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希佩尔赶到,雷德尔的坚持与牺牲终于有了汇报。

对希佩尔来说,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赶紧投入战斗,让雷德尔撤出来。

进入战场前,希佩尔调整好了编队,十七艘战列舰以公海舰队旗舰“国王”号为首,呈纵队展开。观察到杰利科的主力舰队之后,希佩尔下令做了一个漂亮的纵队左转弯,以二百八十五度的航向斜着切入战场。与此同时,雷德尔开始减速,并且在希佩尔靠近的时候进行左转。

这套机动转向动作,公海舰队在以前演练过无数次。

大战爆发前,提尔皮茨为公海舰队制订了一套最基本的战术,即利用战列巡洋舰分队把大舰队引入公海舰队的伏击圈。为此。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战列巡洋舰分队就得高度重视转向脱离的时机。

这个时候,杰利科也投入了“备用兵力”,即一直没有参战的第四战列舰分队。

事实上,这个时候。主动权已经在杰利科手上了。

虽然贝蒂没能如愿以偿的包抄雷德尔,在希佩尔到达之前几乎没有发挥作用。但是雷德尔已经在战斗中遭到重创,就算还有几艘战列巡洋舰能够作战,也没有多大威胁。甚至得考虑与贝蒂交手。

显然。如果杰利科不想打,随时可以撤走。

问题是,这个时候,杰利科又觉得有必要打上一场了。

别忘了,他手里有二十三艘战列舰,而希佩尔手上只有十七艘战列舰。更重要的是,他没能干掉雷德尔,甚至没能击沉一艘战列巡洋舰,反而是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在此之前遭到重创。如果他什么都不做。在与希佩尔遭遇后就撤出战斗,那么在回到比斯开湾之后,他肯定无法向上级交代。

显然,杰利科必须打上一场。

确定希佩尔斜着切入战场之后,杰利科选择了直接交火的战术,让大舰队把航向转到二百七十五度,及与希佩尔的公海舰队保持十度的航线夹角,从而逐步靠近,以便在缓慢接近中逐步调整火力。

必须承认,杰利科是一名很有才能的舰队指挥官。

通过之前一个半小时的交火。杰利科已经发现了最大的问题,即英舰的主炮命中率远不如德舰。

显然,要想立即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战舰主炮的命中率由很多因素决定,比如官兵素质,火炮的制造工艺,瞄准方式等,而且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一时之间,杰利科根本不可能找出问题的根源。

杰利科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提高主炮命中率。

他想到的办法,就是逐渐与公海舰队接近,让炮手在战斗中自行摸索。

当然,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如果直接冲向公海舰队,即便不考虑队列问题,在近距离炮战中,因为命中率不如德舰,大舰队的主力舰数量优势就将被抵消掉,从而失去取胜的机会。

问题是,远战就一定对大舰队有利吗?

事实上,更喜欢远战的不是杰利科,而是希佩尔。

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的主力舰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深度改造,几乎所有舰龄在十年以上的主力舰都接受了改造。最初的时候,提尔皮茨坚持了冯承乾的原则,即采用口径更大的主炮来提高火力强度。只是在深入研究之后,提尔皮茨修改了改造方案,选择了倍径更大的主炮。

说白了,就是增强了主力舰的远战能力。

为此,所有接受改造、换装了大倍径主炮的战舰,都提升了主炮的仰角,即提高了主炮的最大有效射程。

当然,这一改造方式,正是由帝国海军的基本战术决定的。

在兵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帝国海军对战舰遭受损失更加敏感,因此在海战中,公海舰队保存实力的意义高于对手。为了保存实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拉开交战距离,争取在远战中击败对手。虽然这无法做到全歼对手,但是至少能够保证己方受损的战舰能够从容不迫的撤出战斗。

此外,帝国海军在和平时期的训练中就十分重视远战,特别是在炮击训练的时候,每个炮手都被要求掌握远距离开火的技巧。当时,帝国海军甚至把远距离炮击命中率当成是炮手技能考核的第一标准。

对希佩尔来说,保持较远的交战距离,才是取胜之道。

十一点半,在距离缩短到十八千米左右的时候,希佩尔命令舰队转向,与杰利科保持相同的航向。

这个距离,正是希佩尔希望得到的理想交战距离。

战前,帝国海军对五十二倍径三百毫米舰炮做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发现在一万八千米处的穿甲能力最为理想。结合获取的英国皇家海军的情报,帝国海军专门制订了一套远距离交战的战术。冯承乾回到帝国海军之后。强化了这一战术,及利用较远的交战距离,尽可能的发挥出长倍径火炮的威力。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直接打击英舰的水平装甲。

要知道,当时包括帝国海军在内。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认识到了水平防护的重要性,主要是火炮的射程有限。导致交战距离过近,炮弹的命中范围主要在舰体侧面,很难击中战舰的水平面。此外。较为落后的观瞄方式。也限制了战舰主炮的远距离交战能力,使得远战行不通。

直到一九一零年左右,随着火炮制造工艺取得关键性突破,火炮的性能、特别是射程有了大幅度提升,加上瞄准设备的改进,才使远距离炮战变得具有可行性。问题是,短短几年之间,根本没人认识到远战的重要性。

帝国海军能有超前认识,与冯承乾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这也与一家帝国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享誉全球的蔡思公司。

在英德决裂之前,英国皇家海军都得从帝国采购光学设备,而蔡思公司就是帝国最好的光学设备制造商。大战爆发前,蔡思公司生产的望远镜、潜望镜、瞄准镜等等,销售到了世界各地,是公认的最优秀的光学设备。

当然,最好的肯定得留着自己用。

正是有了蔡思公司,帝国海军才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观瞄设备。

当然,克虏伯等军火商也功不可没。要知道。当时克虏伯公司掌握着世界上最顶尖的火炮制造工艺。两场海战已经证明,由克虏伯公司制造的五十二倍径三百毫米舰炮在各项性能上都超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MK5型四十五倍径十二英寸舰炮,即便跟“乔治五世”级上的十三点五英寸主炮相比也毫不逊色。

事实上,这也正是帝国海军没有急于采用三百五十毫米,乃至三百八十毫米舰炮的主要原因。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帝国海军拥有当时最强的远战能力。

杰利科想在远战中占到便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实上,杰利科也没有想过打远战,而是希望逐步缩短交战距离,最后在近距离炮战中击败公海舰队。

问题是,希佩尔会给他这个机会吗?

发现希佩尔再次让舰队转向,保持交战距离之后,杰利科也立即下令转向,打算继续缩短交战距离。

可惜的是,希佩尔似乎没有想过打近战,紧跟着调整了航向。

这下,问题出来了。

虽然杰利科拥有兵力上的优势,但是在速度上就没有任何优势了。更严重的是,杰利科做出了错误判断。

关键就是,杰利科借用了大战爆发前的情报,准确的说是一九一二年的情报。

当时,帝国海军中的两艘“拿骚”级、两艘“莱茵兰”级与四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采用的仍然是三胀往复式蒸汽机,持续高速航行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注重速度的舰队决战中肯定是舰队里的短板。

问题是,大战爆发的时候,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至少得到了部分解决。

大战爆发的时候,四艘“赫尔戈兰”级已经完成了必要改造,换上了燃油锅炉与蒸汽轮机。虽然受战争影响,一些改造工作并没进行,但是解决了最基本的问题,即持续高速航行能力。

当时,真正的短板,只有两艘“拿骚”级与两艘“莱茵兰”级。

这四艘战列舰在大战爆发的时候,正准备进行现代化改造,因为继续扩充舰队规模,所以都终止了改造工作。

只是,对公海舰队来说,这并非致命缺陷。

在编组战斗序列的时候,希佩尔就让第四战列舰分队,即由两艘“拿骚”级与两艘“莱茵兰”级组成的编队留在最后面,并且授权分队指挥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撤离,但是不得干扰主力交战。

问题是,少了四艘战列舰,希佩尔还有多少胜算?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一百零二章覆灭

更新时间:201271014:25:19本章字数:5297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一百零二章覆灭

可以肯定的说,十三打二十三的话,希佩尔没有任何胜算。*。*

问题是,实力对比并非如此。

打到十一点四十分左右,杰利科发现了掉队的四艘战列舰,随即命令第四战列舰分队重点打击那四艘德舰。

显然,这是杰利科在这场战斗中犯的另外一个错误。

当时,落后的四艘德舰不是因为遭到重创才与主力编队拉开了距离,而是动力系统已经超负荷运转了数十个小时,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故障。如果在战斗中出现故障,那就只能等着被敌舰击沉了。为此,在征得了希佩尔的准许之后,第四战列舰分队的指挥官下令把航速降低了两节。

事实上,这四艘主力舰的状况都还不错。

杰利科这个误判,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结果,即用六艘战列舰去对付公海舰队的四艘战列舰。

虽然杰利科派出的是大舰队里战斗力最差的六艘战列舰,但是他对付的,也是公海舰队里战斗力最差的四艘战列舰。

结果就是,在主力队列中,杰利科只剩下了十七艘战列舰,而希佩尔有十三艘。

不可否认,优势依然在杰利科手里,只是没有那么明显了。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完全超出杰利科预料的事情: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在遭到沉重打击之后,自行撤出战斗。

显然。这肯定是雷德尔的功劳。

希佩尔与杰利科打起来后,雷德尔首先按照既定战术撤出战斗。只是,他没有走远,因为他得盯住仍然在附近徘徊的贝蒂。当然,这也是帝国海军的既定战术之一。即在主力舰队交战的时候,战列巡洋舰分队得负责清理战场周边的敌舰。阻止敌人的战列巡洋舰对己方主力舰队构成威胁。

最初的时候,冯承乾反对建造战列巡洋舰。

他的理由很直接,战列巡洋舰是英国皇家海军制海思想下的产物。而帝国海军的海权观与英国皇家海军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适合英国皇家海军的战舰,不见得适合帝国海军,也就没有必要跟风。

有趣的是,拉开战列巡洋舰建造热潮的,正是冯承乾。

别忘了,正是在设计“腓特烈大帝”号,即“皇太子”号的时候,冯承乾把速度放在了首要位置上,才影响了费希尔。让英国皇家海军开始跟风,设计建造了“无敌”级等多个级别的战列巡洋舰。

随着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大规模建造战列巡洋舰,冯承乾才主导了“布吕歇尔”号战列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在冯承乾离开帝国海军部之后,提尔皮茨本着“你有我也有”的思想,批准了“冯德坦恩”号、“毛奇”级、“德塞利茨”号与“德夫林格”级战列巡洋舰的建造书。

问题是,对帝国海军来说,战列巡洋舰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显然,帝国海军没有漫长的海上航线需要保护,即便有,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仅靠几艘战列巡洋舰也无法保护。

帝国海军必须得为花大价钱建造的战列巡洋舰找到一个适当的用途。

当然,还得更帝国海军的总体战略吻合。

如此一来,在帝国海军中,战列巡洋舰的主要价值就是协助主力舰队作战,在舰队决战中掩护主力舰队。

雷德尔执行的,正是这个主要使命。

事实上,这个时候,贝蒂也在考虑该如何帮助杰利科。

显然,贝蒂不会撤走。原因很简单,他也有同样的顾虑,即在没人牵制的情况下,雷德尔肯定会去对付杰利科。虽然杰利科拥有战舰上的数量优势,即便希佩尔与雷德尔加在一起也只与杰利科相当,但是雷德尔拥有速度上的优势,因此只要雷德尔参与战斗,平衡就会被打破。

贝蒂能做的,就是拖住雷德尔。

问题是,贝蒂手里只有三艘战列巡洋舰。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雷德尔遭到重创,六艘战列巡洋舰都有所损伤,但是贝蒂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手里的三艘战列巡洋舰同样伤痕累累。

更要命的是,受“狮”号拖累,贝蒂舰队的速度明显低于雷德尔舰队。

可以说,贝蒂不顾一切的去牵制雷德尔,就是在去送死。

当然,雷德尔也非常清楚这一点。贝蒂只是在尽量为杰利科争取时间,而他与贝蒂的战斗持续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