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行为,根本无助于划解中德矛盾,反而激化了矛盾
要知道,在“多元方案”中,俄国应该是一个拥有独立自主权的国家,而中德两国都不应该干预其内政
原因很简单,这个国土从内高加索到北冰洋的国家,是中德的战略缓冲区
做为战略缓冲区,必须具备一个要素,即在强权之间保持中立,不能偏向于任何一个强权国家
显然,如果俄国被德意志第二帝国控制,就失去了战略缓冲区的价值
可以说,这会导致难以想像的后果
假设一下,如果俄国被德意志第二帝国完全控制,那么在战后,俄国肯定会竭力谋求统一全俄,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出于对抗中国的需求,会支持俄国的统一行动,从而引发战争对于脆弱的中德关系来说,即便由俄国发起的统一战争只是一场局部战争,也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要知道,中国肯定会设法阻止俄国的统一行动,如果切身利益受到威胁还会采取军事行动到这一步,就将出现中德进行直接军事对抗的可能性,而这必然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由此可见,确保俄国保持独立性,并且由此保持中立,有很大的政治意义
为此,中国必然会遏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扩张行为
结果就是,在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中德就在俄国的政治体制上产生了矛盾
德意志第二帝国、准确的说是德皇希望俄国是一个帝制国家,而他的理由是,俄国本来就是帝制国家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并不表示沙皇在俄国没有支持者了此外,在俄国恢复帝制,有利于巩固欧洲皇室的地位
当然,德皇的真正目的,还是想得到俄国的皇冠
原因很简单,德皇威廉二世是在革命中遇害的沙皇的表亲而且沙皇的皇后也来自帝国皇室因为沙皇家族已经灭绝,所有有沙皇皇室成员都在革命中遇害所以德皇威廉二世成了沙皇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说白了,如果俄国恢复帝制,德皇就将成为俄国的沙皇
虽然这并不等于德俄成了一个国家,毕竟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了,而且俄国民众也不会支持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合并,此外欧洲也有过类似的传统,即一个人兼任亮个国家的国王但是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德俄两国将借助皇室而变得加亲密
显然,中国坚决反对在俄国恢复帝制
中国当局提出的理由是,俄国革命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俄国民众早已忘记沙皇,而且民主制度在俄国深入民心,如果恢复帝制的话,必将遭到俄国民众的抵制,对维护俄国的和平与稳定没有任何好处
至于德皇对沙皇皇位的野心,中国当局也给出了暗示,即中国不可能接受德皇戴上沙皇皇冠的事实
为了让德皇放弃这个企图中国甚至发出了威胁
这就是,如果德皇执意要在俄国恢复帝制,中国将别无选择,只能对俄国进行第二次分割
事实上,这意味着中国将为之采取军事行动
结果就是,德皇不得不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只是,德皇并没有完全死心
在谈判中,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代表曾经提出德皇可以让出沙皇的皇位,由另外的沙皇亲戚来坐这个位置,比如哈布斯堡王朝的继承人或者是在丹麦王室与荷兰王室中选出一个人来当沙皇
当然,这几个王室的成员都有资格成为沙皇
原因很简单欧洲王室间的联姻非常频繁,几乎所有王室都沾亲带故,因此各个王室都有继承其他王室的资格可以说,这根本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别忘了,英国革命之后,当上英国国王的就是诺曼底公爵
只是,这样的提议也行不通
说白了,中国反对的不仅仅是让德皇加冕为沙皇,也反对帝制本身,即中国只能接受一个民主体制下的俄国
闹到最后,只能通过俄国的全民公决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九四八年底,中德达成了基础协议,即由俄国的民众自行决定国家政治体制,即是否恢复帝制
公决在一九四九年初举行,而最终的结果是,百分之六十七的俄国民众选择了联邦共和制
到此,俄国政治体制的问题才得以解决
只是,问题到此并没终结
在全民公决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并没有放弃霸占俄国的野心,而是从其他方面着手加强对俄国的控制
比如,与俄国临时政府签署秘密同盟协议
当然,在战争结束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可能跟俄国结盟,因为这必将得罪整个同盟国集团
只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了
也正是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国才在战争结束之前,加强了对俄国的渗透,意图在战争结束之后控制俄国
问题是,中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不可能容忍德意志第二帝国控制俄国
结果就是,中德在俄国的斗争愈演愈烈
在大战结束前的几个月里,俄国临时政府换了七位代总理,其中五人遭刺杀,两人意外身亡在此期间,俄国临时政府内部也分裂成了两个派别,即亲德派与亲华派,且两个派别行同水火
可以说,在这几个月里,俄国最常见的事情就是政治家遭到谋杀了
根据战后统计,在这几个月里,俄国有数百名政治家遭到刺杀,其中五十八人是临时政府中部长级以上官员
可以说,这种混乱的局面,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俄国的局势动荡不安
甚至可以说,这差点酿成俄国在正式成立之后就爆发内战
说得直接一些,如果不是俄国是战败国,在战后没有组建军事力量的权力,恐怕内战就会在其成立的那一天打响
只是,这也不能阻止俄国走向动乱
大战结束之后,中德分割俄国的秘密协议生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十七个少数民族国家先后宣布独立受此影响,俄国临时政府在这一个月内换了三位代总理,而且原因都是没能阻止国家分裂
在既成事实面前,俄国的政治家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
只是,少数民族纷纷宣布独立,对俄国的政治局面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这就是,任何一位政治家在上台之前,要想获得足够多的支持,都必须以统一俄国为基本政治目的
结果就是,俄国的第一位民选总理就以统一为己任
要命的是,这是一位极为短命的总理在其当选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宣誓就职,就在一次群众集会中遇刺身亡
显然,这是一个糟糕的开始
接下来,又有三位总理要么遇刺,要么在意外事故中身亡
直到一九五二年,俄国才迎来了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总理,即第一个在任时间过了一年的总理
只是,这并不表示俄国的动荡局面已经结束
这位温和的总理在任一年之后,就暴出了性丑闻,随后引咎辞职,而在选举中,亲德政党与亲华政党都没有能够获得多数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俄国的最重要的政党登上了历史舞台,即俄罗斯民族复兴党
这个政党既不亲德,也不亲华,但是却奉行极为极端的政治纲领,即以可以采取的任何方式谋求俄罗斯大统一
在一九五三年的大选中,俄罗斯民族复兴党赢得了国民议会百分之六十的席位
由此开始,俄罗斯民族复兴党成为了未来四十年内,俄罗斯唯一的执政党,也是唯一的全国性大党
俄罗斯出现这样的局面,正是中德斗争的直接结果
说白了,在中德都不愿意放弃俄罗斯的情况下,任何亲德与亲华政党都会在斗争中被民众所唾弃,也就给了俄罗斯复兴党机会
看上去,这与中国最初想要达到的目的一样,即俄罗斯拥有了很大的独立性
只是,看得深入一些就会发现,这绝对不是中国想要的俄罗斯,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了野心的俄罗斯
显然,这样的俄罗斯,只会导致地区局势不稳,让周边国家严重不安
重要的是,这也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想要得到的俄罗斯
由此,必然导致一个严重后果,即中德都得加强在欧亚地区的影响力与军事存在,同时提防两个潜在对手
从某种一样上讲,俄国正是中德走向对抗的直接原因
只不过,在中德关系中,俄国绝对不是引发全面对抗的最重要原因,毕竟有十几个兴国家围绕着俄罗斯,而且俄罗斯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对中德的核心利益构成威胁,也就没有成为焦点的基础
让中德彻底决裂的是另外一个战败国未完待续)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六百一十三章反差
更新时间:2012122411:08:30本章字数:4932
。。
这个国家,就是与欧洲大陆隔着一条狭窄海峡的英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英国的战略价值远在俄国之上。
虽然在处置俄国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表现得很有攻击性,甚至是咄咄逼人,但是并没有改变一个基本事实,即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战略弱势的一方,其总体战略是防御性的,而中国则是战略强势的一方,总体战略是攻击性的。也就是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略重点是维护其既得利益,而中国的战略重点则是获取更多的利益。说得直接一点,中国的总体战略是包围德意志第二帝国,尽可能的压缩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势力范围,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总体战略则是突破中国的战略包围圈,扩大势力范围。
从这个角度看,俄国的战略价值并不明显。
原因很简单,俄国所在的欧亚大陆是一块封闭空间,而且针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略防线已经形成,不管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该方向上投入多少力量,都不可能改变已经被中国封锁的事实,所能收获的利益极其有限。
相反,英国则完全不一样了。
可以说,英国的战后形态,直接决定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势力范围。
这就是,如果英国在战后被中国控制,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将不可避免的沦落为欧洲的地区性强国,而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国能够控制英国,也就能够获得与中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基础条件。
由此可见,英国才是战后世界秩序的核心。
有趣的是,英国的结局与俄国截然相反。
单纯从战略角度讲,中国应该尽力保证英国的完整性,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则应该设法肢解英国。主要就是,如果中德在英国展开斗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优势并不明显。而与英国投入中国怀抱相比,设法把英国肢解成几个国家,而且每一个都弱小到难以成为中国遏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马前卒,显然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更加有利,而一个完整的、强大的英国必然会对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构成威胁,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称霸欧洲、甚至是统一欧洲的主要障碍。
问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坚决反对分裂英国。
显然。这肯定不是处于战略上的考虑,而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这个其他因素。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欧洲所扮演的角色。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后首先要确保的就是欧洲霸主地位。问题是,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是战败国。严格说来,在西欧地区总共只有两个战败国,即法国与比利时,而比利时过于弱小,法国则遭到重创。也就是说。这两个战败国对德意志第二帝国都没有威胁,同时在欧洲的影响力也跌到了谷底。相反,除了德意志第二帝国之外,在欧洲拥有强大影响力的都是战胜国,包括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与希腊,而这些国家肯定不会像战败的法国那样听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摆布,特别是意大利,肯定会谋求在欧洲获得足够大的发言权。
在这种情况下,德意志第二帝国要想成为欧洲霸主,就得采取一些手段。
显然。武力手段行不通。
不管怎么样,德意志第二帝国都不可能把枪口对准同盟国集团成员国,这么做等于自取灭亡。
经济上,德意志第二帝国自身的问题都很多,也就谈不上援助欧洲国家了。
结果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只能在政治上想办法。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德意志第二帝国要想成为欧洲霸主,而且主导欧洲事务。就必须用行动来维护所有欧洲国家的利益,并且为所有欧洲国家制订一个奋斗目标,而这个奋斗目标就是实现欧洲的大统一。
显然。英国也是欧洲国家。
也就是说,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称霸欧洲的道路上。不但不能把英国排除在外,还要保证英国的完整。
更重要的是,只有保护好英国,才能让其他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国的民众相信,德意志第二帝国确实是在维护欧洲的利益,为欧洲民众创造福利,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欧洲的强权地位。
正是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可能支持分裂英国。
当然,中国也不会支持分裂英国。
前面已经提到,只有一个完整的英国,才有能力遏制德意志第二帝国,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