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孙策-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能活在主公的治下,还真是乱世中最幸福的一群百姓了。

不过也是。观伯符所为,他难道不是这个乱世中百姓的救星吗?也许,明君!”

两相对比之下,有了更多异样领悟的张纮。对孙策更是有了更多的期盼!当然睿智的张纮,自然不会在外人面前说出什么不适宜的话来。

在大司马李傕的亲自引领下,张纮这个小小的正议校尉。终于迈入了刚刚经过兵灾,勉强收拾干净的未央宫殿堂之上。

一路行来,四周的宫殿多有焚毁、破坏之处。宫殿群中只有最高大的未央宫,奇迹般的完好无损。只是多年不曾修缮的皇宫,更显得有几分沧桑。

在未央宫的大殿之上,张纮终于得到了当今大汉第一人,年少的皇帝陛下刘协亲自接见。

在司礼官的引领下,一切按照正常的礼节参拜完毕。张纮抬起头来。终于看见了高高在上,年少却显得十分老成的皇帝。

献帝刘协与孙家的二公子孙权同年,都是年方十五的少年。不过这几年来,年少的献帝已经经历过一个乱世的皇帝所能经历的一切。

不论是惊心动魄的逃亡,还是毫无尊严的羞辱。更有不可思议的上位,紧接着还有兄长被活活毒死,兄长的皇后也毫无尊严的死去。

那些手中有着强大军权的将领们,在董卓的擅自废立专权之后,已经没有几人将这大汉天下皇统再放在眼中了。

每天都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的献帝,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一杯毒酒送到自己的面前。而谁又会取自己而代之。经历过这么多坎坷。本就聪明过人的献帝,又怎么能不迅速成长起来。

但是没有军权的皇帝,只能是做个无力回天的傀儡,听凭李傕这些无礼的将军的摆布。就如同现在,李傕要求他这个皇帝出面接见地方来进贡的臣属。

哪怕来者只是个小小的的正议校尉。他也不得不乖乖的带着大臣们,出现在这朝堂之上。继续扮演着他虚假的威严天子的角色!夸奖着送来救命粮草的孙策与执行的张纮校尉。

不论是对李傕还是对献帝来说。如今能有足够的粮食填饱肚子,确实要比那些再不值钱的官职名号重要的多。

如今大汉天下的将军可是多如牛毛了,董卓乱政之时封了一批。李郭攻下长安时为了安抚凉州军封了一批。如今李郭两人乱战时又大大的封了一批。

如今的献帝对于封官早已是驾轻就熟,那些官员名号是张嘴就来。想想一个皇帝每日要封出去十几二十个将军,还怎么会不熟练呢。

君臣之间正热闹的寒喧之时,一个身材高大身穿执金吾服饰的卫士行入殿中。

大声禀报道:“启禀皇上,大司马!城外后将军郭、郭汜率了数千大军前来攻城。说是要让大司马分一半粮食与他,否则就要杀进城来!将粮食抢个一干二净才会罢休!”

端坐皇位上的献帝还未曾开口,威武雄姿的李傕就大怒道:“这个乱臣贼子,这些粮食是庐江太守贡奉给皇帝的。他凭什么想要分上一半,真是不知所谓!

来人,传本将军军令,点五千兵马,待本将军亲去会他!”

坐在高高的皇位之上,有些尴尬的献帝张了张口,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

心中却是暗想:“两个乱臣贼子,若是你们相互都拼死了那才是我大汉朝的幸事。可恨你们这些朝廷的祸害,却是偏偏不死!大汉朝真得是要亡了吗?”

顾自下完命令的李傕正要向外行去,却突然反应过来。今日的情况有些不同了。

对着张纮笑道:“张校尉,你且陪着皇上在此稍等。本候去打发了郭阿多那个贼子就回来。

张校尉与将士们远来辛苦,先好好休息一番,中午本候在宫中设宴为张校尉与你的部下们洗尘!

到时让那些善舞的宫人们,为张校尉表演些歌舞助兴!哈哈!本候保你看得过瘾!”

如同这宫中就是他的大司马府一般。李傕说完根本不理献帝与张纮的反应,也不向皇帝行礼告辞,就转身向着宫外扬长而去。

对于宫中的情况,自信的李傕根本不用担心什么。自从董卓被暗杀之后,不论是宫中侍卫还是精选的执金吾士卒。都是从大司马李傕自己府中的卫队里挑选出来担任的。

那些太监更是发誓效忠李傕,才会被安排到宫中做事。如今的情形下不说别的,只要宫中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最先知道的绝对是李傕。他可不想再步了自己的上司董太师的后尘。

看着李傕的背影,献帝的眼神中暴发出一道憎恶的精光。却转眼间化为三分愤怒,七分的委屈。他早已被这些粗俗无礼的将军们,折磨的没有了半点脾气。

偌大的金殿之中,陷入了诡异的沉默。沉浸在自己沮丧情绪中的献帝却没有注意到,张纮别有深意的打量着自己的眼神。

而正仔细观察众臣反应的张纮,眼角闪动之间却扫到了在殿中的大臣外围,有两道隐隐投来森冷的目光。似猜疑,似敌视。

初次见到此人的张纮,却说不准这对目光的主人,究竟是在敌视自己,还是此人本身就是如此猜疑的看一切人事。

见李傕大步走远,一队为数近千的随身的卫士随之开出。

静默良久之后张纮终于开口道:“皇上!微臣奉我家太守之命,想要在长安的大街上施粥,救助城中那些困饿的百姓。还请皇上准许!”

虽然张纮明知道,这些事情对李傕来说只是些小事。只要他点头,长安城中根本不会有任何的阻碍。但别有所图的张纮却偏偏向着献帝提出了这个要求。

这些年来早已习惯了不被军方尊重的献帝,终于摆脱了恶劣的情绪。要是再保持这样的抗拒心情,他必然会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这大汉天下,姓刘的皇亲足有十数万这么多,在这些蛮横的军汉控制下,这皇位只要姓刘的就能坐。若不是他这两年与叛乱的军方,配合十分的默契,这大汉的皇位早已不知道转了几手。

也不知还在不在刘家人的屁股之下了。真得到了一定地步,这些军汉又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呢。在他们手中,皇帝的命也同样脆弱到,只需一杯毒酒就能解决了。

收拾好心情的献帝,有些好奇的向张纮说道:“此事甚好,张爱卿你只管去做。待朝会之后朕就会下旨,让九城校尉调集三千郡兵,全力配合你赈济全城百姓。

不过张爱卿,你庐江送来如此多的粮草,用于救助长安的百姓。朕真是十分的欣慰,看来我大汉还是许多的忠臣啊!朕要代长安的三十万军民感谢你。

不过据报,如今天下到处天灾人祸,处处歉收。怎么你们庐江的粮食如今有许多吗?那庐江太守孙伯符居然如此大方,一下拿出这么多运来司隶!”未完待续。。

第一七八章钟繇之谏迁都之策

虽然强压下心中对李傕的愤怒,献帝还是不由自主的开始了对张纮的试探。他想要知道张纮与他背后的主公孙策,对待朝廷的态度。

究竟是忠诚还是别的什么。

此刻的献帝,身处处事粗豪的凉州军方手中,实在是有些心力憔悴。今日为了招来羌胡之兵的支持,李傕能随意的将宫中的宫女、财货送出去,以取悦胡人。

明日就未必不会将自己送给提出要求的人,与其到时落入不知道谁的手中生死两难,还不如自己主动去争取一根救命稻草来。

至少眼前这个张纮与他主公孙策的所为,看起来对朝廷还有一些忠心的样子。

张纮轻轻地的抚着他的长须笑道:“是,皇上,当日微臣赶来京畿之前。主公特地交待过,如若这二千车粮草不够用的话,只管去信向郡里要就是。

咱们庐江这两年,在我家太守下英明的领导下,真正是政通人和。加上风调雨顺之下,可不就是粮食最多吗?

要说人口太多或者养不起,不过养这四五十万人的粮食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想如今的庐江可是家家有粮吃,人人有事做,更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产粮大郡了。”

年少的献帝抬眼望向东南舒县的方向,眼中满是憧憬。

口中有些苦涩的轻声道:“好一个江南的富庶之地哦!朕真是想去瞧瞧。想当初司隶京畿之地。才是大汉最大的富庶之地!可如今。却是一片瓦砾,白骨遍地了!唉!”

献帝的感叹让群臣都是脸带凄然之色,只有一个高大的中年文士出列向着皇帝一礼。

气势慷慨的奏道:“微臣启禀皇上,如今的司隶之地最多不过二十万百姓!而且每日饥饿的百姓们都还在不断的逃亡中。

不但是长安城中,就是司隶千里之地都早已无粮。已经无法让百姓们生存下去了!

而且宫中在之前大司马与郭多的争战中,又多被焚毁。臣依然以为朝廷应当立即重新迁都洛阳为上,到了那里物产丰饶。

至少能保朝廷大臣们一年的俸禄,能养活自己一家人。”

献帝一脸无奈的说道:“钟侍郎,朕亦想过迁都,但大司马他们一直不允。你以为凭着咱们手中的几百卫士。能走出长安,能走到洛阳吗?

朕是想要迁都,可是这一行动,宫中的宫人卫士。与众位爱卿的家眷至少要上万人。如今有了孙太守送来大量的粮草,可是大司马又能让咱们带走多少?

此去洛阳,千里迢迢之远,钟爱卿你总不能让大家都饿着肚子上路吧。”

皇帝无奈之极的话,让那钟侍郎脸上一阵怒气,抬眼看了殿门之外,那些手执刀枪肃立着的卫士。再看了一眼殿前的张纮,却是对张纮丝毫不加避忌。

平时只要上朝,李傕可是片刻不离殿中。今日却是来了郭汜的意外搅局,调走了李傕。钟侍郎自然要抓紧这个机会。将自己心中酝酿已久的话告诉皇帝,顾不得初来的张纮到底会帮哪一边。

在钟侍郎的想法中,张纮能送如此多的粮草来向朝廷进贡。这也足以显示出他们一方对皇帝的忠心了,却不知道孙策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救援百姓而已。

钟侍郎只是压低了声音道:“皇上,臣已经联系好了数位忠心的将军。只要皇上出了长安,他们必然会赶来勤王,他们联合起来至少也有万余精兵。

只要到了洛阳,皇上政令一出,难道天下忠诚勇士们还有谁敢不来吗?”

听到钟侍郎有些急促的话,张纮的眼中一亮。这又是个想当然的家伙。

从州郡之下上来的张纮可是知道:“就眼下这情势,天下的州郡长官里,还真没有几个真正能拥护皇权的。有实力有军队的地方官员们谁心中会没有些野心。

就是这个钟侍郎联系的那些将军,又何曾不是打着与这李傕等人一般的主意呢!”

见献帝不同意,钟侍郎的脸上顿时有些焦急。更是上前一步还想要说什么。

却见一个卫士首领不知何时已经走上前来,却是一脸骄横的嚷道:“钟繇。大司马不在殿上,你又在向皇上胡说些什么。你忘了大司马订下的朝议的规矩了吗?

大司马不在时,一律不得妄议朝政。你若再不退下,当心大司马回来后拿你问罪!”

只见那钟繇的脸色突然涨的通红,愤怒的眼神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大声喝道:“李二,你这个狗东西,你不过是个小小的宫中卫士都伯。居然如此大胆,敢直呼本官的名字,当本官这个黄门侍郎就不敢杀你吗?”

那个叫李二的都尉不屑的看了一眼钟繇:“大司马与前将军,连皇上大将军亦敢扣下为质。本将叫你这个小小的侍郎的名字,你又能如何?就凭你,还想翻了天吗?”

被一个都尉无情的羞辱,整个殿中的君臣们都红了脸,低下头去。连一个小小的都伯,都可以在这庄严的未央宫中肆意放言。

再无一丝尊严的献帝,几乎要把带着平天冠的头,垂落到了身前的桌案下面去。

大臣们各个恼怒,却没有一个愿意再出声。前段时日在军中被羁押的感觉,可没有一个人能够忘记。对这些无礼的将士,大臣们除了愤怒更多的是恐惧与无奈。

那叫李二的都伯见自己的一句话,果然管用。镇住了当朝所有的大小官员,不由得更是得意非常。正准备上前,直接将钟繇拖离献帝面前时。

方才沉默不语的张纮大喝一声:“大胆逆贼,居然胆敢咆哮朝堂,谁给了你如此的权力。按汉律钟侍郎最多是仗责十下,不过你这样的家伙,就是按律当斩了。”

那卫士李二倒是被张纮吓了一跳,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眼前这个与钟繇一般高大,却更显苍老清瘦的文士。认出了正是方才由大司马亲自陪同前来的进贡使者。

反倒是不敢再放肆,只是放低了声音道:“老爷子,这里没你的事。本将是执行大司马的军令,你不懂如今朝中的规矩,本将不与你计较。你还是一边呆着,免得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未完待续。。

第一七九章许褚发威贾诩暗思

那都伯李二嘴里说着有请,却是伸出手来,想要将强自出头的张纮推去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