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7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煜铝覆郑侨纳桃荡蠖蓟帷�

元、明以后,中国政治中心北移,临清在南北运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明宣德年间,临清仓储备粮食达300万石,戍守粮仓的士兵多达3000余人,为全国粮仓之冠。运河沿岸自南至北曾有淮安、济宁、临清、德州、天津五大粮仓,临清则雄居五大仓之首。

临清仓和广济仓、常盈仓一起,并称“临清三大官仓”。除官仓外,还有供戍边将士使用的军仓和地方政府管理的民仓。明朝初年所建的水次兑军仓,即是临清城内最著名的军仓。而在大运河永青坝附近,还曾经有一座归地方政府管理的永青仓。

“命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今天务必赶到东昌府城……”

“是……是……”

随着秦二狗的一声令下,各连的连长全都大声的响应,纷纷打马回到各自连队,催促部队加快行军速度。

野战师步兵营的编制为营部和营部排,配备了通信班、工兵班和医护班。主力是三个步兵连,还有一个配备了六挺水冷重机枪和三门六十毫米迫击炮的机炮连。

来山东之前,师部还临时为部队加强了一个火枪民兵连,帮助营力押运物资,配备了十几辆装满了野战食品和弹药等作战物资的四轮马车。

全营所有官兵都配备了一匹战马,极大的加快了行军速度,使部队具备了连续行军的作战能力。

临近傍晚的时候,部队赶到了运河岸边。正在这里驻守的部队,是南方兵团运河舰队的一个连,而且还不是主力正规部队的海外师,而是武装警察部队。

武装警察部队一个连拥有兵员一百余名,战士们大部分都是今年的新训步兵,只有连排长是海外师抽调下来的士官骨干。

好在运河舰队的主力部队,已经攻占了临清州城,并在南下前,为他们留下了一个机枪排和炮排,分别驻守在临清州城和运河码头,以及临清仓,广济仓、常盈仓和沿岸众多的民仓和军仓。

另外还有四艘内河机帆船,在运河两岸来回巡弋,为留守部队提供江面的警戒巡逻支援,必要的时候,四艘机帆船还会为部队火力支援。

因为临清州属于官仓重地,远东军空中飞艇部队特意派来了两艘飞艇,始终在临清州附近空域巡逻警戒,并在发生战斗时,为地面的守备部队提供空中支援。

即便如此,一个加强连的武装警察部队官兵,依然是提心吊胆的在临清州各地值守。毕竟战士们都是新战士,而且本来部队兵员就不足,还要分散驻守在各地,部队官兵的压力可想而知。

从各地抽调前来支援的部队有三支,其中包括秦二狗率领的野战营,还有南方兵团在山东沿海登陆的一个海外营,以及从北方南下的新建骑兵师的一个骑兵营。因为野战营距离临清州最近,而且都是骑马行军,所以第一个赶到了临清州。

整个临清州各个仓库的粮食足有数百万石,全靠他一个加强连不到二百人的部队负责守卫,人员实在是太过稀少。有的地方仅有一个班的战士,居然要守卫几万石粮食的仓库。

这几天,王四连觉都睡不踏实。毕竟他原来在海外师,也只是个排士官长。若是管理战士,他当然没问题,可要他做为连队主官,负责这么重要的“大粮仓”,那真有些难为他了。

守卫在在这里的武装警察部队的连长叫王四,他紧紧的握住秦二狗的双手,使劲儿的摇啊摇的,激动的他热泪盈眶。

“营长……你们可算是到了,这里数百万石粮食,责任重大啊。只有我手下不到二百个兄弟,这几天我就睡了不到三个时辰,我……”

秦二狗也是满脸愧疚的说道:“老连长,我们来晚了……我这就让部队马上接收防区,你和兄弟们赶快好好的睡一觉。”

他说完转身一挥手,大喊了一声道:“兄弟们,迅速接收防区……”

“是……是……”

随着全营官兵的一声声响应,官兵们分别冲向了临清州的各个防御地点,把早已精疲力竭的武装警察部队换下了岗位。(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天下粮仓

临清古城格局与北京城极其相似,也是“城中有城”。外面是“土城”,周长20余里的城墙内,居住的多是往来商贾。

“土城”的北部,还套着一个小城,这就是“砖城”。这个辟有四门,周长9里的“砖城”,正是为了拱卫粮仓所建。

“先有临清仓,后有临清城”,简短而准确地概括了临清兴建仓廒储粮的历史。正是为了加强安保力量,明朝政府才在粮仓外修建了临清砖城。

临清砖城史称“幞头城”,也称冠帽城,这种形状就因最初的粮仓布局而成。“仓”是总称,“廒”则是储粮的库房。以廒为储藏单位,每几间房屋为一廒,接连成排,蔚为壮观。临清、广济、常盈三大仓合计,仓廒竟达801间之多。

自明代会通河疏浚以后,临清位于南北两京之间,号称“天下第一码头”。临清“扼漕运咽喉”的独特地理区位优势,使临清粮仓兼具转输、调剂余缺、支付月粮的功能。

临清城内的运河里舟楫如林,帆樯如梭,大量漕船往来使临清成为江北的繁华城市。因为粮仓起到的吞吐作用,临清的粮食交易市场日渐繁荣。临清官方、军方和百姓买卖的粮食数量巨大,使得这里成为华北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

远东军中原战役打响以后,南部兵团的运河舰队,利用黄河水道杀进京杭大运河,对沿岸的重要目标,尤其是淮安、济宁、临清、德州四大粮仓,发动了突袭。东部兵团登陆部队,也在第一时间迅速的占领了天津,并控制了天津的官仓。

守备运河沿岸的大明卫军早就从里到外烂掉了,面对凶猛的远东军,基本上都是一触即溃。远东军轻松的占领了京杭大运河的各个重要目标。

秦二狗率领野战师的一个营赶到临清州之后,迅速的接管了各地的防御,将已经苦苦支撑了几天的武装警察部队换了下来。

这帮刚刚参军一年的武装警察部队官兵,全都长舒了一口气,毕竟都是没经历过什么战斗的新兵,两百人守护如此重要的目标,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秦二狗让王四带着部队好好的休息,他也马不停蹄的在各个岗位巡视,生怕出了什么差错。他和营教导员来到临清州城的城墙,从城头俯瞰临清州城内的景象。

这个时代的临清州城,非常的热闹繁华。城外的码头也是商贾往来之地,每日运河船只如梭,码头上也是人潮汹涌,车马如林。

临清州城内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这些都是一个个销金窟,各地众多商贾和运河上的漕运官员,每天泡在酒池肉林力,极尽奢靡。

可如今原本繁华热闹的临清州城,此时满城死寂,就连灯火都是稀稀落落。自从远东军占领了临清州城和众多粮仓,驻守在这里的明军就被打得四散奔逃。

远东军接管了临清州城,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是尽可能的维持城内的秩序。战斗开始时城内一些嘎杂流痞趁火打劫,都被远东军从城内的各个角落翻了出来,分别用刺刀挑死于街头。

当时行刑的地点,都在城内最繁华的地段,遍布街头的鲜血,城狐社鼠凄厉的嘶嚎,还有一具具鲜血淋漓的尸骸,分别高高的挂在城内各处,随着春风吹过来回摇曳不休,场面极为血腥暴戾。

远东军的铁血手段,也对城内的众多有心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不管是城内的官员士绅,还是南来北往的豪富商贾,都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房门紧闭,不敢有丝毫动作。

城内外的底层百姓就更加的恐惧了,这个时代一旦城破,等待城内百姓的命运,往往是极其悲惨的,家财被劫掠,妇人被淫%虐,老幼被残害,青壮被征用,若是遇到残暴的军头武将,屠光全城的行为,都是屡见不鲜。

而远东军刚一进城,就在城内外掀起了一轮铁血的杀戮。

因为临清州地处要冲,乃是南北一十三省,在江北最大的商路码头,所以城内和城外的码头龙蛇混杂,各种黑恶势力交织在一起,显得极为混乱。

大批来这里讨生活的脚夫、车夫和船工,都是好狠都用之辈。城狐社鼠、嘎杂流痞更是遍布全城,城中一旦乱起来,势必失去控制,所以远东军首先收拾的就是他们。

仅仅两天下来,就有曾祸乱城中的千余各路势力的地痞恶棍,被生生杀死在临清城的各个街头。还有数千嘎杂流痞被戴上了数十斤的重枷,示众街头。

另外,一些四散奔逃的兵痞,也是四处作恶,也被远东军抓了回来,直接斩掉了脑袋。几百颗脑袋搭成的京观,就摆在了临清州城外最繁华的码头上。

面对远东军如此铁血的手段,临清城内外顿时秩序井然,即便是大白天,也鲜有人上街。街头巷尾的商铺都闭店数日,使得临清州城内外一片死寂。

虽然远东军手段强硬冷酷,但是各部队却严守军纪,严禁踏入民房一步、严禁调戏妇女、严禁强买强卖、严禁饮酒、严禁嫖妓、严禁私掠战利品……

以上这些军纪规定,只要敢于违犯,一经查实就地击毙。

所有部队都是在明军遗弃的军营中宿营,很多在城中执行巡逻任务的部队,都是露宿街头。即便是遇到大雨天,部队依然如故,就连晚上站岗的战士也是穿着雨衣在大雨里站上一宿。

第二天清晨,秦二狗和教导员又早早的就起床,在各个哨位上巡察。

“轰隆隆……轰隆隆……”

城外突然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马蹄声,秦二狗和教导员连忙向城墙跑去,等他们气喘吁吁的爬上了城墙,城头远东军的官兵,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秦二狗拿着望远镜观察,城下不远处正有数百骑的马队赶到了临清州城的城外。此时天色才蒙蒙亮,清晨又泛起了一层薄雾,能见度非常低,根本无法看清城下马队的情况。

虽然他知道城下的马队极有可能是增援的骑兵营,但是这个时候千万不能马虎。

这时,营部的通信员背着电台急火火的跑上了城头,上气不接下去的喊道:“营长……飞艇发来电报,增……增援的骑兵部队到了,目前正在城下……正在城下等待入城……”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福运来饭庄

秦二狗听了通讯员的话,兴奋的说道:“我亲自出城看一看,城头的部队不要懈怠,继续戒备……”

他说完就来到城下,此时城门已经被打开了,但是城头和城门处的几个机枪阵地,却没有丝毫松懈,依然枪弹上膛,随时准备开火。

秦二狗刚一出城门,就见远处马队一名骑兵奔出了队列,来到了他的面前。马上的骑兵是一名士官,他看到秦二狗的军衔,连忙从战马上跳下来,冲秦二狗敬礼。

“少校同志,西北野战军新建骑兵第三师二旅三营,奉命赶到临清州。”

秦二狗回了个军礼,然后看了眼满头大汗的士官,笑着道:“兄弟们一路辛苦了,大伙进城吧,我这就让部队安排食宿。”

“是……”

那名骑兵士官大声的喊完,就上马回到了远处的马队。不一会儿,几百名远东骑兵和千余匹战马呼啸着冲进了临清州城。

骑兵营的营长叫胡成,他来到城门处,翻身下马和秦二狗握手道:“兄弟,你看着可面善啊,也是西北军的吧。”

“老哥,我是西北军野战一师的,你们这一路辛苦,我已经命令了下去,为大伙准备了热水和饭菜,让战士们好好的烫烫脚,洗簌一番,然后吃一口热乎的饭菜。”

胡成听了秦二狗的话,哈哈大笑道:“哈哈……还得是西北军的兄弟啊,办事就是贴心。我替兄弟们谢谢了。”

几百名骑兵的到来,让临清州兵力紧张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也使得临清州的远东军有了一支强大的机动力量。

中午的时候,南方兵团的一个海外营,也赶到了临清州。官兵们没有战马,接到命令只能一路急行军,跑了两三天终于来到了临清城的城下。至此,远东军在临清城的主力部队已经达到了将近一个团,人数近两千人。

三个营的主力部队,再加上部分武装警察部队和火枪民兵部队,临时组建了临清守备区。骑兵营的营长胡成,因为是三个营长中最资深的干部,所以由他担任临清守备区的司令员。

胡成出身于辽东野战师,是最早跟随李明去河套的第一批军事干部。因为善于骑马,后来被抽调到第一批两个新建骑兵师中担任连长,参加过西北军骑兵部队的几乎所有战役。

因为临清州城的兵力薄弱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胡成和秦二狗等人经过研究,决定要做些什么。首先就是简单的与城内外的百姓进行初步接触,毕竟如今临清州城内冷冷清清宛若死城一般。

当初为了震慑当地势力,不得不采取铁血政策。但是现在情况变了,毕竟远东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