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兵班火力配置却有了很大改变,取消了40毫米榴弹发射器的固定编制,班里的火力配置也是随着部队作战环境的不同,在1628A短步枪、40毫米榴弹发射器、1629式双管猎枪之间灵活选择。
排一级增设一个双人狙击小组,连一级增设一个由5个狙击小组组成猎兵班。每个狙击小组装备一支1628C式狙击步枪,另有一个狙击副手配备望远镜,负责观察弹道、选择目标,并保护狙击手的安全。
现在这些狙击手全部在教导队新成立的狙击手大队中受训,以后其他部队的狙击手也将来到这里,接受几个月的狙击手培训。
山地团的作战方式,不同于正规野战单位,大都是以班排为单位,进行渗透、搜索、侦察等小分队模式作战,或是配合大部队完成一些战斗战役之中的特殊环境的作战任务。所以对山地团战士的单兵作战能力要求极高,而且还要具备熟悉山林环境的能力。
虽然这样一来,对山地团的训练要求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这些出身外东北的土著战士,都是常年穿行于深山老林的猎户出身,对武器装备的掌握有着超于常人的天分,所以熟练掌握几种不同的武器,对他们来讲并不是什么难事。
另外,今年山地部队扩充,军委会在招收新兵的时候,并没有全部选择本地的部落土著,而是从教导队老兵中挑选了一个营和其它两个山地营的本地土著混编在一起,而且狙击手的正副射手全部来自于教导队老兵,其中原因很多,大家自己脑补。
山地部队的老兵得到过宋涛的真传,今年冬天这些新兵还将和特战队一起在海参崴北部几百公里的山林中来上两次远程拉练。
敢死军大队的编制也由一个大队增加到三个,组成了一个新的敢死军联队。联队长依然是藤田,副队长健二。整个联队编制1500名日本武士。
敢死军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公司几乎所有的战斗。而且每战当先,上至藤田大队长,下至普通武士,表现都是极为勇武。伤亡率也是军委会各个单位中最多的,他们还能帮助军委会处理很多脏活累活,所以作用非常明显。敢死军的日本武士,已经按照武士的传统,把公司作为主家来看待,所以极为忠诚。
对于敢死军联队的武器配备基本不变,还是以武士刀为主要近战武器,这一点很难改变,原本兵工厂为敢死军设计了一款更加符合战场需要的军刀,来取代敢死军配备的武士刀。
但是敢死军武士们知道了消息后,全都来到了军委会大院前跪了一片,一个个哭诉着请求,让他们保留武士刀作为他们的主要装备,弄的军委会和兵工厂上下都哭笑不得,最后只好取消了这一计划。
除了武士刀,每个武士还配了一支1628式长管左轮手枪。今后在不同的作战环境,每名武士还可以额外配备一支1629式中短型双管猎枪,小队级战斗单位也可以额外配备几具短管40毫米榴弹发射器。
敢死军大队的作战特点就是突击近战,灵活的配置装备,再配以防暴盾牌、钢珠手雷和催泪瓦斯弹,身穿强悍的装甲护具,战斗力必将再上一级台阶。
军委会今年招收了2000多名技术类新兵,人员全部来自第一批移民,而且是第一批移民中冬训成绩优秀的辽民积极分子。他们接受三个月的新兵基础训练,马上就会进入各个培训班中学习汽车驾驶、通讯、医疗救护、炮兵指挥、后勤辎重、军械修理、宪兵等专业学习班,争取明年春天以前把陆军部官兵从各个技术岗位上解放出来。
这样陆军部就能凭空多出一个多连的兵力,对军委会未来作战配置会有很大的帮助。毕竟困守在炮位上,总不如随着大部队参与战斗的作用大。明年开春陆军部的官兵将全部走上指挥岗位,空军部和海军部已经在今年就实现了这个目标。
另外,今年还招收了500名新兵,成立了一个工兵的营级作战单位,预计明年春天训练完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感谢大象追蚂蚁的月票支持,感谢ㄚ…辰呆的打赏支持,谢谢大家
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们的机帆船
除了正规作战部队的扩充改编,军委会对海外兵团的三个旅级作战单位也做了一些部署。海外兵团的战兵分为三个兵种,即战刀手、长矛手和火铳手。每个营级作战单位的500人,按照100名战刀手、200名火铳手、200名长矛手的比例来编制。
除此之外,军委会还委托兵工厂、机械厂为这三个旅的海外兵团,研制一套半身钢板胸甲和统一的装具系统,再加上鬼脸面具和俄式钢盔,海外兵团的甲胄已经足可以面对这个时代任何对手。
军委会还将在种子岛和济州岛“动员”3000名日本、朝鲜的当地人,今冬他们将接受三个月的基础训练,战时他们将成为海外兵团的辅兵,为海外兵团的战斗提供服务保障。
部队改编计划和装备的列装计划出台以后,远东旅的旅级规模也随之改变,升级为师级编制。部队也随之更名为远东师。
下辖一个教导旅、一个守备旅、一个敢死军联队、一个山地团和一个工兵营,以及师直属的一个营级单位,远东公司陆军正规部队的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大关。
陆军部的官兵也再一次重组,设置一个营级直属部队,主要都是以炮兵、汽车、装甲、通讯、后勤等支援单位,战时将配置到远东师,作为师直属部队参战。
因为部队的新兵太多,以及基层干部的缺乏,这次扩编也对部队的战斗力产生了影响,不过今年的战斗任务已经基本结束,到明年春天之前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部队主要的任务就是大练兵。
部队经过这次整编扩军,在未来的几年内都将不会再继续大的变动。因为部队的基层干部极为缺乏,就连陆军部人员配置到远东师的干部都已经到了极限,最低的职务达到了连级。如果排级基层军官还可以让士官来顶一顶的话,连级干部是说什么也不能对付了。
王海洋等一百名教导队的第一批经历过作战任务的优秀老兵。已经进入了军委会陆军指挥学院,参加为期三年的学习。当然,每天的学习过程只有半天,其他时间还是要参与部队的管理和训练。另有一百名教导队老兵,将去海外兵团担任连长,一年后回归教导队进入陆军指挥学院参加学习。
与此同时,陆军士官学校也随之开设。陆海军的士官将轮流来到这里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士官学习班,作为部队未来的士兵骨干来培养。如果普通战士是部队的血肉,那士官就是部队的脊梁,优秀的士官,是支撑部队战斗力的关键。
陆军部队的整编和训练搞得如火如荼,海军部也传来了好消息。造船厂的两艘机帆船晒装完毕。而且已经结束了海试,正等待着军委会的验收。
公司对这两艘机帆船非常重视,大家充满了期待感。对这两艘船寄予的希望甚至比现在的几艘现代舰船都要高,毕竟现代战船早晚有一天会报废。而且这两艘最新的机帆船,则是他们争霸海洋的开始。
两艘机帆船经过几个月的组装终于可以交付海军部,让公司上下都非常兴奋。为此公司特意搞了个隆重的交接仪式。董事局的各位常委委员,公司各部门的负责人都亲临现场。公司的员工也来了不少。
各种仪式和庆祝活动结束以后。大家都迫不及待的走上两艘机帆船上参观。造船厂厂长李奇聪陪同着高建国、李明等几个董事局的常委一同上船参观。
两艘机帆船的名字也在公司采取了大规模的征名活动,最终在一千多参与活动的投稿中,选择了最多的两个名字,两艘机帆船的最后被命名为“盛唐”和“汉武”。
他一边走一边为大家介绍道:“排水量840吨,船体采用铁肋木壳,设置了十二个隔舱。三根钢制桅杆,高度达到了船体的四分之三,前桅中桅采用横帆设计。分为五级帆桁。后桅杆采用两级帆桁的大三角纵帆,各桅间设置了三角支索辅助纵帆,另外船首也增加了四片三角纵帆,和巴克型船帆设计有些相似。
船体中部装两台大型蒸汽锅炉机组,采用纯蒸汽动力航行,最高时速可以达到8节,按照5节经济时速航行时可以航行5000海里以上。船上装载500吨洗煤厂出的精煤。以及大量的淡水。
原本我们的设想是采用巴根廷帆型,前桅设置横帆,中后桅帆、桅间支索辅助帆、船首帆全部采用纵帆,但是考虑到我们的舰队将来横跨大洋的时候。如果采用横帆为主的设计,依靠强大的季风,可以达到9节左右的高速,如果机帆并用能达到12…14节。这几天我们在海试的时候,也证明了我们的想法。
纵帆的优点是风帆几乎可以任意绕桅杆转动,从而实现逆风行驶,在任何风力的情况下都不受风向变化的影响。再有就是需要操帆的人手也比较少。但纵帆在顺风航行的时候,速度没有优势,风力太猛烈的话,对纵帆的影响也比较大。
西方全帆装横帆船之所以无法实现逆风航行,是因为木质桅杆较高,为了固定和有效支持桅杆抵御风浪,设置了侧支索、前支索、后支索,限制了帆桁的转动。横帆的横桁,虽然可以向左右偏转,但是帆桁会被侧支索挡住,所以主帆远远不能转动到纵向的位置。
所以在逆风的时候无法充分利用风力,只能采取“之”字形航行线路,利用船身角度的变化,使风帆帆桁形成纵向,让全风帆的横帆船具备逆风行驶的能力,但是这样一来,速度可想而知。所以这个时代的横帆船大都是利用季风的变化,航行于各个大陆之间,每年只能跑一次,如果误了季风就只能等到明年再走。
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我们采用了一体式钢制桅杆,和船身的钢制船骨紧密相连,强度大大增加。所以前桅杆中桅杆只保留了前后支索,取消了桅杆两边的侧支索,从而实现了横帆可以自由偏转到纵向的能力。
而且后桅帆采用了纵帆设计,既保留了顺风的高航速,也具备了在风力多变的海域可以航行自如的能力,甚至在逆风的时候比全纵帆的风帆船能更好的利用升力,速度自然更快。
至于操帆人数的问题也没什么,经过我们的优化,采用了大量现代社会的轴承、合金材料滑轮组、敕轮等现代技术帆具索具系统,不但操帆人数照比全帆装横帆船少了近一半,效率也提高了几倍。”
高建国在船上四处看着,他对风帆船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就对旁边的李奇聪问道:“你们造的船和那些缴获的洋鬼子船也没什么两样吗,我记得有一种快船叫什么飞剪船,据说速度很快。我们为什么不制造几艘飞剪船。”
没等李奇聪说话呢,乔海鹏就笑着道:“飞剪船固然很快,但是为了提高船速,把船身设计得细长,牺牲了船只在大海中的稳定性,横摇纵摇的幅度非常大。尤其是在穿越大洋的时候,往往是风高浪大,船体并不适合现代火炮的射击。我们在船上装备两门的D…44式85毫米加农炮,依靠我们现在配备的火炮观瞄系统根本无法保证射击的准确性。”
李奇聪也笑着道:“其实我们的船借鉴了很多飞剪船的技术,除了船体较宽以外,船体的设计和飞剪船有很多相似之处。和这个时代的风帆船还是有显著区别的。你注意到没有,我们的船甲板从船首到船尾非常平坦,没有任何额外的建筑或是台阶。
船身也比同吨位的风帆船低矮,船体的宽度也窄了许多,水线上只会设置一层甲板。船底也采用了一些现代舰船科学的流体设计,并加装了减摇鳍,大大减轻了船只横摇幅度。
在船首我们还采用了比一般风帆船要长出很多的钢制空心船首,不但提高了船体的稳定性,还有足够大的空间安装了四片三角纵帆。顶桅帆上挂有月亮帆和支索帆,船体两侧还有外伸帆桁翼帆杠,也可以挂上翼帆,加大了帆的横向外伸面积,顺风时候能更多的利用风力。
我在现代社会的时候,曾拿着这艘船的实体船模,托了很多老关系,在不同的科研机构做了不少的测试,还厚着脸皮去求了一些船舶的专家教授,光是船体就改了几次,风帆布局更是一改再改,这才有了现在的这艘船。
我们也设计了一款纯粹的飞剪船,排水量350吨左右,以后作为我们公司的联络邮船,用于海外领地岛屿间的联络,以及运送一些重要物品使用。船型采用空心船首,长宽比达到了,采用纵帆为主的设计,顺风最大时速保守估计能达到14节。船尾装配了两台苏式卡车柴油发动机改装的两套舰用发动机动力总成系统,纯发动机动力的航速可以达到6节…7节。”(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