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同时却又感到忧心忡忡,忧的是大中军居然如此厉害,连被他们视作极为可怕的建奴大军,都被他们说屠便屠了,那么下一步大中军会不会从通州马上便挥师杀奔京师呢?所以这一点让京城之中的这些皇亲国戚还有朝廷勋贵以及大臣们更是不知所措了起来。
随即而来的消息便是镇守通州城的张尔忠,在大中军击败了建奴军之后,居然放弃了继续镇守通州城,开城举城投降了大中军,使得这大明京师最后一个门户,也就此被大中军拿下,使得北京城彻彻底底的成为了一座孤城。
但是京师中的老百姓却自有他们的看法,得知建奴被屠的消息之后,高兴的却居多一些,在大中军细作的暗中宣扬之下,这些京师的百姓眼下并不仇视大中军什么,反倒是有不少平头百姓,还巴不得大中军赶紧来,打下北京城之后,他们便不用再受这粮价奇高吃不上粮食的罪了,而且他们在有些人刻意的宣扬之下,对建奴非常害怕而且痛恨,生怕建奴打下了北京城,那样的话,他们便要遭受灭顶之灾了,现如今得知建奴阿巴泰所部大军全军覆没在大中皇帝的手下,这些百姓岂能不高兴,一个个表面上不说什么,但是躲起来暗中却奔走相庆,期盼着大中军赶紧来吧!
可是让北京城老百姓有点失望的是随后他们得到消息,大中军在歼灭了这路建奴大军之后,并未按照他们所想的那样,直扑京师,而是在大中皇帝肖天健的督帅之下,从通州直接向东北转进,赶往了山海关一带。
所以京师的戒严还是要进行相当长一段时间,北京城的老百姓肯定是还要苦熬一阵子了!不过老百姓也通过这件事,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此次大中皇帝御驾亲征发动的这次北伐,确确实实如同他们所说的那样,他们主要是来代天下汉人,来替无能的大明朝廷抵御建奴入关的。
至于大明朝现如今困守京城之中,已经是无所作为了,所以大明朝的存在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到这个时候,还一门心思的想着继续效忠大明朝廷的军民,已经是屈指可数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京师之中一些朝臣再一次对崇祯提起了迁都之事。
眼看着北京城在大中军数路大军的蚕食之下,逐步的失去了对北直隶、山东的控制权,彻底沦为了一座孤城,那些城中的京官们也纷纷开始为自己今后的出路打算,有人已经暗中开始想办法跟大中军方面联络,只待大中军来了之后,他们便投降大中军,起码保住他们的身家性命,但是也有人不愿放弃他们好不容易在大明朝获得的眼下的这种地位,这些人名义上对大明十分忠诚,可是实质上却还是为了自己,他们深知大明一旦彻底覆灭,他们的荣华富贵也就立即成了过眼云烟,所以即便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们也不甘心就这么看着大明完蛋。
于是便有一些朝臣再一次提出迁都之事,京师守不住这已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了,既然北京顺天府保不住了,留下来只能是一个没有下场,于是一部分“忠臣”便在这段时间开始上书,劝说崇祯趁着眼下大中军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山海关和建奴一战之上的机会,干脆就放弃了京师,在京营的保护之下立即奔登州方向突围。
虽然南直隶现在也已被大中朝所控制,但是眼下南方还有福建、两广、云南、贵州等省尚还在朝廷控制之下,他们大可护着崇祯走登州乘船沿海南下,到福建抑或是广东去,先求存,然后再谋重振大明之事。
而且他们认为这么做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现如今虽然京师之外大部分地方都已经被大中军控制,但是贼酋肖天健却是沿着运河北上,仅仅是控制了山东境内运河沿线的诸州府,但是对于胶东一带大中军尚鞭长莫及,没工夫去收拾,眼下山东还有刘泽清一部盘踞于登州莱州一带,那里还是在大明实际控制之下。
而且大中军眼下主力全部都朝山海关去和建奴死磕去了,在天津卫等地留守的多为大明叛军,战斗力不强,如果崇祯迁都南下的话,那么在京营两三万大军的扈从之下,他们是完全可能突破大中军的阻拦,跑到登州去的,到了登州之后,他们便可以乘船南下。
而且大明福建水师也就是郑芝龙所部,麾下有船三千,兵马十万有余,一旦崇祯能跑到福建的话,以郑芝龙所部为辅,不见得就挡不住大中军今后南下,最起码他们也有机会在南方和大中军分庭抗礼,这时候北方有建奴,南方有大明,肖天健的大中国便转而成了大明眼下的处境,南北腹背受敌,西面还有闯贼李自成和他作对,肖刑天的大中朝不见得就能做的更好,弄不好大明还真就有复振的可能。
这些力主南下的朝臣的建议,对于崇祯来说,可以说就如同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确实非常诱人,崇祯听罢之后也不由得心动不已,特别是他在无人可用的时候,再次启用了周延儒为首辅大臣,而周延儒这个时候也同意南迁之事,但是礼部侍郎陈演等大臣对此事却十分抵触,认为时下一旦崇祯弃守京城,以京营的兵将肯定一开城门便会立即溃散,到时候能不能跑到登州很难说,与其这个时候弃城而逃,还不如坚守京师,坐观这次大中军在山海关和建奴一战,最起码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否则的话一出城,恐怕大明就彻底完了。
总之在迁都之事上,这段时间朝廷里面的朝臣之间是众说纷纭,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支持的有支持的道理,反对的也有反对的道理。
崇祯这个时候内心其实是倾向于逃往福建的,毕竟人都不想死,而他贵为大明皇帝,更不想死,但是陈演等人提出的反对迁都的理由,他也很有道理,崇祯现在已经很清楚时下京营之中的兵将根本就不能用来作战,令其守城的话,估摸着还能凑合凑合,但是现如今如果他要是打算放弃京师逃往南方的话,这些京营的兵将们家基本上都在京师之中,愿意跟着他跑到福建的估计是不多,而且他这次要是迁都的话,说白了就是弃京城而逃,军心肯定马上就会崩溃,而且他出逃也不可能让这些京营的兵将们拖家带口的带上家眷一起跑,那样的话两三万京营兵将,单单是他们的家眷,恐怕就要有十几万人,这要是跑路,能跑得了吗?
不让他们带,他们肯定不干,让他们带着,跑到登州,基本上不可能,这沿途吃什么喝什么,皇上不差饿兵的道理他崇祯也知道,现如今他已经给京营兵将拿不出粮饷了,为此京营的兵将早就没了什么忠诚可言了,即便是一切顺利,京营的兵将护送着他们这些皇亲国戚还有大臣们跑到登州,登州有那么多船让他们坐吗?所以陈演说的也有道理,不弃城逃走是等死,但是如果一旦走的话,那么就很可能是找死了!
于是崇祯在这两股意见之中又是左右为难了起来,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虽然他还开早朝,但是上朝的官员屈指可数,上朝之后也没什么正事可说,就是两帮人再为了迁都与否争论不休,而迁都之事就此也拖了下来。
第六卷终战第九十章集兵山海关
当然通州大捷的消息,不单单只是在民间迅速传开,而大中军的兵将们更是得到消息最快,这个时候正率领数千大中军辎兵坐镇永平府调度左路军和中路军兵马的李信、卢象升等人,也在两天之后便收到了肖天健派人送达给他们的消息。
永平府之中军民上下人等听闻如此大捷的消息之后,无不立即群情鼎沸,无不纷纷额手相庆大声欢呼。
这个消息传来,让李信和卢象升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李信的压力也很大,山海关这边战局倒是不错,罗立领兵到达山海关之后,重挫了多尔衮所领的建奴大军,不但挡住了他们最疯狂的一次进攻,还趁机打的建奴大败亏输,损兵折将,使得多尔衮所领建奴前锋大军基本上暂时失去了对山海关威胁的能力,但是可惜的是阎重喜这个大将,却在此战之中身负重伤,被送到了永平府治伤,不管怎么说山海关这边的战局他们还不是太过担心。
但是对于西部的战局,他们却鞭长莫及,有点无能为力,虽然李信一到永平府,便派出王承平和刁正领兵朝西部行动,去阻挡建奴右翼军从西面诸关破关而入,但是他们毕竟动作要慢一些,虽然后来他们得知周遇吉在喜峰口拼死挡住了建奴右翼军从喜峰口破关,但是周遇吉却在喜峰口力战身死。
而且没几天时间他们便又得到消息,阿巴泰所领建奴右翼大军已经从黄崖口关一带攻破关城,潮水一般的涌入到了关内,直扑向了京城。
这样的情况让李信和卢象升等人都忧心忡忡,眼下刁正所部肯定是来不及去阻住建奴大军了,而且一刁正的兵力,也不见得能解决掉阿巴泰所部,即便是他们能打得败阿巴泰所部,以建奴军的机动能力,如果阿巴泰和豪格不跟刁正正面对决的话,刁正只能跟着阿巴泰的屁股后面跑,这路阿巴泰所率的建奴军就如同打开箱子放出的魔鬼一般,想要再将他们收回去,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剩下的就只能指望王承平的骑兵大队人马了,可是王承平的骑兵兵力也就是六七千人,虽然战斗力很强,机动能力也很强,但是想要吃掉这路建奴右翼军,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大中军眼下最精锐的骑兵就在王承平手中,这些骑兵如果一旦死磕阿巴泰所部的话,不管是胜负结果如何,王承平这支骑兵人马都会损失很大,这也不是李信所愿看到的。
李信最怕的事情就是阿巴泰和豪格领兵入关之后,在关内大掠,同时掐断大中军的后路运输线,却不跟大中军人马正面决战,那样的话大中军的处境就非常危险了,前面有山海关外的十几万建奴大军,后面有阿巴泰所部的这支游弋在关内的大军,大中军便无法集中力量和建奴大军作战,还要小心背后被阿巴泰所部狠咬一口。
为此李信和卢象升都非常头疼,李信派人传令给王承平,令其即便是冒险,也要咬住阿巴泰所部,起码不能让他们对大中军后勤线造成太大的威胁。
可是就在他们为此有点焦头烂额的时候,肖天健却派人跑到永平府,告知他们肖天健已经亲领大中军的右路大军,在通州一带对阿巴泰这支建奴的右翼大军打了个突袭战,并且一战之下,便将这支三四万人的建奴军打了个大败亏输,再加上王承平在顺义的堵截,几乎将建奴右翼军给全歼在了京城附近。
同时这一战肖天健还督师在通州城南的战场上,将奴酋阿巴泰当场阵斩,只可惜的是豪格这家伙却逃脱升天,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但是豪格即便是逃回关外,也已经是无关大局了,他们带入关内的这三四万建奴军,基本上能跑回去的最多也就是三位数,这对于建奴来说,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超级大败仗,真是够建奴喝一壶了。
于是李信和卢象升在接到消息之后,立即便出永平城迎向了肖天健前来的方向,并且在永平南部的滦州接住了肖天健。
君臣相见自然是高兴万分,李信立即便详细的将近期山海关一带的战事情况给肖天健做了一番详细的汇报。
肖天健听罢之后也是非常高兴,连连赞许了一番诸军兵将们,至于卢象升,肖天健自然少不了也褒奖了他一番,让卢象升也颇为高兴。
随即肖天健便和李信、卢象升等人,进抵到了永平府城,同时王承平率领他麾下的骑兵主力,这个时候也在完成了对豪格余部清剿之事之后回撤到了永平府。
这个时候大中军三路大军业已完成了在永平府境内的集结,使得大中军的兵力在这一带达到了空前的六万人左右,彻底的稳定住了山海关一线的防御,再也不虞山海关一带会被建奴突破了!
就在肖天健率部进抵永平府和诸部兵将汇合,朝着山海关挺进的同时,在山海关以北八十多里外的前屯卫建奴大营之中,皇太极却正在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气急败坏的像是狗不能过河了,这鼻血是一股接着一股的流,要不是他是个大胖子,天生血多的话,弄不好就直接流鼻血流死了。
多尔衮在五月中旬对山海关发动最猛烈的一次进攻之后,非但没有能一举攻克山海关防线,反倒是在大中军守军以及吴襄麾下明军旧部的猛烈抵抗之下,损失惨重,打了个同样巨大的败仗,无奈之下从山海关外后撤了十里重新扎营,开始休整。
多尔衮在山海关再次大败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正在前屯卫一带驻兵的皇太极耳中,皇太极听闻消息之后,气的是鼻血长流,恨不得将多尔衮立即抓起来剁了。
他此次兴大清几乎所有兵马南下,本打算抢在大中军之前,先控制住燕云之地,但是结果却如此之不顺利,洪承畴和祖大寿等明军