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孙策-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在庐江武艺拨尖的县尉轻易的战死,使陆康对这些手下的信心早已灰飞烟灭。

“既然这城迟早要破,与其等仇恨已重,无法挽回时城破家灭。还不如主动投降,至少还能把家族中的精英都保存下来。听伯言所说,那孙策还不会如此不讲道理的毁灭陆家,只希望他不会言而无信就好。”

听到当时下令倒油放火的丁山已死,孙策不由得楞住。

满腔的仇恨突然没有了发泄的对象,让他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想起当日城头突然爆燃的烈火,想想也确实没有人能从中逃出。原来管邪眼已经为当场就为自己报了仇。

想起壮烈战死的管邪眼,孙策心下也有些黯然。虽然已经把他设为江东军的第一位烈士,被将士们永远怀念。但人能活下去,谁会想自己被活活烧死呢

深深的叹口气:“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算了。只要你们陆家投靠我,其他的都好商量而且我保证,只好你陆家诚心的投靠我,你们的前途比现在的还要好”

陆逊有些疑惑,又有些惊喜“投靠你说我们投靠你?会得到比现在还好的前途?”

孙策看着陆逊的眼睛,肯定的点点头:“没错是投靠我保证,你陆家之人,不会是止步一个区区太守的地位也许那个人,就是你”

陆逊惊讶的瞪大了眼睛,指着自己的鼻子:“我,将军说小子将来也能做太守、比太守还大的官?呵呵,小子何能将军不要笑话小子了”

“你对自己没信心吗?伯言一个人要是没有长远的奋斗目标,又怎么会有让自己成长的动力呢?只有你心中有了路,你才可能有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的机会啊”

陆逊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激动,有些口吃的问道:“是、是谢,将军逊受教了那,那逊,可否冒昧的问一声。将军你的目标、奋斗目标又是什么呢?”

孙策看着这个年少的未来丞相,意味深长的说道:“只要你跟着我,将来你会看到的”

经过陆逊的几次穿梭沟通,庐江陆氏终于放下了武器。下令全城向江东军投降。

和平解放的舒县县城里,眼下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不用打仗拼命了,最高兴的当然是身为郡兵的一群人。士卒们不用整天再提心吊胆的在城上防守,虽说太守得到全城军民的拥戴。可是能好好的活下去,谁也不想白白的去战死。因为对手是那样强大,大到他们根本没有抵抗的信心。

就象上次惨死在城头烈火中的那三百多战友一般,和平了以后,现在还有谁会记得他们呢?

南城门附近,没有房子了的百姓,看着残破的家园,欲哭无泪。虽然说当时是自己主动帮忙太守,献出了自己的房子去堵城门。可是到最后什么作用也没有起到。

还好新领了庐江的小孙将军出了安民告示,承诺帮助战争中损坏的民居重建。只不过破坏永远比建设快。谁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新居可以住啊

陆康终于见到了这个上次被自己拒见的少年将军……孙策

只不过这次却是做为俘虏,做为未来的附属家族的首领,来拜见自己将要追随的人,并且只能是以恭敬的态度,献上庐江的郡守大印。

看着眼前满脸自信,神采飞扬的俊美少年,和他身后一群的精悍、勇猛的将领。

陆康五味交陈的复杂心情,似乎也略有了些宽慰。

“想不到老都老了,却是要投靠一个年轻的小子,还真是有些尴尬呢不过年轻人总是能创造出奇迹这么多英才隽秀之人,能心甘情愿的追随这个年轻人,表明他定有过人之处。

也许我为陆家选择的这条新路,还真能让那些正等着看我陆家笑话的他们,气得七窍生烟吧就让老夫看看,我们几家谁才能真正的笑到最后吧”

早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丰富的人生经历,让陆康轻易的就想通了眼下的困局。终于放下了自己心中的郁闷,重新恢复了以往的斗志。

也难怪要是个没有斗志的人,怎么能在这个年纪还生个天才儿子出来。

把官印呈交给了孙策,躬身道:“江东陆氏一族,拜见少主”

看着跟随陆康一起下拜的陆家族人,孙策有些奇怪的看着人群。

“陆家主免礼咦你的庐江主薄陆贾先生怎么不在呢?”

陆康顿时有些尴尬,回头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族人,犹豫了片刻。

“还请小将军原谅陆贾当初的无礼,他现在也知悔改,昨日就已经离开庐江了眼下不知往何处去了。”

孙策连忙辩解:“不是,本将只是想要感谢他一番。没有他在,我们孙陆两家,也成不了一家人,并无他意”

看着听到的众人一片或了解,或鄙视的神色。

孙策郁闷的想着:“真他娘的是越描越黑怎么一说到这个陆贾还就没好事了。不过走了也好,要不然他要是什么时候不明不白的出点事,肯定会有人当成是我干的呢”

解释不清的孙策干脆懒得再说,直奔太守府而去。这可是未来的江东军经济与治理中心,自己与家人未来的起点。

也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又怎么能不好好的去看看呢

第149章阿丑与俘虏的安置之屯田

第二卷征伐江东第一四九章阿丑与俘虏的安置之屯田——

第一四九章阿丑与俘虏的安置之屯田

这之后的半个月,孙策就带着两位夫人和卫士们坐了太守府,行使起了太守的实际职权。

当然入驻太守府的人群里,少不了一个叫阿丑的‘少年’,对于他的安全,孙策专门派了周仓这个大汉去负责,这个豪爽的汉子虽然粗鲁,但对交待给他的事却很是尽责。

而且不怕痛,扛揍,偶尔试个机械人什么的试验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虽然袁术的任命还没有正式下达,没有人会认为他还会再次食言。

入主庐江之后,孙策第一件事就是叫来了匠营的大匠李铁。让他与阿丑切磋一番技艺。第一次来到太守府,李铁还是满心的不愿意。

嘴里不停的唠叨着:“这个整天添乱的小主公,搞什么花样!明明知道交给了匠营这么多的任务。老夫都忙的恨不得生个三头六臂出来。他倒好,非得把我给叫来,跟这个毛也没长齐的白皮小子有什么好切磋的。真是!”

只是他想要看黄硕的胡子,这辈子却是没可能了。如果下辈子两人还碰的到的话,倒是还有可能看到。对此孙策只是微笑也不去点破,技术上的问题让两人自去交流。

果然,当李铁与阿丑一番详谈,再亲身体验了她设计的几个灵巧实用的机械装置后。这个一世钻研各种奇门技巧的大匠,顿时被阿丑的天才设计思想所震惊。

竖着大拇指,连声夸奖:“阿丑C啊!果然是天才出少年,老夫服了!你的这些技巧想法,也只有主公的想法能比得上了!你们两个倒是有的一拼!都是能想出这么多老夫也不曾听说过的东西来。”

李铁的话,却是惹来阿丑一顿白眼:“那个家伙不是个只会武艺的蛮夫吗?有什么值得夸奖的,一个顽固不化的木头疙瘩罢了P他喊人家大名,他偏偏要叫人家小名,还非得叫的人驹知不可。本姑、本少爷真得很丑吗?让他这么不入眼!”

李铁感觉眼前这个皮肤白的怪异的少年,情绪有些奇怪,却没有多想什么。在他的眼里最关注的只有他所懂得的机械技巧。当李铁把匠营里眼下在赶工,加班制作的各种实用的东西与她谈论了一番后。

阿丑听得是两眼放光起来,听说这里面很大一部份,是由孙策这块榆木疙瘩设计,至少也是他提出理念,交由匠营制作的时候。心里却有了一丝更加想要了解这个神秘的孙策的念头。

这以后,江东军的匠营里就多了一个高大白净的义务监工加设计员。只不过相比起来,他身后那个寸步不离的黑大汉,才更象是个正宗的匠人。

不过在李铁的特别通知下,大家很快都知道,这个黑汉子是主公的贴身卫士。只是暂时派来保护这个叫阿丑的年轻小白人。

人家背景如此强大,聪明的匠人们当然不会有人去针对他,做出什么蠢事来。而阿丑很快就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众多自视甚高的匠人心服口服。

只看如今匠营中川流不息的运送炉料,与铁石矿的木牛,和用固定的打铁动作挥锤的木头人。这些就为匠人们节省了大量的劳力。谁还敢对这个智慧与实力并重的天才少年,有什么不服气的废话。除非他不想在营中混了。否则怕是全营的匠人都要对他嗤之以鼻了!

很快整个庐江在李儒这个内政高手的安排下,各项事物就重新变的井井有起来。本来庐江的官员系统就没有受到什么损害,如今只是换个太守,自然是一切顺利了。

让孙策佩服的是,陆康的财政还是抓得很好的。真正的做到了郡富民安,整个郡治的府库、仓库几乎都是满的。要是他们真的想要守,就是守到明年的秋收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前提是江东军只是维持之前的态势,围而不攻才行!

庐江的六千余郡兵,除了与陷阵营的第一战加上城头的一场烈火。几乎没怎么交战却已经战死近千人。这也是陆康下决心投降的因素之一。

人家攻城的还没有己方守城的伤亡多,这仗怎么打。

而这些郡兵都是自愿当兵,素质居然还不错。众将按照孙策一惯的收兵要求。也能挑选出了三千精壮,编入了江东军的附属部队。

由于战马的稀少,这些人只能是做为步卒,进行各方面的技能与战阵配合训练。

在经过江东军的基础操练后,高顺与陈武又从中选取了一千人,充实到了陷阵营中。使得陷阵营的总人数扩大到了三千人。

众将虽然眼红高顺麾下的兵力充足,可是陷阵营的征兵、装备是主公一再强调一切优先的。众将也就没有什么可报怨的。谁让自己的练兵技术比不上人家呢!

之后都是憋一口气,下狠手操练自己手中的那点兵马。期待着下次全营大比时,手下们能争气打败高顺的陷阵营。那就可以轮到自己优先随便挑兵了,这可是主公的亲口承诺。

孙策定下的半年举行一次的全军大比,成了如今手中开始有兵的众将们最期待的日子。要知道优胜的部队,可是一切都是优先供应啊!

实际上,如今陷阵营掌管的‘江东第一军’的战旗。那才是真正吸引着众将的荣誉,那是真正的战斗力的象征!

当兵的人,谁骨子里没有些血气。身怀武艺的众将,谁心中又不相当第一呢!

而原本的庐江兵本来就是青壮为主,对江东军的恐怖战斗力本就眼热。

如今有了这么多努力争第一的将军们,按照正宗的兵法来操练他们。

让这些原来以为练兵,只是简单的刺杀稻草人的郡兵们大开眼界。各个都是使足了吃奶的力气投入到各项训练中。

这样孙策的江东军正式达到了六千之众,加上袁术新调来的三千人马,也可以号称万人的大军了。两千骑兵,七千步兵,重要的都是精兵,可以算是一支强大的力量了。

其它挑剩的二千郡兵里只留下一千继续做为郡兵,帮助维持全郡的治安,日常的防卫。

最后的一千人却是开春后很好的劳力,直接被编成了屯田兵。准备由这些半退役的郡兵,负责官田的管理与耕种,开春后会让这些屯田兵,大量的招收屯民来开荒种地。

……

第150章水车与金壬的最后归宿

第一五零章水车与金壬的最后归宿

孙策在屯田计划定下来的第二天,就已传令去山寨。让祖郎把寨中还有空闲的二千山民全部调来庐江,集中加入屯田军。反正,这活要求小,只要有把力气,能听懂人话,就能参加。

有专人进行管理和指导,根本不怕他们中有人不会种地。何况如今的郡县里有的是土地,只是没有很好的管理和利用起来而已。单只陆家在庐江只怕就有近十万亩地,不过却多是抛荒在那里,真正耕种的良田不过与当初的许家堡相似。

孙策的计划是招集一万屯田军,开田十万亩。只要管理得当,一年的风调雨顺下来,庐江郡治至少能得粮百万斛。百万斛啊!那将是一座真正的粮山!

就看袁术如今为了十万斛粮食,都能让孙策带着万人的大军来灭陆康,可见如今粮荒的问题,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了。

如果再这之后,年年扩张土地和屯田军人数的规模。真要到丰收的时候,不但是江东军的军粮没有问题,就是山寨中的酒类制做,也不再担心粮食供应不上了。

甚至过上个几年,整个扬州军的军粮都可能由庐江一地供应。

对于孙策的首开这个时代先河的屯田之策,使得深通内政的李儒,在经过仔细的推算后,又一次对孙策的奇思妙想佩服不已。这样一来既不养闲人,又能大量的增加粮食产量。

统一的管理,永远都要远比自主的无序生产得到的收获大得多。

在一次阿丑来太守府时,孙策装做无意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