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在大舰队司令官的人选上,英国皇家海军内部存在严重分歧。

说白了,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取代杰利科。

虽然英国皇家海军不缺乏高级将领,但是像杰利科这样的人才却没有几个。其他将领总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对于处于逆境中的英国皇家海军来说,这些不足肯定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政治上的矛盾,也使得大舰队的指挥权变得异常复杂。

问题就出在博纳一劳身上。

让阿斯奎斯下台后,博纳一劳没能顺利整合联合政府,其推行的很多政策,受到了其他政客的质疑。有趣的是,当初跟博纳一劳合作推翻阿斯奎斯政府的劳合一乔治,成了新的反对派领袖。

可以说,不管谁住在唐宁街的首相府里,只要前线战况不利,都住不长久。

杰利科辞职,加剧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内部矛盾,甚至引发了新一场政治斗争,劳合一乔治已经盯上了首相的宝座。

只是,谁都无法否认,英国正面临着两百年来最为严峻的威胁。

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已经捍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霸主地位,如果英国不能在海洋战场上取得胜利,那么不管欧洲大陆上的战况如何,英国都将成为失败者,并且在这场战争之后丢掉全球霸主的宝座。

大英帝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一百二十一章掐准时机

更新时间:201271216:16:11本章字数:5245

第一百二十一章掐准时机

一九一五年初,处境最为凶险的不是英国,而是俄国。

俄军在波兰与西里西亚遭受的惨败,几乎压垮了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在一个多月里,俄军就损失了近两百万官兵,即便对于人口超过一亿的俄国来说,也难以承受如此惨重的人员损失。

三月底,罗马尼亚宣布加入轴心国集团,更加重了俄国的战争负担。

在罗马尼亚参战之后,俄国需要守卫的战线延长了将近一千公里,而且暴露出了乌克兰这处软肋。

前线战败,外交上的失败,在俄国国内引发了新一轮〖革〗命。

虽然沙皇一再向英法保证,俄国有能力稳住国内局势,并且维持现有的战线,但是谁都知道,俄国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崩溃。

俄国还有救吗?

为了拯救俄国,英国首相已经明确向法国提出,除了在西线尽快发动一场决定性的战略进攻之外,还得打通前往俄国的海上航线,即攻击奥斯曼帝国,控制扼守着黑海与地中海的达达尼尔海峡。

可惜的是,法国并不认为有能力攻占达达尼尔海峡,反而认为出兵奥斯曼帝国,必然会分散西线兵力,导致联军在西线难以发动战略进攻。如果联军无法在西线掌握主动权,那么在近东的任何行动都不会收到好的结果。

与法国僵持不下,英国首相把目光转向了远东的〖日〗本。

战争爆发后,英国就在积极鼓动这个签署了同盟条约的盟国参战,只是〖日〗本依据条约中的规定,并没有立即承担起战争责任。主要就是,英国没有立即答应〖日〗本提出的一些参战条件。

到了一九一五年初英国沉不住气了。

虽然〖日〗本远在地球另外一边,但是其作用不可低估。别的不说,如果英国不想在远东开辟新的战线,就得利用〖日〗本牵制住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远东的陆海兵力,并且借〖日〗本打击德意志第二帝国。

更重要的是〖日〗本成为了援助俄国的主要力量。

在波罗的海与黑海均遭到封锁,又无法打通北冰洋航线的情况下,远东的港口成为俄国获得外来援助的唯一渠道。当时,援俄物资中,百分之九十五都需要经〖日〗本送往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港口,然后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送往欧洲前线。只有极少数的物资是经中亚与伊朗运入俄国。

只是,与巨大的战争消耗比起来这些援助形同杯水车薪。

到三月底,俄国的处境到底有多么凶险呢?

虽然在东线战场上俄军的总兵力依然维持在六百万以上,但是运送到前线的物资仅够俄军消耗十天。更严峻的是,前线俄军严重缺乏弹药步兵只能分到几发子弹,一挺机枪的备弹量还不足一百发。

战线对面,德军却没有类似的问题。

如果俄国得不到外来援助,那么在半年之内,这个曾经充当欧洲大陆调停人的强大帝国就将战败。

援助俄国的重担落到了英国身上。

三月的最后一天,英国首相博纳一劳在巴黎与法国总统达成协议,法国将承担西线的主要作战任务,英国将把远征军的数量控制在一百万以内,而多余的兵力将被派往地中海,法国也将提供十个步兵师。

也就是说,英法将尽快在地中海开辟新的战场。

在战略上打败奥斯曼帝国,打通达达尼尔海峡是援助俄国的最佳选择,因为在这条航线上,只有这么一处阻拦。更重要的是奥斯曼帝国远不如德意志第二帝国,更容易被英法联军击败。

问题是谁也不能保证在数个月内击败奥斯曼帝国。

英法可以向地中海增兵,德意志第二帝国同样可以向奥斯曼帝国提供支援,确保奥斯曼帝国不会丢掉至关重要的门户。

如果无法迅速击败奥斯曼帝国,剩下的就只有进入波罗的海的航线了。

这就要求英国皇家海军必须击败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打通进入波罗的海的航线,夺取波罗的海的制海权。

事实上,就算出兵地中海,英国皇家海军也得击败最强劲的对手。

重担,全部落到了英国皇家海军身上。

四月初,博纳一劳回到伦敦,立即批准了皇家海军提交的造舰规划,把皇家海军在未来三年内建造的战舰数量增加了两倍。

显然,这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造舰规划非常相似。

同样的,重点不是那些新增的战舰,而是已经在建造的战舰,比如“虎”号战列巡洋舰与“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问题是,这些战舰不会立即服役,而英国皇家海军面临的问题却很紧迫。

到四月中旬,英国皇家海军已能确定,公海舰队的三艘战列巡洋舰正在进行改造,不久之后就将成为破交舰。由此,英国皇家海军不难判断出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意图,即在掌握了部分制海权之后,开始对英国进行战略封锁,切断英国的海上航线,使英国无法从外界获取战争物资。

对英国来说,这无疑是一条勒在脖子上的绞索。

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国收紧这条绞索,英国就将窒息而亡。

更加严峻的是,在没有绝对制海权的情况下,英国根本无法破解这个难题,或者说阻止德意志第二帝国打破交战的唯一办法,就是获得绝对制海权,让公海舰队的破交舰无法离开港口。

这就要求英国皇家海军打得更积极一些。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杰利科辞职的主要理由,因为杰利科知道,大舰队很难在一场海战中击败公海舰队,反而有可能在海上决战中败给公海舰队,从而彻底失去夺取绝对制海权的机会。

当时,有这个认识的不仅仅是杰利计,而是绝大部分皇家海军的将领。

问题是,如果大舰队龟缩在斯卡帕湾不出来,公海舰队就将〖自〗由进出北海,那些破交舰就将毫无阻拦的深入北大西洋。

显然,打不打不是由皇家海军决定的。

四月下旬,另外一件事情促使英国皇家海军尽快采取行动。这就是,经过近两个月的休整之后“柏林、,号再次驶离威廉港,在公海舰队的掩护下进入北海,开始了第二次破交作战行动。

这次,指挥“柏林”号的不是冯承乾,而是施特朗上校。

在冯承乾的推荐下,施特朗成为了“柏林”号的舰长,并且肩负起了第二次破交作战行动的使命。

与上次出港不同,这次“柏林”号是在公海舰队的掩护下进入北海的。

冯承乾的意图很明确,如果大舰队前来拦截,就与大舰队进行决战,不然就护送“柏林”号离开北海。

大舰队确实离开了斯卡帕湾,但是没去拦截“柏林”号。

三天后“柏林”号从法罗群岛东面离开了北海,公海舰队也在三天后回到威廉港,而大舰队则在五月一日回到斯卡帕湾。

五月四日,在经过短暂休整之后,公海舰队再次出港。

这次行动,依然由冯承乾策划。

虽然没有情报表明大舰队将搜寻追击已经进入北大西洋的“柏林”

号,但是英国皇家海军已经获得了“虎”号战列巡洋舰。如果由贝蒂指挥大舰队,冯承乾就有理由相信,他会率领大舰队出来决战。

不管怎么说,大舰队在实力上依然强于公海舰队。

关键就是,贝蒂有没有率领大舰队出来决战的决心。

当然,公海舰队的这次行动与地面战场也有关系。四月底,冯承乾就收到消息,鲁登道夫已经策划好了新一轮进攻,最迟在五月十日就会发动。如果一切顺利,鲁登道夫将在五月底取得重大胜利。德军在东线的进攻打得越猛,俄国的处境就越凶险,英国就越发需要在海洋战场上挽回局面。

此外,西线也不平静。

虽然法金汉听从了德皇的吩咐,让西线德军处于防御态势,但是在战术上,法金汉打得并不被动。仅在四月份,西线德军就发动了六次规模有限的战术进攻,有效迟滞了英法联军的进攻准备工作。在四月二十四日,德军还在凡尔登地区围歼了十多万法军,差点导致法军总司令霞飞下台。

显然,短期之内,英法联军不大可能在西线发动战略进攻。

这些因素,都迫使英国必须在海洋战场上采取行动,而最有效的行动就是通过一场决战击败公海舰队。

冯承乾在这个时候率领公海舰队出港,就是要给英国皇家海军这个机会。

当然,到底是谁打败谁,还要等到战斗结束之后。

那么,大舰队会出来决战吗?

事实上,早在四月底,贝蒂就提出与公海舰队决战,但是遭到博纳一劳与战争大臣基钦纳的坚决反对。两人都认为,与公海舰队决战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而且英国的重点是在西线战场、以及即将开辟的地中海战场上。当时,基钦纳甚至提出,应该抽调部分主力舰去地中海。

现在,公海舰队主动找上门来,大舰队还能龟缩在港口里面吗?!。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一百二十二章决战在即

更新时间:201271220:09:20本章字数:5219

五月四日,博纳※劳依然反对大舰队出海与公海舰队决战。

只是,到了五月五日凌晨,一份由谍报人员从德意志第二帝国发来的情报,改变了英国首相的决定。

这份情报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十多艘轻巡洋舰离开了基尔港。

情报本身没有错,在五月四日夜间,确实有十多艘轻巡洋舰离开基尔港。只是,这些战舰并没有前往北海,其中四艘前往芬兰湾,掩护执行布雷任务的船只,另外几艘则是刚刚建成的新舰,出港训练而已。

问题是,在英国佬眼里,这份情报有不同的意义。

十多艘轻巡洋舰,显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海上力量。联系到几日前“柏林”号刚刚进入北大西洋,就很容易联想到,这些轻巡洋舰也将在公海舰队的掩护下进入北大西洋执行破交任务。

一艘“柏林”号就让英国皇家海军焦头烂额了,再多出十多艘轻巡洋舰,那还了得?

五月五日上午,博纳一劳给贝蒂下达了命令,让他率领大舰队出港,阻止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进入北大西洋。

显然,博纳一劳故意忽视了已经进入北海的公海舰队。

下午,大舰队离开了斯卡帕湾。

两个小时之后,冯承乾收到了一艘在斯卡帕湾附近活动的潜艇发出的电报,获取了第一手情报。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吃晚饭的时候,冯承乾收到了第二份情报。一艘在设得兰群岛东面大约两百公里处活动的快速侦察船发现了正全速向东航行的大舰队,并且辨认出了其中的几艘主力舰,确认是大舰队的主力。

“你怎么看?”

希佩尔放下电报,说道:“也许,贝蒂认为我们将进入北大西洋执行破交任务,不然他没有理由向东航行。”冯承乾笑了笑,说道:“不管怎么说,贝蒂终于肯出来跟我们决战了。”“你觉得,这次一定能打起来吗?”

“为什么不能?”希佩尔叹了口气,说道:“之前,我们已经策划了好几次行动,结果每次都让杰利科溜掉了。虽然贝蒂更加好战,也更加相信进攻就能取胜,但是他现在是大舰队的指挥官,必然会更加谨慎。”“此时非同往日。”

“是吗?”

冯承乾放下刀插,擦掉了嘴角的油渍,说道:“前几次,杰利科还有退缩的余地,是否跟我们决战对大局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现在却不一样了,如果贝蒂照样畏首畏尾,那么英国皇家海军就将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