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危险的念头袭上李成梁的心头,他的脸色变的有些阴森起来。
几十年后,包括万历和天启崇祯几个帝王都曾经私下里表示过,李成梁其实就是辽东王,李家几乎就是独霸辽东,这个势力就是从万历年间开始,到万历二十年左右到达顶峰。当时李家一门九将,掌握着最强悍的骑兵队伍,地方上的分守副将和参将,游击,都出自李成梁门下,**势力极少,李成梁霸占农田军户,与蒙古人女真人还有朝鲜私下贸易,富可敌国,如果要造反,兵力,人脉,财力,都足够了。
最不济,李家只要一扯旗,最少能护住关内,大明想收复辽东,恐怕就不是万历三大征那么简单的事了。
但李成梁到底没有反……这件事在几个大明天子和朝臣之间都是一个迷,很多人归结于李成梁不失忠义之心,或是大明国祚绵长,真实的原因,却只有李成梁自己知道。
“蓟镇……戚继光……”
李成梁脸上阴晴不定,嘴里轻声嘀咕着,四周的人都静默不语,不敢在大帅沉思的时候打扰于他。
“王先生,”半响之后,李成梁才点了一个负责书启的清客的名,吩咐道:“给大爷回信,就说但妨去做,不必如他所说的到宣府收敛脾气,该怎样就怎样,谁不服,就打他娘的蛋!”
“是的,东翁。”
王清客答应一声,匆忙下去复信去了,李成梁嘴角又显露出笑容来。老大的脾气原本就是纨绔公子哥儿,有自己力挺,宣府那边要多事了。
而有徐渭在京师提点,相信自己的深意,老大会明白的。
正在他微笑之时,又有一个家丁跑进来,跪下禀道:“老爷,巡抚周军门来拜。”
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斗
“他又来做什么?”
李成梁心中奇怪,义州奏捷封赏之事他已经是与周永泰商量妥了,广宁这里来了一堆的山东按司和察司的分巡分守兵备各道,这些大老爷们在别的地方位在总兵之上,在辽东连个屁也不算,只要巡抚和他商量妥了便是,不知道这周永泰又跑来做甚。
周永泰神色匆匆,脸色也是难看无比,等李成梁换了袍服出迎之后,他将手中塘报向李成梁手中一塞,寒声道:“李帅请看吧。”
“军门何事这么慌乱?”李成梁奇道:“出了什么大事,祖仁这厮在宁远扯旗造反了么?”
辽东镇中,只有祖家自成格局,不大买巡抚和总兵的帐,李成梁平素也是拿祖家开玩笑多了,此时不自禁就又说了出来。
“不是祖家要造反,李帅请自己看罢。”
李成梁先还取笑周永泰,展阅塘报之后,不禁面沉如水。
“斩首近五百级,还他娘的斩了速把亥,卜言兔……炒花这厮跑了……”李成梁先是喃喃自语,接着便是咆哮起来:“入他娘的陶成喾呢?李宁这家伙呢?李平胡呢?钻女人裤底里去了?人家立了这么大功,他们哥仨躲在义州卫喝花酒?”
“李帅,这还不算什么。”周永泰起身,匆忙道:“本官要自思应对之道,不能在此久留,不过李帅应该想想看,为什么本官却比李帅先得到塘报消息。”
惟功是在半道上经辽东的驿传向北京报捷,所以塘报是明发的,有心人当然能够抄录一份出来,所谓的火漆封印只是形式,只要有心肯定能搞的到手。
周永泰的话也算是当面给了李成梁难堪,辽东王居然比他这个小小巡抚消息滞后,如果不是两人是盟友,恐怕因为这话就直接翻脸成仇了。
“这三个狗才……”
李成梁不用多想也知道,自己没有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无非就是这件事让辽镇太过丢脸,陶成喾和李平胡都是胆大包天的主,一合计之下,估计是动了什么不该动的主意,打算挽回局面后再禀报。
这不算什么,反正李成梁不觉得陶成喾几个想的事有什么不妥,他不满的只是自己也被欺瞒,他的心中,已经杀机隐现。
不过转念之间,他便往着周永泰离开的地方猛啐了一口,骂道:“狗娘养的想挑动我辽镇内斗,入你娘的,做你的春秋大梦!”
李成梁与周永泰是政治盟友,不过文武之间泾渭分明,平时也没少在背地里勾心斗角,这一次周永泰捉着机会,差点挑拨成功,也亏李成梁江湖老到,最终关头没有上当。
不过想通归想通,李成梁还是迅速叫来一个中年家将,令道:“将老陶和平胡叫回来,留李宁看着义州。”
“是,老爷。”
这家将也是保举到游击,不过立刻跪下行了一礼接令,没有丝毫滞碍和犹豫。
在辽东,原本就是李成梁说一不二!
……
……
被李成梁破口大骂的三个倒霉蛋此时也正在折返回义州的路上。
一听到镇夷堡守备送回来的消息,当时李宁就是傻了眼,他向来跟在李成梁和李如松身后,位子虽高,平素却很难得自专,所以没有急智,倒是李平胡向来狡计多端,陶成喾是个胆大妄为之辈,辽镇诸将,杨元张世爵诸辈还算稳重,能独当一面,其余多半如陶成喾这般,勇力与贪婪狡黠兼备,只要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样出格的事也敢去做。
“晦气。”
李平胡一脸的晦气色,马鞭毫不心疼的抽在自己跨下的良驹身上,把马儿打的直蹦……镇夷堡消息一传来,他和陶成喾就下了决心,打算抄近道伏击张惟功,同时截杀报捷信使。他两人的直系家丁亲骑超过一千五,两人合力,伏杀三百多京营骑兵应当不是难事,加上李宁,两千辽镇精骑将三百多京营骑兵包了饺子,绝对非不能办到的事情。
李宁犹豫再三,最终也是同意下来。
镇夷堡的事,不仅是一个京营系将领立功的事,而是一巴掌抽在李成梁的脸上,再一巴掌,狠狠忽在所有的辽镇将领的脸上!
速把亥折腾了二十七年,虽然也在宣大和蓟镇闹过,但十次犯边有九次都在辽镇,虽然也经常给辽镇送人头,但二十七年光阴下来,辽镇也是拿人家一点办法没有。
张惟功和他的京营兵马转为辽阳驻军,途经广宁,一次伏击拿了速把亥的人头,这件事传扬开来,辽镇的脸往哪儿搁?
最重要的,就是他们这哥仨镇守义州,这等大功生生叫别人抢了去,他们在李成梁心里该是什么地位,将来如何自处?在辽镇将领之中,他们的颜面何存?
截杀一个未来国公,罪名当然不小,不过尽可能推到炒花和北虏残部身上,头领被杀,北虏不顾一切袭杀张惟功和他的部属,义州卫兵赶到,赶走北虏,抢回首级,虽未救得张惟功和他的部下,也是不掩其功……
打算虽好,可惜惟功走的很快,他们知道消息后已经晚了好多个时辰,再抄近道也撵不上,跟在辽阳兵身后吃了两天灰之后,陶成喾和李平胡最终放弃,灰头土脸的折返义州。
李宁神思不属的道:“这一番是吃了亏了,回去后怕是还要被大帅责罚。”
陶成喾用不屑的眼神看向李宁,笑道:“戚,大帅不会怎么着咱们,放心罢。”
李宁有些不解,李平胡心领神会,向着陶成喾点点头,两人一起微笑起来。
以前辽镇没有外敌,大帅也孜孜于军功,所以军纪颇严,也是打下了辽镇威名赫赫所向无敌的底子。
现在么,大家都从家丁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各自又都有精良家丁,成为辽镇的中坚力量,虽说还是算在李成梁麾下,但平素都自行其事,如果没有外敌,李成梁还能从容收拾,现在突然出现辽阳镇这样的强敌,大帅想办法压服张惟功还来不及,怎么会不分轻重,断然处置自己的部下,自乱阵脚?
“宁哥放心,小小责罚免不了,不过大帅心里明白,我和陶哥免不了要倒霉,你老哥断然没事的。”
李平胡话音未落,前方果有塘马赶至,却果然是李成梁的命令,着他两人立刻率部返回广宁听训,义州交给李宁守。
“果然如此。”李平胡得意一笑,向陶成喾使了个眼色。
“大帅怕要用我们去对付张惟功。”陶成喾不知道自己在惟功心底深处早就是生死大仇,不过纵知道了他也不会放在心上,辽镇诸将,谁不是这般起家的,有哪个不是满手血腥?便是李成梁当年又是如何起的家?陶成喾这些年来杀人无算,麾下兵马也是越杀越多,越杀越精良,现在已经位至副总兵,功成名就,坐拥良田万亩,军户过千,皆是厮杀所来。哪怕惟功是什么国公之后,皇帝心腹,他和李平胡一样有胆子去截杀,便是此时被李成梁调去对付惟功和辽阳镇,心中也是丝毫没有紧张之意。
“去便去,黄毛小子一个,岂是俺们对手?”李平胡也并不紧张,他比陶成喾胆子还要大,他嘿嘿笑道:“杨元在,佟养正在,杨绍先在,还有傅廷勋老傅,再加上咱们,姓张的能蹦出圈去?老子还真不信了。”
从开原到宽甸,甚至是辽阳都司内部,到处都是李成梁的嫡系或是外围,辽镇真的是水泼不进,张惟功只不过个外来的,再强又能如何?无根无水,翻不出大浪花来。
一时间,李平胡和陶成喾都哈哈大笑起来,便是一脸惶恐之色的李宁,神色也变的从容起来。
……
……
辽镇上下的种种不堪,身处京师之中的人当然不会知道,在这座当时天下第一雄伟壮阔的大都市里生活的人们,最关心的就是粮价,然后就是布价,再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事,再就是鞋子,头巾,除了这些身边事外,便是拿天家和朝廷中枢的事当当谈资,今日张阁老如何,明日某公主可能要尚驸马了,或是哪一日皇帝要去南郊,可早早去御道两边看看热闹。
太平年间,生活在京城之中,除了最低贱的下九流和乞丐流民之外,这座城市的居民总归是生活无忧,无需为什么别的事情担心,天下之大,别处地方是旱是涝,或是兵灾大起,流贼海寇闹事,这些事,自有朝堂之上的人去操心,寻常百姓是管不来这么许多的。
但最近这几日,京城之中,却是如烈火烹油一般的热闹,那日兵部门前塘马一至,提塘官当即脸上就变了色,立刻奔赴宫中报讯,不曾到天黑,阖城就多半听闻到消息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
这个年头,几个知名的大奴酋,最出名的当然是俺答汗,其次便是这速把亥了,再下来是黄台吉,炒花,图门汗……当时的大明天下,最不太平的就是北疆,闹腾的最厉害的就是这几个奴酋头目。
苗疆虽然也乱,官兵虽然一斩首一万多,但根本没有什么出名人物,苗子们也根本没有战斗力,倒是上述的几个名字,俺答曾经兵临京城之下两次,现在好歹当了顺义王,不再折腾了,但黄台吉和速把亥两个奴酋仍在犯边,尤其以速把亥最为张狂。
这个奴酋的名气之大,纵是京城之中最普通的百姓,亦知此人的凶名。
可以说,一直到几十年后,建州兴起,努儿哈赤的凶名才盖过上述几个,现在这会子,速把亥的名头可不在后世老奴之下,听闻他的死讯之时,颇有一些原籍在辽东或蓟镇一带的居民自发的放了一阵子炮,噼里啪啦的响的甚是热闹。
消息传来当日,朝廷便着辽东巡按亲自前往辽阳勘验首级真伪,毕竟是这般大事,闹了笑话便不好了,至于辽镇总兵李成梁强留张惟功不成,张惟功奋起反击,三百骑击两千,阵斩奴酋的风声,也是在顺字行的有意散播之下,在京城内流传开来。
隔了五六天后,辽东复奏回来,确系速把亥无疑,同时蓟镇也有奏报,泰宁部已经选出新汗,是速把亥之子把儿兔,这也间接印证了速把亥已经授首的事实。
消息传来,这一次四九城中,放鞭炮的人着实又加了许多倍上去。
今日是皇帝亲往太庙告庙宣捷的日子,皇城之中百官云集,仪卫甚重,普通的百姓当然没有资格去皇城之内的太庙观礼,不过并不妨碍自己放鞭炮庆贺,甚至是摆酒欢庆。
“爹,娘,俺告诉你好消息,张少国公斩了速把亥的人头,您二老的大仇报了。这些纸线不要俭省,想怎花就怎花。”
街角道口,今日就有不少烧纸钱的人,听着话间语意,俱是与那速把亥有血海深仇的。
“大哥,速把亥那奴酋好歹是死了,你也可以安心瞑目了。”
“娘子,害了你和咱家小宝的畜生终是死了,也是不得好死,叫人割了首级去……英少国公,回家去我就替你立长生牌位,四时香火不绝!”
孙承宗和徐渭都是一顶唐巾,身着一袭青色长袍,儒雅万分行来,沿途见着不少在街头巷尾烧纸叩头的,听到的话,也大致是差不多的意思。
速把亥为患近三十年,苦害的边民真的是成千上万,这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当然入不得史官的史笔,但身处其中的人,无不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气氛和大仇得报的欣喜。
京师距离蓟镇和辽镇不远,边民之中当然有不少迁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