眼看着长孙无忌权倾朝野。垂垂老矣的长孙顺德羡慕啊!
不为别的,早年间长孙无忌是庶出之子,可能并非长孙家嫡长之房。但如今却是家族的翘楚。
长孙顺德自然不敢和侄子争长短,争夺家族之权,但也要为自己的子孙考虑。眼看着长孙冲和长孙诠都成了驸马之后,长孙顺德便动了心思让自己的孙儿也成为驸马。
当年没有出嫁的公主就剩下晋阳公主,这可是皇帝陛下最疼爱的嫡出公主,如果成了自己的孙媳妇,那么一家子在家族的地位和前程应该好很多。
所以长孙顺德舔着老脸向皇帝陛下委婉地表达了提亲的意思,但是呢?很可惜,李世民没有立即回应。
给出的理由是晋阳还小,再等等!
晋阳公主已经快十五岁了,真的还小吗?长孙顺德心中隐约有种不好的预感,难道皇帝陛下不愿意这门婚事?
当此之时,恰逢辽东高丽渊盖苏文作乱,长孙顺德虽然年龄大了,但是仍然请缨,目的是为了立下战功好向皇家提亲。
大抵是为了安抚好这些将领世家,李世民的态度就变得有些暧昧了,至于许婚倒是没有。
理由是要御驾亲征辽东,没时间操办儿女婚事。
国事为重,谁敢说个不字呢?随后李世民便留下太子李治监国,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辅佐,自己带着大军在大将军李绩,尉迟恭和长孙顺德等人的护卫下前去征讨辽东,中书令岑文本随侍左右。
有火药这等神奇,再加上唐军效用,大唐富强,渊盖苏文自然不是对手。但补给距离很长,辽东又是苦寒之地,所以战事仍旧打了两年才结束。
等到李世民回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贞观二十年年底。此战之中,大将军李绩自然是有大功的,尉迟恭和长孙顺德也有功劳。
但是功劳最大的无疑是一个名叫薛礼,表字仁贵的将领,从一名果毅校尉已经升格为三品的云麾将军。
此战之中薛仁贵身先士卒,经常率领部下为前锋,攻克险要关隘无数,乃是首屈一指的功臣。
正因如此,才会快速升迁,俨然有将其作为将来大唐军中栋梁来培养的意味。
当然了,少不得也要调查薛仁贵的来历,李世民讶然发现,此人是谢逸所发觉,然后带入军中锻炼的。
谢逸,这个被遗忘了三四年的青年才俊这才被皇帝陛下想起来,他已经足足冷落了谢逸三四年。
也许,是时候该启用他了!
尤其是岑文本在征讨渊盖苏文的过程中感染疾病,不幸去世,李世民为此大为伤感。
偏偏不巧,回到长安之后,宰相房玄龄也身染沉疴,倒在了床榻之上。就在去年,御史大夫马周也英年早逝。
突然之间,许多的重臣或病或亡,大唐突然显得有些人才凋敝……
尤其是当李世民听到和看到一些东西之后,启用“新人”的心情越发迫切。(未完待续。)
第四二一章皇恩如故
贞观二十年,房玄龄病危。
房谋杜断,一个柱国之臣即将撒手人寰,这让李世民有些措手不及。
更让他惊讶的是在他御驾亲征离开长安的这两年,辅政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之间似乎没有那么和睦。
也难怪,在立李治之前,房玄龄曾经提及到吴王李恪的好处,隐约也算是一种保举和支持。
也许这一点,让长孙无忌很介意忌讳吧!
本来同朝围官,曾经和睦合作,同心协力,但是私底下还是颇有竞争的,尤其是涉及到原则性重大利益的时候,勾心斗角又算得了什么呢?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不和睦,自己不在,李治到底还年轻,虽不至于被长孙无忌所左右,但少不得多有掣肘和为难之处。
得不到李治的支持,房玄龄孤木难支,心情能好到哪里去?如今重病危及,多少也与这有些关联。
最要紧的是,房玄龄死后,朝中似乎已经没有人可以与长孙无忌相抗衡。岑文本、萧禹等人都已经先后去世,朝中唯独与长孙无忌资历相似的人还有几个?
资历只是一方面,可以培养,但有那个能耐的有几个?
李绩与之相当,可军事才略可以,但是说到玩政治恐怕不行。何况他是柱国大将军,如果和朝中第一辅臣关系不睦,相互斗争,大唐差不多也就完了。
这种事情断然不能存在的,文臣和武将之间绝对不能有重大冲突出现。至于旁人,褚遂良是个不错的人物,可是他与长孙无忌之间过从甚密,恐怕已经连为一体。
如果非要再从朝中找一个人出来,江夏郡王李道宗或许算一个,位高权重,其诶有宗室身份。
但历朝历代。皇帝一般对宗室亲族多少有些防备。万一李道宗将来权势过大,又有皇叔身份,那还不得出大事。
李世民从来不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关乎皇位他谁都不放心,包括长孙无忌。
舅舅就一定能够忠于外甥吗?
当年霍光受汉武帝托孤本来也是佳话,可是到最后是什么结果?霍光权倾朝野也就罢了,还把外孙女嫁给汉昭帝,一心想让其生下儿子。
到最后霍光甚至到了操控皇位更替的地步,虽说都是有理有据,但到底有专权嫌疑。即便是霍光自己没有谋反。但是霍家后人的所作所为,无疑都是前车之鉴。
今天的长孙家何其繁荣,与当年的霍家已经差别不大了,这样下去会不会……
李世民疼爱自己的儿子,疼爱每一个儿子,之所以立李治,其中一个缘故是李治本身的才能。
还有一个便是李治仁厚的性格,他继位是可以保全其他几个皇子的,这是长孙无忌说服自己的一个重要理由。
李世民不担心李治会对兄弟怎么样。但是长孙无忌呢?除了李治,其他人可不是他外甥,即便是亲外甥,将来……
汉朝外戚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