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8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被送到了省城学习,因为路途比较较远,周小雅回家的次数也变得少了起来。所以她每次回家都很激动,就像学校老师讲的那样,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r

周小雅被选进大队部基础小学以后,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她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这也让大队部基础小学的几个教员非常振奋,直接把情况上报给支队部的领导。r

支队部领导接到消息以后,同样也是欣喜若狂。远东公司对各地的教育工作极为重视,尤其是发掘培养优秀的学生,更是特别关注。r

各级基层培养和发现优秀学生,也是当地领导干部的政绩之一。所以几个支队干部也坐不住了,干脆专程跑来考察了一番,r

经过一天的考察,大家对周小雅非常满意,他们对周小雅鼓励了一番,然后回去就把她的情况,向省城的育才学校进行了汇报,并希望对方派人过来考察。r

就这样周小雅最后被选送到省城的远东育才学校,成为了全省数百名被选送到育才学校的学生之一。r

目前远东公司的师资力量还很薄弱,所以公司宣教部只能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采取普及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和精英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思路。r

远东公司的教育体系,就像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各单位都将在不断的培养、发现好苗子,然后向更高一级的学校输送。r

各地基层中队普及启蒙教育,发现好苗子送往大队部的基础小学,毕业后考试成绩优异者,去支队部基础初中继续学习。r

只要能读完基础初中课程的学生,未来也将有机会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员工,就算成绩差一些的,至少也有机会成为基层管理干部。r

所有学生中最优秀的苗子,才有机会被选送到省一级的育才学校学习。这里才是公司宣教部开展精英教育的地方。r

远东公司在各个控制区的省一级单位,都设有一个育才学校,所有学生都是各地基础小学中优中选优的好苗子,他们也是远东公司各个控制区最精英的学生。r

育才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仅次于远东子弟学校,能进入育才学校的学生,这辈子想不发达都难,他们的命运从进入这里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r

所有精英学生在育才学校会完成小学、初中的全部课程,通过一次次不断的考试,进行优胜劣汰,其中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都将被送回原籍的基础学校继续学习。r

初中毕业后,还将参加毕业考试。只有少数最优秀的学生,才会被送往公司在北京、海参崴、马尼拉、沈阳、西安、洛阳等几个城市的育才高中继续深造。r

即便没有被选送到育才高中的学生,也会被分配到公司各个政府部门、厂矿企业的中等专科学校培训三年,然后分配到公司的各个专业岗位,成为远东公司的正式员工。r

周小雅虽然出身农家,可她凭借过人的天分,在省城的育才学校也是名列前茅。上天赋予了她极强的学习能力,而她本身也极为热爱学习,若是在现代社会也属于学霸级的学生,所以深受育才学校诸位老师的喜爱。(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育才学校

虽然远东公司现在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但是公司对教育的投入却从未打过折扣,每年远东公司最大的三项投入,首先是移民,其次是宣传,然后就是教育,由此可见远东公司对教育的重视。

尤其是远东育才学校,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未来都将是远东公司各行各业的人才。如果能最后从育才高中毕业的学生,将会进入海参崴各个高等院校,在科委一帮老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教导下,将是远东公司的未来栋梁之材。

所以远东公司宣教部对育才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所有在育才学校就读的学生,各方面的福利待遇也很高。

在校期间,不但所有学生们的衣食住行全由公司负责,而且各方面的条件,和基层启蒙教育和基础学校相比,简直就是天地之差,标准之高仅次于远东子弟学校。

每个学生光是校服就有好几套,其中夏季校服为白色的半袖上衣,女声下身是深蓝色的裙子,男生为深蓝色的短裤。

春秋校服上衣为深蓝色的风衣和浅蓝色夹克,下身为浅蓝色长裤。冬季校服为一套深蓝色毛呢套装,内衬白色衬衫,外披灰色原皮原毛大衣。

另外,每名学生还有一套奢华的华服,出席一些正式场合。还有一套运动装,包括一套春秋运动服和一套夏季背心短裤运动装。

另外,内%衣袜子一发就是四套,运动鞋、皮鞋和棉鞋一样两双,还有春秋冬三季的各式帽子、手套、围巾和丝巾。

各种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也非常充足,包括纸笔书本、圆规格尺等学习用品,牙具餐具、镜子梳子、毛巾香皂、脸盆肥皂等生活用品,每人还配有一块手表。

育才学校的在校学生的个人物品,品质都是质量优良的产品,包括服装鞋帽和各类物品,档次非常高。

学校的伙食就更是没说的了,为了保证学生们的营养,公司专门在学校配备了专业的厨师和营养师为学生们提供服务。

学校食堂的饭菜不但味道可口,而且营养也逢场丰富。早餐牛奶、豆浆和鸡蛋,中午晚上顿顿是肉类、海产品和青菜,而且餐餐有水果和甜点。

为了鼓励在校学生刻苦学习,育才学校还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他们发放一定的奖学金,成绩越好奖学金就越高。

育才学校的文娱活动也非常丰富,校内有各类合唱团、舞蹈团、棋牌社、交响乐团、书画社等各类文艺团体,还有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兵乓球队等的各类体育校队,每年远东各地的育才学校,都会举办高中联赛,每次比赛都非常火爆。

虽然育才学校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是学校的管理也极为严格。育才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年都有一个月的正规军训。

平时学生们在各种场合都严格的按照军营的边准要求自己,队列纪律、内务卫生等等非常正规,而且违反纪律还要被扣分,一旦被扣满分数,将会被勒令退学处理。

学生们在校期间,还要通过政治宣讲、电影报刊和文艺演出等各种形式,接受全方位的政治思想教育。

育才学校是远东公司培养未来高级人才的地方,所以公司对这些学生极为重视。

春节期间,育才学校将会为学生们放十五天的假期,所有学生都可以回家探亲,与家人一起度过春节。

学校为每名学生分发了一些年货,都是各类糖果蜜饯、瓜子干果、蜂蜜果汁、各类罐头等小食品和副食品,虽然东西不多,但是都比较精致,在各地农村绝对算是了不得的东西了。

周小雅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以每年都能拿到一笔不菲的奖学金。学校在春节前的一个月就将奖学金全额发放完毕。

但是周小雅只收了一半的奖学金,剩下的都在学校兑换成了各种东西。学校为了满足学生们的需要,出台了一个可以利用奖学金兑换各种物品的政策,因为兑换物品和发放奖学金相比划算的多,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兑换一些东西回家。

而且兑换的各种物品都非常实惠,比如袜子内%衣、布匹毛毡、帽子手套、布鞋棉鞋等纺织品,都是比较实惠的生活用品。这些农户家的孩子都很懂事,他们兑换的东西,都是家里平日里不舍得买的。

周小雅的父亲腿不好,最怕受风寒,所以为他兑换了一条原皮原毛的皮裤,母亲平日里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不舍得买,所以为她兑换了一件红色的毛衣,弟弟每年冬天都四处疯跑,小脸冻的通红,手上也尽是冻疮,所以为他换了一套崭新的皮帽子和皮手套。

除了这些,周小雅还对换了十几双袜子、几双崭新的棉鞋和几套内%衣,以及一些布匹,希望在春节前,为家里每个人做一身新衣服。

兑换完了所有的东西,周小雅的行军包已经装不下了,她只好又兑换了两个行李包,这才堪堪装下了所有东西。

只是省城离家路途并不近,这一路也把周小雅累得够呛,好在春节前官道尽是拉货的马车,她接连搭了几次车,才算是回到了家。

虽然身上背的行军包和手里拎的东西非常沉重,但是离家越近,她就越激动。原本沉重的行李,也变得轻松了不少。

一路歇息了十几次,才艰难的走到了村口。此时周小雅已经累得满头大汗,此时她已经精疲力竭,实在已经走不动了。好在几个同村的村民看到了周小雅,全都跑了过来,扛着行李把她送回了家。

刚刚走到家门口,正在院子里和几个熊孩子满地打滚的弟弟,突然看到了姐姐,欢呼一声就从地上爬起来,撒欢似的扑了上来。

“姐姐回来了……姐姐回来了……”然后和姐姐紧紧的抱在了一起。

周通两口子也跑了出来,他们看着站在院子里的二丫,全都非常激动。女人走过去拉着女儿的手,抹起了眼泪。

看到女人哭了起来,周通的眼睛也热了,他笑着说道:“女儿回来了,你还哭个什么,二丫,走……进屋去,外面冷……”

他说完扛起了女儿的行军包和两个包裹,哈哈大笑道:“二丫,你娘这几天尽念叨你了,天天都到村口去望你,就今天没去……哈哈……”

女人听了周通的话,狠狠的打了丈夫一下,笑骂道:“你还有脸说我,是谁成晚的不睡,天天念叨着二丫什么时候回来。”

二丫领着弟弟,跟着爹娘的身后,笑呵呵的听着他们相互挤兑,为了背回这些东西,她这一路走得极为艰难,可是只要到了家,所有的疲累彷佛都一扫而空。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纠结的李老根

随着一场大雪,辽东大地顿时被厚厚的大雪覆盖。虽然远东公司从沈阳搬到了北京,但是对辽东的老百姓来说,其实没什么分别。

辽东、外东北依然是远东公司最发达的地区,没有之一。也许只有吕宋岛还能堪堪的与之相比,但也仅限于马尼拉周围的地区。

如今辽东的铁路网已经全部建成,以沈阳到海参崴的东北铁路大动脉为基干,沈阳到釜山、沈阳到旅大、沈阳到北京、沈阳到库伦、哈尔滨到伯力、哈尔滨到齐齐哈尔等等十几条支线铁路也都已经建设完毕。

这还没算各个矿上、林场的一条条窄轨铁路线,遍布在辽东、外东北各地,尤其是外东北,几乎各大矿山都有一列列窄轨小火车,在深山老林里呼啸来去。

辽东的公路网和水路网也已经大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正在逐步完善县乡一级的公路系统,最后达成村村通公路的构想。

自从松辽运河等极大运河开通后,辽东、外东北的水路交通已经全部贯通,使得整个辽东、外东北构成了一个密集完善的水路网络。

辽东、外东北地区沃野千里,有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资源,经过农林部多年的努力,如今已经成为远东公司最大的粮仓之一。

这里也是公司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如今整个辽东、外东北地区已经全面普及了农业机械化生产,不但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让更多的劳动力得到了解放。

春节前夕,辽东、外东北地区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但是这几天,李老根却陷入到了极度的纠结。

原来上个月支队干部专门过来找他进行了谈话,具体的内容,是公司农林部准备就实行家庭农场工作的试点,想从外东北地区抽调一些积极分子,迁往各个海外控制区开荒生产,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庭农场。

农林部对这次家庭农场试点非常重视,也非常的谨慎,所以这几年农林部的内部,一直在不断的研究讨论,内部员工的各种观点都有。

虽然争议很大,但是在大方向上,大家的想法还是比较一致的。只是具体的实施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农林部内部的各方的意见统一不了,就有人提出了抽调一些基层农户中的积极分子,在几个海外控制区施行试点,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取得经验。

因为是试点工作,也就意味着面临失败的可能,所以农林部这次对参与试点的农户,优惠的力度极大,而且所有被约谈的农户,都要尊重农户的意愿,是否参加全凭自愿。

李老根被约谈以后,就一直在不断的纠结,原因是家里的朝鲜女人又怀孕了。虽说试点的准备工作才刚刚展开,最快也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可那时候孩子刚刚生下来不久,带着个婴儿到异域开荒创业,实在不是个好主意。

还有就是两个孩子的正在上学,如果去了海外,两个儿子的学业就会耽误下来。这可是大事儿,丝毫马虎不得。

还有就是李老根的传统观念,也一直在影响着他。离家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