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5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往商团出边。商品都是随意‘性’的带,但现在基本都是远东商团直接在关内就已经和众多商家议定好了商品的种类和价码。商品的品种包括各种布匹棉‘花’、食盐茶饼、生活用品、服装鞋帽等等,都是目前河套根据地急需的商品。

虽然出关的各个商队带来的各种商品价格不菲,但是成本也要比从辽东千里迢迢的送过来要低得多。而且物资补充的非常快。根据地想要什么物资,一个电报远东商团马上安排山陕各地的商团组织货源出关。

如果不是隔着个大明九边,远东商团完全可以自己采购商品。但是想把河套根据地所需的大批物资运出九边,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整个大明九边的走‘私’贸易,其实就是一条庞大的利益链来维系,远东商团根本无力‘操’作此事。只能借助山陕两地的商人,通过他们各自的商团出关贸易。

山陕商人的商团马队出关以后,只要把物资遇到黄河岸边即可。河套根据地在距离边关不远的黄河岸边建立了一个码头,在这里接收山陕商人运出边关的各种物资,然后由内河蒸汽甲板驳船运回河套地区。

所以虽然现在的利润根本无法和以前相比,但是胜在方便省事,商团通过各方打点,出了边关没多久,就能将商品遇到目的地,所以山陕各地的商团也都非常愿意接手这个生意。

价码是原来关内的一倍,各地商团全都趋之若鹜,纷纷组织商队为远东公司进行补给。有了山陕各地商团的支持,河套根据地终于有了足够的物资,度过了建设初期和安置大批流民所需的各种物资。另外,河套根据地还向山陕各地商团,购买了大批的粮食。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聊甚于无吧。

梁‘玉’洁当然不甘心被这些山陕商团盘剥,所以对远东商团下达指示,让和山陕商人进行‘交’易的时候,要他们能多黑就有多黑,价码定的也很离谱。

本书来自/book

第九百七十七章 梁玉洁的新想法

李明和胡伟等人,在后套镇考察的时候见到了梁玉洁。她正带领河套根据地的商务小组的员工,在后套地区的基层农村帮助新安置流民进行春耕前的准备。

梁玉洁和商务小组的一帮人,正在河边帮着流民开垦荒地。李明和胡伟他们来的时候,梁玉洁还在那里忙活呢。不知道从哪找了条围巾系在头上,身上还穿了一件工作服,弄得浑身上脏兮兮的。

胡伟笑着道:“梁玉洁这次回来的变化很大,心态平和了,工作态度变化更大。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情报部的周比利还专门打电话来我们河套根据地要人呢。”

旁边马庆哈哈笑道:“别理那个大特务头子,情报部都是什么货色啊,别再把小梁带坏了。我们河套还全指着她呢。”

几个人在这里哈哈大笑,也惊动了远处商务小组的员工,他们回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连忙告诉了梁玉洁。

梁玉洁来到了他们的面前,笑着道:“几位领导来,也不提前通知一声,你看把我们商务小组的孩子吓得,一个个连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了。”

她说到这里,回头冲十几个年轻人招了招手,把他们叫了过来。

“你们不是总想着想见一见李主任吗,他就在这呢。还有我们根据地的胡主任马常委和周常委,这些人你们可难得见一次啊,今天我可给你们机会了。”

十几个商务小组的青年男女,一个个紧张的不行不行的了,几个年轻女孩都在往李明的身上瞄,小脸也是红扑扑的。

李明和胡伟和他们一一握手,并与他们聊了一会儿。

等一帮年轻人离开了,李明笑着道:“这些年轻人都是辽东过来的吗?”

“这都是我特意在公司挑的。一直跟着我在河南中原情报站实习,我觉得他们不错,就都领到了我们远东的革地河套根据地。希望他们在我身边多学学。现在公司商业型的后备人才明显不足,我现在有时间就多带一带他们。”

听了梁玉洁的话。李明点了点头道:“目前河套地区百废待兴,条件也很艰苦,对你的工作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你要有思想准备。”

梁玉洁笑了道:“其实我已经有了大致的思路,河套根据地虽然现在条件艰苦,物资匮乏,但我倒是觉得这里潜力巨大。”

大家一听顿时来了兴致,梁玉洁想了,然后说道:“河套背靠漠南草原。光是草原上的物产,就足够我们做文章了。这里有成群的牛羊,我们应该改变草原只靠卖牛卖马过日子,每年出产羊毛皮货和牛羊肉,就是一项庞大的商业资源,我们尽可以开发它的潜力reads();。

比如我们可以在河套地区建立一个毛纺厂,以后生产各种用现代机械生产的精仿羊毛制品毛毯毛线毛毡羊毛被等羊毛制品。还可以开一个皮制品厂,生产皮鞋皮包皮衣等皮质产品。牛羊肉也可以制成现代社会特色的牛肉干肉松咸肉肉肠等肉制品厂。

除了草原上的牛羊,其实蒙古草原上还有一种更珍贵的皮毛,那就是蒙古旱獭。旱獭属于冬眠的哺乳动物。啮齿目松鼠科,食草类,是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蒙古旱獭是中型的旱獭。大个儿的体重可达十斤以上,小的也有六七斤重。

旱獭浑身都是宝,皮光泽鲜亮,能做珍贵的皮草。旱獭皮毛色好,可用来做坎肩和皮帽子,是达官贵人最喜欢的东西。旱獭子脂肪层厚,从它的肉里能提炼出很多油脂。秋天的旱獭,通常能出一斤油,最大的甚至能出三斤。

旱獭油能治烫伤。新烫的伤口若抹上獭子油可以不起水疱。旱獭油还有一个与獾子油相同的功效,把它的油打在牛皮上能使皮子变软。特别是那些沾了水的马嚼子马笼头等皮具。干了立马儿变硬,若抹上旱獭子油来回揉搓。很快就吸收了,使其重新柔软。

现代社会蒙古旱獭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可是在这个时代,草原上的旱獭都快成灾了。旱獭善于挖掘地洞,破坏了草原的植被,是草原沙化的罪魁祸首之一。我觉得向草原上游牧支队发布任务,让他们帮我们捕捉旱獭。根据地完全可以开发旱獭皮和旱獭油产品,这个绝对是一个商机。”

胡伟笑着道:“小梁还真是有心了,你说的我的心都活了,现在就想去草原抓几只旱獭。”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李明也笑着道:“梁玉洁,有什么想法,继续说……”

梁玉洁看了眼周林,然后说道:“我那天去了老周的农业科技园,感觉菌类产品也可以是我们以后的一项拳头产品。如果以后在河套根据地大规模发展菌类养殖,那根据地的各种蘑菇木耳和银耳,我就能通过远东商行把我们根据地的菌类产品在大明炒作起来,然后大批量的出口大明,这也是个商机啊。”

周林点了点头道:“我已经制订了一个大规模开发菌类养殖的计划,预计两年内就能在河套根据地建立几个大型菌类养殖基地,如果小梁有开发菌类商品的想法,我还可以在各个基层支队建立菌类配置站,一旦普及去,不但可以满足我们河套根据地的副食需要,还可以大规模向大明出口。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吕氏春秋》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有对获各的记载,称为“千岁松根,食之不死”。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可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症,并根据菌盖色泽,评述品质高低。

6世纪贾思辨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了木耳的做法。7世纪段成式写的《西阳杂俎》中,有关于竹荪的描述。潘之恒于1500年完成的《广菌谱》,记载了鸡菌和其他40多种可食菌的生态和利用价值。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对前人记述的20多种有药用价值菌类的名称考证,对形态栽培采集方法和药用功效作了详细论述。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古人对菌类食品的记载,想办法在大明对我们的菌类食品进行大肆炒作和宣传,我估计还是可行的。一旦大明的达官显贵的餐桌上,出现了菌类食品的菜系,那就能迅速在大明民间普及,并成为一种高贵的副食品,在大明各地逐渐被人接受。”

(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八章 河套根据地的商务计划

李明满意的笑着道:“照你这么一说,没想到我们河套根据地还是大有可为啊。”

“不止这些,我的计划里,未来还要建几个食品厂,其中包括一个罐头厂。河套根据地守着黄河,这么好的条件应该利用起来,这个时代可不像现代社会,黄河鲤鱼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而且以后老周也准备在河套根据地准备大规模推广鱼塘养鱼、果树计划和建立大批的各类的养殖场。

以后会推出红烧牛肉罐头、午餐肉罐头、鱼肉罐头、各类水果罐头等等品种,估计在大明会有一定的销路,至少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在寒冷的冬天,想要吃新鲜的水果,绝对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我们把罐头的价格定的离谱一点,大明的达官显贵们应该能理解。

当然,想要卖得上价码,包装就必须要跟上。我准备在河套建立一个玻璃厂,专门为罐头厂生产玻璃罐头瓶,再弄一些精美的木质礼盒,问题应该不大。至于玻璃厂的建设,就需要几位领导和公司沟通了,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设备,哪怕是土法生产也无所谓。有了玻璃厂,我们河套根据地就又多了一类可以在大明各地走俏的商品了。”

她说到这里,冲着周林说道:“老周,河套有条件搞蔬菜大棚吗?”

周林想了下道:“倒是有这个计划,但只能小范围的去搞,想要大面积推广的话,近两年不现实。”

梁玉洁兴奋的点头道:“ok,足够了,我只是想在冬季为为山陕两地的达官显贵们提供一些新鲜的蔬菜,以我们河套根据地现在的条件。能在冬天将新鲜的蔬菜保存三五天吗?”

大家听了都呆呆的点了点头,梁玉洁笑了下。

“那就行,我估计山陕地区的几个大明王爷也不会差那点儿银子吧。还有一些想法。目前还不成熟,先搞这些吧。反正目前根据地的条件太艰苦,也不可能想到什么,就能马上实施。我说的这些,就是我在经过河套根据地,进行一番走访调查,总结的一些东西。另外这几种商品投放前的推广营销计划,我也做好了,稍后我会把计划书拿给几位领导。”

李明笑着道:“老胡。小梁很有想法啊,就凭这些东西,就足够我们河套根据地忙两年的了。”

胡伟更是感慨着说道:“小梁,看来小梁来我们河套根据地,算是捡到宝了。居然在我们河套这么艰苦的地方搞了这么多的名堂,反正我是服了。”

梁玉洁笑了下道:“各位领导是总揽全局,我们专业人员就是做具体工作的,术业有专攻而已。我的计划想要实施,还需要几个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商务小组负责制定一套完善的推广计划,然后让山陕地区的情报人员配合完成。这个我最在行,领导们就放心吧。以上也只是我设想的一部分,当然。需要逐步的实施,利用我们河套根据地有限的资源,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梁玉洁又和李明他们聊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留下李明他们几个,在那里唏嘘不已。

“我感觉小梁的想法,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她并没有好高骛远,提出的建议都是符合我们河套根据地目前的实际情况,虽然规模都不大,但绝对具有很大的操作性。”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全都点头深以为然。

胡伟想了下道:“这个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公司的支持,我们开会碰一下吧。研究出来一个方案,然后上报公司董事局。”

马庆笑着道:“既然人家都拿出东西了。我们当然要大力支持,争取吧这个计划做好。”

周林想了下道:“今天她的计划,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今后我们河套根据地还是大有可为的。就说我建立的那个农业科技园吧,开展的很多工作,现在看来步子还是小了。我回去以后,也要适当修改一下我之前制定的计划,好好的配合梁玉洁的工作。”

第二天,梁玉洁把她制定的计划书交了上来。李明也连忙召集河套管委会的诸位常委和委员,就梁玉洁提出的这个计划进行了讨论。

会议进行了一天,大家集思广益,终于敲定了这个计划。然后通过电报上报公司董事局委员会。

公司对河套根据地提出的计划,也非常的重视,计划在董事局委员会的会议上表决,获得了多数委员的支持,计划最终获得通过。

但是这个计划还不能马上实施,因为现在正赶上远东公司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各地的春耕工作马上开始了,这个在远东公司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不管任何工作,都得给春耕生产让路。

河套根据地对今年的春耕工作,就更加的重视了。目前正值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